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

时间:2018-06-11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中国农业 第一篇_简述中国农业起源

中国农业起源

[摘要]农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本身农业保持长盛不衰,或能够从外部取得农产品可靠供应的条件下,其文化和历史才能持续发展[1]。因此,农业对于拥有着几千年辉煌文化的中国,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的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关于农业起源的各种传说也非常多。本文将对中国农业起源作简要说明。

[关键词]中国农业 农业起源 农业起源传说

1、简述中国农业起源

农业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生产。当农业起源时,还没有文字记载,只有一些经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流传下来。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

[2]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还没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从最原始的社会我们进化到了现在,我们的农业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技术高度。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

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有学者根据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谷物种植的遗迹、遗址从而断定中国农业起源于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前期,并得出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3]。

在原始社会里,农业就已经孕育于人类的采集活动之中,当时男成员从事狩猎(渔猎),女成员则担任采集工作。这种分工习惯到了唐代还有保留,当时云

[4]南的裸行蛮,即是“其妻入山林,采拾虫鱼菜螺等,归啖食之”。当这些女成

员长时间和植物接触,通过不断的观察,自然会逐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入土,经过发芽、成长,最后开花结果。于是,她们好奇地进行了模拟式的试种,当然这其中必然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逐渐摸索出播种的方法。

在种植业发生的同时,孕育于狩猎经济中的畜牧业也逐渐萌芽。即当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驯服的动物(起初是小的)留在身边,慢慢地就饲养起来。由于狩猎的需要,最先驯养的动物可能是狗。七、八千年前长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有猪骨和狗骨。长江流域的遗址中除猪骨外,还有水牛骨骼。到四、五千年前,家畜饲养进一步发展,狗、猪、牛、羊的数量增加了。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出土有大批零整兽骨,其中有马骨。陕西陕县庙底沟和辽宁大连市羊头洼遗址都发现鸡骨,说明马和鸡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成了饲养的家畜、家禽。后世所称的“六畜”此时都已被人们驯养了。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考古发现较多的是牛、羊、马的骨骼,猪骨比较少见。养猪业的异常发展,是与中国农业中种植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的国家之一。裴李岗遗址已出土有猪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只小陶猪。考古发掘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表明,凡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氏族部落,都饲养以猪为主的家畜。还有一种可能是当人们吃食物的时候,一些比较驯服的动物跟随在人们身旁拣拾残食,人们就便留它们在身边喂养。当狩猎不到动物,衣食无着落时,就用他们来补充。畜牧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般认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农业起源就已经开始,到了新石器时代,种植业和畜牧饲养在原始社会经济中,已占着主导地位,采集和狩猎至此降至次席。在农业和畜牧业没有发明以前,由采集和渔猎活动而得到的野生动植物是人们食物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大自然。只有农业出现后,人们才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够从一小块土地上获得的食物,和在较大土地

上采集狩猎获得的一样多。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了有关生物繁殖的知识,才能依靠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产品,找到了较稳定可靠的衣食来源。从此人们在自然界就取得了一些主动。所以,农业出现后很快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除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是城市出现,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

[5] 基础。

因此,原始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①以采集渔猎结合为主,种植业不占主要地位;②以种植业为主,采集渔猎居次要地位;③种植业进一步

[6]而从原发展,畜牧业产生,以至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采集渔猎仍作补充。

始农业种植的作物来看,可分为两个阶段:无性繁殖作物和种植繁殖作物[7]。

2、关于农业起源原因和条件

农业起源一向被作为中石器时代的重要课题和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而备受考古学家的关注。长期以来,经过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农业学家等的不断努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硕。关于农业起源,首先,很多学者认为环境变化是导致原始农业出现的原因[8]。距今约1万年前,由于气候的波动,必然会造成中国动植物资源的巨大变化,动植物的减少尤其是各种易猎可食动物的大幅减少,使得中国南北两地的居民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而这一阶段一开始的急剧升温及以后的渐趋稳定,为谷物驯化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

[9]件。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国南北两地几乎同时进入原始栽培农业的诞生阶段。

其次,有些学者认为人口压力是原始农业发生、发展的原因[10~11]。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原始农业的产生是出于人类发展的需要及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12~13]。

而农业的起源,就像种植庄稼需要合适的土壤一样,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4]:

一、人类的进化

农业经济,是一种高级类型的经济生产部门。这种生产活动的开展,不仅要依赖于自然界,而且要依赖于人类的智慧和才能。只有人类自身文化水平不断提

高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经济才有可能被发明。但直到进化到新人阶段,人类还不能摆脱渔猎和采集的生活。然而,体质进化是不可更改的方向,人类越来越聪明了,经验越来越丰富了。直到人类撒下了第一颗种子后,从此开始了改造自然为自己谋取幸福的伟大进程。

二、天然食物的不足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消耗加大了,根据推断,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地球上的人口还不足三百万,到新石器时代就增加到了五千万。另外,工具的改进,也加大了对资源的消耗,地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期,使许多动植物大量减少。一方面是人口和人们欲望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动植物资源的减少,这种尖锐的矛盾仅仅用原来的渔猎和采集方法是无法解决的,只能另寻出路,用农业这种方式来生产食物。

三、采集经验的积累和丰富

漫长的采集生活,使人类积累了开展原始农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这是原始农业赖以产生的技术基础。处于旧石器晚期的人们在采集野生果实的过程中,有关作物栽培的初步知识也开始萌芽。

四、各种农业生产条件的诞生

原始农业的生产条件,首要者在于生产工具、贮藏条件和氏族组织等几个方面。

1、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向细小化方向发展,为前农业生产工具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条件。此时期用于采集野生谷穗的石刀已在多处遗址中发现,如在贵州出土的穿洞骨铲是新石器时代用于翻土的骨铲的起源。这些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意味着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农业的“前夜”。

2、贮藏器皿的出现同样是原始农耕文化赖以生产的重要条件。农业经济是生产周期较长且受季节性气候制约严重的一种经济部门。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决定了食物来源的间歇性和难以保证性,因此,农产品贮藏不仅是保证食物连续供应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农业生产下一个周期能够得以开展的根本保证。

3、氏族组织是农耕文化必不可少的社会保障。在氏族组织内部,古人类共同采集或狩猎,就如现代社会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一样,氏族组织为原始农业中的分工合作提供了组织框架,有效的分工合作又保证了生产的持续性和技术经验的积累及继承。

3、关于农业起源有文献记载的传说[15]

目前文献记载的关于我国农业起源的传说大概有以下四种:

一、神农氏,史书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二、柱,是神农之子。此说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柱自幼跟随神农从事农业,焚烧山林,开垦耕地,熟悉农活,使本氏族得以兴旺,后来就也被人们当作农神来祭祀。神农因发明农业使本氏族从游牧生产转变为农耕生产,得到人们的敬重,而到了其子“柱”的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已能供养本氏族,无需在像过去游牧时期“逐水草而居”那样飘泊不定,开始定居生活。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人们敬仰“柱”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轩辕氏,既黄帝,不少人认为他才是农业的创始者,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相关的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

四、后稷,名弃,即周民族的祖先,是首创农业的。在《诗经》里就有很多篇章歌颂他的功德。后稷是周族的始祖,也是该族农业生产技术的缔造者,故被后人尊为农神。有的人说他是黄帝的后裔,有关后稷的文献资料要比神农、柱、黄帝等详细、完整得多,对其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也更为具体。后稷的母亲姜嫄因踩了巨人的脚印而怀孕生出了后稷。后稷出生后,他的母亲认为是不详之兆,就把他丢弃了,没料到把他丢到路上后,来往的牛马都躲避他,不愿踩到他,将他丢到结了冰的河中,也冻不死他,有鸟飞来用羽毛覆盖他替他保暖。他的母亲看到这样,就十分惊讶,于是就把他有带回家抚养成人。后稷在小的时候就和有农业天赋,喜欢栽培种植各种作物,长大后就教人民进行农业耕作,被后世许多人认为是农神。稷最早就是后稷栽培的作物,后来人们就以此来作为他的名字。社稷一词就是地神与农神的合称。

4、总结

我国农业起源早,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农业不仅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产生了

中国农业 第二篇_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系别:生化系

专业:化工专业

班级:091612

姓名:余海洋

学号:016109063

指导老师:侯凯中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 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中国农业 科技水平 机械化 农业发展

10年来,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更加充盈、丰富、安全,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变。粮食连续稳产增产,农林牧渔 全面发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广泛普及,种养加工等产业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协调。新型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越来越多。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说,从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看,已经具备了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

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逐步建立起了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及农业支持补贴制度。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 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四补贴”的支出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至2011年的1406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 2626亿元增长到2011年突破1万亿元。

今年2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向社会公布,更明确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和14项重大工程,标志着发展现代农业从目标倡导变成了实际举措。

数据显示,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占6%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3%的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9900多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900元。示范区已成为各地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

一、近年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不高都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由于延续了多年的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策略造成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绝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分散而力量薄弱,且进入门槛较低,并不具备产业链的议价能力。

此外,原材料、农资产品价格普涨,化肥、棚膜、柴油的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都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上涨,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尽管农产品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是由于农业关乎数以亿计民众的吃饭问题,因此政府对终端农产品的价格增长采取了一定的调控措施,将对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农业】

2、频发的极端恶劣天气对农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几年,中国境内特别是部分农作物的主产区遭遇了极端恶劣天气,比如2008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冰雪灾害,2010年以来旱灾、暴雨等恶劣天气也困扰了西南、长江流域等地区。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造成其抗击外界冲击的能力非常弱,不仅是自然灾害,病虫害也会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比如2005年的H5N1型流感,导致大量禽类被宰杀处理,以致次年的禽蛋产量有所下滑。 而中国农田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薄弱,如灌溉、排水等水利设施尚不完善,农业设施原本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御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的作用,设施的不完备更加突出了农业的弱质性特征。

3、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极为强烈的国家,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高度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32%、美国的10%、法国的28.5%、加拿大的4.8%、澳大利亚的3%。今后15年,我国的耕地还要继续减少。耕地不断减少将把我国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中,这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4、耕地质量退化。

耕地质量退化是影响粮食产出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面积178万平方千米,年损失粮食18亿千克一33亿千克;全国沙化土地153万平方千米,沙害农田达6000万亩,损失粮食25亿千克,全国盐碱地1,4亿亩,损失粮食15亿千克。资料表明.我国21%的耕地缺少有机质,51.5%缺磷,24%缺钾,14%磷钾俱缺,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达11%;在微量元素方面,钾、锰缺乏的耕地面积已占70%左右。此外,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灌溉水污染、酸雨等已开始对粮食产量增长构成威胁。

5、农业流通渠道逐渐向现代渠道转变。

渠道的转变其一在于粮食的国家统购统销被打破,其二在于农产品的终端销售不再限于传统的农贸市场,更多的进入了商超渠道,甚至是电子商务渠道(如中粮我买网),在这样的销售终端转变中,其流通渠道也变得更加扁平,我们提到的“农超对接”就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转变方式之一。

对于粮食统购统销,我国从1955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粮食购销由国家专营。从1997年开始实施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从2004年开始,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多渠道经营和严格市场准入相结合的原则,对粮食收购依法进行资格管理。当年,我国正式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时,国家委托取得经营资格的企业按最低收购价公开挂牌,设点收购农民手中粮食;当市场粮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停止收购,农民随行就市卖粮。

对于农产品销售终端的转变,由于销售的方式由农贸市场的叫卖式转变为商超的货架陈列式,对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到本乡镇以外务工经商3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由1.12亿人增加

到1.47亿人,年均增加875万人,比“十五”时期年均增加人数多145万人;平均月收入由872元提高到1417元,年均增长12.9%,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255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时期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36.1%上升到40%,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十五”时期。

3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任务十分繁重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与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覆盖城乡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难度加大。一是依靠农业发展促进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的空间不大。在农业连续6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5亿吨的基础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的难度加大;受国内农产品供求状况和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短期内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的空间有限。因此,“十二五”时期通过增加产量和提高价格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难度较大。二是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呈放缓的趋势。从近几年的变化情况看,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趋势放缓,增速由2005年的17.6%逐步下降到2009年的11.2%。“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移难度加大,这个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三是依靠政策性因素促进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减弱。从近年来的变化情况看,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4项补贴支出,2009年的人均水平比2005年增长了4倍多,但与2008年相比只增长16.2%,增速明显下降。今后随着补贴规模的扩大,补贴人均水平增速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全国规划内仍有

1.7亿左右农村人口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的覆盖率仍然较低;农村部分地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有相当部分农户仍在危房居住。农村中小学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

平低,公共卫生服务条件仍较差,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养老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石山地区和草原牧区,由于资源条件和体制政策等方面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促进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也相当艰巨。

四、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来认识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充分估计在城市化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面临的危机,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保护和支持,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城市化过程中的代价。

集约化趋势。集约化是针对粗放农业而言的。因为农业的利润率相对偏低,因此如何资源利用最大化,用最少的资源或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和收益,这是集约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同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应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集约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趋势。所谓标准化趋势,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食品的安全、卫生、营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农产品质量必然要优化升级,达到各项质量标准。因此企业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积极进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等等。

信息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它极大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效率。相比之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武装和发展我们的农业,这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生态化趋势。所谓生态化,就是指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环境表示了严重关切,如何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投入资源能源少,各种资源利用率高,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多,而废物最少,污染最轻,甚至无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孔祥智.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世界农业》.2008年第6期

3、赵永博.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4、乔桂银.农业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

中国农业 第三篇_中国农业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农业】

山西农业大学 公管 王凯芳

摘要: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

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代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

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

农业问题曾经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重点领域,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在加入世贸

组织谈判中,承诺执行世贸组织农业协定,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农产品市场;还承诺约束国内农业补贴,取消出口补贴,规范动植物卫生措施。

执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将使中国农业面临的基本形势是,农业的市场竞争从国内竞争转向国

内、国际双重竞争,并出现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新趋势。中国农业在就业、收入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化改革远未完成的关键时期,不得不走向国际化阶段。

但是,中国可能分享的这些农业国际化利益,有的是潜在的,需要国内系统、配套的体制改革

和政策调整才能转化为现实;有的是长期的,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真正体现。必须充分估计到,在农业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中国农业:资源约束与比较优势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数的43%。从长期看,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将始终存在。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严酷的资源条件,始终约束着中国农业的发展,也在根本上使中国农业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有关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研究表明,中国粮、棉、油料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90年代中期以

来开始下降,目前已基本丧失国际竞争力。如从资源成本角度看,1997年中国每生产1公斤小麦和玉米将分别亏损0.15元和0.11元,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而大米、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表1)。

研究进一步显示,90年代以来农产品生产国内资源机会成本的上升,是导致比较优势下降的主

要原因。可以认为,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土地密集型的小麦、玉米、大豆等产品明显缺乏比较优势,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基本条件,而劳动密集型的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应考虑提高其竞争能力。

从资源角度观察的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农产品的潜在竞争力,并不完全等同于农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包

括农产品品质、营销战略、企业经营经验、运输和流通成本、企业信用等。资源优势是决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长期因素,但从短期来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更多地体现为市场竞争优势。

(二)对主要农产品的影响

那么执行世贸组织承诺、开放国内市场,究竟对中国农产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从国际竞争角度可将农产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进口敏感性农产品,按照敏感度排序为大豆、植物油、玉米、棉花、食糖等。另外一类为出口竞争性农产品,如肉类、蔬果、水果、加工食品等。根据中国农业资源禀赋特征,执行世贸组织承诺对敏感性农产品将带来不利影响,但有利于竞争性农产品的出口。

无论是进口敏感性农产品,还是出口竞争性农产品,如果对其市场竞争要素做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执行世贸组织承诺会使中国农产品面对巨大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挑战。在农业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农产品可能将面临严峻冲击。

一方面,由于中国农户经营规模偏小,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高。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已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进口压力增大,对主产区及其农民会产生较大冲击;另一方面,肉类、蔬菜、水果和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这些产品长期以来在质量、卫生、技术标准上考虑国际市场要求不够,受国外较高的技术壁垒的限制,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很难达到国外市场要求,使比较优势难以转变成竞争优势和出口现实。

(三)对中国农业经济体制的挑战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的农业经济体制和支持政策也带来严峻挑战:

第一,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与机构的设置,是适应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格局而形成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对外贸易管理相互脱节,地区封锁,行业分割,部门垄断,不能对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灵活的调控和管理。

第二,现有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农产品供给短缺问题,在价格、投资、分配政策等方面,侧重于支持提高农产品产量,忽视了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善和结构优化;侧重补贴农产品流通环节以及消费者利益,对生产者利益支持不够;在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中,对农业的支持在总量上不足,在结构上不够合理。

第三,农产品流通体制不顺,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着部门分割、垄断经营,市场运行无序,交易行为不规范,营销手段落后,尤其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第四,中国农业经营主体不具备参与农业国际竞争的能力。中国千家万户小农的分散经营,在

农业进入国际化阶段后,无论是在规模、效率,还是在竞争能力上,都不能适应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特别是,一方面,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没有大粮商、畜牧商、园艺商和食品加工商参与国际市场分配和竞争;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于农户与市场之间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使中国农业在根本上不具备与那些在生产组织上已经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程度极高的国家的农业进行竞争的能力。

中国农业不仅面临国外农业发展压力,同时也承担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随着中国式的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农业和农业经济与非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的比较效益开始滑坡,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也开始下降。因此,解决农业发展的瓶颈、寻找新的农业增长点、实现三个方面突破是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一、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经营基础之上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这种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分户经营模式,在改革初期确实起到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仅从客观上阻断了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使农业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处于一种封闭的、分散的生产状态,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抑制了农业增收潜力。而且还阻碍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流转,使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仍处于一种人畜犁耕的原始状态,迟缓了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与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仍停留在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化学肥料与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上,阻碍了优质化、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的使用与研发;使农村土地的价值仍处于一种单一的原始的农产品产出效益上,而无法转化进行交易,用来从事农业扩大再生产并从其中获取更多利润的资本。因此,建立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生产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种规模化经营是以农户承包的土地作股份,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规模化经营。这种规模经营既有别于过去的农业互助组,因为它不要求每一个拥有股份的农户都一定要亲自参与具体的农业生产与管理,且利益分配存在差别。而过去的农业互助组则一般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应参与本组的农业生产与管理,而且收入无差别。每个农户所投入股份的多少都是自愿的而非强制,而且按每个农户所投的股份的多少的来分配农业收入。

当然,这种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是要动摇和改变现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体制的基础,剥夺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益,而是要通过这种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来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小规模、分散化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避免因农户分户经营所带来的生产上的盲目性和产品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性所造成的农民利益上损失。

二、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影响农业成本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缺乏,应该说在农村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专业化分工的概念。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家庭独自承担。

这种缺乏农业分工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大了农业劳动者的市场风险。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因此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况且有不少农民因受文化素质低的影响,也很难准确的判断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因此,大多数农民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不法商人和利益集团的欺诈与盘剥,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增大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的风险。如因缺乏专业化种性识别能力,农户在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选购与识别上,容易购买到假货或质价不符的农资产品而上当受骗,导致损失惨重;在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上,因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和专业化信息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的雷同,导致农业产品的积压或腐烂,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尴尬局面。因此,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这种农业专业化分工模式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区域的专业化模式、部门的专业化模式、作业的专业化模式。

(一)区域的专业化模式

所谓区域专业化模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院一品”、“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即从宏观层面上就是要建成专业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果、林、蔬菜和花卉等田院、村组和乡镇;从微观层面就是要形成规模化的、单一品种的种植(养殖)场所和集散地。

这样既便于生产的管理与技术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和管理环节上的失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又便于销售,这样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销售环节成本,而且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使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部门的专业化模式

所谓部门的专业化,就是通过农业分工在农村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与使用,农产品销售、运输、加工和仓储,农资产品供应,农业贷款融资和农业保险等部门,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

以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将农业经营由过去的一个生产单元(家庭或家庭成员)单独完成,变为多个生产单元分工合作,形成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产业工人。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规避农业风险,而且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转移。

(三)作业的专业化模式

【中国农业】

所谓作业的专业化,就是从种(苗)培育,到具体生产环节管理,最后到收割,这所有的生产环节不再是由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全部承担完成,而每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只是承担其中某一个生产环节。如形成专业的粮、棉、油种(苗)培育专业户。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更主要的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降低了农业风险,减少了盲目的农业投入。

三、建立企业化的法人治理模式,实现农业组织形式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最终选择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不仅表现在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经营主体分散,而更突出地表现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和农业的合作体系不健全。而一个规范、有效的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合作体系的形成和建立,对加速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农村的不少地方现在也成立了一些农业中介组织,如农产品经销商和农产品加工、运输专业大户等农业中介组织。但由于这些中介组织是独立于农业生产者之外的利益团体,相互间没有利益关联。在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和基本的商业道德的经营环境下,面临利益冲突时,最先受到利益伤害的总是农业生产者。

所以,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在农业中介组织很难得到保障。农民也很难从中得到利益和实惠。因此,加快建立农民自己的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合作体系,是中国农业未来的最终选择。

这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合作体系,既有别于人民公社时期的以生产队为农业组织构架和以乡镇购销服务站所为农业合作体系的“一大二公”的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合作体系,也有别于现在缺乏相互利益关联的农业中介组织,而是一种类似企业法人的治理模式。

所谓的企业法人治理模式,就是农民以自己的土地、资金、生产工具、产品和劳动力资本(包括专业技能、知识产权等无形资本)作股份,组成统一农业股份合作体系----农业协会和专业股份合作组织。由会员组成股东大会,再由股东大会选举协会管理层和法人代表。法人对股东负责,股东有权改选管理层或法人。

中国农业 第四篇_中国农业简介论文

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摘要 中国农业的发展之路是我国重点研究的领域。要真正认识世界现代农业, 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将中国农业置于国际环境进行国际比较,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 只有比较方知中国农业发展的优劣, 按照比较优势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 才能谈得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本文综述了世界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制约因素,并为中国农业发展之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世界农业;中国农业;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 是21 世纪中国农业战略性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中国农业推向国际舞台, 在理论上需要明确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中国农业国际化比较优势, 这有助于明确不同阶段中国农业发展任务和要求, 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农业现代化

[2]国家的农业差距, 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真正认识世界现代农业, 把握中国现代农

业发展水平, 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将中国农业置于国际环境进行国际比较,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 只有比较方知中国农业发展的优劣, 按照比较优势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 才能谈得

[3]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此文介绍世界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之路的

影响。

1世界农业

世界农业经过了上千年历史,演绎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辉煌历程。它的每一个阶段,都成为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发展农业

1.1 世界农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人类对近代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不可持续发展性的认识,也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农业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的生产工具以智能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主要体现在作物育种和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53081/

推荐访问:中国农业银行网上银行 中国农业现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