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

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

时间:2015-12-11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一):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告成镇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卫生镇”的目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在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惠民效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告成镇地处登封市区东南部,总面积72.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44289人。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观星台景区所在地。

1、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告成镇综合文化站位于告成镇周公路中段,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主体砖混结构四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0万元,政府筹资120万元)。工程于2009年6月动工建设,2010年5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镇财政投资为文化站配备了办公设施和文体娱乐用品,建成了办公室、图书室、娱乐室、多媒体室、资源共享室5个室,完成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健身器材的安装,镇文化站功能基本完备。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为我镇文化站配备了投影仪、电脑等设备,配备图书3000多册。镇综合文化站的建成必将对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文化大院。全镇24个行政村,除贾沟、庙庄、田家门、森子沟4个村外,其余20个村全部建设了文化大院,并配备了健身器材。

3、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共为14个村配备了电脑,为水峪、曲河2个村配备了投影仪,配备了一定的科技光碟,不定期的组织农民收看科技讲座,运行效果良好。

4、农家书屋。除森子沟村外,共建成农家书屋23个,配备书柜156个,桌椅65套,图书75000册,为五渡村订阅报刊8套。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把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对文化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不仅将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而且把村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并指派主管副职负责统筹抓好此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二)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告成镇整体文化水平,镇党委、政府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实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并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二是对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提出了规划和要求,对文化大院建设先进村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

(三)抓好文化活动队伍建设,基本实现一村一队伍。我镇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积极推进,使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队伍的新局面。如界头村建立了“文化宣传队”,冶上村成立了“冶上舞狮社”,关上村立了“盘鼓队”等。镇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了门球队、合唱队、嵩山文化义务宣传队等。文化活动队伍的发展、壮大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浓厚的文化氛围。我镇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积极推进,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舞台阵地。一是每年春节期间,我们开展了民间文艺活动汇演,营造了浓厚文化氛围和节日欢快气氛。二是定期开展象棋比赛、书画展览以及篮球、拔河、乒乓球等文化活动,再现了千年古镇的文化风貌。三是在重大节假日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期间,或在村文化大院、或在镇文化活动中心为广大群众奉献上一台台精彩的文艺节目,让文化活动成为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同心同德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点。四是连年参加全市民间文艺汇演活动,展示了告成人民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风貌。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受经济条件限制,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不经常;二是工作经验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全镇文化氛围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打算

2011年我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具体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镇文化站软硬件设施,包括桌椅、图书、电脑、音响器材、活动用品等,确保2011年能够正常开展活动;

2、计划每月组织群众进行一次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一是在“五一”期间组织学校、镇直单位开展一次篮球友谊赛;二是在“七一”期间组织开展“红色”电影放映周活动;三是在“十一”期间开展广场文化周活动,组织全镇幼儿园进行汇报演出,组织婚庆演艺团体进行技能大赛。

4、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每季度举办一次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

5、开办图书报刊阅览室,免费对外开放,组织群众开展读书、读报活动;

6、搜集、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7、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文化大院和农民文化专业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8、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观星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011年我镇将紧紧围绕市文广新局的工作目标,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二):秦州区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天水市秦州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天水市秦州区委 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27日)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秦州区2008年以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做一汇报。

一、项目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导向和投资重点,进一步深化发展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机制,提高项目工作水平,在项目编制、申报、建设和管理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2008年以来,我区在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工业发展和商贸流通等6个方面,共实施国家和省、市、区列项目208个,总投资249.36亿元。随着中材水泥、天水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相继建成和娃哈哈、西电集团、华天电子、城区北山生态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启动建设,为推动全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1 -

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

一是项目建设用地多,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近三年来,为确保天定、宝天高速等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实施,先后征用我区土地2958亩,另有2060亩的土地即将征用,特别是随着城市功能拓展区公益性项目建设的逐渐增多,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仅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新增土地920亩,但我区建设用地非常紧张,基本已陷入无地可征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新建项目的落地。

二是区级财政压力大,资金调度异常困难。近三年来,为确保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区通过政府担保贷款、预算安排支出和财政资金预借等形式,已累计投入资金

3.68亿元。特别在一些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用地方面,每亩13.5万元的征地补偿费用,用地单位仅承担8.4万元,差额部分由区上垫资,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

三是征地拆迁资金缺口大。仅目前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华天科技、北山灾害综合治理等19个国家和省、市、区列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缺口高达23.9亿元元,需政府垫资(具体见附表)。

三、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市上出台支持秦州区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和倾斜。

- 2 -

二是在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孙家坪片区1900多亩土地,其中“苹果城”用地440多亩,成纪大道东延线及藉河风情线用地420多亩,天水三中新校址用地200多亩,藉河河道治理用地100多亩。建议将剩余土地500亩用于区列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240亩用于孙家坪沿河两村的新村建设,由村上结合经适房项目和新村建设项目有关规定,对旧村进行开发和改造。

【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

- 3 -

惠民生项目汇报材料(三):2016医改工作报告:凝心聚力抓医改 保障健康惠民生

6

医改工作报告:凝心聚力抓医改 保障健康惠民生

自2016年医改工作启动以来,xx区医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区上下准确把握现阶段医改的思路、重点和关键措施,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区的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全区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万,其中农业人口x万。辖5乡7 镇6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x个(区医院、区保健院、区疾控、区卫监、区合管中心、区卫培中心和x个乡镇卫生院)。有各类注册医疗机构x户、开设病床x8张;村卫生室x个;个体私营医疗机构x家。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x人,其中区级x人,中心卫生院x人,乡镇卫生院x人,村卫生室x人,私营医疗机构x人;有执业医师327人,执业助理医师x人,注册护士x人,医技人员x人,公共卫生人员x人,村卫生人员x人。全区医疗机构占地面积xm2,建筑面积x97m2;有医疗设备总额x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x台(件)、x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xx作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又被确定为全市医改试点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6--2016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医改工作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积极运作,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一)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及时调整方案,不断提高筹资标准。每年均制定并实施了新农合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根据筹资水平和基金结余状况及时调增了报付比例。2016年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总额已到x元,其中各级政府人均补助由2016年的70元的标准提高到200元,参合x人,参合率x%,比2016年提高x个百分点,全区总筹资额为x万元,比2016年筹提高了x%。

二是提高报销标准,确保农民真正受益。通过降低住院起付线、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提高住院单病种定额补助标准、提高门诊封顶限额、提高重大疾病门诊治疗补助标准、调整特殊检查和材料费的补助比例、加大农村重大疾病救治保障力度、建立农村重大疾病筛查机制、提高补助封顶线等措施,2016年度内各类补偿累计最高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比2016年的1万元提高了x%;全年共为x人次补偿医药费4722万元,报付比x%,结余x万元,结余率x%,累计结余x万元,累计结余率x%。

三是强化监督机制,保障工作公开透明。严格准入标准,择优确定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12个,各定点医疗机构签定了服务协议,实行动态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均设有新农合医疗窗口和监督举报电话,定期公示参合农民医疗费核销补偿情况。每年对全区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多次检查,重点检查核销运行程序和核销标准,电话稽核患者,杜绝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

(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群众用药负担大幅减轻

一是建立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度。经反复讨论和充分酝酿,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又相继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试点办法》,为稳步推进药品零差价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6年3月1日起,在老池乡等7个乡镇卫生院和灵泉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4月10日桂花、永兴等两个中心卫生院相继铺开,仅用一个月时间,全区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2016年7月又开始在村卫生室全面铺开。通过登录省政府药品采购平台,在已通过资质审核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中,确定了3家医药公司作为我区唯一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承担全区基本药物统一配送任务,并签订了配送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并全部进行区级集中统一支付。

二是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将国家基本药物及省增补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和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

三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政策。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顺利推行,财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及经费核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详细测算。根据调查研究和测算结果,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2016年区财政补助252万元。此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将通过政府预算等渠道予以足额安排,年终结合绩效考核结果予以结算。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投资x万元的区医院住院大楼已于去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全区x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两轮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提前两年完成目标任务;建设甲级村卫生室x个。至此全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定员工作,同时通过上帮下、大带小、强扶弱的办法建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和巡回医疗制度,区医院成功增挂市第三医院牌子,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川北医学院、重庆三军医大以及绵阳医学专科学校结为区域协作单位。通过函授、进修、人才引进、资格考试、远程教育、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是加强标准化区级医院建设。紧密围绕区级医院能力建设,加强环节管理,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健全完善相关科室功能,构建和谐医院,区保健院全市第一家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服务项目有效提供

一是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6年,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 万元,比2016年 万元增加x%,确保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比2016年提高了x%。确定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发展建设、公用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由卫生局根据省、市的要求及我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二是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启动11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电子档案x份,建档率x%。其中社区x份、建档率x%,乡镇x份、建档率x%,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电子档案录入率全市领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029期,制作健教宣传栏41个,刊出x期,印发宣传资料x万份。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人x人、糖尿病x人,占x%、x%。

三是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2016年全区农村孕妇免费增补叶酸x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x人,住院分娩率xx%,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x%。加强儿童系统管理,制定了儿童保健管理规范,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x%,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xx%。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x%。

四是加强传染病及地方病控制工作。完善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有效控制了出血热、手足口病的流行。全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x例,总发病率为x/x万,均进行了有效救治。

五是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工作。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x例非住院结核病人、x例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六是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工作。严格按照《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等工作为重点,狠抓落实,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工作基础上,适时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五苗覆盖率x%,开展了8-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完成率x%。

(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下发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政府举办的x所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区卫生局统一管理。同时,界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和任务,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为x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为x名。同时,区财政负责保障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标准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转。明确乡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耗材、财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7个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对村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每年x元的补助。

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重新核定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岗位,乡镇卫生院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设置岗位,实现了岗位、责任、目标、管理的统一。实施全员聘用,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协商一致的原则,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格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全额安排。卫生院内部分配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以职工出勤、下村、技能、承担工作量、接诊人次、承担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为依据,推行“基础+奖励”的收入分配方式,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所占比重为x%,实行按月发放,x%奖励性绩效工资将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发放。

四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对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的乡镇卫生院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的原则,政府负责按国家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推进医改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关系全区群众切身利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从方案制定、前期准备和全面实施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区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门安排部署,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五项重点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目标任务进行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由于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地增强了医改工作实施的信心和决心。各医改成员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如期实施医改。

二是药品采购及流通更加规范有序。根据《省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实现了药品价格统一、采购平台统一、采购渠道统一,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药品质量有了明显保障。多数药品价格明显降低,群众负担得到减轻。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和竞争性谈判,药品价格价格下降45%。在药品价格和用药数量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均大幅度下降。同时,基本药物已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是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进一步显现。由于乡镇卫生院被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基层医疗机构从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转向以提高服务内涵、加强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效益为主。医务人员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提升质量,与群众沟通上面,从而与群众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也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公益性进一步体现。

四是各医疗机构运行保障初见持续性。以乡镇卫生院前三年的平均收支为依据,科学核定任务,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的经常性收支、财政专项补助和其他收支,并藉此提供经费保障和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新的保障运行机制运行以来,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不合理开支逐渐减少,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明显规范,运行保障初见持续性。

四、基本做法和经验

深化医改重点在落实,关键在创新。我区在推进深化医改中,通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同时,结合xx实际,力求大胆探索,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为深化医改积累经验。在上级组织的多次督查和调研中,对我区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一是注重组织保障。将区医改办从区发改委调整到区卫生局,便于工作的开展。二是注重政策落实。区政府每年均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年度工作安排,及时安排布置医改工作任务;三是注重资金支持。仅2016年,区财政专门安排x万元医改综合配套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x万,基药x万,村卫生室和社区补助x万,公共卫生人员工资x万,绩效工资补助x万),保障医改稳步推进;四是注重调查研究。组织医改成员单位赴外地学习医改先进经验,并与xx实际紧密结合,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突重点、破难点,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五是注重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六是注重合力推进。各医改成员单位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医改有力、有效。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卫生室实施基药和一费制监管理难度大。目前我区卫生信息化水平还不高,虽然给每天卫生配备了电脑,但网络尚未连通,无法实施监督。部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未完全分开,医疗服务环境简陋,有的仅有十几平方米,而且设备简单。

二是基本药物配送时间较长,药品衔接不紧。配送企业无法按照省厅规定在12小时至24小时内将药品配送到位,部分乡镇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190084/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