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上海秋天

上海秋天

时间:2017-12-19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上海秋天 第一篇_描写秋天的作文_例文

描写美丽的秋天 例文

秋天来了

炎热的夏天慢慢地离开了我们,秋姑娘带来了一把钥匙,用它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一片片半黄半绿的树叶被冷冷的秋风吹落了一地。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大雁成群结队地向温暖的南方飞去,它们边飞边叫着,好象在说:“朋友们,明年春天我们再见了!” (通过写表明秋天来了的明显的事物开头,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点了题)

凉爽的秋风仿佛把我带进了另一个世界里。我感觉天更高了,更宽了,也更蓝了。蓝蓝的天空被一阵绵绵的秋雨洗涤过后,比蔚蓝的大海还要蓝上几分。最能让人感受到秋天气息的就属那清新的空气了。那清新的空气里没有一丝灰尘,吸一口气,真是凉爽宜人。田野里的稻谷笑弯了腰,好似在感谢秋天;河边的柳树(叶子黄了,不知不觉地飘落了一地,只剩下了一根根纤细的柳枝儿,长长的柳枝儿就像老爷爷的胡须,垂落在河面上。一阵秋风吹过,那些跟柳枝儿只有一丝牵挂的柳叶儿在风中翩翩起舞,像天女散花般落入秋天,给秋天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柳树重点细写了)

冬天是白色的季节,冬姑娘把寒风和飞雪洒向人间;春天是绿色的季节,春姑娘穿着碧绿的衣裳来到了我们身边;夏天是红色的季节,夏姑娘把滚滚热浪悄悄地带给了大地;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姑娘把丰收的果实挂满了树梢。秋天应该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因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 (四季作比较,写出秋天与其他三季的不同特点。这主要是写的作者

对四季的感受)

我爱你,秋天, 爱你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和丰收的景象,更爱把秋天装扮得如此多姿多彩的人们。(总结全文,抒发感情:赞美 、喜爱)

走在秋天

秋天来了,秋风像调皮的孩子在田野里打着滚,在小路上来回奔跑着。秋天桂花开了,桂花的香气随着秋风飘散开来,使空气中充满了秋天的气息,桂花的香味把夏天的花香的味道轻轻的涂抹掉了。

走进秋天,田野里到处是一片金灿灿的景象。田间羊肠小路上弥漫着阵阵清凉的秋风带来一股股野菊花的香味,耳边已听不见夏天蝉儿们欢快的歌声,到处充满村民们喜获丰收后的欢声笑语。放眼望去,稻田里的稻子让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等待着人们收割。而那一排排向日葵,硕大的花盘把杆也压得弯弯的,好像在等人来采摘这香甜的果实。秋天的凉风吹的苹果直打哆嗦,急急忙忙穿上了红袄,葡萄看了不甘示弱,忙把紫色袍子披上。玉米举着红缨站岗,看见他们穿上了衣服高兴的忘掉了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也红着脸笑了。成群的牛和羊都长的肥胖了,大家都沉浸在丰收后欢乐的海洋中。

(本文重点写了秋天的田野一片金灿灿的景象)

秋天来了

自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我知道,秋天来了。 (开头简洁、明确地点题)

秋天来到农田里,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像是要举办奥运会......农民伯伯知道,秋天来了。

秋天来到果园里,葡萄熟了,仿佛一串串的紫项链;香蕉也不甘示弱,金黄色的,挂在树上,好像晚上的月亮,闪闪发光;柚子还会模仿桔子呢!你看,它的样子像桔子,里面的肉也像桔子一样——柚子还真历害哩! 秋天来到花园里,桂花开了,飘出阵阵让人陶醉的香味;菊花是个披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的小姑娘,在落叶丛中跳着好看的舞蹈„„ 秋天来到校园里,枫叶像蝴蝶一样飞了下来„„ (二到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从四个方面写出了秋天的景色 ,突出了四个地方的秋天的特点。可见,作者平时很注意观察,并善于观察。)

啊!秋天真美啊!(总结全文,抒发赞美、喜爱之情)

美丽的秋天

一阵风吹过,黄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飘啊飘啊,好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栗树上结满了“刺球”,远远看去,真像一只只小刺猬缩成一团蹲在枝头。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秸的腰,真像一位老公公在鞠躬。比它更老的是玉米,你瞧,它的胡子都长长的了。

秋姑娘用七彩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中心句)

瞧!山林里,大树的叶子有的变红了,它们聚在一起,像一团团火焰;有的还是绿的,层层叠叠,苍翠欲滴;一阵风吹过,黄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飘啊飘啊,好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栗树上结满了“刺球”,远远看去,真像一只只小刺猬缩成一团蹲在枝头。小心地“脱去”外面的“铠甲”,

里面会蹦出两三个板栗,再剥一层硬壳就看见一层毛和一层皮,把这些去掉,最里面金黄的栗肉就露了出来。秋天的山林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叫不出名字的小野果,它是一个大宝藏!

果园里,各种果子成熟了。红彤彤的苹果像羞红了脸的小姑娘,躲在枝叶下,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一个个葫芦挂满枝头,那是黄澄澄的梨。葡萄架上挂满葡萄,像一串串紫玛瑙。柿子头戴草帽,身穿黄袍,提着大灯笼向我们走来。石榴咧开了嘴,露出里面红红的牙齿,一边笑一边说:“快来摘我呀,我的味道最甜啦!”

田野里,棉花脱去绿袍子,穿上白衣服,像天上的一朵朵白云。大豆鼓着圆圆的大肚子,好像快要生小宝宝啦。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秸的腰,真像一位老公公在鞠躬。比它更老的是玉米,你瞧,它的胡子都长长的了。

秋天的景色真美呀!

[1]

凉爽的秋风一吹,人们就知道是秋天来了。

大家想知道梅山的秋天是怎样的吗?虽然梅山没有上海繁荣,没有北京雄壮,但是梅山的秋天是最美的。 秋姑娘飞来了,飞过了田野,田野顿时金灿灿的,农民伯伯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准备收获一年的成果;飞过了果园,果园里顿时热闹起来,红红的苹果穿上 了红袄;葡萄披上了紫袍------秋姑娘还飞过了史河,小河顿时清澈见底,小鱼游来游去。岸边的草坪上菊花盛开,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 ------非常美丽。枫叶脱下了旧衣,换上了火红的新衣,从远处看好像着了火似的。最后,秋姑娘来到了红军广场,送给了孩子们满口袋的幸福。看着孩子们 脸上的笑容,秋姑娘满足了。

梅山虽然是个小城市,但是人们度过的每一个春秋都是非常幸福的。秋姑娘就要走了,她是踏着满袋的礼物而来,却带走一把幸福归去,她要把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人。明年秋姑娘还会再给我们带来丰厚的礼物。

[2]

有人喜欢美丽的春天,有人喜欢炎热的夏天,有人喜欢身穿银衣的冬天,而我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天来到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像小朋友红扑扑的脸蛋,可爱极了。黄澄澄的梨子像一盏盏金色的小灯笼,美丽极了。枝头上的柿子像一个个橙色的灯笼,好看极了。看到这些可口的水果,让人忍不住想摘下来一个尝一尝呢!

秋天来到田野里,一块块金色的稻田连在一起,就像金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来,金色的海洋就掀起了层层波浪。火红的高粱像举起燃烧的火把,似乎在对秋姑娘说;'秋姑娘你又回来看我了?'玉米爷爷看见秋姑娘好像在对秋姑娘说;'秋姑娘你好吗?'

秋天来到公园里,美丽的菊花盛开了,真美。大雁排成人字形往南飞,好像在说;'再见了,白云你要多保重。'

秋天,你真美丽,你真迷人,你让我陶醉!

[3]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很美,但我最爱家乡的秋天。我家乡的秋天果实累累、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田野里,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露出了金黄的牙齿。田野里传来了农民伯伯欢快的笑声,农民伯伯边笑边说:"今年又是个丰收节!"

果园里瓜果飘香,苹果笑红了脸,橙子挂起了金色的小灯笼,石榴笑破了肚皮,板栗发出了好闻香味,梨子变成了一个个金色小葫芦,葡萄成了一串串紫色的珍。小桔子有的被摘走了,有的在大声喊叫,有的在窃窃私语,还有的在和我们捉迷藏呢!

菜园里各种各样的蔬菜都成熟了,把菜园打扮的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辣椒小弟穿上了红棉袄,茄子大叔穿上了他的紫袍子,西红柿姐姐穿上了她那漂亮的红裙子,南瓜哥哥也换上了橙红色的外套。

山坡上更是美极了,大多数的树叶子都黄了,秋风一吹,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落到地上像大自然的衣服,又像黄黄的地毯。枫叶像我们的手掌,手掌摇啊摇,摇来了五彩缤纷的秋天。

啊,家乡的秋天,你太让我陶醉了,我爱你___家乡的秋天!

上海秋天 第二篇_秋天

《秋天》

练习主题: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背诵全诗。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一、基础知识探究

(一)请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肥硕( ) 栖息( ) 归泊( ) 鳊鱼( ) 廖阔( ) 枯涸( ) 清冽( ) 伐木( ) 梦寐( ) 乌桕( ) 芦篷( ) 镰刀( )

(二)请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它们造句。

(1)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廖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枯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伐木声飘出幽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秋天】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出诗的上句或下句。【上海秋天】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4)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段赏析:

阅读课文《秋天》全诗,回答问题:

(一)如果把三节小诗看成三幅图画,请分别概括这三幅图画的主要内容,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赏析第一小节:

1、写出第一小节总收并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然后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谷伐木丁丁之声从悠远处飘来,诉诸( )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则诉诸( )觉和( )觉。

3、为什么说镰刀是“饱食过稻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赏析第二小节:

1、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小节中“归泊”一词既写景,又暗示时间,它与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应。

(四)赏析第四小节:

1、第三节从哪个角度描写了秋天特有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赋予秋天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段赏析

上海夜歌(一)

公刘

上海关。钟楼。时针和分针

像一把巨剪。

一圈,又一圈,

铰碎了白天。

夜色从二十四高楼上挂下来,

如同一幅垂帘;

上海立刻打开她的百宝箱。

到处珠光闪闪。

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灯的山。

六百万人民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纵横的街道是诗行,

灯是标点。

上海

1956.9.28

1、诗一开始就抓住上海特有景物,运用比喻,把人们带进上海的夜色中,在描写上海夜色时,作者又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诗中给下列修辞方法找出例句。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小结:

你喜欢这首诗吗?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你印象中的秋景与这首诗是否一样?为什么?

自评 :很棒 进步了 加油

自我反馈:

一、基础知识探究

(一)shuò,qī,bó,biān,liáo,hé,liè,fá,mèi,jiù,péng,lián。

(二)(1)停留、休息(多指鸟类);(2)高远空旷;(3)水清;(4)干涸,水没有了。

(三)(1)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2) “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3)“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4) “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5)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6)“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四)(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3)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4)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五)根据答题实际情况评改。

二、课内文段赏析

(一)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二) 1、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品析:采用拟人手法刻画了秋天丰收的喜人景象,意味深长。

2、听;视;触。

1、 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

(三) 1、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

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2、 清晨。

(四)1、听觉、视觉、嗅觉、触觉。

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家小院、渔船最见丰收的景象;拟人;赋予秋天人的思想清感,“秋天”也和人一样沉浸在丰收无限的喜悦之中。

三、课外文段赏析

1、 抓住多如繁星的灯和纵横的街道。

2、 比喻:纵横的街道是诗行。拟人:上海立刻打开她的百宝箱。排比:灯的峡谷,灯

的河流,灯的山。

3、 表达了作者热爱上海,热爱、赞颂上海人民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上海繁花似锦的夜

的描绘表达的。

上海秋天 第三篇_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作文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分析:

先看要求: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总体上看,材料有三句话,分别谈了“板桥体”是怎么创制出来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价值如何。所以笼统地说该材料是谈创新的,也是可以的。分解下来,该材料实际上牵涉到大致四组概念:继承与独创、局部(个体)与整体、个性与模仿或另类价值与主流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用隶书参以行楷(继承),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独创)。

“板桥体”被称为一种“体”,并以郑板桥的名字的命名,可见,社会和历史肯定他是一种创造,如物理上的“牛顿定理”、小说中“欧·亨利式结尾”一般。但这种创造又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用隶书参以行楷”得来的。所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实际上是“有隶有楷,有古有今”,所以,这里体现了“继承与创造”的关系。谈继承,目的是创造;谈创造,要突出来自继承。

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个体、个性),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整体)。

--不过有一“但”字,重点在后面。“板桥体”的美是整体美,是“别有韵味”。这个“别”字,有意思,强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是有创造的美。这里涉及的是“局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但是,这里的“局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又不是“人多力量大”或“团结就是力量”等的加法关系,而是“呼应、协调、避让、整体布局”的关系,是“个性”的最佳组合(“错落有致”)。--注意:这里的“歪歪斜斜”,不是缺陷,是一种特点,风格。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句话高度凝练。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所以不可跟风、模仿;一是强调其不能成为主流,只能略备一格罢了。注意不可把“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简单地抽象成“独一无二”。这里不是强调其数量的唯一,而是强调其个性及独创性。

这句话是“有人说”的,所以,并非定评。这句话的潜台词还是否认其主流字体的地位的,也许在他看来,书法要论正统,还得数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等,觉得“板桥体”的存在丰富了书体的风格,但正统的,可以推广的,还是“颜、柳、欧、赵”等家。命题者用“有人说”这样的表述,提醒我们可以否定他。这又是一个角度。另外,四组关系之间又有若干复杂的情况,这样,生发出来的角度更多了。

话又说回来,一个字体的创制是这样,任一有特点的物、事,文化现象,乃至有特点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这样呢?所以只要你理解了材料,在写作时,可以切入的生活是无穷无尽的。说古的,有唐诗、宋词的形成;说时尚的,有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说大事,有奥运会,世博会;说小事,可以谈自己的创新经历。可议论,可记叙。

独一无二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那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著作”。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板桥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

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点评:以‚独一无二‛为题其实是有风险的,因为‚无二‛的‚无‛是‚没有‛的意思,而原材料是‚不可以有二‛。没有‚二‛与不可以有‚二‛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极易在写作的过程中偷换概念,导致偏离题意。但所幸该文作者对材料的内涵把握得很准确,自始至终都紧扣正确的题意。这就很不容易。

分析材料后,作者没有恋战,很快选取了自己的角度--‚不可有二‛,即反模仿,倡导创新。在第一段的结尾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

紧接着以书法、作文为例正反对比论证,突出创新之重要、之意义。第四段进一步以‚小沈阳‛为例强调‚不可有二‛。强调: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三段论证中作者展现出了相当成熟的分析能力,完全不同于许多同学作文中那种‚材料+观点‛油水分离的现象。你看,‚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如果换成别的同学可能就是列举一下‚小沈阳‛如何出名,如何火爆,而这位同学对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艺术价值分析得实在是到位、精彩。这自然是得益于其写作思维的成熟。

倒数第二段更近一层谈到做人的道理,强调‚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从结尾‚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对‚板桥体‛这个概念的使用(借代一切创新的产品,有个性的事物)来看,小作者在考场上不仅对原材料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联想、类比的思维也已经被激活了。

当然,‚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这句话,对郑板桥的‚聪明‛是臆断。所以,‚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也与原材料的意思不合。

非常艺术与非常眼光

诗人在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独特的思考;画家将自己的心绪一览无余地泼洒在纸上;书法家在蕴气与纵神的笔锋中挥洒新鲜的墨痕,于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史繁荣空前,每一次的发展与改变都为其写上独特的一笔。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形成了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板桥体。我想如果他只是一味仿造仿古,那中国书法史上如何留下这一个竹痩我瘦的郑燮啊!而同样如果没有非常的眼光来捕捉欣赏,如何留得下这非常的艺术瑰宝啊!

但遗憾的是,现在的艺术已少能以非常的形态现于世人,而是由于缺乏非常的眼光而溃于芸芸众生之中。

当张晓刚的当代派画作以四千万的高价易主时,鲜花掌声,闪光灯不绝于世;但当经济寒流侵袭世界之时,当代艺术家们纷纷落马,于是评论家们的奚落声,嘲笑声又铺天盖地而来。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评判欣赏艺术的尺度究竟是什么?对待这样的新兴当代艺术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

我们看到,在这样一种非常艺术形式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时,人们称之为创新,而当其行情一落千丈时,人们称之为幼稚。我想判断艺术价值的标杆不应是行情,特别是这样一种非常态的艺术。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在临摹名家之作后,大胆地将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与对艺术的感悟融入其中,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勇气可见一斑。无论这样的艺术是幼稚还是创新,抑或是媚俗或深刻,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至少他们经历过,痛苦过,快乐过,伤感过,这不是用一句值钱或不值钱所能

涵盖的。

这种非常艺术需要非常眼光,所谓独到眼光是不以守旧的眼光观艺术的行情。但有一些人却是以传统的艺术思维去思考当代艺术,没有看到当代的艺术中所有的发展与创新,或一味逐求商业利益,而使一些优秀的新形式艺术埋没世间。

如今,人们应该做的是不再以功利的方式看待非常艺术,而非常艺术则应以更成熟更严谨的状态面世,创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不再让其它非艺术的因素左右我们的思想。艺术是独一的,同时又是有共性的。

生活需要创新,科学需要探索,中国的艺术同样亟待注入新鲜血液。当代书法家在熟练永字八法后,迫切需要的便是对于艺术、人生、世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要有一股不媚俗的勇气。

点评:该文从原材料‚板桥体‛的形成及获得的很高评价获得启示——非常艺术需要非常眼光,应该说也是非常符合题意的。【上海秋天】

本文的开头是由远及近,先从诗、画等中华民族的艺术形成谈起,逐层逆推出自己的结论:我想如果他只是一味仿造仿古,那中国书法史上如何留下这一个竹痩我瘦的郑燮啊!而同样如果没有非常的眼光来捕捉欣赏,如何留得下这非常的艺术瑰宝啊!

接着,作者将目光投向当代艺术的发展上,用了两个段落,剖析了张晓刚的当代派画作的命运,与上文‚板桥体‛的命运形成对照,正反对比、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观点:非常艺术需要非常眼光。所谓非常的眼光,一是指非功利,一是不保守,作者的思路很清楚,思考也很深刻。

结尾两段由非常艺术的欣赏主体转到创作主体,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分析非常艺术的产生所需要的心态、勇气,严格说来与文章的中心有些脱离。或者将题目改为‚非常艺术‛,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为文章重心在谈论‚非常艺术‛产生的条件,也很妥帖。

文章可贵之处是其出众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特别是通过剖析一位画家的作品命运来立论,这种边破边立、破立结合的写法在中学生中是很少见的。

和谐的统一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只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气,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上海秋天】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是在统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统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仅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造就世间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抹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

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点评:显然,作者是围绕着原材料中‚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一句话来立意的,符合题意。

欣赏作者在考场上心态的娴静——本文有些杂文笔致,行文到处有些‚随‛,有些‚闲‛,但又收纵自如,层次清楚。

【上海秋天】

作者的观点是在第4段即文章快过半时提出来的,这与许多作文指导书所提倡的开头提论点的做法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作者很自信,对行文很有心得——作文指导书或教师强调开头提论点也是有道理的,是基于许多同学入题太晚,旁枝斜出,以至于不知所云而说的。那么,作者前3段写了些什么呢?我们看到,作者先从黄山旅游观感谈起,提到自己对‚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不禁陷入了思考‛,接着在第3段从反面思考这个问题,于是自然而然地在第4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在提出观点之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层论证。

第5段以‚板桥体‛的形成与何立伟小说的语言风格为例进一步分析论证‚个体与总体‛的和谐统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第6段以‚非独文学如是‛,将自己的议论推及到‚人生‛,所举的两个例子仍很典型,议论很有力。结尾照应开头,收缩全文,显得干净利索,严谨统一。

本文作者显然读书甚多,‚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一句的正确引用说明作者对课本学习也很重视。不只是古今中外名家名言及生平事迹的娴熟引用,其文笔的简练,文言色彩很浓的遣词造句都可见出作者很强的功底。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馆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幅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各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将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原的精神。”他突然停下来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起就赋予了这种能量了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看到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有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有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我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了。

点评:文章的构思很新颖,虚拟一个观看书法展览的情境,通过‚我‛与一老者的对话来解读书法作品里‚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所以可称之为对话体的议论文——而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情或刻画某个人物来抒发某种情感的一种文体。

在‚我‛与老者的对话中,作者先是提出观点: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幅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接着分别从‚大同‛、‚不同‛、‚和‛三个层次步步深入地阐释了书法作品中蕴涵的‚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文章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概念的阐释。用‚和而不同‛来谈‚板桥体‛实际上是蛮危险的。因为‚和而不同‛的‚不同‛与原材料中所言的‚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非常容易混淆。但作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议论时对此做了界定与阐释——‚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将臻于一种和的境界‛。这样就避免了一般同学在使用‚和而不同‛时的似是而非。

虽然不是记叙文,但作者在营造情境的能力上还是很强的,寥寥数笔,老人的神态、风骨跃然纸上。结尾‚当我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了‛一语大有唐传奇等古代笔记小说的意味,可见也是爱读书、会写作的同学。

有些遗憾的是,通篇读下来,似乎只是在解读‚板桥体‛及其它书法作品,而没能跳出来。对话体也有弊端,为了营造情境不得不出现一些与论题关系不大的语句,从而影响了有限时间、有限字数下的内容充实。

好似竹石缝中出

郑燮的“板桥体”,好似竹石缝中出,像一根坚忍不拔的竹子,屹立在书法之林。然而,使这根“竹子”被人们称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我想应该是郑板桥坚韧不屈的独立人格吧!而正是因为社会的错综复杂,独立人格的保留才显得至为珍贵。

窥其作品,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都有一身“傲骨”,“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也,“千磨万砺还坚劲”亦是也。他好像向世人诉说着唯有坚定的基石,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不随外物所动,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然而,保持独立的人格,在社会中自成一体,是何等艰难。很多人在风华正茂时壮志凌云,又有多少人能够恪守这份志向,不随波逐流,最终不被历史的浪涛湮灭?又有多少人能像郑板桥那样留下一纸书香,流芳百世,感染着我们这些在尘世间匆匆赶路的人呢?

中国有“梅兰竹菊”,辅助着求学、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们;西方哲学亦有诠释独立人格的精髓,阐释一个人区别于禽兽的不同。于是乎,陶渊明守着他的“菊”,淡泊明志,闲适优雅;梵高捧着他的朵朵看似枯萎却又从不低头的“向日葵”,吐露追求理想的芬芳。

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虽然脆弱,但是只要他心中怀着信念,就好似脚底踩在石缝中,永远不会被命运所击败。

信念,既可以是头顶的灿烂星空,也可以是心中的道德准则。只要信念之火燃烧不灭,人格的独立就能像竹子那样,即使狂风暴雨,却更加滋润心中的“基石”,拔节而升,攀登新的高度,而不是像圆润的石头,被风沙越磨越圆,随着年历的增长,俨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我们远远观赏“板桥体”,那总体的感觉错落有致;细细近观每一个字,歪歪斜斜,刚劲有力,于是我们知道,其实社会就像这幅字,应该能够包容独立人格。而每个人的独立人格正是构成社会画卷的重要元素,甚至一个完善又不失特色的独立人格,更可以是社会之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好似竹石缝中来,宿露风雨,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骨。

何不怀着心中的信念,坚定不移地向着高处的阳光挺进?何不做一根缝中挺出的竹子,展示一个生命顽强的力量和它独特的风景?

我想,我们可以!

点评:这篇文章是围绕原材料里的‚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来写的。在倒数第3段我们看出了作者对材料的理解:我们远远观赏‚板桥体‛,那总体的感觉错落有致;细细近观每一个字,歪歪斜斜,刚劲有力,于是我们知道,其实社会就像这幅字,应该能够包容独立人格。而每个人的独立人格正是构成社会画卷的重要元素,甚至一个完善又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02901/

推荐访问:上海秋天自驾 上海秋天大闸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