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000字

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000字

时间:2017-01-1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000字(一):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The picture shows us a dialogue between a father and a son. The son told his father, “Dad, I’m a bit worried about disposing of nuclear waste”. While his father told him, “If you can empty the dustbin here you can do anything”. It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small things well before undertaking something big. There is also an old Chinese saying to go with this that a person can’t sweep the world before he can sweep his own room.

I agree on the point tha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a person to do small things well before undertaking something big. First of all, doing small things well entail the qualities that needed in doing great things such as patience and ability of controlling time. For example, when we sweep our room, we need to manage our time and energy reasonably. Accordingly, if we sweep a bigger room, for example, a classroom with our classmates, we should learn how to cooperate and allot assignments as well. And a big advantage is that we can draw useful lessons from the failure of performing well because they didn’t cost a lot. In another word, though these things seem trivial, they reinforce our

manipulative ability and thus our understanding to the world.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small things.

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000字(二):“扫一屋与扫天下”话题作文佳作四篇

扫一屋与扫天下 话题导写与例文

话题: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室内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等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立即针锋相对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话题立意有:①要从小事做起; ②要从自己做起; ③时时处处都要重视人生修养;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⑤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⑥胸怀大志,也要脚踏实地;等等

. (二)构思:1、叙议有机结合,提出中心论点,这是议论文开头写作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基本方法;2、辨证分析,扫一屋与扫天下的内在联系;3、紧密结合论据,具体阐述中心论点;4、联系实际,作出结论。

例文1(以立意⑥为文章论点)

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此为叙,先有选择地引用原材料)说得何等正确。欲扫天下,必须先扫一屋。有扫一屋的行为习惯,才有扫天下的良好品质基础。(此为析1,在原材料引述到提出论点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所以,要胸怀大志,也要脚踏实地。(此为析2,提出文章中心论点)

它告诉我,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日积月累,集腋成裘,任何事都有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要“扫天下”,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扫一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以上这些至理名言,都充分体现了“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雷锋同志就是从“扫一屋”做起的最好的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从对待“扫一屋”,对待小事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折射出内心世界的美或丑。如果人人都重视小事,做好小事,并一直坚持下去,那么,当回首逝去的日子的时候,就不会懊悔,而且能够自豪地说:我的今生没有白活,我做了该做的事,我已经尽力了!从“扫一屋”做起,身体力行,你会觉得日子过得充实,因为“一屋”就是你身边真真切切的每一桩小事。

加强个人修养,要在小事上严要求。胸怀坦荡,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不要忽视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要记住,真诚地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诚信需要从小事做起。市场经济里商品之间的竞争,归结于品牌的竞争,商品通过品牌展示其价值,而人通过诚信立身于社会。“凡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会忠信”(耶稣),对一个人失去诚信,意味着可能失去十个、二十个人对你的信任。

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从小事做起。如坚持锻炼、讲究饮食卫生、有规律的作息。

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要从节约一分一厘做起。不该花的钱,花了要心疼,浪费一分钱也是可耻。仔细想想,在我们的周围,浪费现象数不胜数,比比皆是。若大家都能从“小事”做起,会是这样子吗?

学习知识,学好本领,要踏踏实实,从零开始,从平日的基础知识积累开始。试想,你连打字都不会,能成为一名好的网页制作者吗?

总之,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鹜远,眼高手低,而应该脚踏实地,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扫一屋”做起。 “一屋”与“天下”,小事关乎大事,小事连着大局,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些“小事”虽小,但就是因为“小事”上的疏忽,最终酿成了“大事”。胡锦涛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隐含了多少深刻的历史内涵,切中时弊,同时也印证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例文2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埋怨生活平淡得如白开水,自己面对的都是一些小事、杂事,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的确,日常生活中很少发生惊天动地的事情。可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细微之处见精神,伟大的事业也许就蕴藏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往往不屑于小事。其实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也很难做成功。

王顺友20年来,每天做的工作在很多人的眼里无外乎就是爬坡上坎,送信送邮件这样一件小事。然而王顺友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他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因此,才有了一个国家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

因此,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务远,眼高手低,而应该脚踏实地,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扫一屋”做起。“一屋”与“天下”,小事关乎大事,小事连着大局,于细微处见精神。

有些“小事”虽小,但就是因为“小事”上的疏忽,最终酿成了“大事”。胡锦涛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隐含了多少深刻的历史内涵,切中时弊,同时也印证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常听机关里有人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连一名士兵也当不好又如何能当上一名将军呢?从某种程度上讲,王顺友事迹的本身就是一部如何当好士兵的活教材。

伟大是平凡的升华,成绩是点滴的积累。不少司空见惯的小事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伟大的哲理;乍看起来毫无价值的琐事中潜在着宝贵的知识,巨大的价值。一个不把小事看作微不足道的人,一个能练就一双洞察细微事物慧眼的人,一个能一丝不苟处理好细微小事的人,才能迸发出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热情与力量,才能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就。反之,“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的人,又如何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呢?

例文3(演讲稿)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有这样一则故事:东汉有一个名士叫陈蕃,是很有骨气的人,他少年的时候独立住在一间房子里,可是自己很不讲究,把住的地方搞得龌龊不堪。有一天,他父亲与朋友來看他,见到屋里一幅乱糟糟的景象就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客人。陈蕃很狂,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朋友当即反问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的回答很豪迈,而父亲朋友的反问更加意味深长。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一屋”,无非是不屑而致。其实这种思想在我们某些同学身上也有很深的印记。有些同学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对清洁卫生,文明习惯等更是不屑一顾。你不妨看一看我们周围的某些情况吧:校园里有随手乱扔的垃圾,雪白的墙壁上有蹬踏的脚印,课桌上有钢笔留下的字迹和小刀刻下的伤痕,餐厅里有随处泼洒的饭菜,寝室阳台上随时有飞流直下的脏水,等等。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在一些同学心目中不就是些芝麻小事吗?

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一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

鸿鹄以高翔”来表现吗?《朱子家训》这本书上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把打扫屋子当成了“修身”的一项必修功课,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扫地代表勤勉自觉,加强自我修养, 培养人的基本品德。是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最基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明了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从大处着眼,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的道理。

这个故事还使我联想到学习基础问题。一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钻研一些综合繁杂的大题、难题,而不知不觉地放弃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每到综合性的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大家深思。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杰出代表,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十分重视品行修炼,他的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

可见“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一屋”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 如果说,你连基本的作文水平都没有,怎么可能成为一名作家? 如果说,你连打字都不会,怎么可能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如果说,你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怎么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000字】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同学们决不缺少理想和追求,缺少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行走;学校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因此我们必须再次提倡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把成长的基础打牢,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看来,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同学们,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请你注意小事,注意细节!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不再看到雪白的墙壁上有被蹬踏的脚迹!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不再听到课桌因身上的伤痕发出痛苦的呻吟!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同学们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满怀信心走出校园去“扫天下”! 谢谢大家!

例文4(反向立意)

一屋不扫未必不扫天下

东汉的陈蕃,由于持有“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的观点,而遭到薛勤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备。不错,一些成就大业的人,都是首先从小事做起的,但我认为,一屋不扫,也未必就不能扫天下。

薛勤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伟业,首先必须从“扫一屋”这样的小事做起: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又怎能为一屋一院所困?一个人只注重身边的琐事,把许多时间都花在小事上面,却没有成就事业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也根本谈上“扫天下”,相反,如果有成就大事的志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即使不去做“扫一屋”这样的小事,那又有何妨?所以,陈蕃不去“扫一屋”而志在“扫天下”未必就错。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都长到了他门前的

台阶上,马上就要进入室内了,他也没有去“扫”一下,却依然与“鸿儒谈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专心创作,终于成为名闻天下的诗人。闻一多先生为研究古代典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头发凌乱不堪。可他却不屑梳理一下,终于写成了蕃名的《唐诗杂论》。再比如,一个重要战役的胜利,士兵作战时的勇敢固然不可少,但是指挥员的正确指挥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如果每个指挥员连打洗脸水这样的小事都必须亲自去做,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小事上,哪还有时间去研究作战方案呢?所以,有时一些小事,不必做的就不去做,毛泽东主席连吸烟这样的小事都经常让别人给点火。难道你能说他不能扫天下吗?

这里我并不是说扫屋者不对,而是说我们不应该被一些繁琐小事所困扰,如果把自己的宝贵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那是很可惜的。相反,我们应该树立成就事业的大志,并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地为之奋斗,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较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一屋不扫。也未必就不能扫天下。

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000字(三):2016大学校长毕业致辞原文

大学校长毕业致辞原文

亲爱的同学们:

时光流转,又一个夏天如约而至,校园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穿着学位服合影留念的身影,或嬉笑、或严肃,毕业的喜悦和离别的感伤都交织定格在这一瞬间。有时在办公楼前会“偶遇”照相的同学,落落大方地邀请我一起合影。品味同学们身着学位服的文雅气质,看着年轻脸庞绽放出的奕奕神采,对比几年前入学时的羞涩腼腆、怯手怯脚,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即使再忙我都会停下脚步欣然应允,能在镜头前站在你们身旁见证你们的成长我非常荣幸。

当然,今天的毕业典礼才是你们大学成长最好的见证,尤其是今天的高温天气,烘托着现场热烈的气氛。在这庄严的时刻,我代表学校衷心祝贺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我也很愿意和你们一道,向帮助你们一路走来的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家人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日子总是不经意地从我们指缝间悄然溜走。相识犹如昨日,可离别就在眼前。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生活,相信你们都“走进”了重大的怀里,重大也“住进”了你们的心间,你们在重大所结下的同窗情、师生谊都将成为你们今生挥别不了的眷恋。我知道,你们对学校也曾有所抱怨,吐槽热水不够热、饭菜不够香、网速有点慢、自习室的座位要靠“抢”……,你们的抱怨让我知道,尽管我们

已经拥有了让外校学生羡慕的“别人家的空调”和“别人家的图书馆”,但我们还必须让重大变得更好。不管怎样,无论苦乐,那些历历在目的校园往事都将成为你们一生永久的珍藏。

刚才,学校对优秀的毕业生进行了表彰,他们中有一路领先的学神学霸,有潜心学术的科研新星,有勇于开拓的创业达人,也有热心公益的青年志愿者,他们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但我在这里还要为台下众多积极努力、默默奋斗却未能获得表彰的同学们用力点赞。也许你的成绩不够拔尖,但是你风趣幽默、乐观向上,同学们都喜欢你的正能量;也许你没有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但是你熟读经典、才思敏捷,一不小心就能出口成章;也许你不具备创业的条件,没有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但是你兴趣广泛、推陈出新,把一个学生社团做得有模有样;也许你没有从事公益,但是你富有爱心、善解人意,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及时雨”,……这些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如果没有你们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就成就不了重庆大学一幅幅精彩的画卷。从这一点来讲,你们都是最优秀的,我要为你们鼓掌!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受环境、现实和自身条件的约束,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常规意义的“成功者”,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只是社会中平凡的一员。你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拼搏而上,经历着激烈的竞争,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最优秀、才被社会认可、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有些狭隘,我希望把“成功”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光明网”请我推荐书

目,我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是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世界,不同世界的比较毫无意义。我认为,只要你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人生充满希望,竭尽所能,发挥出自己的能量,那就是成功。正因为有了这样不同意义的成功,才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世界的五彩斑斓。或许,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而忽略了身边的幸福。我想给大家说,我们都是平凡人,因为我们都来自“平凡的世界”;但我们都可以成功,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力去奋斗,把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你就是成功的人!

作为重大的毕业生,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社会所谓的“精英”,但我相信,即便我们作为社会平凡的一员也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我会看到你们,像散播于社会各处的种子,在自己的平凡世界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像路遥说的那样“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与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影响和聚集起身边无数“平凡人”的力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在平凡中承载起我们重大人“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的社会担当。将来,不管你是手拿图纸,还是手捧话筒;是手持法槌,还是手握钢枪……,你勤劳的双手就是这个时代前进的“推手”!尽管你身处平凡,但在平凡的世界里一定会有人懂你!

平凡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渴望有所“成就”,但一定要接受平凡。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向上不易,放下更难。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马云、马化腾的创业故事,乔布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满腔热血,各种铺天盖地的所谓“成功学”,通过网络把我们包围,在我们面前折射出一座座“成功”的海市蜃楼,如此之近,触手可及,似乎“成功”的钥匙就在手上。但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有了骄人的成就,社会会为你骄傲;但如果没有,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你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把握最真实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你一样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并赢得家人朋友的喝彩和社会的赞赏。现代诗人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赏别人的时候,自己却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做一个平凡的人,宁静致远、宠辱不惊、名利淡泊,本身就是成功。

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段“墓志铭”:“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看了这样的人生感悟,我们应该有所启迪:伟大源于平凡,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人生不是一场志在必赢的竞赛,因为人生本就不是竞赛,没有输赢。人生是一个过程,不必太功利、也不要急于求成,忍耐、等待和进取是它的必修课,撒下一粒种子,不问花开,也许不经意间就到了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同学们,从母校启程的人生列车已经停靠在你的身旁,悠扬的汽笛正在离别的喧嚣中回荡。“笔下画不完的圆,心间填不满的缘”,都是母校对你们永久的期盼和挂念!挥别昨天的你,怀着离别的情,带着勇敢的心,在广阔的天地里,奔跑吧,同学们!

谢谢大家!

大学校长毕业致辞原文 [篇2]

人的一生中,能让人刻骨铭心、记忆一辈子的事情并不多,大学毕业典礼就是其中之一。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里的“最后一课”——毕业致辞便成了压轴大戏。“毕业致辞一个比一个精彩,毕业典礼上校长的演讲要是不精彩,你都不好意思毕业……” 这些致辞,仔细读来,耐人寻味。学生辛苦几年,能让学子们快乐毕业,带着欢乐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这是所有老师的期盼。

临别在即,我要以怎样的话语来送别诸位呢?想了又想,还是用“服务国家战略”来勉励大家吧。……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培养战略的眼光,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第二,希望同学们牢固地树立服务人民-意识,扎根到人民群众之中,时时刻刻不要忘本。第三,希望同学们在高扬理想主义的同时,也发扬为人老实、作风朴实、学习踏实、工作务实的求实精神。

北大的学生总是充满激-情的。我们这所大学,也是中国“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我始终都相信,理想主义者在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扬理想主义,并不是要高调做人、高声说话、眼高手低。我希望同学们为人低调、老实,以诚待人,不要虚情假意;要保持朴实作风,不事张扬,为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做实事,不沾染浮华的习气;要继续学习,崇尚科学,认真读书,勤于实践,大胆探索,真正做到专业基础好,学问有功力,工作有方法,行为得拥护。

我希望,将来你们到了社会上,能够继续多做这样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要太“小资”,不要浮躁……我也希望,你们一定要忘记成绩单上的分数绩点,荣耀也好,郁闷也罢,那真的只是“浮云”;请你们忘记曾经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不愉快,多想想那些纯真的友情,你们就不会那么的“伤不起”……忘记这些,放下这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们将拥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无数的机遇。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05959/

推荐访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扫天下辩论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