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关于博白县的民间传说

关于博白县的民间传说

时间:2017-08-1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关于博白县的民间传说(一):博白

博白,古称南州,后改白州。自古以来,博白就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是世界第一客家人聚居大县,客家人在

这里辛勤劳作,生息繁衍,现有客家人口140多万,同样继承着客家文化和精神。

一、客家语言

博白客家人交际的语言主要是客家话,本地人也叫“新民话”。来自于福建汀州、广东嘉应州。

二、客家民居

围屋是博白民居的一大特点。一般背靠大山树林,整个围屋都处在绿阴环抱之中,门前的池塘荡漾着碧波, 景致迷人。正面看去,围屋占据最高点,其次是上堂、中堂、下堂依次排列,以对称式庭院房屋形式,向前后左

右重叠排列,构成全组的核心。正堂处于正中,一般由辈分最高的人来居住。在建筑结构上,围屋承袭了中原传

统民居的架构、墙体和斜坡屋顶,根据南方气候特点,以“四扇三间”为基本建筑单位,形成“三堂两横”为核

心的家居单元。平面布局上,层次分明,左右对称,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的建筑屋都在中轴线上布置,附

属建筑均设于主建筑物的两旁。

三、客家风情

博白客家的风俗内容丰富多采,其主要的风俗有:

(一)婚俗 1、说亲看家门。2、送年庚算“八字”。3、过定和担米酒。4、送贴撒花哭嫁。5、迎亲与送嫁。

6、拜堂和闹洞房。7、等朝送朝。8、转门。

(二)偷青博白客家至今仍保留着一种“偷青”的古老习俗:每逢元宵节的晚上,人们可以暂时作一下“贼”

“偷”一点菜园里的蔬菜,一般主家是不计较的,间或有骂那倒好,因为据说“贼”挨骂得越刻毒就越“旺 相”。

(三)五月节包米粽、划龙船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博白客家人称之为五月节,家家户户都用冬叶和箭竹叶

包米粽,也有用芦古去刺后包的羊角粽。

(四)七月十四吹喃嘟“七月十四”也叫“中元节”,民间亦称之为“鬼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这天,乡亲

们一日三餐摆上祭品供奉祖先,以飨[xiǎng]在天之灵,天黑时吹奏用“露古”制作的乐器“喃嘟管”呼唤亡灵。

还有做社、贡月、丧葬、挂纸等等客家风俗风情

四、民间文艺

博白的民间文艺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丰富多彩。2006年,桂南采茶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继2008年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博白县再获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

1、山歌民谣 博白客家山歌、民谣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客家人的口头民间文学,有赋、比、兴三体。

(1)赋体。赋即直言,直抒胸怀,不用比兴。例如:标致妹子绝心肝/约到涯来门又闩/手拿石头瓦上丢/难为你

鬼睡得安/路上碰到路边企/问三问四妹无理/哪件事情无满意/哪句说话得罪你。

(2)比体。比即比喻,借此喻彼,以物拟人。例如:一朵红花路边生/花又红来叶又青/这朵红花涯无识/手攀花

枝问花名/敢唱山歌敢大声/敢放白鸽敢响铃/敢耍大刀敢出阵/敢恋阿妹敢同行。

(3)兴体。兴即起兴,借物托起,触景生情,先言物而咏情。例如:高山岭顶风赶风/水底车页赶车筒/红眼鹩

哥赶草蜢/十八姑娘赶老公/茶树打果叮当叮/茶树底下好谈情/如果有人来看见/两人假装捡茶仁。

2、桂南采茶戏

桂南采茶戏是流传于博白等地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健康、爽朗、纯朴、活泼的艺

术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表演时通常由一人扮作茶公,两人扮作茶娘,在歌舞中穿插一些有情节的生活小

戏。主要伴奏乐器为锣、鼓、钹、木鱼、唢呐、笛子、二胡,道具有彩带、钱鞭、花扇和手绢等。其演唱曲牌,

一是茶腔,二是茶插,唱腔语言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念白多为韵白。有博白县采茶剧团,担负着传承、

发展桂南采茶戏艺术的重任。 博白是“广西杂技艺术之乡”,其杂技艺术在民间流传久远、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杂技表演于明朝已有,这

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深受群众喜爱,逢年过节或婚娶喜嫁、吉庆诞贺乃至丧事道场武坛,必有杂技节

目与采茶戏、唱竹马等民间艺术节目表演助兴。现在博白县有国办和民办杂技艺术团两个,成为广西三大国有杂

技表演团体之一。

自2004年起,博白县杂技团开始了赴国外互访、文化交流和演出,几年来,先后赴美国、日本、新加坡、德

国、马来西亚、瑞士、越南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4、木偶戏

博白木偶戏又叫做木头鬼戏、木头戏、唱大偶或唱鬼儿戏。有二种,一种是布袋木偶戏,体形较小,便于一

个手操作,动作幅度不大;一种是撑杆木偶戏,体形较大,需用两手配合操作,动作辐度较大,表演动态更自由更

丰富。戏班有小班(主要是布袋木偶),只需二人,一人撑木偶边唱边舞,一人打锣鼓伴奏。中班(三至四人)和大

班(六人以上),博白西北部地区多为小班,东南部地区多为中班和大班。唱腔都是四平腔,唱白结合,以唱为

主。木偶中各行当人物的生旦净末丑角一应俱全,而且制作精美,栩栩如生,有些眼和嘴都能动(撑杆木偶)。重

大民间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和八月十五都要请戏班唱戏,以满足人们看戏的要求和确保一方平安,木偶戏规模

小,人员少,经济合算,所以是人们首选的戏班。春节从年初一唱到元宵节,连唱半个月,而且日夜都唱,平时

只是在晚上唱。

5、铃刀牛角舞

《铃刀牛角舞》是祭祀类舞蹈中法家的一种舞蹈,整个舞蹈的大意是为人间的受害(如疾病等)者驱除妖魔鬼

怪的作祟,从而使其重获安宁保其平安。舞蹈分为四部分内容组成:一是请神仙;二是奏状;三是发五香(请兵);四

是审妖魔鬼怪。第四部分是整个舞蹈的大结局:用稻草扎成一个稻草人(代表妖魔鬼怪)进行审判,就象法庭上的

审判形式一样,最后把稻草人抬去丢下河,从而达到驱邪之目的。整个舞蹈使用的道具是带有铃的刀、牛角,所

以称为铃刀牛角舞。1987年,博白县的文艺工作者吸取祭祀舞蹈《铃刀牛角舞》的元素,创作了现代生活舞蹈三

人舞《放牛乐》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会演获奖。 6、乡傩[nuó]舞

乡傩舞,又称“傀僮舞”和“傩舞”,是民族民间戏曲的一种类别。傀僮戏是乡傩舞蹈艺术发展而成的,具

有独特桂南地方乡土风情的戏剧,流行于玉林、博白、北流、陆川等地。博白凤山镇、江宁镇至今还有跳乡傩舞

习俗。凤山跳乡傩舞(也称跳元宵)的习俗已有很久远的历史传统。跳乡傩舞是驱赶邪魔纳吉引福、保佑平安的民

俗活动,表演时戴上各种形象的用黄扬木挖、雕、五彩绘成的面具,这些面具是人们想象的妖魔鬼怪,是扭曲的

生理现象,斜眼歪嘴,形象吓人的脸谱。表演时有的傀僮佬扮成五雷将军,面具如同雄鸡头冠,手拿铁凿斧头,

在双面长鼓及锣钹的伴奏和沙哑的连喊带唱的歌声中,凶神恶煞地跳起来,动作简练粗犷,舞风原始古朴。

7、桂南八音

桂南八音源于秦汉时期的宫庭和军中吹鼓乐。曲目由中原古乐和桂东南地方民间音乐融合而成。桂南八音流

传遍及桂东南,所以也叫桂南八音,博白又叫其做“吹六笛”。一般由6至8人组成,以鼓(包括战鼓、板鼓、高

头、木鱼)、锣(包括高边锣、文锣、苏锣、手锣、筛锣)、钹(钞)(包括大水钹、小钹),笛(包括大、小唢呐)、箫

(包括直箫、横箫、洞箫)、弦(二弦、三弦、高胡、二胡、中胡、大胡)、琴(包括秦琴、杨琴、祖卓琴),人声(即

由乐手演唱一些有汉字内容的曲牌和道白)为八音。其演奏程式是龙头(开台),虎腰(正常演奏),凤尾(收场)。演

奏时可分为坐奏、行奏,坐奏是在特定环境下,围坐而奏;行奏如迎亲、出殡、庙会游行、舞狮舞龙的巡村

和拜年

等。八音曲调的演奏,大多与清代《南北九京大线谱》相似,讲究三对口:即白事专用曲,红事专用曲,中性

(红、白事均可用)曲;演奏时根据服务对象选择曲目。博白民间的各类大的庆典以及红、白事件以及民间戏剧、舞

狮、舞龙、舞蹈的表演均有八音的演出。

还有舞狮、舞龙、唱竹马、打杯舞、等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博白十大客家美食小吃

第一名:博白德鑫大酒店《落水包》

第二名:李锦桂盐局美食《盐局鸡翅》

第三名:博白县山河宾馆《客家卷筒粉》

第四名:博白县柳螺一品粉店《螺蛳第五名:博白县山河宾馆《黄金玉米饼》 第六名:博白十二哥杨桃水《杨桃干》

第七名:博白县食得福菜品厂《博白黄瓜皮》

第八名:博白县德鑫大酒店《流沙包》

第九名:博白锦秀扎啤美食城《肥婆烤鱼》

关于博白县的民间传说(一):漫 谈 玉 林 的 民 族 民 俗 文 化

漫 谈 玉 林 的 民 族 民 俗 文 化

玉林古称郁林 ,早在新石器时代,玉林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多处人类活动点 。战国泰汉以后,西瓯、骆越(壮族先民)及后来的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与不断南移而来的粤语和客家方言支系的汉族兄弟在玉林各时代的历史舞台上共同创造了玉林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地方人情风貌的民族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基础:汉族与壮族、瑶族等构成玉林的基本世居族群【关于博白县的民间传说】

现在玉林(包括七个县市区)的世居族群主要是汉族粤语方言支系和客家方言支系,同时还有部分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现玉林总人口为580万人。据有关资料统计,粤语方言支系的汉族人主要分布在玉州 、福绵、北流 、容县 、兴业等县(市)区 ,客家方言支系的汉族人主要分布在博白、陆川等县 ,部分零散分布在其他县(市)区,壮族分散在各县(市)区,其中以兴业县山心镇为最多最密集,瑶族人数则较少,零散分布在一些县(市)区里。

最早开发玉林的族群是壮族及其先民( 越人、西瓯人 )。据考古调查发现 ,玉林境内的玉州 、北流、容县、博白等地均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或遗迹,出土了不少石器、陶片,经考证,这些石器、陶器是约10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在兴业县龙安镇六西村的石井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40—50厘米的文化层,出土和采集的遗物有石斧、石锛、石锄、石锤、砺石,还有器形风格独特的宽折沿陶器碎片。这些考石发现,证实大约1万—4千年前,古人类就已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从事着原始的生产活动。

秦汉以后,大批中原汉人南迁玉林,“与越杂处”。赵佗建立南越国,他鼓励中原人与越族人通婚,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汉武帝时将原来西瓯人聚居地分属郁林、苍梧二郡,西瓯人大部分成为国家的编户民,其余演变为乌浒人、俚人、僮人等。南朝时,北方的汉族人不断南迁,北宋末年,博白、容县等地迁来众多中原人,特别是明清时期汉人南迁形成了一个高潮 。清光绪《容县志》载,宋李纲流谪后奉召北归 ,途经容州时曾留下诗句:“得归归未得,留滞绣江滨,感慨伤春望,侨居多北人……”。据部分玉林各地姓氏的部分族谱所记,迁入玉林各地有以下几种情形:有到玉林各地任职后定居的、有避乱而来的、有因经商、谋生等原因来玉林各地后定居的、有随军征战散落玉林各地的……。大量汉人的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玉林一带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同时增进了汉、越(壮)民族间的相互交往、了解和融合,经过长期共处,原土著民族中的多数,在经济、文化、语言以至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人差别逐渐缩小,因此,玉林自秦汉以来的历史实质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壮族、瑶族和汉族等世居族群在玉林这个逐渐形成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又逐渐产生和形成了具有自己地方特点和地方人情风貌的区域文化。

二、民俗文化的经济基础:农业耕种为本,手工业与商贸经济发达

玉林地处桂东南,气候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理上属桂东南丘陵地带,境内河道南北分流,南属南流江水系,北属郁江水系,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近年在福绵管理区石山塘发现了三百多亩的野生稻,其品种丰富、种类齐全,具有典型的遗传多样性,野生稻区有丰富的水源,常年有成群结队的白鹤等鸟类在此栖息,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历史上的玉林其人工驯化和培育水稻的自然条件优越。由于玉林农业的自然条件的优越,长期以来,玉林以农业耕种为本,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 ,清朝时已普遍种植双季稻和花生、糖蔗 、蓝草等经济作物 。据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州谷类……极上者白壳、米小香软,色如银,价常昂。客争贩往四方,京都称为“广西细米”。可见当时玉林所产优质米享誉京都。今天的玉林是广西粮食主要生产区、全国粮食、水果、禽畜生产基地。境内农民自古以来用牛耕田,传统的耕作工具有犁、耙、辘轴、锹、锄、铲等,传统的收割工具有禾镰、禾桶、禾碾等,传统的加工工具有风柜、谷磨、碓、石磨等,传统的取水工具有龙骨车、水车、戽斗、吊桶等,传统的运输工具有人力手推车、木船和竹筏等,人力手推车又分独轮车和双轮车两种 ,独轮车俗称鸡公车,这些传统工具现在农村中仍可找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先进农具和农业机械的逐步推广,传统的农具逐渐被先进的生产工具所取代。与农业耕种为本的同时,自古至今玉林的手工业 、商贸经济相当发达和活跃,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载:“郁林州由岭以南亦一都会……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南流江被划为广西食盐进口航道,福绵的船埠成为广西最大的食盐集散地之一。粤东商人陆续沿西江水道或循绣江、圭江、辗转来到郁林经营商业。民国时,贵州的桐油、土药(鸦片)及北海造船用的柳杉均集于船埠、沿南流江出境,故船埠又是当时广西最大的土产集散地。解放后,南流江船运逐减,船埠渐成废圩。历史上的玉林手工业以纺织、蓝靛加工、陶瓷、缝纫、竹芒木器、编织、皮革等著称。其中,玉林的土布纺织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很早就被列为进贡朝廷的贡品,据相关史料记载 ,唐代 ,郁林出产的葛布列为贡品,故称贡布。宋代,棉花种植传入玉林,始用棉纺纱织布叫吉贝。清朝,郁林葛布又称龙凤葛,织花纹布上贡朝廷。明清以后 ,郁林土布纺织成为农村家庭主要的副业生产 。清乾隆年间 ,已有商人自设布庄经营土布 ,土布远销外地,是广西和中原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商品之一。玉林的陶瓷业也较有名气,早在宋代,容县、北流的制瓷业就很兴盛,容县宋代城关瓷窑,以烧造青白瓷而闻名,还创烧罕见高温富有特色的瓷器绿釉瓷,胎质细腻、晶莹翠绿、十分美观。北流宋代岭垌瓷窑,以烧造影青印花碗碟著称,今天北流的陶瓷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目前广西陶瓷产业品种齐全、规模、产量 、销量都较大的行业 。兴业县的蓝靛加工业在清朝民国时期曾盛极一时,现在的文物保护单位庞村清代民居群就是当时兴业县经营蓝靛作坊的兴业首富梁文标及其后代所遗留下来的建筑群。博白县内竹芒资源丰富,群众历来有编织习惯,早在宋朝就生产芒竹编织品了,今天的芒竹编织品已成为博白县重要出口创汇产品,博白成为了广西

最重要的芒编生产出口基地。玉林手工业的发达还可从玉林出现诸多手工业专业村得以证实,玉州区城西镇江岸村历史上就曾有“纺织之村”之美称,玉州区城北镇潘岭村因长期自种自编草席,人称“草席村” 凤村则有棉胎加工的传统,成为闻名的棉胎加工村 素有经营布匹传统的福绵区福绵镇,今天成衣业百家齐放,家家户户从事服装加工,据统计福绵有成衣加工厂600多家,个体成衣户1000多个,年产成衣4000万件(套)以上,成为享誉华南的“成衣王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南迁的粤语支系和客家支系的汉族人与土著的越(壮)族等先民相互交往、认同、融合 一方面农业耕种为本与手工业、商贸经济的相当发达和活跃 ,使玉林呈现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并存的特点,培育了人们的传统意识、经济意识、开放意识和兼容意识,这种汉人与土著、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等多种矛盾元素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碰撞、磨合、认同,进而融合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与当地土著的越人文化相融合独具玉林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三、传统的民间文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玉林的传统民间文艺,姹紫嫣红、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音乐类以玉林八音为代表,而舞蹈戏剧则主要有采茶戏、牛戏(勾嘴戏)、木偶戏、粤剧等,同时独具特色的民间山歌也久负盛名。 玉林八音,是玉林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玉林传统古乐的代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属传统的吹打乐,主要以鼓、锣、钹、笛(唢呐)、箫、弦、人声等组成。相传玉林八音是明朝崇祯年间一名玉林籍的九品笔吏(在宫廷抄乐谱的小官)所创,这位陈姓的九品笔吏告老还乡后将中原音乐体系的中原八音曲谱带回玉林,组织玉林当时的一些民间艺人进行演奏,并不断吸收当时玉林的一些民歌、小调、口头语等加以创新改进,逐渐形成了一种同中原音乐体系大体相同,但又独具玉林地方特色的“玉林八音”。玉林八音的曲谱内容以歌咏人、物,表现美好生活为主,其曲调有通用曲和专用曲之分,通用曲有“大开门”、“一枝花”、“紫金杯”、“小拜门”、“秀金枝”等 专用曲中,不同的场合曲调不同,如迎亲用曲有朝天子、大马步等,贺寿用曲有碧天贺寿、八仙贺寿等,送子用曲有仙姬送子等,新宅进人用曲有大开门、满堂红、万年欢等。而丧事用曲有虎落平阳、寡妇诉冤、丧笛等。演奏八音前,要先烧香、烧纸,拜祭祖师,然后奏乐过门请祖师,烧鞭炮,然后正式演奏,演奏时乐手们围坐在“八仙桌”(四方桌)旁,边演奏,边喝酒,别有一番情趣。玉林八音在整个玉林地域流传盛行相当广泛,深受群众喜爱,到清末民国期间最为盛行,在当时几乎每个村都有八音乐队,一般一个八音队设一个馆,每逢初二、十六都要“烧雅圣”(集中吃饭),拜祭犁园祖师唐明皇。八音师在玉林城区叫“吹鼓佬”或“吹鼓手”,在一些乡下叫“六笛佬”。玉林八音主要在红白喜事、节日、庙会、神诞、庆寿等重要场合演奏,其中,在社庙诸神诞期出游吹奏八音时,便使用八音鼓亭,将八音乐器置放在鼓亭里,边游边吹奏,形成独特的庙会文化。

采茶戏,由茶民独特的舞蹈、山歌、花灯、采茶灯等发展而成,以载歌载舞为表演手段,大都是喜剧、闹剧,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桂东南一带广为流传,民间的业余采茶剧团(队)遍及玉林不少的村(屯),现在博白县成立有广西唯一的专业采茶剧团。

吸收了采茶、粤剧和南拳等形式的牛戏,亦称鹩剧、马戏或勾嘴,清末即有牛戏雏形。相传,兴业县山心乡莫甲元于清光绪年间把民间传奇《林月铃》写成提纲戏《鹅王帕》,插于舞唱春牛之中演出,成为牛戏的雏形,后来莫甲元与其儿子莫耀群组成了马戏班。民国期间,莫耀群在蒲塘乡南塘村教戏,创造南塘腔,对牛戏进行改造,吸收了采茶、粤剧和南拳等艺术、武术形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65500/

推荐访问:民间传说作文400字 民间传说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