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

时间:2016-12-0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城中村改造(一):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项目管理2012级本科业余 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毕 业 论 文

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办学单位: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4 年 8 月 30 日

摘 要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非常迅速,可谓是“日新月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地贡献,同时经济发展也促进城市化。可是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城中村问题。因此,我写本篇文章的目的是对城中村改造进行介绍。文章开始,是详细地分析了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精神、发展意义、审批流程和社会问题及现状。为了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本文中也很清晰介绍保护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到了最后,我把拆迁补偿问题产生原因、存在问题提了出来,并为解决改造中存在问题给了多条建议。以下我就以广州黄埔文冲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规划,补偿,政策

Abstract

City development rapidly in China, it is "change rapid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as brought enormous contribution to our economy, but als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ut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ings a huge problem, is the problem of the villages in the city. Therefore, I write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At the beginning, is a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the urban village reconstruction policies and spiri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approval process and social problems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cultural heritage, method in this paper is also very clear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solving problems, in the end, I put the demolition compensation, the causes of problems raised, an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to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I have Guangzhou WhampoaWenchong village reconstruction probl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 words: Re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planning, compensation, policy

【城中村改造】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2

1 绪论 ........................................................................................................................................ 5

1.1绪论介绍 ....................................................................................................................... 5

【城中村改造】

1.2城中村改造介绍 ........................................................................................................... 5

1.3城中村改造与新区开发 ............................................................................................... 5

2 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精神 ................................................................................ 7

2.1定义 .............................................................................................................................. 7

2.2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的目的及意义 ...................................................................... 7

3 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现状 .............................................................................. 10

3.1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现状介绍 ................................................................................ 10

3.2缺乏总体规划,零星分散搞改造 ............................................................................ 10

3.3黄金地段成宠儿,偏街背巷成弃儿 ........................................................................ 10

3.4在城中村改造中不能合理地综合利用土地 ............................................................ 10

3.5盲目追求都市化景观,忽视城市的特色建设 ........................................................ 10

3.6重视城市再开发,忽视旧城原有设施的修复和保护 ............................................ 11

3.7急功近利,大拆大建 ................................................................................................ 11

3.8城中村改造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 11

4 城中村改造的拆迁补偿 ...................................................................................................... 13

4.1城中村改造的拆迁补偿内容 .................................................................................... 13

4.2违法建筑的处理问题 ................................................................................................ 13

4.3补偿标准的确定 ........................................................................................................ 13

4.4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 ................................................................................................ 13

5 开发商和被拆迁户存在的问题 .......................................................................................... 15

5.1改造持续时间长 ........................................................................................................ 15

5.2业主对开发商缺乏信心 ............................................................................................ 15

5.3被拆迁户自身原因 .................................................................................................... 16

6 解决旧城改造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 18

6.1 处理好新老建筑的关系 ........................................................................................... 18

6.2 旧城改造与文化保护相结合 ................................................................................... 18

6.3 完善补偿规定,保障被拆迁户合法利益 ............................................................... 19

6.4 城中村改造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 20

6.5 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 ............................................................................................... 21

结 论 ...................................................................................................................................... 23

参 考 文 献 ............................................................................................................................ 24

致 谢 ...................................................................................................................................... 25

城中村改造(二):浅谈城中村改造

浅谈城中村改造

-------2014级风景园林学研究生城乡规划论文

姓名:付静

学号:201430513008

1引言

在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实际上也是一类新城市化的社会现象。国内沿海发达城市中出现城中村现象最早。在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新时期,城中村呈现中兴的进程中,一些问题也日益地暴露了出来,严重地影响并制约了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而,研究城中村改造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城中村改造步骤繁多,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地多,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等多元素,涉及到的主体也多元化,包括村集体、村民、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开发商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研究了城中村形成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工具、形成的阶段、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也关注到了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障碍性因素。联系到了有关城中村改造的基础理论与相关的模式,也提及到了国内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取得成效的城市,主要是深圳模式、广州模式以及西安模式这3个典范模式。

2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国内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拓展。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也相应地对土地面积提出了要求,即要征收四周的耕地,并将其作为进一步拓展城市化的区域。因此,原本属于城郊的农村土地也被占领了。原来就居住在当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来的地方,虽然他们也获得了必需的建房居住居住地。以前城乡结合部之地,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占据或半包围,不久又变成了整个城市的一个组成成分。绝大多数的村庄所拥有的农用地并不多,村民也并不愿意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然而,其身份还是农民。这便形成了城中村的现状。

城中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落。无论在户籍、行政、规划、市政设备,抑或是教育、环卫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城市相比,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现象。在建筑景观上,也和原先的城市群落相差甚远,可以说是2

个截然不同的体系结构。从建筑的方位来看,村落的四周被城市的高楼建筑所包围,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很大,结构也比较地复杂,和以往村落的涵义并不相同,有着“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特点。换句话说,城中村实际上正是“城市包围农村”的一场较量。当村庄步入城市的地带之后,便出现了“城中村”现象。“城中村”由此变成了国内城市化进程中最为常见的社会现状。从现实情况来看,“城中村”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可以被视作为中国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其发生的背景为中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及其相应的文化。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城市化过程也相应地加速。

城市化积极的一面是比较明显的,即可以促进原本不够发达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加大城市人口的比例,促进整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反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现象,也呈现出一些不良的社会现状,比较常见的有:交通堵塞,住宅供应紧缺,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政治腐败,社会混乱,进而造成经济不振的后果,同时又出现了失业、贫困、人口老龄化以及各类犯罪等现象。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他们把上述的现象统称为“城市病”。如若处理不当,抑或是不加以重视,而是一味地任其发展,那么城市病将会进一步恶化。就国内的“城中村”现状而言,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治安混乱、人口流动非固定化、二元对立化消费等。因而,就主体对象而言,无论是政府机构、学者群体抑或是民众,“城中村”都被视作一类存在着较大弊端的重要课题。

“城中村”就相当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夹缝地”,与一般的城市化现象是不相同的。城中村的这种特殊性也会相应地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社会问题后果。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类:(1)人口混乱。“城中村”人口的组成比较混杂,并不是单一性的主体,既有村民、市民,也有流动性的非常态居住者。根据资料显示,流动性人口常常是高犯罪的群体,这会对社会的治安造成比较严峻的后果。【城中村改造】

(2)城市规划显现出滞后性。由于“城中村”本身性质的特殊性,这便会对城市的具体规划带来一些麻烦。比较常见的现象便是违法违章建筑。“一线天”、“握手楼”、“贴面楼”等现象习以为见。房屋建筑本身的密度比较地高,同时,这些建筑的采光以及通风条件都不大理想,这便影响了城中村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3)基础设备残不够齐全,卫生条件不如人意。在城中村地区,各类管线胡乱摆放,排水排污系统不完善,垃圾四处乱扔,对空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街巷小道

【城中村改造】

拥堵狭窄,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4)土地利用不当。比较常见的土地不合理利用现象有:宅基地、工业用地以及商业用地等区域混乱,非法出租、转让以及倒卖土地屡见不鲜,土地科学化管理处于缺位的状态。

显然,从整体上说,“城中村”不仅会影响市容市貌,也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速度,从而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被公认为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弊端。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地深入发展,“城中村”所表现出的问题也日益地明显,无论是城中村的规划格局,还是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越发地严重。改造“城中村”已经变成了诸多城市的共同要求,也是城市管理层以及学者所必须不得不关注的话题。研究“城中村”的改造问题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3城中村改造现行推进模式分析

在“城中村”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类型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城中村”的管理尚未纳入到城市的管理体系结构之中。因此,如若要切实地改变“城中村”的以往的管理体制模式,就应该首先把土地纳入到城市的规划领域体系之中。同时,还需要通过城市来展开体系化建构过程,包括相关的基础设备建设和改造以往比较破旧的建筑,也即对“城中村”进行具体项目的改造。在当下,国内许多的城市都进行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现行的有关“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推进模式来看,可以从如下的3个模式来加以分析。

3.1 深圳模式

根据统计,深圳市特区包括 68 个行政村,173 个自然村,农村人口4万多。早在1992 年,深圳市市政府便将全部的农村人口改成城市居民,同时,在原村集体的前提下重建了66 家股份公司以及100 个城市居委会。“城中村”地区特征是有别于城市的。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组织是村集体的拓展与延续,该地区的管理体制也异于城市。股份公司在城中村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管理方面,逐渐地成为了不可取代的一个重要机构。然而,在这时,城中村尚未纳入到城市的规划体系之中,村民的建设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因此很多时候被视作违章建筑。

2004 年,深圳市政府针对“城中村”推行了全面化的改造颁行工作。其具体方案包括2类:综合整治以及全面改造。

综合整治的对象指的是建筑以及基础设备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城中村”相吻合,改造的对象并不包括房屋拆建等,而关注于环境的保护与美化工作任务。

全面改造指的是整体拆建以及局部拆建。如果项目的改造率(即指的是被拆除改造的建筑面积和改造前总建筑面积之比)高于30%,那么就要颁行整体拆建方案;反之低于30%,就颁行局部拆迁任务。改造开发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村集体企业,也同时包括开发商。

由于拆迁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村民的阻拦,政府又推行了新型改造模式,即宅基地入股改造模式。该模式的涵义是:村集体企业管理以及经营本村资产,毁弃原先宅基地上的建筑,再依据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推行开发和建设的任务。政府对新开发的建筑颁发房屋及其土地产权证。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将深圳市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概括成:“综合整治+全面改造+宅基地入股”。

然而,深圳城中村改造模式中的任一环节都对村集体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绝非为单一的经济主体。政府、企业以及村民等不同主体的管理关系仍旧处于混沌的状态。政府把“城中村”地区的城市道路、电网以及水网等基础设备的改造建设任务转移到了村集体企业群体,这无疑有利于深圳当下打造“城中村”工作的进行。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村集体企业和政府在利益方面的争端将有可能成为隐性的不定时炸弹,引起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

3.2 广州模式

广州发展的基础源自于老城区。其“城中村”现象比较突出。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广州市包括138 个“城中村”。广州市遵从“先行试点,积极稳妥,逐步升温,不出乱子”的原则,摈弃以往的“城中村”“优胜劣汰”理论,而由政府带领打造“城中村”。

广州市“城中村”模式主要是政府宏观调控以及市场调节二者的结合。城市政府以及村集体都会对自己的职责加以确定。在政府中,不会出现包办、越权的现象,充分地体现出原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性与功效。政府制定并颁行相关的政策,界定好改造的方针及其工作思路。各个村则在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一村一政策”的措施,施行政府的改造方案。“城中村”改造过程所需要的资金排除开发商的介入。政府则强化“城中村”市政配套设备的投入及其建设

比例。

广州市的自主改造模式主要指涉的是有关住房的更新改造工作。村民新建的“农民公寓”、“农民新居”等都能够得到政府所颁发的土地产权证。在原有具有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改造后的“城中村”还进一步地发展出租经济。

3.3 西安模式

据资料统计,西安市目前的城中村数量为187个。分布于二环以内的城中村人均耕地不多,村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强,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脏、乱、差”的居民生活环境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在城市发展的当下,城中村的范围也从原先的农村拓展到城市建成区之内。然而无论在规划、建设抑或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便导致城中村和城市处于不同的管理体系之中。城中村的范围蔓延了开来,但其管理却处于无序的状态之中。这对西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西安市政府着手打造符合西安发展实际情况的“城中村”方案:

第一,改造内容及其原则。把原先的集体土地改变成国有土地,当地农民转变成居民,成立居委会,将原先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转变成城市混合经济或股份经济。分析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规范相应地改建城中村。其具体的改造原则可以概括如下:政府主导、以区为主、市场运作、改制先行、改建跟进、尊重民意、利民益民。

第二,领导和制衡体制。西安市各区的人民政府领导并管理好本地区的行政区域内的城中村改造任务。成立的主管机构落实具体相应的改造内容。该机构接受市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土地以及房产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与监管,完成好自己的行政管理任务,及时审批相关手续。

第三,改造主体。在城中村具体改造的过程中,单个改造村的实施主体是唯一性的,但其主体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即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土地统征储备机构、各区城中村改造建设经济实体以及社会投资商都可以是改造的主体。

第四,改造资金。成立城中村改造专项资金,用途在于改造城中村。专项资金包括如下的几类:城中村土地出让费用,储备土地的收益资金并减去应提取的

城中村改造(三):2016城中村改造调研报告

推进“城中村”改造 建文明城区交流论文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在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城中村”改造是市民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布局的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我区比较突出的重点难点工作。开发开放近30年,北仑从一小渔村发展成国际性大港,可谓突飞猛进,但北仑的“城中村”现象也十分严重,有“四不象”之说,虽然这些年进行了一些“城中村”的改造,总体上进度并不是很快。北仑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以新碶、大碶、霞浦、柴桥等街道组成的中心城区的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新碶作为北仑中心城区的核心区,虽然亮点不少,但整体城市品位仍然不高。尤其是大量“城中村”的存在,不仅使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而且影响市民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的景观风貌,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建设亟需对新碶中心城区核心区范围内的“城中村”进行改造。

一、我区“城中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城中村”一般是指在城区范围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北仑中心城区核心区一般指新碶城区,范围应为:北至骆霞公路(含横浦全村)、南至泰山路(含千丈全村)、东至珠江路、西至富春江路。这个范围内现有22个行政村(实际24个村庄,约7.8万常住人口,约2.6万户),其中“城中村”有15个,户籍人口26650人,13952户,外来人口81200人。“城中村”在形成过程中虽然带来各种问题和矛盾,但无疑也在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是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廉价的居住房,从而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292669/

推荐访问:城中村改造案例 昆明城中村改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