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时间:2018-08-12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一篇_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13-3 黄思宇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

第一,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直接转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小农经济充斥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占极小的比重。 第二,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另一方面,人口多、耕地少,每人平均占有的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社会的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必须随生产的发展,及时而妥善地加以解决。我国沿海区域与内陆边陲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上明显的差异。 第三,广大人民生活贫困,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落后。近代中国由于长期受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解放以后,广大人民在经济和政治上获得翻身,但是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却绝不会一蹴而就。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落后,给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第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遇到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得到了主要来自前苏联的援助,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保持了友好的经济往来和互助合作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苏联的援助之下的国际环境下起步之外,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就是“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以上这些,构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

二.党的八大的胜利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指出:“要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以逐步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从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一定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收到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很难得到发展。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加之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的薄弱,因此党确定以工业化为整个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作为作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收到苏联的影响,我国一度过多的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影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比例失调。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进行

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不久,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了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左”倾 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秩序,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经被消灭,大量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且愈益上升到主导地位。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历史证明,党的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成功的,它为后来进一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最初的航道。

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

1957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艰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尽管这十年中社会主义建设发生过严重的曲折,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党的工作指导方针是正确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首先,十年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7倍,全国工业固定资产达1046亿,比1956年增长3.6倍。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建设起来了,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如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拖拉机制造业以及精密机床、精密仪表制造业等。

其次,在这十年中,我国的文教、卫生和科技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1966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比1956年增长32.5%,1957年到1963年,科学技术人员由120万人增长到230万人。1966年全国医院病床比1956年增长2.3倍。1964至1967年我国先后把原子弹、氢弹送上了碧空,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达到了新水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后来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

第三,在这十年中,党和国家在时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经验有: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国内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要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这些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在党的八大上已经基本提出来了,可惜未能坚持下去,发生了“左”的阶级斗争扩大的错误,不断地发动政治运动。干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训是沉痛和深刻的。十年的经验还告诉我们,这十年在经济建设上的主要失误是脱离我国国情,结果欲速不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小结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又经历了严重曲折。这一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党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资料来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二篇_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

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陈出新, 积极探索。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具的良好开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探索中的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但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很清楚地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做出严重错误的估计,又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了”的盲目乐观情绪。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上走了弯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由于这些失误,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义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用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由于民主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

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小结:当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0717/

推荐访问:社会主义建设初期ppt 社会主义初期建设图片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