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时间:2018-08-0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第一篇_上善若水任方圆

上善若水任方圆

世上最柔最软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正是它的无棱无角、随遇而安造就了大海博大的胸怀。上善若水任方圆,无论世界怎样动荡,也不能改变水的安之若素的心境,也无法改变水无争无欲,不染一丝尘埃的秉性。

范仲淹曾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被贬巴陵,他不因此而暗自神伤;尽管怀才不遇,他亦不曾因此而沮丧。在雄伟的岳阳楼上,在浩荡的长江前,他俯瞰千山万水,遥望洞庭湖上不断变化的景观,脸上却不悲不喜,平静而淡然。他没有像文人骚客那样因离乡背井而悲伤,因游玩山水而喜悦。人生无常,需要一颗平常心去应对。闲听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上云卷云舒。怀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人生的无常,就如同把水在装容器中。任凭容器是方是圆,水都不会因此改变它原来沉静、安定的姿态。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水在大自然中循环,由冰融化成了水,由水蒸发成了水汽,再由云朵变作大雨重回大地。水似乎每时每刻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于我们身边。可无论是以怎样的状态,无论过去多少年,它始终不增不减,是那至纯至净的水。难道我们不也该一样吗?时间在流逝,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而我们都在逐渐地成长,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接触现实的生活。世界太大,而我们却太渺小。我无法改变世界,能做到的只是让自己不被世界改变,就像水一样,宁静而安然。

有人说,环境改变命运。但命运真的是取决于环境吗?千年之前,

在一片腐败污浊的官场之中,陶渊明可以毅然地选择归隐田园;在市井山村之间,汉高祖刘邦可以知人善任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一枝荷花尚可以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为什么人却做不到呢?我们可以从看到社会的腐败;我们可以看到灯红酒绿的都市里一群争名夺利的人丑陋的脸庞;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种种的不公平,就如同那或方或圆的杯子将水围困在其中。可是,水无法选择它的杯子,杯子亦无法改变水的清澈。真正影响人的并非环境,而是心的犹豫。如果你保持一份平静淡然的心境;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做好你自己,那么,这世界至少会因为你的选择稍稍改变一些。

上善若水,恬静安然。而那一句“任方圆”显露出的是多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啊!水平静,却不停滞,水柔弱,却也坚强,它包容万物,孕育众生,却依然淡泊从容,没有张扬,没有炫耀。

做个像水一般的人吧,别再为难测的未来担心,别再为曲折的道路彷徨。黑夜再暗,你还是可以看到自己心中的光;坚持再苦,你依然可以尝到心底的甘甜。变的是世界,不变的是你手中紧握的信念。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第二篇_上善若水任方圆——读《苏轼》有感

上善若水任方圆——读《苏轼》有感

谢天

在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位无法复制的天才在四川眉山诞生了——他就是苏轼。

嘉祐二年,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嘉祐六年,苏轼与苏辙同举制科。苏轼中了第三等,苏辙中了第四等,由于当时第一第二等形同虚设,也就是说,苏轼中了最高等。由此可看见,苏轼与苏辙在仕途上的起步都差不多,甚至苏轼还更占上风。

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多次上书反对变法,由于神宗皇帝支持革新派,所以王安石掌控变法大权,而且王安石为变法也积蓄多年,身为完美主义者的王安石排除异己。于是苏轼于熙宁四年自请外放,任杭州通判,开始了他风云变幻的宦海生涯。此后他辗转四州,沉浮不定。其期间,他填词写诗,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以致在元丰二年,东坡因诗获罪,陷入乌台诗案的深渊。经多方营救,苏轼才得以获释出狱。元丰三年,东坡再次被贬黄州,直到神宗驾崩,高太后临政,东坡奉旨还朝,以东坡速度仕途扶摇直上,直逼宰相之位,引起朝中小人的恐慌。不就,高太后驾崩,苏轼被贬到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一直到宋徽宗登基,苏轼仕途才有所回转,但他不久就在常州病逝了。

话再转回来,在苏家两兄弟通过科举考试后,仁宗皇帝十分高兴,说:“朕今天又为子孙选拔了两位宰相。”仁宗皇帝的预言在后来也差一点实现了,什么是差一点呢?在苏轼与苏辙的宦海生涯中。苏辙做了宰相,而原本更占上风更有才气的苏轼却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应该和苏轼与苏辙两人的性格有关。由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等事件可看出,苏轼可能有些特立独行甚至有点恃才放旷,而相比之下,苏辙可能要更沉稳一些。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前年湖北省语文高考作文:“方与圆”。对比苏轼与苏辙,我认为苏轼可能要“方”一些,而苏辙则可能要“圆”一些。苏轼的“方方正正做人,公公平平做事”,可能能让他在政绩上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这样会使他收到小人排挤,皇帝的疏远,以致于他虽才能过人却没有机会施展。而他的弟弟苏辙则可能要更会变通一些,虽然在政绩上立下的功没有苏轼大,但他至少还能有机会,有权利办事。我就在想:在“方圆”之间,我们应该取哪一个?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我觉得我们应该顺应潮流与客观规律,该“方”的地方“方”,该“圆”的地方“圆”一个能屈能伸,之地了。

话说历史星河中,因善于方圆之用而名垂千古的名人不在少数,只有当“处世圆滑”与“内心中正”共同存在时,才能形成历史天空中的星汉图。因此,当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时,他退避忍让,避其锋芒,不是怕他惧他,而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的处世变通、宽容,具备古人所云的最高境界——方圆兼修。

方圆之用,永远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它因人而异,因事而变。方圆之用,永远值得我们去体味,去感悟,去实践!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第三篇_作文:方圆

对于“方与圆”的含义,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阐释,可谓既深奥莫测又浅显明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圆地方”之说,中国古代的钱币大多是外圆内方——这也是中国古人做人的一个标准:为人当方,处世要圆。“方”,指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此处的“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是做人之本。它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规范。“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是处世之道。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而圆是没有角的,因此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无方,世界便无秩序,便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只有方圆相济,当圆则圆,当方则方,这个世界才会和谐。因此,方圆人生,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度,就是一门兼顾与情理的艺术。为人处世可以外圆内方,作官治公也未尝不可内方外圆。方与圆要各守疆界,恰到好处。

唐朝李沁有言:“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逞才,静若遂意。”意即行义当方正、正直;用智即圆滑、周全。文题中的“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它的意思即“我们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该方则方,当圆则圆”。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虽然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而装傻看呆。这比临危不惧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要明智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历史上像曾国藩、周恩来这样一些政治家往往就是方圆之人。

当然,古人如果在强调“方”的正面含义——“正直”——的时候,往往也会否定“圆”的负面指向——“圆滑”。比如屈原就说“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方正之士:比如屈原嵇康鲁迅梁漱溟„„ 现实世界中,“圆”人太多,“方”人渐少,取“扬方抑圆”的态度也一定可以写出丽文佳作。

古人在强调“圆”的正面含义——“圆润”——的时候,也会否定“方”的负面指向——脆弱。比如老子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

古人在强调方圆共同的正面意义时,就会注重其“方者正,圆者融;方者钢,圆者柔”的互补互衬。

所以,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确定一个角度写出自己对于“方与圆”的独特理解。 参考题目有:

方圆人生

方圆有度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取方舍圆

人生自在方圆中

如方做人,如圆做事

何方圜之能周兮

201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方圆之间写人生

古人喜欢把大智慧融进琐碎生活里。小小一枚铜钱,外圆内方,刚柔并济,说尽人生哲理。为人处世,应当有方的棱角,也该有圆的柔和。这样才能尽展才华,书写精彩人生。

方是人的节操与个性,圆是人的豁达与包容。没有方,圆便流于媚俗;失去圆,方则显得张牙舞爪,正如没有方孔和圆边的铜钱无法存世。

这外圆内方的铜钱该在子瞻的手中呆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文士无法摆脱的宿命。苏轼的一身傲骨在乌台诗案中被折断打碎,却又在黄州圆融的月光下愈合重生。此时的苏轼依然不羁,依然清高,但他的个性已然抽枝吐芽,在名为豁达与包容的绿荫中坚定地伫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泊,“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他成长的温厚包容,内心却仍坚守那一份方的执著,这样的苏轼才得以真正不朽。

个性之方与包容之圆本就该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成就大写的“人”。

方是追梦的坚定不移,圆是方法的变通。圆成就了方的坚持与执著,方是圆的动力与方向。 罗崇敏的心中也有这么一枚朴素的铜钱。它是他改革之路最好的见证。“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他锐意改革,将“改革”二字写成梦想,挥洒间尽显“方”的棱角。但面对改革“深水期”的现实,又是“圆”的谨慎与变通引领他走得更远。大胆假设,小心下刀,他一点点切开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病。而改革的理念也以温和而坚定的姿态,和小小的铜钱一样在社会中传递,在人心中成长,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处世之道也应当方圆共济,如此方可成就真实的“梦”。

个人需要方圆的相辅相成,一个民族亦如是。

纵观中华历史长河,有魏征大胆直谏的方,便有长孙无忌深谋慎思的圆;有张居正锐意改革的方,便有申时行调和中正的圆;有法家严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净自然的圆;有顾准“拆下肋骨作大炮”般悲壮的方,便有邓小平“三进三出中南海”般理性的圆„„盛世也好,乱世也罢,方与圆的对立统一是开创辉煌的大神,是驱散黑暗的星辰。铜钱的圆与方可以是贫寒者温饱的来源,富贵者家财万贯的根基,更是民族智慧的传递,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今天,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的。

“上善若水任方圆”,方与圆缺一不可,殊途同归。它们是人格的两个方面,追梦的两个条件,民族生存的一种哲思。心怀光明,把握分寸,方圆之间,大可天地任我遨游,书我精彩人生!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第四篇_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原题+作文+点评

【最新】2013年高考全国满分作文汇编

【作文原题】

1、全国大纲卷

材料作文:真诚与友善(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云南 河北 黑龙江 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全国新课标卷

材料作文:经验与勇气(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区)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3、北京卷

材料作文: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4、上海卷

材料作文: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5、四川卷

材料作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3、用规范汉书书写

6、山东卷

材料作文:给作家作品挑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7、湖南卷

材料作文:我愿意

作文是二选一:

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2、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8、江苏卷

材料作文:探险者与蝴蝶

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

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9、广东卷

材料作文:捐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0、辽宁卷

材料作文:沙子和珍珠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11、安徽卷

材料作文:萧伯纳的“为什么”

‚有些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常常梦想一些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

请根据萧伯纳的这句名言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自拟题目,体裁不限。

12、江西卷

材料作文:三怕

在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

请你对此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议论,也可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13、浙江卷

材料作文:三句话看青春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

根据材料作文。

14、福建卷

材料作文:忧天

根据一首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首诗为: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15、湖北卷

材料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16、重庆卷

材料作文:大豆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7、天津卷

半命题作文:___而知之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8、广西卷

材料作文:捡到手机之后

年轻人捡到尚先生的手机,尚先生要求归还,可年轻人不愿意。后来尚先生出2000元把手机买回来,可是年轻人又改变主意,无条件归还。原因是年轻人看见手机里面很多内容是关于地震尚先生捐助的内容。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满分作文·广东】

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点评】

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这篇文章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其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让爱双向流动‛。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让爱双向流动‛,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

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最后发出呼吁: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当之处,可以选更恰当的例子。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写得略嫌仓促,分析未够透彻。

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第五篇_方圆议论文

对于“方与圆”的含义,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阐释,可谓既深奥莫测又浅显明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圆地方”之说,中国古代的钱币大多是外圆内方——这也是中国

古人做人的一个标准:为人当方,处世要圆。“方”,指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一个人做人做

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

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

自如、游刃有余。 此处的“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是做人之本。它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什么,怎样做更规范。“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是处世之道。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

通,左右逢源。而圆是没有角的,因此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无方,世界便无秩序,便

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只有方圆相济,当圆则圆,当方则方,这个世

界才会和谐。因此,方圆人生,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度,就是一门兼顾与情理的艺术。为人

处世可以外圆内方,作官治公也未尝不可内方外圆。方与圆要各守疆界,恰到好处。 唐朝李沁有言:“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逞才,静若遂意。”意即行义当方正、正直;

用智即圆滑、周全。文题中的“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它的意思即“我们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该方则方,当圆则圆”。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

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

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

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

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

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虽然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

而装傻看呆。这比临危不惧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要明智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

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历史上像曾国藩、周恩来这样一些政治家往往就

是方圆之人。 当然,古人如果在强调“方”的正面含义——“正直”——的时候,往往也会否定“圆”

的负面指向——“圆滑”。比如屈原就说“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中国历史上

不乏这样的方正之士:比如屈原嵇康鲁迅梁漱溟?? 现实世界中,“圆”人太多,“方”人渐少,

【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取“扬方抑圆”的态度也一定可以写出丽文佳作。 古人在强调“圆”的正面含义——“圆润”——的时候,也会否定“方”的负面指向—

—脆弱。比如老子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 古人在强调方圆共同的正面意义时,就会注重其“方者正,圆者融;方者钢,圆者柔”

的互补互衬。 所以,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确定一个角度写出自己对于“方与圆”的独特

理解。 参考题目有: 方圆人生 方圆有度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取方舍圆 人生自在方圆中 如方做人,如圆做事 何方圜之能周兮 201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方圆之间写人生 古人喜欢把大智慧融进琐碎生活里。小小一枚铜钱,外圆内方,刚柔并济,说尽人生哲

理。为人处世,应当有方的棱角,也该有圆的柔和。这样才能尽展才华,书写精彩人生。 方是人的节操与个性,圆是人的豁达与包容。没有方,圆便流于媚俗;失去圆,方则显

得张牙舞爪,正如没有方孔和圆边的铜钱无法存世。 这外圆内方的铜钱该在子瞻的手中呆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文士无法摆脱的宿

命。苏轼的一身傲骨在乌台诗案中被折断打碎,却又在黄州圆融的月光下愈合重生。此时的

苏轼依然不羁,依然清高,但他的个性已然抽枝吐芽,在名为豁达与包容的绿荫中坚定地伫

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泊,“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他成长的温厚包容,内

心却仍坚守那一份方的执著,这样的苏轼才得以真正不朽。 个性之方与包容之圆本就该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成就大写的“人”。 方是追梦的坚定不移,圆是方法的变通。圆成就了方的坚持与执著,方是圆的动力与方

向。 罗崇敏的心中也有这么一枚朴素的铜钱。它是他改革之路最好的见证。“宁要不完美的

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他锐意改革,将“改革”二字写成梦想,挥洒间尽显“方”的棱

角。但面对改革“深水期”的现实,又是“圆”的谨慎与变通引领他走得更远。大胆假设,

小心下刀,他一点点切开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病。而改革的理念也以温和而坚定的姿态,和小

小的铜钱一样在社会中传递,在人心中成长,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处世之道

也应当方圆共济,如此方可成就真实的“梦”。 个人需要方圆的相辅相成,一个民族亦如是。 纵观中华历史长河,有魏征大胆直谏的方,便有长孙无忌深谋慎思的圆;有张居正锐意

改革的方,便有申时行调和中正的圆;有法家严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净自然的圆;有顾

准“拆下肋骨作大炮”般悲壮的方,便有邓小平“三进三出中南海”般理性的圆??盛世也好,

乱世也罢,方与圆的对立统一是开创辉煌的大神,是驱散黑暗的星辰。铜钱的圆与方可以是

贫寒者温饱的来源,富贵者家财万贯的根基,更是民族智慧的传递,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今

天,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的。 “上善若水任方圆”,方与圆缺一不可,殊途同归。它们是人格的两个方面,追梦的两个

条件,民族生存的一种哲思。心怀光明,把握分寸,方圆之间,大可天地任我遨游,书我精

彩人生!篇二:7《.何成方圆》(议论文)

7.何成方圆

何成方圆?答案好简单,君不闻先秦人已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老的汉漠拉比法

典开始了人类文明之光;秦王用法家严律治世,打下秦朝江山一统;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

打下汉朝开国基石;诸葛丞相挥泪斩马谡,始令蜀国三军一心,敌于强魏。而项羽乱封诸候,

天下叛之。古来兵法之首必须严明军纪,如周亚夫细柳治军,不难看出规则的重要。 然而,以之规矩,定成方圆乎?武王伐纣后封天下诸候,姜尚封于齐,改革旧制,变易

风俗,不半载政通人和;周公之子伯禽到鲁地上任,政令繁琐,无意改革,三年政局初定,

周公闻此叹曰:鲁国日后服北面事齐。果然齐国跻身春秋五霸。鲁国却被人称之:周礼尽在【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鲁矣。国力每况愈下。可见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 当初篮球运动刚刚兴起,规则也不过几条,可随着比赛中各种现象的出现,新的规则应

运而生,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繁多条款,却使比赛愈加规范,成为最受人喜爱的体育运动。 可见,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

昔日汉人宽袍大袖,不免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成就千秋霸业。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诸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有才干而身份

低下的下层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

生不得称帝。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

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

人才。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 即使今天我们描述死守旧制的“墨守成规”,也是当年墨子针对公输班攻城新法的创造之

举。

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改革开放春风吹绿了神州。真理正是我们需

要的规则,但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我们需要规则的真谛,“上胡不效法先王”是我们突破规则的

有力依据。当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突破了唐诗庄重的笔法,宋代词章缠

绵后世,我们也应明白突破规矩的重要。 何成方圆,以之规矩,应时而易,始成方圆。篇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本意是指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现被引申为标准法度。而法度对一个人

而言甚至对一个社会而言都十分重要。 材料中的队员大都像山羊抵角一般,使对方落下桥,但其中一组队员转身换位,实现共

赢。这种做法虽然让双方都到达了终点,但却违反了规则。试问如果人人都这么做,那么比

赛还有什么意义呢?

规矩 ,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史记·礼书》记载:“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 北宋名将岳飞之子岳云12岁参军作战,一次敌人溃逃,他趁胜追击,没注意地形,人马

在进沟里。岳飞喝令按军法处置岳云,众将求情不允,责打百鞭。此后岳云刻苦训练,勇猛

作战。1134年攻打随州时,挥舞铁鞭。首当其冲,第一个登城,擒获敌将。 相反,一个人如果丢了规矩,那么他必然失败。美国一企业家约翰是市内某公司的老主

顾,他将车送至那里维修。取车时,负责接待的小姐说必须先付修理费,才可试车,是本店

的规矩。约翰听到这话时,简直难以置信。小姐并非有意刁难,但却的确让人不快。事后他

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经销商,经销商弄清缘由后,马上向他道歉,并说会妥善处理这件事。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经销商再也没跟约翰做过一笔生意,并断言:约翰要不了多久,就【上善若水任方圆作文,】

会卷铺盖回家,因为他已经丢了规矩。果然,没过多久,约翰应为回扣问题被炒了鱿鱼。 规矩,对一个社会来说,更为重要。“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法”这是

战国时期商鞅劝诫国君的话。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法度的重要性。而此

时的西方社会,此时已经出现了习惯法,之后渐渐出现 了各种法典,汇聚成了现代法学瑰宝《查世丁尼法典》。而当时我国社会正处于人治社会,

但也有各种法律,如《秦律》。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由人治转向法治。然而,十年文革,民

主法治遭到践踏,中国社会成了一个没有规矩的社会。此间,中国的经济倒退到了五六十年

前的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民主法治重新建设起来,中国也在”规矩“下稳步发展。 可见,规矩与个人而言,是人生铁律。于社会而言,是存亡之理。”故没有规矩则不成方

圆。“篇四:高考作文:方圆之用 篇五:方圆之间写人生 方圆之间写人生

古人喜欢把大智慧融进琐碎生活里。小小一枚铜钱,外圆内方,刚柔并济,说尽人生哲

理。为人处世,应当有方的棱角,也该有圆的柔和。这样才能尽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69146/

推荐访问: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意思 上善若水任方圆散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