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中国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问题

时间:2018-07-02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中国人口问题 第一篇_我国人口问题现状

我国人口问题现状

32014110062 金融学班金启赟

摘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维持了稳定和谐的局面,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性别比失衡、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口红利效应即将淡去等问题。文中结合我国的历史发展经验、通过对近年来人口数据的分析,对我国的人口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我国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政策的调整方向。

关键字: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问题人口素质解决方法

引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等各种因素致使人口迅速增长,到1969年已达80671万人。从1969年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利。于是,中国政府宣称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基本国情,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而到2016年,我国一反常态开始实行二胎政策。政策的转变必然表示着我国的人口现状发生了转变,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认真分析我国的人口问题对我国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 我国人口现状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

1

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二、 我国人口存在的问题

1. 人口老龄化

按照联合国定义标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比例达到一定值的比例(65岁达到7%或60岁达到10%),就属于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3亿人,全世界只有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到15.5%。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我国老年人口呈现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快的形势。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伴随人口结构往老龄化趋势迈进,人口红利作用逐渐淡出,人口负担日益沉重。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供给量降低,不断下降的生产性人口比重,日益升高的消费性人口比重,劳动力人口债务加大,造成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年龄的老龄化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首先,在日常生活用品方面老年人种类需要增大,其他年龄结构的需要相对减少。再次,老年人因生理的原因需要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生理上的照料,心理上的慰藉。这一方面的消费内容将大大增加,需要做出调整应对。第三,老年人因本

2

身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的制约,除必须消费保障的项目外,其他的会减少很多,以自身养老保障更加稳定,对社会整体消费水平而言是呈下降趋势。

人口老龄化也影响社会及其家庭的和谐一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现行一对夫妻、一个小孩、四个老人的家庭人口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年轻一代工作生活压力大养老负担重,显得焦虑。二是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呈现大迁徙,人员流动大,年轻人与老年人不在一地居住,现代生活节奏快而儿女精力有限,传统的依靠子女养老的模式难以维系。

2. 性别比失衡

从1980年到2014年,中国一共出生了6.75亿人,这34年的平均性别比是114.7。按性别比正常值推算,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多万。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到了2015年,3366万的男女人口差仅仅是比2014年减少10万而已,我国光棍危机的局面严重程度仍不减。

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任何刻意回避或者淡化这一主因的论述都是苍白无力的。尤其是我国在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实行的“一孩半”制又为性别比的失调提供了现实可能,且不说这一具有向农村妥协鲜明特征的政策是否会导致人口素质逆淘汰,它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强化了人们的性别观念,严重助长了重男轻女旧风气,任何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宣传在这一政策的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夫妻在一些机构非法地进行选择性别的生育,一些夫妻则抱着直到生出男孩为止的念头不断超生等。这些行为使我国男女比例失衡情况越来越严重。“婚姻挤出”很形象地显示了性别比失衡对婚姻的影响——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为多出数千万男性变得拥挤,使得多出的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而原本稳定的生育率由于男女比例失衡而不断的降低,进一步加重了人口老龄化。

3. 生育率过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对多数人实行一胎制政策的国家,我国坚持执行30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这30多年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人们渐渐地改变观念,习惯了独生子女的模式,甚至不愿意生小孩。另外,社会发展迅速,城市里许多人生活压力过大,无法承受较多子女地抚养。2010年“六普”生育率仅为

3

1.18,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生育率只有1.04,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2.3。生育率过低是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等一系列人口结构性问题的总根源。要解决中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提高生育率。

三、 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上升到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我国当前发展中国家状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敢于担当,做到人口均衡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明确提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与等心能力,是企业的各项的财务管理活动所要到达的目的,更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归宿与出发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组织原则指标体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指标需要反映出财务管理的各项基本的内容,并且能够与之保持统一。鼓励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能有效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需要做好政策支持、创新管理和教育培训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要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并真正落实到位。各项优惠政策如果得不到有效落实,就无法通过发挥其扶持作用推动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此外,根据不同地区的现实状况,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引入评估机制、实现监督管理社会化等方式,制定符合现实需求的不同政策,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良性发展。

【中国人口问题】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衡,只有放生育二胎政策,彻底取消“一孩半”制度,才会有效扭转性别比失调的问题。除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主要原因,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延续和B超性别鉴定技术应用的普及对性别比失调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仅是单纯的放二胎政策,由于这一旧思想和新技术的广泛存在,也不能完全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因而需要采取标本兼治,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一是要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把体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法律法规作为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以国家的法律强制力量保障妇女权益。加大对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女性的就业率和实际收入,以文化、经济为基础提高社会地位。着力通过宣传及各种关爱女性的社会行动纠正重男轻女的社会心态,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

四、 结论

4

人口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计划生育的广泛深入推进,我国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的新形势、新问题呼唤现行人口计划生宵政策的完善与调整。伴随着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的高速发展,人口发展也是愈加复杂,当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人口控制,而是统筹社会经济方方面面来解决,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时间上合理布置工作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兰希.“二胎”政策,放不放行?,《决策》,2011 (5)

[2]苏剑.论我国人口政策的走向,《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1)

[3]王桂新. 少子老龄化:计划生育后遗症[J],《社会观察》,2012(9)

[4]“晚了,人口红利的拐点去年就过了”,《人民日报》,2013年1月28日

[5]李晓宏. “中国婴儿性别比四连降,仍高出警戒线10多个百分点”,《人民日报》,2013年3月5日第2版. 5

中国人口问题 第二篇_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例如人均资源占用率低、粮食紧张资源紧张、环境承担压力大、就业压力大、人均占地面积少、教育医疗住房资源极度紧张,社会治安状况难以改善,不利于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实现小康社会,不利于我国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例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家庭和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社会经济活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将影响到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不利于社会再生产的不断延续,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中国因为人口基数大的原因,面临着人口过多和人口老龄化共同带来的问题。因此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密切相关,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

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

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日益加重。截止至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为了应对人口问题,中国实行二孩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二孩政策的实行自然有其利弊。

利是能有效缓解城市老年化,增加国家青壮年人口比例,有利于国防、工业、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减少因独生子女而导致的养老负担。抑制男女比例失衡在传统观念等原因促使下,“一胎政策”导致了许多父母“选择性生育”,因而最终出现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如今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则能极大减少这个问题的出现。缓解人口老龄化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对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冲击。开放二胎政策则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少未来的社会风险。

弊端是开放“二胎政策”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面对人口增长的问题。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财务支出、公共福利体系都将面临挑战。教育体制的改革需要深化,教育产业的投入和扶持需要加大。有了第二个孩子后,个人的家庭负担也将变得更重。现今社会物价不断攀升,把一个宝宝养育成人花费巨大,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基础上也需要70万。即使“二胎政策”开放了,是否生育二胎,许多一般家庭还是会慎重考虑金钱等各方面现实原因。政府需要权衡利弊,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和儿童的基础教育压力,从而减少家庭所要面临的压力,稳定社会,使之健康发展。

其实不管是二胎政策还是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我们所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社会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没有跟上,只是其侧重点不同。而现在开发了二胎政策,不仅仅需要对原先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完善相关的社会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还需要关注有二胎政策所带来的“二胎产业”所需要的社会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这种挑战之下,我们需要一系列良好的政策来引导投资,引导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容应对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

中国人口问题 第三篇_中国人口面临的问题

中国人口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万人;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总之,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安全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总体上仍然处于紧张状态,带来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影响日益显现。表

现为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人口在地区间、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四是人口调控和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风险: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庞大。现阶段的低生育水平很不稳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密切相关,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全党务必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中国人口问题 第四篇_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及人口问题

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及人口问题

社会学 郑宇

摘要:2011年0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我国人口的特点主要有:数量庞大;基数大,增长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素质普遍较低。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和人口素质不高。基于这样的特点,当今中国应当制定什么样的人口政策从而能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政策;人口问题;解决办法;完善制度

一、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可概括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政策,最关注的是人口数量问题,最主要的努力放在控制人口数量上。而当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经过批准间隔几年以后可生育第二个孩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做法和要求比汉族地区要宽松,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定。另外,中国《收养法》还规定:“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目前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人口政策。

二、人口问题

(一)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

我国人口质量从总体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身

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但是,同发达国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比,则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人口质量的差距在于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

全国现在约有各类残疾人口5164万人,残疾人口中,各类遗传病患者约有2200多万人,而主要问题是人口的耐力、精力不足,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劳动中的紧张度不够,散漫松弛,精力集中度不够。

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是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必要劳动时间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劳动生产率观念也很薄弱。

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职位需要越来越多的智慧型、熟练型人才。而现今我国的大多数人口只能适应半机械的劳动,能够适应大机器生产的劳动人口数量很少,而且技术层次很低,能够进行现代化管理的的人才更是十分缺乏。

(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且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 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人数目也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老龄化将更为突出。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 老龄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社会养老意识低的现状。与之相应的赡养问题、劳动力人口老化、抚养比升高都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性别比失调

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

导致性别比失调原因:一是重男轻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B超的普及和滥用。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养老问题。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

三、解决办法

(一)完善现行人口策略

1、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的转变。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是旧的传统的生育生育观念。引起这种生育观念自发转变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出现。因而要由国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政策的、技术的各种措施,推动和引导群众减少生育,降低出生率,控制住人口的迅速增长,努力使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生产类型,并努力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达到稳定的零增长。

2、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保障体制。

在我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人口政策及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应该作出及时的反应,努力创建一个促进我国人口外生性低生育率向内生性低生育率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

3、坚持“以人为本”和“制度创新”的策略。

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改变单纯追求人口数量控制目标的思路,强调科学的、综合的决策,既要保持较低的生育水,保证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人口质、结构、分布的优化。“制度创新”即在法律层次、政策层次、工作层次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高效的、有利于实现稳定的生育率战略目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4、教育战略地位与人口发展战略相结合。

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生育意愿。人们有了文化知识就容易理解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容易接受新思想,觉悟程度高,同时也希望所生子女受到教育,如果多

生那么就加重了养育成本。因此,人口素质的提高能从根本上帮助人们改变生育意愿。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人口控制,更重要的事在微观层次上有利于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促进内生低生育率的转变,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我们大力普及教育,将教育与人口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解决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从目前我国国情看,应采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1)发展养老保险事业。由政府完全供养老年人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应该由人民本身负起大部分责任,将收入按照规定比例存入银行。当他们退休后得到一笔累积下来的养老金,至少可以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2)提高退休年龄,吸纳老年劳动力。随着保健意识提高,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仍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政府应鼓励企业再聘请老年人,让他们从事较轻的劳动或利用丰富的经验进行脑力劳动。同时也要打破老年人们退休后就要“颐养天年”的旧观念,再就业不止能维持收入,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年老后就没用。

(3)提倡家庭养老的美德。政府应提倡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尊老、敬老、养老的美德,靠家庭成员供养老人家。这不止能减轻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不会觉得晚年孤单。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地区应注意一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

(2)以保障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力原则。

(3)坚持“国家政策引导,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4)坚持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社会保障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尽可能将农民组织也来参加社会保障。

3、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个体系的建设,要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为目标,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

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4、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进一步落实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体制。

参考文献:

[1] 杜亚军,中国人口的困境与对策,中国人口出版社;

[2] 马宾,中国人口控制:实践与对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3]翟振武著,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矛盾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3期

[4]、曾毅著,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78

中国人口问题 第五篇_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中国人口问题】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2002级2班

指导老师:庞皓 鲁万波

组长:田光磊(40202015) 组员:任 鹏(40202101) 戴佳成(40202100) 王 瑶(40202056) 刘 芹(40202014)

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对2002我国新生人口数量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分析了我国目前严峻的人口形势问题;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土面积,自然资源,GDP创造值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我国目前的世界地位并没有和它所有的这些资源条件相匹配,很大的原因就是以上的各项指标一旦加了人均二字,在世界的排位将一落千丈。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面对着国内人口,环境,经济以及国外舆论压力,人均发展相对缓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越来越成为我国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有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并且我国人口还将持续增加,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人口总量高峰将接踵而至。流动和迁移人口不断增加,人口素质不高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们决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最终会给我们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在面临很严峻的人口问题,不管是人口数量还是人口质量,都是需要长远规划,着力解决的。关于人口数量问题,新增人口数量居高不下是一个主要原因。而人口过多,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只是一句空话。另外根据《中国计划生育统计分析》,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人口发展步入低增长阶段,说明我国近几年在人口发展规划方面做的工作还是卓见成效。但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还是十分严峻,我国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大,人口素质也普遍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是很理想。

【中国人口问题】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收集了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建模拟合分析,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方面。

二、相关数据收集

初步认为,新生人口多主要因为人口基数大,并且应该与新婚女性人数有一定相关,另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会增加人们多生小孩的信心和抚养能力。并且根据国外的数据和调查数据,知道人民素质的提高会增加节育人数和减少小孩的出生数,因此我们收集了下列数据。我们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教育年鉴》,样本容量位31个,包括了中国大部分的省、市、自治区(由于数据的缺失,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中国人口问题】

三、模型设定

根据分析建立模型:

Y=c+a1x1+a2x2+x3x3+a4x4+a5x5+u

其中:Y 代表2002年新生人口数量(人) x1 代表2001年年末人口数量(人) x2 代表2002年新婚女性人口数量(人) x3 代表2002年节育手术实施数量(例)

x4 代表全国各地接受大专以上文化人数(每万人)(人) x5 代表全国各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经过EVIEWS拟合模型得到: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4/04 Time: 21:04 Sample: 1 31

Variable C X1 X2 X3 X4 X5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Coefficient 246680.9 -0.010454 0.919259 0.325099 -3.713654 -12.50981

Std. Error 292075.6 0.020486 0.197034 0.075057 17.81296 6.060309

t-Statistic 0.844579 -0.510313 4.665493 4.331365 -0.208480 -2.064219

Prob. 0.4064 0.6143 0.0001 0.0002 0.8365 0.0495 261885.5 24.83894 25.11648 131.1843 0.000000

0.963285 Mean dependent var 385410.5 0.955942 S.D. dependent var 54969.73 Akaike info criterion 7.55E+10 Schwarz criterion -379.0035 F-statistic 1.482132 Prob(F-statistic)

Y = 246680.9034 - 0.01045405273*X1 + 0.9192587535*X2 + 0.3250991324*X3 - 3.713654255*X4 - 12.50980538*X5 T= (0.844579) (-0.510313) (4.665493) (4.331365) (-0.208480) (-2.064279)

R^2=0.963285 检验与修正

1. 实际意义检验: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许多指标的符号与实际意义不相符合。需要进行数据的剔除和修正。

2. 统计推断检验

从回归的结果看,可决系数为0.963285,拟合程度还算可以。F值在给定的显著水

平α=0.05的情况比较显著,但是c x1 x4 x5的T统计值均不显著说明他们对Y的影响不大,或者存在多重共线性而使得T值偏小。

四、 修正检验

1. 通过对Y与各变量线性关系的检验

1.06

14000000

1.04

13000000

1.021.000.980.960.94

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

Y

12000000

C

X1

11000000100000009000000

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

Y

1500000【中国人口问题】

800000

600000

1000000

X2

X3

500000

400000

200000

00

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

Y

00

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

Y

5000

14000

4000

12000

3000X4

X5

10000

2000

8000

1000

6000

00

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

Y

4000

【中国人口问题】

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

Y

可以看出,x4与x5对Y的线性影响不是很显著,所以剔除x4,x5两个变量。

2. 多重共线性检验

采用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法检验剩下的x1,x2,x3三个变量。

结果反映X2与X3存在多重共线性。 修正: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

由于X2的T检验值最大,线性关系最强,拟合程度最好。所以以X2为基本变量,将其余变

中国人口问题 第六篇_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

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

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多是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总数的增加给经济一方面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低工资带来了人口的贫困,低消费、低储蓄的现象。是阻碍投资,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负担重等特点,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其次,在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农村经济落后又受到大量老龄人口的压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再次,人口东西部分布不均和人口城乡分布不均是中国所面临的特殊的问题。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人口东西部分布极其不均衡,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将进一步影响地区间人口的均衡发展。大量农村人口的存在使得我国人口的城乡分布不均,同时使中国经济呈现出二元结构。人口的东西分布和城乡分布相互影响,要解决人口分布不均必须重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要运用市场机制调节人口流动, 这是优化人口分布、解决人口分布结构所引发问题的重要内容。

2.大量农村人口存在——农村的马尔萨斯陷阱与人口障碍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我国农村发展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我国农业发展缓慢,而农村人口的增长却异常迅速,农业的发展难以适应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对农业发展水平而多出的大量人口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成为潜在的大量失业人口而存在。这部分人口的素质水平又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巨大的人口压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人口障碍理论认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必定要有高投资,但是如果人口增长快于投资增长,就必然会陷入马尔萨斯所说的恶性循环制约经济发展的困境:经济增长仅仅只能填饱更多人的肚子却不能使他们摆脱贫困。我国的农业发展与农村人口的增长便是这种情况,农村经济的增长背人口增长所侵蚀掉,这使得农村人口增长直接导致了经济贫困。

三、人口问题与适度人口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温.坎南和威克赛尔创立的经济适度人口理论是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最重要理论之一。阿尔弗雷德·索维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经济适度人口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创立了动态适度人口理论,将稳定人口应用于适度增长率的研究中,探讨了人口总量同经济总量的最优关系。这给我们确立我国最有人口数量以更加系统化的理论整理析思路,使我们可以通过确定影响经济的变量,加之人口因素来确立最适合我国发展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素质水平,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调整最优人口数量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人口问题不仅仅是单一问题,需要强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确立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的发展,发展不能只图一时之利要使其能够得到持续的、良性的循环,更加全面的、科学的来看待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58977/

推荐访问:中国人口问题现状 中国人口问题pp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