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滥竽充数原文译文对照翻译

滥竽充数原文译文对照翻译

时间:2018-10-01   来源:自我鉴定   点击:

【www.gbppp.com--自我鉴定】

滥竽充数原文译文对照翻译 第一篇_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名句翻译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 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 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 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 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 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 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 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 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 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 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 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 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 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 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

1.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译文:马虽然跑得快,但是这条路并不是去楚国的。

2. (楚王爱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 译文:大臣们每天只吃一餐,起床后,先呼气后屏住呼吸,再把腰带束紧然后扶住墙壁才能站立起来。]

3.(学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4.(郑人买履):“宁信度(du),无自信也”。宁:愿意;度:尺寸。

[译文:我宁愿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矛与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鬻(yù):卖;

[译文:楚国有个卖盾和又卖矛的人。]

原文:“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这人不能回答。]

6.(关尹子教射):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译文:可以了,要记住之所以能射中靶箭的道理。

7.(欲速则不达):原文: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8.(螳螂捕蝉):“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漶也。”

译文“螳螂潜伏在蝉身后想吃,可不知黄雀已在后埋伏许久。 一心只顾看前面的利益,而不为后想想。

9.(鹬蚌相争)原句:两者不肯相舍,渔人得而并擒之。

[译文“鹬和蚌谁也不让步,结果都让渔人得到了。]

10.(东施效颦):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知道西施邹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为什么美?]

11.(叶公好龙):

①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译文: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

②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其实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而非龙的东西。”]

12.(刻舟求剑):

原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喏此,不亦惑乎!

[译文: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13.(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失实的,假的。 竽:一种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原文:“ 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14.(井底之蛙):

①原文“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

(译文: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

②原文“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译文: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

③原文“夫不为叱久推移,不从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译文: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的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可能说在东海生活的大快乐吧。)

15.(杨震暮夜却金):

①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译文: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什么回事呢?};

②密日:“暮夜无知者。”

{译文: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

③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译文: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

16.(活见鬼):

原文“①有赴饮夜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译文:有个人赴饮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就打起伞来遮雨。];

②原文: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

[译文: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惶惶张张地跑来,大喊着“有鬼”];

③原文: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愕然:(译)目瞪口呆。

17.(浙江潮):

①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译文:钱塘江大潮,古今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②原文: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译文:海水像用银水堆成了座城市,站在江岸边宛如白玉似的浪花涌来。]

18.(掩耳盗铃)

①原文:“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译文:他怕别人听到了钟声会来抢他的钟,于是他在锤子敲钟时捂上了自己的耳朵。]

②原文:“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19.(拔苗助长)

原文: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

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古文名句翻译

1.其岂学不如彼也?

译文:莫非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吗?

2.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

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天下的百姓被秦王朝统治,受苦受难已很长时间了。

今城以吾众诈自称工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如今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工子扶苏和项燕的军队,向天下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7.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译文:恒侯身体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泰国去了。

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绿色的台鲜长到台阶,绿色的青草映入窗帘。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日常交往的人都是渊博的学者,没有那些目不识丁的无功名的人

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先生有什么见教?

已言之王矣。

译文;我已经对大王说过这事了。

12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译文:空隙时,就漫步而行,漫漫而行

13.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深秀而繁阴。

译文: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4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一座四脚翘起象鸟展翅欲飞的低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15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久也。

译文: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16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译文: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壁,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17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装设备的精良。

18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

1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的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生命选择正义。

2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滥竽充数原文译文对照翻译 第二篇_文言文翻译80篇

1.滥竽充数 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2.孔子路过泰山脚下,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扶着轼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椿伤心事似的?”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学生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3.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把珠宝卖给郑国人。(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熏盒子,用珠玉来点缀(它),用玫瑰宝石来装饰,用翡翠来装饰边沿。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

4.薛谭学讴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秦青的)歌声震撼林木,响彻云霄,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此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5 师旷劝学 晋国的平公(皇上)问师旷(字子野,人名)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我这个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燃火炬照明,和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

6田登为郡守 田登担任一个郡的太守,对别人说到他的名字感到愤怒,触犯的人必定用竹板打,于是整个州的百姓都把“灯”叫做“火”。正碰上元宵节放花灯,官吏在集市上张贴告示,说:“本郡依照惯例放火三天。”所以谚(yan)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来源于此。

7颜回好学 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早已全白,早死。孔子哭得极度悲伤,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 这样好学的弟子) ,学生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错误。他不幸去世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8人有卖骏马者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好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1]

9扁鹊见秦武王 医生扁鹊拜访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为秦武王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楚。”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假使像这样掌管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每一个举

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10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有一次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了,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我)口口声声教你、告诫你,你却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陈万年不敢再说了。

11吴讷为官清廉 明朝的吴讷是由医士举荐的,官位达到了监察御史。吴讷巡访贵州返回时,地方官员为讨好他,派人携黄金百两追到夔州送给他。吴讷退回了未启封百两黄金,还在上面题诗一首写道:“(我带着)简朴的行装向东返还,将要渡过前头最危险的滩头。如果有赃私和土特产,就任由它沉没在江中。”

12吕文穆公逸事 吕蒙正在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尤其赏识。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古镜,他说此镜能照二百里地, (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只不过碟子般大小,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的(镜子)?”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言语。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都说他比李卫公更贤德。体现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13漱石枕流 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知道自己口误,幸亏他机敏,就“顺水推舟”,解释说:“我之所以要枕流,是想洗耳;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

14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车子和车版互相依傍,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15.朝三暮四 宋国(今河南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这个老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

16狐假虎威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反而以为是害怕狐狸。 17.女娲补天 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毁坏了,大地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能熄灭,洪水汹涌而不能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 砍断海中大鳌的脚来做撑起四边屋脊的栋梁,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得到了修补,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摆正了,洪水得到了控制,冀州得到了平定。恶禽猛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活下来了。

18.螳螂捕蝉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身边的大臣:“谁再敢劝阻我,我就处死谁!”有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想要劝吴王,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他便每天拿着弹弓、弹丸在御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打湿了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吴王发现了他,觉得奇怪:“你早上在花园干什么?露水打湿了你的衣鞋。”那少年对吴王回答道:“回禀大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高高的树上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自己的身后;螳螂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想扑上去捉住它,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家伙,都力求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 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的太有道理了”于是随后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主意。 19.歧路亡羊杨子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他的亲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杨子问:“为什么会逃跑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因此返回来了。”杨子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有些闷闷不乐,他眉头紧锁、脸色灰暗、一言不发多时,那一天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露出一丝笑容。

20.塞翁失马 靠近边境的一个擅长道术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对他的不幸表示安慰。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成为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祝贺他。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成为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骑马的时候从马上掉下来摔折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能成为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死了十分之九(绝大部分)。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所以,有时候福就是祸,祸就是福,这样的变化是无止无尽的,这深奥的道理是不可预测的!

21.嗟来之食 齐国发生严重饥荒,黔敖摆放食物在路边,用来给路过饥饿的人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水,说道:“喂!来吃!”饥民抬起头瞪大他的眼睛,盯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跟在后面向饥民道歉,最后饥饿的人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

22.门可罗雀 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庄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guī,龟)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他复官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能够生死往来,才能知道交情的深浅。贫穷之时与富贵之时,可以看到大家和你交往的态度行为。地位高贵与地位低贱,足可以见证人际交往的真谛。)”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23.死灰复燃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被打败后,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

24.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籽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25.孟子自责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两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你媳妇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无所防备。现在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说休妻的事了。

26.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曾经在蕺(jí)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几百元钱了。”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去找王羲之,求王羲之再写一次,王羲之笑着并没有回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27.鲁国之法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能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在诸侯国赎了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到鲁国后却拒绝收下补偿金。孔子说:“端木赐,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28.秦西巴纵麑 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并叫唤。秦西巴不忍心,放走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啼叫,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走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29.画地学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郑氏下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荻杆在地上练习写字。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明,悟性过人,读过的书当即就能背诵。等到成年时,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欧阳修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生性刚直,见义勇为,即使有圈套在前面,都一直前往即使身受伤害都不回头。即使多次被贬官放逐,他的志向也没有改变。

30庸医治驼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保证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样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踩踏。驼背倒

是很快就弄直了,人也跟着死了。他的儿子想要告官,医生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哪管人死活!"天哪,如今的做官的人只管收钱,不管百姓死活,和这个医生有什么区别呢?

31苏秦之楚 苏秦到楚国去,许多日后才能够见到楚王。他们交谈结束后,苏秦向楚王告别后走了。楚王说:“我听到您的名声就像听到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迢迢千里来见我,竟不愿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柴草比桂木还贵,掌管进见的人像小鬼一样难得见面,大王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吃玉,烧桂木,依靠小鬼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在客馆住下,我接受教导了。”

32.孙亮辨奸 孙亮热天到西苑去游玩,想吃生梅子,就派一宦官捧用一只有盖子的银碗去向管皇家仓库的官吏处去拿蜂蜜。宦官向来与仓库官吏结怨,就把一颗老鼠屎放入蜜里,开口说仓库官吏失职。孙亮立即叫仓库官吏把装蜂蜜的瓶子拿来,问道:“蜂蜜既然盖得很严,不应该有老鼠屎。那个宦官没有向你要求过什么吗?”仓库官吏叩头说:“他曾经向我要过皇宫里用的褥子,但我没有给他。”孙亮说:“他必定是为了这个缘故啊,也容易弄清楚。”他便下令把那颗老鼠屎弄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孙亮笑道:“老鼠屎如果早就掉在蜜里,应该里外都是湿的;现在里面是干的,可见是你冤枉害他啊。”因此宦官低头认罪。

33.郑人买履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4.南辕北辙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伸展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面朝北面驾着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即使马好,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路费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样越好,却让他离楚国越远!现在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成为霸王,每一个举止都想取信于天下。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距离大王的事业越远。和去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35.一鸣惊人 .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身高超过七尺,能言善辩,多次出使诸侯国,不曾蒙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猜谜语,好彻夜宴饮,作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起来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会让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维持了三十六年。

36.痀偻承蜩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的技巧真是巧妙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

滥竽充数原文译文对照翻译 第三篇_小升初文言文翻译

小升初择校20篇文言文 1、 《疑邻窃斧》

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行动、颜色、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出自《吕氏春秋·去宥》和《列子·说符》

注释: 人有亡斧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失。 意:同"臆",怀疑 。 其:指代邻人之子 。 窃:偷。 颜色: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没有不像。 俄而:一会儿,不久。 谷:水沟 。抇:读hu,挖掘。 他日:另一天。 复:再。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觉得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文章启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2、《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注释] ①宣王——齐国国君②竽(yú)——古代乐器名,象现在的笙(shēng)。③必——一定,必须④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这里带有嘲讽意味。请——请求。⑤说——同“悦”。⑥廪食(lǐnsì)以数百人等——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给..吃。以,同“与”。等,相同。⑦立——继承了王位 。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3、《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②,顾反为女

杀彘③。”妻适市来④,曾子欲捕彘杀之⑤。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⑥。”曾子曰:“婴儿非与戏⑦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也⑾。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市:集市。 ②女还:你回去吧。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③顾反为女杀彘:等我回来为你杀猪。顾反:我从街上回来。 反,通“返”,返回。彘:读"zhì”,意为猪。 ④妻适市反:妻子刚从集市回来。适:恰巧。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代词,指猪。 ⑥特与婴儿戏耳:只不过与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特„„耳:不过„„罢了。特,不过,只是。耳,同“尔”,罢了。 ⑦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⑧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子:你,对对方的称呼。 ⑨而:则;就。 ⑩成教:教育有效果。 ⑾逐烹彘也:于是就杀猪煮肉吃。

翻译:曾子杀猪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捉猪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开

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亲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启示:曾子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曾子的这种行为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孩子也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4、《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恶⑦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矣。——《吕氏春秋》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背着。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⑥遽(jǜ)——急速。 ⑦恶——害怕。 ⑧悖——荒谬。

【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

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

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

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糊涂了。 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他白白杀死了骆驼 成语寓意: 门铃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5、《杀骆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① 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

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

翻译: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

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了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 6、《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注释】① 释:放下。② 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③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本篇选自《北史·李惠传》。④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⑤ 群下:部下,属员。⑥ 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85121/

推荐访问:滥竽充数原文及翻译 滥竽充数文言文翻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