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模板 >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时间:2018-08-18   来源:写作模板   点击:

【www.gbppp.com--写作模板】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第一篇_青岛版5年级数学下册所有知识点(加强版)

一、认识正、负数

一、温度

1、℃是温度单位,读作:摄氏度,写作:℃,这是常用温度单位。 2、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也表示有温度)。 3、比0℃高的温度称为零上温度,零上温度前加“+”(正号),读作:正。 4、比0℃低的温度称为零下温度,零下温度前加“-”(负号),读作:负。 5、零上13℃,写作:+13℃,读作:正十三摄氏度。 也可以写作:13℃,读作:十三摄氏度。 6、零下12℃,写作:-12℃,读作:负十二摄氏度。 7、“+”是正号,读作:正,可省略不写, “-”是负号,读作:负,不能省略。 8、零上温度 > 0℃ > 零下温度 二、海拔

1、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把海平面看作0米,低于或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称为“海拔高度”。不同地区海拔高度不同。

2、表示海拔高度时,比海平面高记作:“正”,比海平面低记作:“负”。 3、比海平面高848米,称为海拔正848米,写作:+848米 或 848米。 4、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为海拔负155米,写作:-155米。 三、正负数

1、以0为分界线,0以上为正,如:+13、45、848、1、+99。

0以下为负,如:-12、-3、-155、-14、-75。

2、写正数时,“+”可省略不写,读正数时,带“+”的要读“正”,省略“+”的不读。 如:+30读作:正三十;30读作:三十。 3、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读负数时,一定要读出“负”字。 4、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正数 > 0 > 负数 (正数 > 负数)

6、负数比较大小,去掉负号比大小(即比较两个正数大小),哪个数大,添上负号后,这个数就就小。如:12>8,-12<-8。 四、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描述两个量的意义是相反的,即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红旗的升起和降下;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向东走的路和向西走的路;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例:1个西瓜平均切成6块,吃掉1

3

,还剩几分之几,单位“1”是1个西

瓜。240袋面粉,运走80袋,剩下的是总的几分之几,单位“1”是240袋面粉。)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4

5、13

)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56

的分数单

位是

1716

、113的分数单位是1

13、123的分数单位是23)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b≠0),a÷b=

a2112153b

。(2÷10=10=5、12÷3=3=4、15÷4=4=34)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3、42

77、11、8

真分数都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1111

、7

9173、5、4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7、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73=213

,读作2又三分之一、95=14

5,读作:一又五分之四)

8、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

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能化简的分数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123=12÷3=4、174=17÷4=4„1=414、266=26÷6=4„2=421

6=43) 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再加上真分数部分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41

(44)14

=

4=174、513=(53)

13=163、237=(27)3177

=7) 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22433393=32=6、5=53=15

、1624=168248=23、2045=205455=4

9)

三、分数加减法(一)

1、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2和18的公因数:1,2,3,6。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2、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是互质数为止(只有公因数1),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若其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整除,则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小的那个:12和6的最大公数是6,2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161682202424=248=3、45=205455=49像3、9、1

3

„这些,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例:12812811

15+15+15=15

=15、

38-18

=318=21

8=4注: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5、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分母是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例:

13

+34=1434+33

43=412+912=4912=1112、2423465-15=53-15=15-415=6415=2

15

) 6、分数比较大小:

①同分母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45>2

5) ②同分子分数: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比较大。(227>11

) ③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要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2

3

、34,812<912) 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6、12、18„„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8、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

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

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若其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整除,则最小公倍数是其中最大的那个:6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6,30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0)

8、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做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做分子,能约分的分成最简分数。(0.8=810=82102=4

5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0.12=

1212100=4100=3

25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9、分数化成小数:

①分母是10、100„„的分数,直接去掉分母,分母后面有几个0就从分子的末尾向左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310=0.3、97

100

=0.97) ②分母不是10、100的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

197753530=19÷30≈0.633、20=7÷20=0.35或7

20=205=100

=0.35) 四、方向与位置

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第3列第2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2)表示。一般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

五、分数加减法(二)

1、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例:把

34和56

通分,34=3343=912、56=5262=1012,公分母是12。注:通分时,用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计算最简单)

2、分子是1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用分母的积做新分母,分母的和差做新分子,即

1a+1b=baab

,1a-1b=baab。(例:13+14=4334=712、114313-4=34=12) 六、统计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优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并能直观对两组数进行对比。(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月

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

2、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3530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优点

:

252015

1050

一月二月三月

四月五月六月

不但可以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

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由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按长度分成3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同)组成,从一个方向观察,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长、宽、高。

3、长方体总棱长=4长+4宽+4高=4×(长+宽+高),正方体总棱长=12×棱长。

4、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正方体的特点:6个面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7、S长方体=(长×宽+长×高+宽×高)×

2=(ab+ah+bh)×2 前 2

S正方体=6(棱长×棱长)=(a×a)×6=6a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 3和立方米m3) 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10、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

V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积×高 V=sh 升mL) 1升(L)=1立方分米、1毫升(mL)=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第二篇_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全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为基础,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本教材由众多数学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特级教师、教研员及一线骨干教师编写,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教学总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

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单元(组)教材分析

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二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单元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一定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

四单元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五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预算打下基础。

六单元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后安排的。

七单元系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

八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度,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六、单元(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单元: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单元:1、 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2、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3、 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4、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三单元: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四单元: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能力。3、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五单元: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在学习过程中,是大家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体会将知识条理化的重要性。

第六单元: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2、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3、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4、培养学

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5、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6、通过研究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变化,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第七单元: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八单元: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是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七、教学内容(单元或组主要训练项目)

本册内容包括: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方向与位置;统计;长方体与正方体;可能性;数学与生活。

八、单元(组)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 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第三篇_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一单元 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

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正、复数的意义。

课时计划:3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和不足,以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信息窗1:认识正、负数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活动内容:教科书2—3页。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点、难点: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课件、温度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教师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第一红点问题)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

(师板书+13℃ -3℃)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课件出示第二个红点问题)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

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

(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课件出示海平面示意图)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 „„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

(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

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再次讨论。

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第一题:

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学生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给予评价。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3.自主练习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教师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问题。

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谈收获,教师及时给予合适的评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活动内容:教科书4-7页。

活动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标签。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

(学生写出—3℃ 、—10℃ )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课件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 —3 ℃与—10℃ 哪个温度更低?

师说: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 表示的温度低。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

①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

②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

③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④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⑤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给予评价,鼓励其进步。

2.自主练习第5、7题

①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

②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8题

(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

①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

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①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②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

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第四篇_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

1

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一单元 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

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正、复数的意义。 课时计划:3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信息窗1:认识正、负数

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和不足,以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活动内容:教科书2—3页。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点、难点: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课件、温度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72419/

推荐访问:青岛版五下册数学课本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