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时间:2018-05-10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第一篇_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 学习参考:

一.专业著作:

《报刊的四种理论》——韦尔伯·斯拉姆(著),人大新闻系翻译,1980新华出版社 《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1994福建人民出版社 《公众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2006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2000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论出版自由》——弥尔顿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孙玉胜

二.延伸阅读:

《聚焦<焦点访谈>》——郭镇之、赵丽芳,2004清华大学出版社 《冰点故事》——李大同,2005广西师大出版社

《新闻道德评价》——罗恩·史密斯(著),李青藜(译),2001新华出版社 《美国自由的故事》——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2002商务印书馆 《报纸的力量——世界十二家大报》——马丁·沃克 《创新的扩散》——埃尔

三.教辅:

《新闻学原理》——何梓华,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2006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寿

四.学术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大学》 《现代传播》 《国际新闻界》 《中国记者》 《新闻战线》 《当代传播》 课程目录:

一.绪论

二.新闻本质论

三.新闻价值

四.新闻传播

五.新闻事业

六.新闻记者 七.新闻受众 八.新闻自由 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第一章 绪论

绪论是写在正文前的话,起概括总结的作用。

一.什么是新闻学

1.新闻传播现象:口语、口耳相传→文字、纸张、印刷术。

2.纸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威尼斯的手抄报是最早承载新闻信息的表现。

3.最早的新闻学是报学,新闻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社会科学。

4.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 =====〉新闻载体

| | |

出现后开始有了新闻学研究→大众传播学出现——→社会信息学

5. 新闻学包含范围:(1)广义上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新闻史;

(2)狭义上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

二. 新闻学概论与新闻传播学概论V.S. 现代新闻传播学与新闻传播学导论 的区别。

三. 新闻学从“无学”到“有学”

(一)国外的新闻学研究

1. 17世纪末德国的大学老师、学生开始以报纸为研究对象撰写论文。

2. 1845,德国的普尔兹编著《德国新闻事业史》——世界最早新闻史专著。

3. 1895出现最早的新闻研究所。

4. 早期的新闻学注重效用、培养专业人才,后来重视到理论,20世纪对新闻学的研究兴起。

5. 在西方新闻理论及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自由主义理论(新闻研究自由,出现于17世纪)

社会责任理论(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的干预)

6. 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出现传播学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

(二)中国的新闻研究

1.近代新闻学研究:

(1)第一篇有关新闻学的论文《新闻纸略论》,发表于1834年3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全文331字,叙述了报纸的起源和西方报纸的现状,介绍了新闻自由的观点。

(2)历史人物:①洪仁玕:《资政新篇》提出通过报纸收民心、收公益,控制权力。

②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 ③陈炽:《庸书·报馆》

④王韬:A.《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B.《论各种省会城宜设新报馆》 。

⑤梁启超:A.在27年内组织发行了11种报刊;

B.《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提出报馆是国家的耳目喉舌、去塞求通之法;

C.《敬告我同业诸君》,提出报纸监督政府、引导民众良好发展的作用;

D.《本馆第一百册祝词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 。

(3)1903中国翻译出版日本松本君平的《新闻学》 。

(4)1913中国翻译并出版美国记者休曼的《实用新闻学》 。

(5)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中国的新闻学诞生,蔡元培任

会长,由留美学习新闻学的徐宝璜、留日报社记者邵飘萍任导师,从此新闻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科学而存在发展,之后各种新闻学会、研究机构、大学专业兴起,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有2年历史,但也是一个重要开端。

(6)专业著作:① 1918徐宝璜《新闻学大纲》——中国第一部新闻理论与知识著作;

②1923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自撰的第一部新闻业务著作;

③192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自撰第一部新闻史著作。

2.现当代新闻学研究

(1)建国初期,新闻学研究处于重新开始阶段(这是我国建国前后的两种国家性质决定的,

社会性质变化→意识形态变化→重新发展)。

(2)1956“双百”,王中提出的受众观到现在才被关注。

(3)成果:①新闻学理论框架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对新闻理论基本问题的专题研究开始深入;

③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第二章 新闻本质论 本章是基础、重点、难点

第一节 新闻

新闻是科学、是职业、是消息、是事实。

一.“新闻”一词的来源

1.指传闻

(1)孙处权(唐初)曾说:“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2)李咸用(唐)《春日喜逢乡人刘松》“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3)尉迟枢(唐)《南楚新闻》,也指传闻。

2.指情报:赵升(宋)《朝野类要》之四《朝报》提到“小道消息为新闻”。

3.指新知识 4.指新鲜事:《红楼梦》、蒲松龄的书中都提到了“新闻”,亦指新鲜事。

二.新闻的本源、源泉

1.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新闻是社会变动在人

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早已存在,并非

是有了新闻事业之后才产生的。

2. (符号—信息) | 事实———媒介——→受众 | | | (信源)—→(信道)—→(信宿)

三.新闻的定义

(一)简析新闻的源与流:要从“缘”和“流”两个层面理解新闻,新闻的本质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关于事实的某种信息,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反映社会新近变动,这种信息是自在之物,它未经新闻媒介传播之前,是潜在新闻,把这种现实社会变动的原始信息,称为新闻的“源”;它经过新闻媒介之后,就是新闻,我们把这种经过新闻媒介整合之后公开传播的消息成为新闻的“流”。

(二)新闻的定义、什么是新闻:

1.若从“源”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广义的新闻定义: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

2.若从“流”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狭义的新闻定义: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的传播。

四.新闻的特性

(一)真实性——新闻之生命

新闻必须是事实。事实之真就是肯定事实,新闻的基础与本源,实际上就是主张“事实决定论”;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就有什么样的新闻。

事实之真与反映之真同为新闻真实性的基础,没有事实之真,新闻事实根本无从说起,没有反映之真,新闻真实存在也是一句空话。

(二)新鲜性——新闻之存在价值

新闻传播讲究两方面:1.新、快,即“时间性”,是新闻特征所带来的必然要求。

2.“时宜性”,指新闻要适宜于当时的形势,也就是常说的新闻

的“抢”与“压”,这是避免新闻产生负效应的基本手段。

(三)公开性——新闻之目的

1.新闻的公开就是新闻应该被社会所分享,而且也可以被分享。

2.新闻的公开性必然要求报道与传播的公开性,即新闻传播要追求尽可能广的传播面,让新闻在尽可能大的空间范围内得以流通,以实现新闻的自身价值与目的。

3.新闻是应该而且也是可以被公开的,那么,它要不要被传播或能不能被传播就不是某个人或某一个传播者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

(四)重要性:新闻影响到人们生活、生产,新事件、新情报会先引起大家注意。

五.新闻的种类

(一)软新闻与硬新闻

1.软新闻:主要凭借情意和趣味使人“乐”的新闻。

2.硬新闻:主要凭借信息和思想使人“知”的新闻。

(二)社会新闻

1.新闻在中国近代被称作“里巷中事”、“琐闻”,它来源于广大群众的日常社会生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

2.发展新闻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是发展中国家针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职责而提出的):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多数发展中国家重视并提倡报刊的社会责任,强调报纸应该根据国家利益引导舆论,强调报纸在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利益、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反对不受约束的无限制的“新闻自由”。也就是说,新闻媒介在报道发展中国家时,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将其主要镜头对准其发展、进步、光明的一面,既反映贫困、饥荒,又要报道发展中国家战胜贫困、饥荒的努力,使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困苦、顺利与挫折得到同样发展,保持平衡发展。

3.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

讨论:如何既向公众真实地报道了灾情,又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果?

在我国,“发展新闻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以正面报道为主”和“社会价值大于新闻价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第二篇_新闻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单元

一、世界新闻理论的起点。

1690年德国人托俾厄斯 波伊瑟《关于新闻报道》:世界上第一篇介绍新闻理论论文 中国的学术新闻形成于1918年始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二、中国新闻理论的两个起点

(一)1833—1834年最早的两篇介绍西方新闻业的中文文章

1、1833年英国人罗伯特 马礼逊在澳门创办的《杂文篇》中的《外国书论》是第一篇中文的新闻出版方面的文章。

2、1834年1月普鲁士的郭士立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发表的《新闻纸略论》是第二篇

(二)起点一: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标志着中国政治理论传统的开始

(三)起点二:1918年徐宝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新闻学大意》标志着中国学术新闻学的开始,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

三、中共党报理论的形成

基本观点:1、党报的基本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2,、报道典型人物、单位事迹和工作经验是党报的基本内容 3、党报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新闻理论的三个发展时期

1、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以1978年6月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成立为标志

2、新闻改革研究高涨时期(1984—1989上半年)

3、短暂的过渡时期(1989年上半年---1992年上半年)

4、新闻理论学术化发展时期(1992年下半年至今)

第二单元

一、 新闻和宣传

(一)、新闻和宣传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式客观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

宣传的定义:一种试图控制目标受众的态度和观点的沟通技术,目的在于改变或巩固目标受众现有的信念体系、价值观构成以及政治立场,塑造有利于宣传者的态度。

(二)、新闻和宣传的关系:同一论、并行论、交叉论、包含论

相同点:都是信息的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有交叉的地方,新闻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宣传有时也需要以新闻传播的形式达到

区别: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重平衡, 宣传重倾斜。

(三)、宣传的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传递功能。

(四)、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舆论:舆论是社会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即公众的议论、也就是所谓的民意。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1/3,可以将这种意见视为舆论,因为它开始对全

局产生影响。持某种意见人数接近总数的2/3时,这种舆论可以影响全局。

新闻具有舆论属性:

1、 新闻式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镜

2、 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 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 新闻媒介既可以反应和表达舆论也可以影响和引导舆论

舆论的功能:反映功能、监督功能、宣泄功能、调节功能。

西方常见的七种宣传方法:加以恶名(标签法)、美化(光晕效应)、假借、现身说法(佐证法)、以平明百姓自居、洗牌作弊、号召随大流(巡游花车法)

六种扭转人们思想的扳手:控诉暴行、夸大利害关系、把对手妖魔化非人化、极化对立,非友即敌、强调神的旨意、超宣传—全面诋毁对方的宣传

三色宣传:白色宣传:这是由信息源及其官方代表传播和承认的宣传

灰色宣传:这种宣传出自专门的无法确认的信息源

黑色宣传:来自其他的各种虚假的信息源

中国常见的七种宣传策略和技巧:最大---最大策略,求同存异,无我策略,小骂大帮忙,适可而止,微调,强调移情、扮演角色。

新闻产生过程中的五种过滤器:

1、 大众传媒的结构、所有权和利润取向。

2、 媒体的主要广告收入来源

3、 记者对政府、企业和军方的新闻来源的依赖

4、 对媒体节目或评论做出反面回应

5、 将反共做出一种控制性的意识形态,框架媒体的报道

新闻的特性: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强烈的时效要求、新闻史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现代新闻业造就公众对新闻同步、持续和互动型的关注

什么情形下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1、 事实能够成为有价值的、值得叙说的新闻前提之一是接受者的不知

2、 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和需要

3、 新闻价值产生的前提是传播者,接收者双方相互认可。

新闻价值:满足需要、与个体利益相关、具有差异性

判断依据;1、人们只保留、记忆对他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

2、人们本能关注新鲜的、警惕性的信息

3、人们关注新闻的三方面价值驱动(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人对自身偏好的关注)

新闻价值的选择需求:符合新闻市场取向、符合记者经验积累、符合社会控制要求 休梅克新闻价值的四个方面:罕有的偏差、显著、煽动行为、冲突和争议。

新闻价值被打上折扣:

1、 相当多的宣传性的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

2、 传媒为自生利益而不遵循新闻标准选择事实

3、 由传媒运作周期带来的对新闻价值实现的折扣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事实发生的时间早晚、发生地点的远近、采访难度、事实的重要程度和

是否有趣味、实时展现的清晰程度。

新闻真实

定义: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理论上讲,记者的叙述与事实必须完全相符,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但新闻毕竟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二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不真实原因:传媒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新闻是否真实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传播者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影响新闻真实、权势的选择标注使得传媒很难完全真实地反应显示、传播符号表达意思有限造成对事实的误读、文学想象造成新闻失实、体制性失实、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造成失实,新闻策划和传媒假事件泛滥、传媒对科学的误读、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

对策:建立失实后更正与答辩机制

新闻客观性

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三方面的情形为新闻客观性原则提供了环境条件

1、19世纪中叶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变

2、19世纪中叶“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观点占上风

3、传播科技的发展、如照相机、电影等的发明。

(二)、最早涉及新闻客观的言论:1702年英国《每日新闻》

(三)、马克思论报纸的“公正惯例”

(四)、客观性原则内容的正式提出

二、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的要点:对事实的信奉和对价值的不信任

(二)、作为职业理念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诚实、超脱、平衡对待事物、公正、不抱有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已见、不牵扯个人利益,只相信事实。

(三)、新闻客观性原则长期生存与悖论之中

三、作为报道方式的“新闻客观性”

(一)、客观性原则的一般操作要求:1、将事实与意见分开 2、用中性词汇表述事实 为事实涉及的各方面提供应答机会,给受众提供全方面的信息。

四、客观主义在我国特有的负面内涵

五、防止过于明显的新闻主观操纵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六、要求新闻旗帜鲜明的要求与客观公正的不同背景。

七、影响新闻客观传播的自然而无形的因素

(一)、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

(二)、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三)、新闻对事实的感觉和直觉具有相对性

(四)、即使真诚的客观的理念来报道,仍难以让每位信息接受者都感觉到客观。

四、新闻专业主义的传媒职能定位

(一)、传播学者关于传播“四大功能”的观点:对环境的监测、是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是社会遗产代代相传,提供娱乐。

(二)、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主要是报道职能、随意辩论职能、附带娱乐职能

(三)、传媒是一种文化产业

(四)、记者关于传媒职能的不同认识导致不同权重的选择

五、传媒与阶级、党派的关系

(一)、政党报刊时期传媒具有阶级性、党派性的社会公认的观点。

(二)、商业报刊时期一个国家传媒刊播的新闻总体上带有那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印记,但这种总体认识不能直接用于说明微观实例。

(三)、传媒产品作为商品与传媒产品总体意识形态特征并不矛盾。

历史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三部代表作和两个宪法性文件

1、 约翰 米尔顿的《论出版自由》 2、詹姆斯 密尔的《论出版自由》 3、约翰 斯图尔特 密

尔《论自由》 4、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十一条 5、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处理言论冲突事件时应遵循的准则

实际恶意准则、公众人物准则、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准则、罪刑法定准则、最小限度准则 我国新闻立法的历史

一、1898年光绪帝提出制定报律 二、1908年《大清报律》 三、1912年暂行报律冲突

四、袁世凯和蒋介石时期的新闻法 五、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没有新闻法 六、1978年提出新闻立法 七、1984年全国人大决定制定新闻法

新闻传播法的基本理念和大体内容

(一)、与新闻传播法相关的四权理念

1、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情权” 2、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3、为新闻保密的“隐匿权” 4“更正与答辩权”

(二)、分清诽谤与侮辱

(三)、新闻法应有的大体内容和结构

我国新闻传播法目前难以出台的原因

1、 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2、法的权力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力实际上的等级的矛盾

2、 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随机性的矛盾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矛盾

4、 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造成职业道德和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体制转型 二、商业利益 三、行业内混乱 四、传媒人的劳动保障不到位和人员流动率

过高

目前在新闻职业道德方面首先要做的事情

1、 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2、立足于行业内自控,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的内

化形成 3、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质量,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

现在几类比较普遍的违法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情形

1、 普遍存在有偿新闻 2、财经记者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利益 3、关于采访和报道的一般职业

规范 4、媒介审判 5、制造传媒假事件 6、报道缺乏人性

3、价值的十要素

1、新闻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发生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便越有新闻价值,特别是直接发生在身边的与利益相关的事实。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著名地点也是说白了就是名人名地名景

7、含有冲突因素越大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8、越 能表现人物情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9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0、事实在比较中带来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一、 文化产业

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备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将传媒视为文化产业,对原有的中国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体制来说试一次认识上的重大进步。

五、中国报业发展与西方国家在发展阶段上发生了历史错位

西方国家新闻学形成于政党报刊时期转变到商业报刊时期(19世界中叶以后)因而形成了学术性新闻学的环境条件。当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的时候中国的报刊恰恰处于政党报刊兴起的时候。西方刚刚形成的新闻学术理念,到中国发生了变形,成为政党取得政治宣传自由的合法性的思想武器。于是政治新闻学在中居于领导地位,意识形态上取代了职业新闻理论。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第三篇_有关新闻史的作业和答案

第二次作业 近代部分A

一、名词解释:

1.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报属于宗教性质,它的宗旨是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教务”。从内容上看,直接宣传教义的文章占全刊的绝大多数,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世界各国情况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它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同时也是外国人所办的第一家以中国人为宣传对象的近代刊物,故《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实为中国近代报刊之发轫。

2. 《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新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传教士林乐知主办创刊。在教会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事《万国公报》。该报在创刊是宗教性质的报纸,其宗旨是“宣传宗教、联络教徒教友以及沟通传教活动信息”,后成为广学会的机关报。更名为《万国公报》后性质发生变化,侧重刊登时事政治内容,尤其是成为广学会机关报后,这种倾向更为明显。该报热衷于介绍“西学”,及世界各国不断变化的形式,鼓吹变法维新。这几点迎合了当时求索救国道路的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兴趣,并在中国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上层人物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中李提摩太的《新政策》在发表前写的一份计划得到了光绪帝的批准。

3. 王韬:中国近代史上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中国第一个成功报人,中国报刊政论时代的开拓者。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报刊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宣传他们政治主张的重要阵地。根据当年在《循环日报》上发表的政论文章汇编出版的《弢园文录外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认为办报的目的在于“立言”。他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韬元文录外编》,《韬元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晚年常为《申报》撰稿。

4. 《循环日报》:发刊于1874年1月5日,为大型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也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宣传他们政治主张的重要阵地。它的创报宗旨为“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循环日报》的最大特点是每天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发表一篇论说,这些论说论说大部分都出自王韬的手笔。初创时,新闻占三分之一的篇幅,分为“京报选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根据王韬历年在《循环日报》上发表的政论文章汇编出版的《弢

园文录外编》是中国历史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5. 《时务报》:在上海创刊于1896年8月9日,主编梁启超,总经理汪康年。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时务报》是强学会事业的继续。内容首位论说,依次是《谕旨恭录》、《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它很快成为中国第一大报,为变法运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梁启超在该报发了大量鼓吹维新变法的文章,代表作有《变法通议》、《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其中《变法通议》是梁启超在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鼓吹维新变法的文章,也是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二、简答题

1. 如何评价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作用和影响?

①,在华外报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②,其最终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在华外报是列强入侵中国的“文器”.

③,但是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 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首先外国人在华办报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序章,其次在华外报载客观上充当了西文东进的桥梁,将西方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些成果介绍给中国。

④,从新闻事业的发展的角度看,在华外报以其成功的实践和新鲜的理论成为中国人近代创办报刊的启蒙之师。传播了近代报刊的观念和办报思想,将创办近代报刊的技术传到中国。 ⑤,在华办报的过程中,客观上为国人办报培养了人才。

2. 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叙述:①,王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中国第一个成功报人,中国报刊政论时代的开拓者。

②,创办创办并主持《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③,首创中国报刊政论文体,有几个明显的特色:及时论述时政,广泛的政论内容,系统的中心思想。

④,提出“立言“的办报主张,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⑤,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即“知地方机宜”、“知讼狱之曲直”、“辅教化之不及”。 ⑥,论述了报刊的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评价: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他的办报思想很大程度上仍然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论证”传统,将新报比作封建朝廷的谏官。

3. 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有何意义?

①,在戊戌变法期间,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一度被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

②,中国近代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报禁”一度被解除了,“言禁”一度被放宽了,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虽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③,冲破“言禁”“报禁”,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4. 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①,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之一是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②,所谓“报章文体”,时指出现在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但没有形成气候。

③,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酝酿着大变革。这种束缚人们思想的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维新派要求变革的激情;同时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大量涌进,旧文体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介绍新知、新学的需要。于是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运而生。

⑤,这种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问题出现后,称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度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三、论述题

试述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及其意义。

①, 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国人办报出现热潮。而国人自办报刊中,又以资产阶级维新派

以及与它有联系的社会力量创办的报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与维新运动相呼应,维新派在维新时期的报刊活动以1896年8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维新派的报刊主要有《中外纪闻》、《强学会》。后一阶段,维新运动已经形成高潮,维新派将办报作为组织运动、领导运动、指导运动的主要手段,这一阶段维新派的报刊主要以上海、天津、长沙为中心,在上海有《时务报》,在天津有《国闻报》,在长沙有

《湘学报》、《湘报》。在广州、香港、澳门、成都、重庆、福州、桂林等地也都办有维新派的报刊。

②, “去塞求通”、“救亡图存”,是维新派人士进行维新运动的主要任务,因而创办报刊

成了维新人士进行维新运动的主要工作。“论说”成为政治家办报的必备栏,新闻也是以时政新闻为主。

③, 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思想

和文化发起的一次重大冲击,从此,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传统地位开始动摇,维新派报刊宣传活动作用极大,主要表现在:

第一, 向读者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第二, 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教育,为后来的资产阶级运动做了准备。 第三,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④, 除了上述作用,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作出的主要贡献还有:

第一, 冲破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束缚,宣传了办报的新理念,尽管后来发生了戊戌政变,但

是仍然打破了封建统治的言禁。

第二, 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时务文体问世。其实质就是论述“时务”问

题的文体。其有四个基本特点:文体解放,文风自由,结构清晰,情感丰沛。

第三,开创了政治家创办报刊的先河。

⑤,但是由于维新运动的特点,维新报刊的“官方色彩”浓厚,以康梁为首的维新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幻想依赖开明的统治者实施全面的变法改良,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维新报刊的特点,即“官方依赖”。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第四篇_《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看大师“讲”新闻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安生

合上书本,第一印象,与之前读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那样的学术论文截然不同,摒弃了抽象的论述,而是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犹如亲临课堂倾听陈力丹老师讲课,直白生动,深入浅出。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讲话、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另外,正如作者在“写在前面”所说“不说套话,可能是本书的特色”。读完本书,受益颇多,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又深入了一些。

第一,形式新颖。

本书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每一节犹如一节课,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另外,因为本书是由录音整理, 作者结合自身经验,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好像一位长者站在对面与你交流心得, 娓娓而谈,亲切自然,直白生动,深入浅出,结构上跳出了原有新闻理论教材的套路, 讲得让人入境。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交流、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

第二,厘清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不管是作者对新闻的定义的分析,还是宣传、舆论,亦或是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甚至是“有闻必录”。作者指出“有闻必录”与新闻的客观性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最早出现“有闻必录”是在19世纪末,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都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例如当时上海传媒上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有闻必录,无奇不搜”、“人吉如是,未知确否,姑志之,以符有闻必录之例”。同时,举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就对“有闻必录”作出过批评。

第三,审慎、批判的学术态度。

例如开篇时,作者说不是讲什么是新闻,而是“通过比较来体会‘新闻应该是什么’”。再如,提到舆论时,“你必须要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

的意见视为舆论。作者举出统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以示佐证。并且强调,用这个词的时候必须要谨慎,说“舆论认为”,要有调查数据作支撑,或者要有一个大体的估算,而不是空口说白话。再如,作者批判了关于其他著作断章取义的引证恩格斯关于传媒党派属性的那段语录,即”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忽视了对恩格斯关于英国社会当时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43710/

推荐访问:共商国是还是共商国事 国事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