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

时间:2018-06-17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一篇_201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涂阳、仅培养、菌阴、未痰检)、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

其他传染病:水痘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每半年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登记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要与网上录入相一致。

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年1月 2015

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二篇_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

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

一、 2012年1月-----2012年8月门诊就诊病人4012人次,门诊登记腹泻病人4人, 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新发病病例0例,占就诊病人总数的0% 报告的0例传染病中,1月报告0例,2月报告0例,3月报告0例,4月份报告0例,5月报告0例,6月报告0例,7月报告0例,8月报告0例,1—8月份报告未发现新发传染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0%。

二、疫情报告工作情况 3月15日单位组织了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自查,未发现传染病漏报,相关科室疫情报告及时,0张报告卡中,卡片项目完整的0张,报告完整率100%,卡片内容与病案一致,报告一致率100%,纸质卡片与网络卡片一致率100%。

三、情况分析:1—8月份无传染病人,4例腹泻病人。门诊日志有缺项,个别登记不全四、下一步工作要求和计划:

1.是要加强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让所有法定传染病报告人及时了解本地传染病发病情况,了解我单位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和疫情报告情况,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质量。

2. 要加强霍乱防治,严格腹泻病人的诊治。门诊要

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认真登记.

3. 加强门诊日志的登记及完善,列入工资考核。

2010年8月

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三篇_201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及流程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工作规范。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传染病疫情报告】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涂阳、仅培养、菌阴、未痰检)、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

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

其他传染病:水痘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传染病疫情报告】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上报院主管领导,同时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以及时删除。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

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10、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的工作流程见下图。

本工作流程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图

(1)医护人员及其他职能人员发现甲类、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病的可疑聚集现象以及新发传染病

(2)立即电话通知预防保健科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

(3)预防保健科立即上报院主管领导

(4)院主管领导组织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

(5)如确诊则立即在2个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区疾病控

制中心

(6)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四篇_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五篇_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考核试题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 姓名: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几类几种( A ) A. 甲类2种、乙类2 6种、丙类11种 B.4类40种 C. 3类36种 D.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有( ACDE )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肺炭疽 D.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F.乙脑、血吸虫病

3.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几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 A )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D ) A. 1

B.2 C.3 D.n

5.传染病报告卡上的病例分类包括(ABCDE ) A.临床诊断病例 B.病原携带者 C.疑似病例 D.实验室诊断病例 E.阳性检测结果

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 B )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 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进行网络直报或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

7.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以下哪些情况,应由该区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 ( ACD ) A.诊断变更 B.已报告病例发生其他法定传染病 C.填卡错误 D.巳报告病例死亡

8.目前卫生部明文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ABD ) A. 脊髓灰质炎 B. 霍乱 C.乙肝 D. 艾滋病 E.伤寒副伤寒

9.责任疫情报告人包括( ABC )A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 B乡村医生 C个体开业医生 D采供血机构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

1 0.以下哪些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 AC ) A. 乙型肝炎 B. 疟疾

C. 血吸虫病 D.梅毒

9责

二、填空题:

1、至2013年1月1日止,依据《传染病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类共计( 39 )种,其中甲类有( 2 )种,乙类有(26 )种,丙类有(11 )种。

2、报告法定传染病( 确诊)或( 疑似 )病例临床医师应在法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并上报给本院预防保健科( 报卡负责人员),预防保健科通过( 专人 )网上直报。

3、为保证烈性传染病及时上报,本院法定传染病网上直报时限为甲类( 2 )小时内,乙类( 24 )小时内,丙类( 24 )小时内,部分(乙 )类传染

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并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由上级疾控卫生行政部门( 规定 )时限报告,迟报、漏报、不报有(追责 )制,造成传染病暴发大流行等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问答题:

1、甲类传染病包括那几种?

答: 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包括几种,具体有哪些?

答: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2、艾滋病 3、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未分型) 4、脊髓灰质炎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6、麻疹

7、流行性出血热 8、狂犬病 9、流行性乙脑 10、登革热 11、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 12、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 13、肺结核(凃阳、仅培阳、凃阴、未痰检) 14、伤寒(伤寒、副伤寒) 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6、百日咳 17、白喉 18、新生儿破伤风 19、猩红热

20、布鲁氏菌病 21、淋病 22、梅毒(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

23、钩端螺旋体病 24、血吸虫 25、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26、甲流

3、丙类传染病包括几种,具体有哪些?

答:1、 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

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11、手足口病

4、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怎样规定的?

答: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实行强制管制,2小时上报

2.乙类传染病实行严格管制,24小时上报

3.丙类传染病监测管制,24小时上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六篇_传染病疫情专职报告人员的设定

东沙河中学

传染病疫情专职报告人员的设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为了有效地遏制传染病地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 更及时地发现传染病,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特设立专职疫情报告人员.

学校班主任为疫情报告人员, 校医为疫情专职报告人员,其具体职责是: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检查。

3.一旦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及时隔离,避免传染病进一步蔓延。

4.利用学校的现有各种资源,对全校师生进行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教育,从而使全校师生对于传染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大家都参与到传染的防治工作中来。

东沙河中学

二〇一三年九月

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七篇_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人员职责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人员职责

1. 在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宣传贯彻传染病有关法律、法规、传染病知识的培训。

2. 负责管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管理、上报,每天不少于2次上网录入与查询。

3. 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临床医生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准确、完整、报告及时。疫情直报人员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络报告。

4. 对于漏项、错项等信息不准确的卡片,网络直报员应即时核实、修正,并及时将更正后的传染病报告进行网上直报。

5. 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中的时限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上报信息准确完整无误。

6. 负责对全院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信息工作督导、培训(包括新入院、实习医生的传染病知识的培训)、自查工作(每天或每周一次)。

7. 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存档、备份。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54799/

推荐访问: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