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法院三八红旗单位事迹材料,法庭

法院三八红旗单位事迹材料,法庭

时间:2017-02-1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法院三八红旗单位事迹材料,法庭(一):法院民一庭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

展现巾帼风采,彰显法官魅力

―(沙区法院民事审判一庭“三八”红旗集体先进事迹)

沙区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始终是法院系统的一面旗帜,在22名法官中,从庭长到审判员共有女性法官15名,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巾帼团体。近年来,在女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她们合作共事、团结和谐,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多项工作始终走在两级法院的前列。目前,已连续四年被法院党组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庭室”。从2006年—2010年期间连续五年在市区两级法院年度考核荣立第一名。其中,2006年民一庭被沙区妇联授予“沙区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08年被市妇联授予市级“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09年被自治区妇联和全国妇联分别授予自治区级和全国级“巾帼文明岗”的荣誉称号。两任女庭长卫军、陈晶晶都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区法院优秀法官”称号,并且陈晶晶等三名女法官被授予乌鲁木齐市级荣誉称号,马健等九名女法官评为“优秀法官”,“办案能手”等。

一、民一庭女法官充分发挥巾帼法官优势,在审判工作中着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民事审判一庭一直担负着繁重的民事审判工作,是法院的骨干审判力量,担负着全院民商事案件1/4。近五年来,我院共受理了民商事案件40000余件,其中民一庭审理的案件达12000余件,其中女法官审结10000余件,占民一庭审

结案总数的80%以上,每位女法官年人均结案近300件。面对人少案多的审判压力,民一庭女法官用超负荷工作量和延长工作时间来完成这繁重的审判任务,经过她们这个团队的努力,为沙区法院创造了一流的工作成绩,赢取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民一庭将最大限度的做好当事人的息诉服判工作作为民事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积极探索,民一庭积极完善和规范特色审判,创建专业合议庭:一是庭长陈晶晶为审判长的“涉军合议庭”本着审理涉及军人、军属的民事案件。二是以副庭长马健为审判长的“涉老合议庭”,审理涉及老年人的案件。三是以审判长肖芳为审判长的“妇女维权合议庭”,审理涉及家庭暴力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婚姻家庭类案件。专业合议庭的法官们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利用性别优势加强与特殊群体的沟通,认真倾听她们的心声,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用自己的真诚细致和完备的专业知识,如春风化雨般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二、民一庭女法官在长期的办案过程中,积极探索多元化化解民事纠纷的途径

民一庭的法官特别是女法官们,积极探索以多元化、替代性的诉讼和解和非诉和解互动机制,形成多途径化解民事纠纷的模式,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为此民事审判一庭选派了八名有责任心、业务强的女法官担任人民调解指导员,

在业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下社区具体指导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经过女法官们与社区人民调解员的不懈努力,将涉及拖欠120余万元农民工劳务费和居民用电、邻里矛盾、家庭矛盾的纠纷化解在诉前,真正做到了以审判工作带动社区工作,以和谐社区促进和谐家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工作之余,通过开展多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展示女法官的个人风采

女性的美在于爱。民一庭女法官把爱奉献社会。民一庭除与社区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外,还自发的对市第三小学三名贫困学生进行扶贫助学,每年资助她们的学杂费、书费、生活费直至其小学毕业,此项活动开展已三年,共计资助学杂费3000余元。在开展上述活动的过程中,民一庭的女法官们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她们本着尊重他人的良好心态,主动与这些帮扶对象交流、谈心,从精神层面上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通过不断的努力,让这些接受帮扶的人们用坚强的态度、阳光的心情去面对今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民一庭的女法官们在开展各种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带头开展徒步、瑜珈、滑雪、歌咏比赛、智力竞赛等有益的全民健身活动,用自己夺目的巾帼风采去感染周围的人,改变社会和群众对女法官望而生畏、刻板冷硬的传统看法。将生活的高雅乐趣与良好的道德情操相结合,将严谨的思辨思维与开放的健康心态相融合。以开展巾帼创

建工作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民一庭女法官们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自加压力,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民事审判任务,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民一庭的女法官有火一样的激情,火一样的勇气,火一样的能量,这是女法官的精神状态、思想境界和心中不懈的追求!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

二0一一年二月十日

法院三八红旗单位事迹材料,法庭(二):法院先进事迹材料

精雕细琢抓质量 全心全意为人民

------记xx省xx县人民法院

xx县位于xx省西北部,国土总面积xx平方公里,居全省第四,辖8镇11乡,1个街道办和1个开发区,人口38.6万。xx县人民法院内设13个庭、室、科、队、局,下设4个派出法庭。全院政法编制71人,实有70人,其中法官43人;书记员15人(已全部通过司法考试);法警5人;工勤人员7人。

近三年来,xx法院在地方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有效指导下,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方针,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开创审判工作新局面,全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年平均办理各类案件2300件,先后获得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中共xx省委政法委授予的“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xx省高级人民民法院授予的“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清理积案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集体二等功”、全省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在xx市中院年度考核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被评为“全市优秀法院”、记“集体三等功”;“省、市级文明单位”等30多项荣誉。

以案件评查为着力点,守护法院生命线。在审判执行工

作中我们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把每一件案件办成铁案。每一件案件立案进入法院后,严格实行案件审判流程管理,使每一个环节、每个阶段有管理有监督,确保案件公开公正。刑事审判中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刑事审判保持零信访、零错案、零投诉。注重信访化解工作,认真落实院长接待日、信息预警、信访通报、听证复查、挂牌督办以及考核奖惩等制度,积极开展接访、下访、家访、陪访“四访”活动,并对涉诉信访问题实行“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措施、包案处理”“四定一包”,实现了临态向常态、被动向主动地“两个转变”,未发生性质恶劣的越级上访事件,信访案件数同比大幅下降。案件质量评查,院领导每月评查5件。重和谐,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民事案件多调解、执行案件多和解、行政案件多协调,将调解贯穿于立案、审理、执行环节的全过程,并充分发挥司法协理员和“三调联动”的机制,委托调解单位的作用,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力促当事人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攻难点,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法院坚持“四个穷尽”工作法,严格执行风险告知、执行听证、悬赏举报、挂牌督办、易人执行等制度。同时,积极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全面排查梳理,分类造册,逐案突破,集中力量全力攻坚,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清积任务,共排查出22件有财产可共执行的案件,并全部执结,其余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全部

清理完毕。

以强化素质为支撑点,抓班子带队伍,提高法官凝聚力和战斗力。该院党组提出了“向党组看齐,对党组监督”的要求,党组一班人率先垂范,在各个方面自觉为干警作表率,该院班子成员转变领导理念和管理方式,深入审判执行一线,规定院党组成员每年办理5件以上案件,而且要带头办理大案难案,同时加强审判工作的指要求每人每月评查5件案件,确保案件质量。以“人民法院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抓队伍建设,增强队伍战斗力。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重视培训,增强业务素质,是从优待警,以人性化的手段凝聚人心,院党组带头开展“大走访”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案件当事人等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同时注重抓管理,增强队伍约束力。该院积极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绩效管理体系,在原来《部门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和《干警绩效考评办法》的基础上,通过由下而上和从上到下几次反复修改的,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使办法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建立个人台账,并把这作为提拔和该院积极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干警的工作业绩及时真实地得到认可,积极营造优先争优的良好氛围,鼓

舞干警士气,激发工作热情。

以廉政建设为制约点,增强队伍免疫力。几年来,该院持之以恒地抓好廉政建设,勤敲“廉政钟”,设好“高压线”,教育干警算好政治、经济、家庭“三本帐”,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做到了全院干警零违纪,二十来年没有一个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发生。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把深入落实“五个严禁”规定作为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公开法院举报电话和邮箱、悬挂宣传牌、为干警定制“五个严禁”提示卡、廉政桌签、设置廉政屏保、想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告知书、向干警家属发出“致全院干警家属的一封信”、干警签订廉政责任书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将“五个严禁”落到实处,通过组织收看廉政教育片、发放“五个严禁”警示卡等,促使干警时刻警醒自己。同时广开社会监督渠道,通过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走访人大代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旁听案件审理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近三年以来,该院先后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3次,加强司法协理网络建设,全县聘请216名司法协理员队伍;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办案,全年共有65人次参与办案140多件。在开展“整顿机关作风、规范干部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县电视台连续十天播放《关于向全县人民征求对法院工作

意见建议的公开信》,不断提升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形象。

以司法为民为出发点,让人民群众满意。从完善窗口服务入手,方便群众诉讼。注重做好起诉指导、来访引导、法律咨询、风险提示、判后答疑等工作,并对涉“老、残、病”等当事人进行预约立案和电话立案,基层法庭则印发“便民联系卡”,方便群众联系及咨询,这些措施均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速裁庭,减轻当事人诉累。在裁判环节,于2009年初在立案庭设立了速裁庭,对简易案件进行诉前和立案后的调解,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保障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该院不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仅2011年,共为36件案件的当事人办理了诉讼费缓、减、免手续,金额为11.8万元,开展巡回审判和“假日法庭”。如在农忙季节各基层法庭把庭审开到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减轻当事人负担;在双休日、节假日设立“假日法庭”,方便工作日较忙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注重化解矛盾,与县司法局、县工会、县妇联、县交警大队就医患纠纷、职工劳动争议、妇女儿童维权、交通事故赔偿建立了链接办法,形成了处理合力。在内,建立调解考评机制,规定案件调解率必须在60%以上;在外,构建了司法协理网络,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了216名司法协理员。调解网络的建立,极大提高了调解的效果,该院2010年案件调撤率达72.8%;2011年为75.8%。2010年11月23日,

法院三八红旗单位事迹材料,法庭(三):2016干部考察报告范文

第1篇:老干部学习考察报告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思想政治优势和余热作用,深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全力支持溪洛渡电站移民工作和我县老干部工作,为加快建设好永善服务。为此,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老干部考察团一行18人紧紧围绕“永善异地扶贫开发、溪洛渡电站移民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三个内容,从7月19日至8月5日,前往孟连、保山、大理实地考察学习。在整个考察工作中,得到了孔书记、肖县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这次考察时间紧、任务重、路途长,为认真完成县委、政府交给的任务,考察团全体成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大家发扬了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日夜兼程,按预定计划,先后考察了思茅营盘山移民开发区、营盘山万亩茶园、营盘山部分移民的生产生活、大草地茶厂;孟连县勐马镇、娜允镇移民安置点;保山昌宁、大理鹤庆老干部工作及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等。并召开了4次座谈会,就学习考察体会、启示进行认真讨论和交流,对如何借鉴先进地区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如何做好移民安置工作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收获与体会

(一)异地扶贫开发决策正确,工作成效明显。

1、人口转移取得重大突破。截至今年6月底,我县累计转迁到思茅市和江城县的贫困群众共2771户,11218人。其中思茅市营盘山开发区1650户6548人;江城县和平开发区260户,1140人;江城县两棵树开发区86l户,3530人。今年3—4月江城县两棵树新转移安置297户,1097人。

2、移民开发区稳步发展,群众生活稳中有进,思想和生活观念有较大转变。思茅市的营盘山移民开发区实行了人均2亩的茶地承包,今年茶叶市场价略有上涨,平均每亩茶叶毛收入为1000元以上,移民茶叶收入比去年有所增长。粮食种植、养殖业等都有所发展,人均纯收入达625元,与原居住地相比,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转移群众,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100%的人家吃大米,90%的人家有油肉,40左右的人家有了电视机,部分农户已有了自行车,移民群众温饱问题得解决,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有较大转变。

3、移民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力,群众思想更加稳定。驻思移民办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认真做好了与思茅当地党委、政府的接洽与协调工作;二是加强了与永善县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上级有关异地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和我县对异地扶贫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三是全力以赴,狠抓了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今年春节前夕,我县驻思办及时把县委、政府所拨春节慰问费96360元发到了贫困群众手中。并通过多方面的争取与协调后,思茅市委、政府又拨了专款,对思茅移民群众每户发给了50元慰问金。永善驻思茅移民办还带领开发区转移群众积极开挖土地,人均种粮5亩的有70户,自筹资金种碰柑的92户,购苗9000株。今年四月移民居住的营盘山开发区永善驻思办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新建了四个村民委员会,并分别选出了村民委员会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班子。村委会的建立,使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村民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移民更加安心稳定。

(二)溪洛渡水电站施工区移民孟连县安置点情况

孟连县安置点的自然环境优势突出,水、土资源丰厚,生产生活条件较好,村民勤劳、纯朴、善良,生活富裕,精神面貌好。通过实地考察,考察团一致认为,移民安置点和移民工作情况主要有四个特点:

1、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与邻国缅甸山水相连。总面积1893。42平方公里。全县辖7个乡(镇),39个村民委员会,三个居民委员会,5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740人。全县有耕地面积38。6万亩,其中旱地占85。6%,水田占14。4%;县内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2603米。孟连县的西南部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33.399公里,全县7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与缅甸相连,具有显著的沿边口岸优势。这里有勐啊和芒信两个主要通道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还有几个小通道与缅甸相连,是边地历史上的“茶盐古道”之一。

移民安置点的勐马镇:位于孟连县西南部,东接芒信镇,北同公信乡接壤,东北与娜允镇和南雅乡相连,西北与缅甸交界,是全县比较繁荣的边陲重镇。土地总面积515。0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73。88公里,全镇地形东南高、西北低,镇内最高海拨2603米,最低海拨500米,属典型南亚热带气侯,高温多湿,雨量充沛,适宜经济作物、经济林果的发展。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262人,粮食作物耕地面积50270亩,其中,水田21314亩,旱地28956亩。安置区(即勐马村)为勐马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15376亩,其中水田9704亩,是全镇人均占有耕地最多的一个村,森林覆盖率达50%。

移民安置区的娜允镇:是孟连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北与景信乡接壤,西北和南雅乡相连,西南同勐马镇相接,南与芒信镇接壤。土地面积为171。49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镇平均海拔960米,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全镇辖5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4665人。粮食作物耕地面积41088亩,其中水田16387亩旱地24701亩。安置区总户数为1020户,总人口为4106人,劳动力资源为2706人,占总数的65。9%。安置区耕地面积13861亩,其中水田9188亩,旱地4673亩,人均占有耕地3。4亩。

2、与我县相比,孟连县具有四大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一是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孟连县的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2603米,我县的最高海拔为3199。5米,最低海拔340米,孟连县地势比我县平缓,坝区多而且面积大,人均占有耕地比我县的1。3亩多了2亩左右;我县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四季分明,季节温差大,平均气温16。4℃,孟连县属典型的南亚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夏温差小,平均气温为19。6℃,这里土地肥沃宽广,稻谷一年产两季,一年四季均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理想区域。勐马镇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3212亩,复种指数为15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播种面积的60%,水稻产量占粮食作物产量的96。7%。还有花生、甘蔗、蔬菜、瓜类等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3%。娜允镇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5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播种面积的77%,主产水稻,油料作物主要以花生为主,糖料主要以甘蔗为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还出产蔬菜、瓜类、大蒜、咖啡等。

二是边贸优势。孟连县处在全区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前沿,1991年即被省政府列为以县城为中心的省级开放口岸,毗邻的缅甸第二特区,致力于发展,对孟连县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边贸极为有利。

三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孟连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态园区,“中国孟连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为孟连县注入了新的活力,孟连县还有天然溶洞、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跨境旅游诱人,这些都将成为孟连发展的亮点。

四是基础设施优势。孟连县通路已达到村民小组,近两年来通过农网改造,通电率达100。我们考察了移民安置点孟连县孟马镇孟马村和县城所在地的娜允镇的部分村庄,水泥路面建到家家户户门口,村民家中都用上了电灯、沼汽灯、煤气灶,田间农用运输线路纵横交错,点种、栽插实施机械化进行农业耕作,生产生活极为方便。在移民安置点的孟马镇孟马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人口3532人,为傣族聚居村,人口及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920--960米的勐马大坝子,有南马河、南安河、南格河流经勐马村坝子,南马河上游有库容达3200万立方米的腊福水库保障供水,坝区耕地灌溉条件较好。

3、孟连县村民生活富裕,文明程度高、精神面貌好。孟连县境内聚居着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21种少数民族共94146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8%。这些少数民族勤劳、善良、智慧、纯朴,礼貌、大方,热情好客,“两生意识”强。他们依山靠水,不乱砍一棵树,不毁坏一片林,不出现乱砍滥伐等违法现象。他们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我们所走访的傣家农户中,没发现有超生现象。如娜允镇安置区总户数1020户,总人口4106人,户均不足4人。他们的生活都很文明、富裕。在参观考察孟马村傣家农户过程中,路过孟马村委会,一块显得很旧的村务公开栏这样写到:2002年全村总收入为386万元,支出331万元,结余65万元。来到薄叶罕胆这个村民小组长家,他家住房价值20-30多万元,装修美观,室内摆设有彩电、冰箱、影碟机、沙发等,地面铺的是地毯,非常整洁、干净、卫生。我们所走访的另一位村民刚从耕地回来,执意把衣服换了才肯见客人。这里的人们还有顾全大局的思想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为支持溪洛渡电站建设,他们拿出的连片上千亩的几块地都是些好田好地,都是些大平坝子。

4、孟连县对移民工作高度重视,整个移民工作超前。孟连县根据二00三年四月十日省政府溪洛渡水电站移民搬迁孟连现场会议精神,超前准备,积极开展移民生产用地和生活区住房建设等工作。通过认真组织实施,目前的勐马安置点已完成地质勘探、规划及房屋单体设计工作,并完成了安置点135。7亩土地的权属调整和补偿工作。勐马移民安置点场地回填土工程六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工,目前共完成了回填土方量为75000多立方米,清除土方29200多立方米,整个工程进展顺利,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这项移民工程预计2016年8月30日前能顺利完工。

(三)老干部工作情况

我们在考察了昌宁、鹤庆两县的老干部工作及其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的情况后,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老干部工作抓得很实在,老干活动中心的建设搞得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工作扎实。昌宁、鹤庆县委、政府领导对老干工作高度重视。一是两县都分别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老干部工作协调领导组,县委书记分管老干部工作。二是重视老干局领导班子的建设,配齐了老干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昌宁县老干局领导班子配备了一正两副,编制为11人,鹤庆县老干局领导班子配备的是一正一副,其编制为14人,三是在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的筹资工作上,鹤庆、昌宁县委分别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并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老干活动中心筹资建设协调领导组》,由县委办、政府办发文监督集资工作,组织部、老干部门具体操作。四是昌宁、鹤庆县委、政府领导亲自督促、亲自过问,使得县财政兑现了省委办(1992)30号文件规定县处级退休干部每年每人120元和一般退休干部每年每人80元的活动经费。鹤庆县在县委老干局建立了老干部党(总)支部,在乡级设立老干部助理员、协管员,切实把老干工作从县级抓到乡镇。同时还为老干部每年每人订阅一份《云南老年报》,并通过层层建立学习制度,把老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抓到村。昌宁县老干活动中心的建设,2000年10月13日开始启动,到2001年12月止,近两年时间整个工程就全面竣工。两个县在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的“建设项目投资争取”、“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以及“老干活动中心建成后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得深入扎实,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14709/

推荐访问: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法院卫生红旗单位事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