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人文章 > 爱情 > 爱的食粮

爱的食粮

时间:2018-02-13   来源:爱情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

爱的食粮 第一篇_爱粮食节粮

杜绝浪费农民辛勤地耕耘;

甘霖及时地浇灌;阳光无私地照耀;还有大地地哺 培育出了金灿灿的稻谷。

黄牛辛勤地犁地;

晨露入微地滋润;

暖风和煦地安抚;

还有沃土的呵护;

早就出了绿油油的蔬菜。

当我们把那饭菜

因为不合口味而倒入垃圾箱;

可否想过这背后,

有多少农民的心血

在这些饭菜中。

当我们把那鲜汤

因为吃腻了而倒入垃圾桶;

可否想过这背后,

有多少农民的汗水

融入这鲜汤。

古今中外,

有李绅的《悯农》

作为典范;

有马克思的名言

作为榜样。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这是世界的美德。

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这是节粮爱粮的认知。

让我们爱惜

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让我们宣传

这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让我们呼吁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这句令人深思的口号吧

爱的食粮 第二篇_勤俭节约爱惜粮食

勤俭节约 爱惜粮食

同学们: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促进世界各国关心粮食问题而于1981年正式规定的。

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我国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分别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活动,并确定今后每年的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居安思危、居丰思歉,着眼于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党全民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基本上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在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由于国家设立了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库存充足,保证了供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定,民心稳定。事实再一次雄辩地证明“有粮则稳,无粮则乱”的真理。

但是,冷静地分析我国粮食问题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前景,我们不能高枕无忧、盲目乐观。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人口多、耕地少,我国是以占世界70%的土地来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的。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只有360公斤,这与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始终比较紧张,因此,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好粮食问题,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值得提出的是,近些年来,随着粮食的连续丰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上普遍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忧虑的社会问题,就是人们爱惜和节约粮食的观念淡薄了,损失和浪费粮食的现象严重了。我们经常看到学校食堂饭桌上和地上扔着大量的粮食制品;有的同学吃一看饭菜稍不合口味,就整盘倒入了垃圾桶,真是触目惊心!所有这一切,都背离了我国的国情、粮情。这不能视为单纯的粮食问题,它反映了我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丢掉了。因此,大力提倡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我们一定要通过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增强爱惜、节约粮食的意识,把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控制住,要在我们的学校和全社会形成一个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气,自觉地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特别是全校的住宿生更应提高爱粮、节粮的自觉性。

同学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大家都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节约每一粒粮食,爱惜每一粒粮食,努力为实现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爱的食粮 第三篇_爱惜粮食主题队会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一、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让更多的人明白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的危机,呼吁同学们加入到节约的行列中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做起,成为一个真正的节约小卫士。

【爱的食粮】

二、活动形式

儿歌、故事、名人事例、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宣誓

三、活动时间

2010年11月25 日下午

四、活动准备

1.邀请学生4人朗读名人事例,并请其做好发言准备。

2.编唱《珍惜粮食歌》。

3.号召全班学生温习、理解《锄禾》诗,做好发言准备。

4.课前将主题写在黑板上。

五、活动过程

1、导言: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2、领读《爱惜粮食儿歌》,生跟读【爱的食粮】

3、学生读名人节约粮食的事例

(1)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2)毛泽东的女儿上学时,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了,其余的都仍掉.要知道,当时有不少人连饭都吃不上.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她女儿.从此,她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3)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

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4)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学生发言,说说身边的事

5、班主任点评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爱的食粮】

节约,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中。

节约,我们要以行动来证明。

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将来的那一束灿烂的阳光。

让我们一起节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共同宣誓: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 吃多少买多少,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勺菜。

4. 不偏食,不挑食。看到浪费,勇敢制止。

爱的食粮 第四篇_珍惜粮食征文

珍爱粮食,杜绝浪费

2012级4班

当我们看到鲜艳的红旗徐徐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当我们坐在舒适的教室里时,我们心中一定充满了自豪,洋溢着幸福。是啊,我们为自己是中华子弟而自豪,为有如今幸福的生活而歌唱。但是,我们是不是该为祖国忧愁一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居安思危一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哪里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浪费现象,也许你意识不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觉得浪费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同学们,当你们吃饭挑三拣四的时候,当你们随意丢弃一个白白的馒头,当你们随意倒掉你们碗里认为不好吃的白米饭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过粮食是弥足珍贵的,你们可曾想过,中国的13亿人口每个人都想着浪费一点点没什么的,每个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就会浪费掉650万吨粮食,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如果没有粮食我们就不会有如此健康的身体,更别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想一想,如果没有农民伯伯辛苦的劳作,没有他们的挥汗如雨,我们岂能个个如此白白胖胖。记住,粮食是从农民伯伯那长满老茧的手里“流”出来的。当下的我们是不是应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呢?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可是,大家知道吗?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13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是不是很庞大的一张嘴,而这张嘴每天要吃进多少粮食?还有,我国每年都会新增加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这又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我们天天高喊爱祖国,爱祖国就要了解国情,我国人口达十三亿,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二,而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百分之七啊,却要养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又是一个多么惊人事实。何况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减少,而现在这个减少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纵观现实,我们是不是应该知道粮食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是何等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知道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国人要谱写在心里的乐章?我们是不是应该知道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不要因为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我们要把浪费视为一种可耻行为。我们要把节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美德。想想长征途中那些因为饥寒交迫死去的烈士,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用这种节约的美德去告慰他们?所以今天,我们要拿出实际行动,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美德长久地弘扬下去。

爱的食粮 第五篇_五一班 珍爱粮食从我做起主题队会方案

节约粮食队会主题方案

五一中队

一、中队主题: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结合宣讲粮食的生产过程、父母种植庄稼的辛苦,世界粮食情况,以及非洲的饥荒,教育学生明白节约粮食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惜父母辛苦劳动的结果,教育学生要为社会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品德。

三、活动对象:五一班全体学生

四、活动地点:五一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一)畅谈

说一说如何面对在饭店家庭聚餐后剩余的饭菜?

(二)了解粮食的生产

通过老师展示的具体的图片来具体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来更进一步的体验农民你,父母耕种的辛苦与劳累。

粮食的生产过程: 播种

锄草、除虫

入仓

2、通过了解以及回家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农民,对粮食的认识。

【爱的食粮】

3、面对父母如此劳累才得来的粮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看一看粮食浪费情况

1、看图片,看一看一些同学就餐的情况。

2、反省,说一说看了图片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检讨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在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浪费粮食的情况。 展示几张饭店浪费饭菜的图片

3、看到这些现象你想说些什么?

(四)算一算

1、有人会说浪费点没啥,一粒米算什么?那我们就一起来算个帐吧。

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我们全国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4745

亿粒)每100万粒大米重约25千克 ,那我们会节约多少千克大米?一人每天平均吃300克米,可以吃几年?人的平均寿命为75岁,够吃几辈子的?

(五)了解一下

1、有人会说世界上有那么多得田地,有那么多的农民,有足够的粮食,不怕。其实不然,让我们通过数字解读来了解一下世界粮食的现状吧。

全球食品价格上涨创1845年以来最高

全球大米库存降至1984年以来最低

全球粮价可能将维持10年高价

世界粮食储备只够维持53天

粮食危机国已达37个

全球超过8亿人每天饿着肚子休息

冷战至今全球已闹5次粮荒

目前已有13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动

2、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下哪些忍饥挨饿的人,特别是非洲的闹饥荒的情况。

目前世界上饥荒最厉害的地方当属非洲,目前非洲大概有2500万的居民正在忍饥挨饿,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死于饥饿或与营养不良相关的疾病。人们靠各国的救济过日,但那毕竟有限,平日人们以吃树叶和杂草为生,瘦骨嶙峋,真正的皮包骨头。平时只能躺着、半坐,稍微移动一下都很困难,甚至可以说他们在静静等待着死亡的到来。饿极了的人抢夺救济粮,抢夺经过的船只,随之而来的犯罪也增多。(索马里海盗)

3、通过看图片,看到这些忍饥挨饿的人们,你有什么感想?

4、观看视频: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为了号召每个人节约粮食,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专门设立了世界粮食日,10月6日

5、听一听勤俭节约故事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自己勤俭节约的美德,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1)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

(2)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

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关于节约粮食的名言警句

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六)听了同学们讲了先辈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故事、名言,那么我们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节约一粒米?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八)小结

同学本节主题班会的学习和探讨你有什么收获?【爱的食粮】

(九)班主任做后序发言

同学们,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吗?那就请为解决世界饥荒问题尽自己一分微薄的力量。我们可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弘扬节约节约的优良作风,养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具体事作起,真正付诸实践,长期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起来。

爱的食粮 第六篇_爱惜粮食教案

爱惜粮食

教学目标:【爱的食粮】

1. 了解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

2.观看水稻的种植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 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生活,导入主题--爱惜粮食

1. 同学们,今天都吃过早饭吗,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早餐吃什么? 出示图片:粥、油条、面包。这些食物的原料是什么?引出米和面粉。

2. 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你们还知道哪些食物的原料也是米或面粉。

3. 小朋友们举了好多例子,那么米和面粉又是从哪里来的?认识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稻和麦。

4、视频(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因为吃不到粮食而活活饿死)

你看了这个小视频有何感想?

活动二:探究米的由来,体会来之不易

1. 小朋友们一日三餐中,几乎天天要吃什么?不吃饭会怎么样?

2. 小小一粒米真是太重要了,爱惜粮食也太重要了。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

3. 观看视频

说说大米诞生过程中最感兴趣的环节,并谈谈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4. ( 多媒体演示米粒的由来)我们来听一听小小一粒米的介绍——

5.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原大米诞生的整个过程。个别交流,上台补充缺少的环节(小组合作交流)

播种 插秧 田间管理 收割 碾米

6 过渡:原来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是啊!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

观看插秧录像

7体验游戏:让我们学一学插秧。交流插秧动作的要求,并请一位同学做标准示范。全班小朋友体验插秧一分钟。出代表进行游戏比赛插秧苗。

8. 活动后谈感受,激发情感:

从插秧的时间、面积、天气条件等方面展开,感受农民的无比辛苦,体会大米的来之不易,板书“来之不易”。

9 有一首古诗《悯农》描绘农民辛勤劳动,让我们来读这首古诗,体会耕种辛劳。齐声朗读。

活动三:行为辨析,提高认识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粮食作物以及水稻种植的一般过程,也知道了粮食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更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我们平时做得如何呢?

1. 图片展示学生食堂浪费粮食的图片。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 思考:我们该怎样爱惜粮食,减少浪费?

3. 多媒体演示:一个班级40人,每人每餐省下一粒米,20天后省下1碗米饭;全校800人,20天后省下20碗米饭;全国13多亿人,能省下数不清的米饭。数字的例举,可以更直观地感受积少成多的力量。

4. 我们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我们要爱惜粮食呢?

拓展有关知识,引用相关中国非洲的资料,出示非洲饥荒儿童的图片,使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受到触动,感情得到深化。

5. 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我们要爱惜每一粒米。(板书:爱惜粮食)

活动四: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 例举生活中爱惜粮食的好例子或好方法,教师给于适当的评价。

2.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爱惜粮食》,齐读。

3. 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爱惜每一粒米,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请同学们将“爱惜粮食”说给你的伙伴吃。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板:人人有责)

课前老师让小朋友收集了爱惜粮食的古诗和谚语,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并谈谈你对收集的古诗和谚语的理解。

(学生交流相关的诗句和名言,深化对农民劳动艰辛的体会)

板书: 爱惜粮食

来之不易 人人有责

爱的食粮 第七篇_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周队日活动方案

504中队

甲:尊敬的老师们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珍惜粮食”周队日活动正式开始。

甲:全体立正,升国旗,奏国歌。 敬礼! 礼毕!

乙:出队旗!(背景音乐《悯农》响起)

甲:嗨,×××,你知道刚才这首歌叫什么吗?

乙:这可难不到我,这是悯农,我还会背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甲:恩,不错。

乙:那是,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

甲: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

乙: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小伙伴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猜一下!

甲: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表演《一粒米的自述》

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

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

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

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

中国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

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

爱惜粮食品德好,小朋友们要记牢。

乙: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用汗水、劳动换来的,是劳动成果。我们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每一粒粮食,不能浪费。

甲: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小品:

③ 端饭不小心,撒了一地。 吃饭嘴刁,不合口味就不吃,随意倒掉。 饭里有一粒小砂子,就把整口饭吐出来。

④ 吃包子,咬一口不喜欢吃,马上扔掉。

乙: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一盒盒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

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

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

甲:同学们演得真好,通过观看小品,你们一定也从中也受到了教育,希望你们把这种“勤俭节约”的意识传达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共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乙: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根甲: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爱惜粮食的美谈,让我们一起在聆听中互勉互励。

学生1:我知道,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

学生2:我知道:周恩来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即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

学生3:我知道一句名言: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学生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 朱伯儒

学生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学生6: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中国 吴兢

乙:听了同学们讲了先辈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故事、名言,那么我们也要以勤俭为荣,浪费为耻。请听快板《粮食 宝中宝》

表演快板:

粮食粮食宝中宝,人民生活少不了。

你一粒,我一粒,积少成多变国宝。

我国大,耕地少。十三亿人口要吃饱。

气候复杂灾荒多,浪费粮食不得了。

小朋友,要记牢,粮食粮食宝中宝。

面不扔,饭不掉,人人都当好少年。

甲:粮食粮食宝中宝,我们如果不浪费,涓涓细流能成大海,积少成多就能变成

塔。

乙:主持:一粒米,看上去没有什么了不起,但积少成多,粮仓的米都是一粒一粒堆积起来的。爱惜粮食就必须要从爱惜什么开始?(一粒米)

甲:对了!下面到了最激烈的环节--抢答题,看谁答得快,但必须要在说了开始才能举手,如果违规了就不能回答。请小朋友认真听,准备好。

①每年的哪一天被联合国规定为“世界粮食日”?

--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②谁知道我国国务院规定每年的什么时间是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③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唤起大家注意粮食问题,教育、鼓励人民爱惜和节约粮食。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

乙:大家都说得对,爱粮食,保护资源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每个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八条就提到“爱惜粮食”。

合:希望同学们牢记,行动起来爱惜粮食。

甲:接下来有请我们的辅导员施老师为我们国旗下讲话。

辅导员: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还有多少父母正在为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

同学们,为了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让我们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班级”的带头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 更学会了如何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田中五谷,以养人民,爱惜五谷,即时善心。修善者存,不善者亡,惜谷获福,殄谷遭殃。

乙:全体立正,有请施老师带领我们呼号。

甲:退旗。 敬礼! 礼毕!

合:“珍惜粮食”周队日活动到此结束。各班有秩序的回教室。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gr/419031/

推荐访问:恋爱中的帅男孩 柏林爱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