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模板 > sci论文要求

sci论文要求

时间:2018-04-11   来源:写作模板   点击:

【www.gbppp.com--写作模板】

sci论文要求 第一篇_sci论文写作插图一般要求

sci论文写作插图一般要求

sci论文写作的图表一般是重要研究结果的展示,插图质量的好坏往往也会直接影响着科研论文的发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高质量的SCI论文插图对于sci论文写作发表的重要性。

以下将介绍一般SCI杂志对插图的各种要求,并说明如何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做好原始数据和图片的采集工作,希望能从根本上帮助科研工作者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1. SCI论文插图一般要求:

1) 尺寸符合杂志社的要求(宽度8.3~17.6厘米,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2) 字体符合杂志社的要求(Times New Roman/Arial);

3) 同类型文字的字号保持一致(Font size ≥ 8 pt,字体太小印刷版看不清楚);

4) 线条粗细保持一致(Line weight; 0.25~1 pt);

5) 准确、清楚、有条理的图片标记,插图上所有元素对位整齐;

6) 插图内容应占据整张插图的90%以上空间,四周不能留太多空白区域;

7) 颜色模式符合杂志社的要求(RGB, CMYK);

8) 图片分辨率超过杂志社的最低要求(彩图 ≥ 300 dpi;线条图 ≥ 1000 dpi;灰度图 ≥ 600 dpi;组合图 ≥ 500 dpi);

9) 格式符合规范(位图,TIFF,矢量图,PDF/EPS);

10) 大小合适(每张插图最好不超过10M,推荐保存为TIFF格式并选择LZW无损压缩模式);

2.sci论文写作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原始素材?

大家在收集原始数据和图片时,应特别注意获取高质量的原始文件,并长期保存。

(1)照相机拍摄类照片

拍摄时应注意如下要点: 1) 注意摄入参照物。如需比较拍摄物尺寸大小的,应辅以

钢尺做参照,如肿瘤体积、裸鼠大小等; 2) 背景应尽量干净,推荐以浅蓝布作为背景,注意减少血渍及其他污染物的干扰; 3) 仔细检查相机设置,分辨率越高越好,推荐2560×1920dpi及以上分辨率; 4) 对焦准确,不要逆光拍摄,多拍几张;及时检查效果并挑选可用的,正确命名,并将原始照片长期保存(不要用word或ppt保存);

【sci论文要求】

(2)条带类图片

拼图前,条带类图片需要通过图片软件进行裁剪和预处理,并添加箭头和分子量等文字说明。sci论文写作插图应注意: 1) 保持凝胶完整; 2) 拍照或扫描时应尽量设置较高的分辨率,原始分辨率不低于300 dpi,越高越好,保存为TIFF格式备用。

(3)显微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图片

这类照片包括黑白图和彩色图。拼图前,往往需要预处理添加标尺和调整大小等。 sci论文写作插图应注意如下要点: 1) 尽量获取高分辨率的图片,原始分辨率不低于600 dpi,越高越好,保存为TIFF格式备用 2) 注意添加标尺,至少在同批次、同参数的系列照片中的一张上添加,否则后期没有参照将无法处理。

(4)数据图表类结果

一般由数据处理软件生成,如Excel, Origin, Graphpad, SPSS等,属于线条图范畴,要求分辨率不低于1000 dpi,或直接通过PDF/EPS格式投稿(如杂志社允许)。 sci论文写作插图应注意如下要点: 1) 原始数据必须完整、准确; 2) 分析仪器记录的数据最好导出为Excel格式,以便统计软件识别和处理。 3) 将图表转化成PDF格式,必要时可通过AI对PDF格式图表进行编辑; 4) 所有原始数据和图表,皆应长期保存,必要时杂志社可能会要求提供数据分析的结果不要截图,尽量不使用图片形式保存结果,以免后续不好修改。

(5)编辑公司协助处理的插图

虽然论文编辑公司有协助制作SCI论文插图的服务,但很多作者只关心最终的结果——图片本身,却往往忽略了处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源文件。 sci论文写作插图应注意如下要点: 1) 绘制类插图,要求提供PDF版,必要时提供符合杂志社要求的高分辨率TIFF图片; 2) 照片类插图(如拼图服务,壁报排版等),要求提供高分辨率TIFF图片,并提供软件处理过程中的源文件(如P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PSD源文件),以便后期修改。

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sci论文写作在准备插图的每个环节,请务必遵守科研道德及出版伦理的基本原则:不篡改数据、不捏造结果、不伪造图片!

sci论文写作相关知识,请关注【辑文编译】高质量的sci论文发表网。广州【辑文编译】汇聚了来自全球着名100多所顶尖高等教育学府的600多名各专业博士团队的雄厚学术力量,主要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工作者提供SCI论文写作发表﹑医学论文润色编辑和各类科研设计相关服务。

sci论文要求 第二篇_Sci论文格式与一般性规范

Sci论文格式与一般性规范

SCI论文发表除应符合撰写论文的一般规范,如准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专业名词术语、符号、缩略语等,以适应现代学术、信息、情报交流与贮存的需要。

另外,依不同的论文类型,在内容表达上应各有侧重,这样文章就会具有鲜明的特点。

例:临床观察总结疗效,应侧重描写疗效,并注意其可比性;

现场调查类,要注意所获数据结果的启示,探索讨论疾病出现和流行的规律,使服务于预防保健和疾病防治;

形态观察类,应着重测量数据与以往文献资料的不同之处及其实用意义; 生物反应类,对实验数据、条件要求严格,并要详细交待实验材料、实验条件,以加强结果和结论的可信性。

此外还应注意样本代表性,组间可比性,观察结果的精确性,观察指标的可靠性,统计处理的准确性,结论推理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对一篇SCI论文的要求主要是: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实事求是,文字简练。做到准确地(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恰如其分不走样)、鲜明地(清楚明了、干净利落不含糊)、生动地(具体形象,有生气、修辞优雅不枯燥)表达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SCI论文格式,主要分成3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题部分和附录部分。 前置部分包括

①题目(title);

②作者(单位及/或个人姓名);

③内容摘要(Summary)、

④关键词(key words)。

主题部分包括

⑤前言(introduction);

⑥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⑦结果(results);

⑧讨论(disscussion);

⑨结论(conclusion);

⑩致谢(thanks)、参考文献(references)、完成论文或投稿日期、外文摘要。 附录部分包括图(chart)、表(table)、照片(photoshop)等。

格式并非一成不变,作者应根据文稿的内容、体裁及篇幅的长短撰写,切记不要硬套格式。

篇幅小的论文,可将前言、材料与方法两项合并,讨论与结论合并,并省去“内容摘要(Summary)”。

有协作关系或得到有关单位个人支持帮助的,要在首页注脚处加一项“致谢(thanks)”。( 誉中科技整理出品)

sci论文要求 第三篇_作为SCI论文的通讯作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作为SCI论文的通讯作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SCI论文里最有权威性的就是第一作者、和第通讯作者(第二作者),晋升的话也就是对这两大作者有用,相信大多数的人对第一作者都比较熟悉,今天就跟大家聊下通讯作者。究竟应该具备那些条件才能称得上通讯作者。

第一.是SCI论文的法定负责人。一般情况下,SCI论文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负有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因而,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简而言之,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这项科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而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这项成果的责任者和受益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专利,那么这个专利是属于通讯作者或者单位。

第二.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通讯作者一般是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其主要贡献是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研究经费等与实验相关的物质资源。而且还是试验的指挥员。通讯作者的身份一般是导师,教授或者研究机构的项目负责人。他们也许不直接做具体的实验,但是,在整个试验阶段,都会很关注试验的进程,提供指导性意见。

第三.有一个固定的通讯地址。这里的意思是通讯作者一般是有一个办公室和实验室。从另一个角度说,通常是导师,教授或者研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因为,论文发表后,在社会上会引起反响,必然会有通讯联系。要是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这必然带来通讯方面的困难。比如说,一个学生可能经常要换地方,没有固定的住处,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属于学生的),这样的话,通讯交流很不方便

第四.可以是论文的任何作者。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作者等。至于到底是第一,还是其他,主要看通讯作者在这项研究中真正起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要是他在整个实验中做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他就理所当然地即可做第一作者,也可做通讯作者。

其实说白了,要想成为通讯作者也简单,只要满足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均可,但是假如你能全部的满足,那就是相当权威的了。

sci论文要求 第四篇_SCI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SCI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SCI论文撰写有五个基本要求,即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 。只有满足这5点,才算是一篇合格的SCI论文。

1.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是SCI论文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就是Discussion)。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SCI论文对于Introduction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好的Introduction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所以大家应该在Introduction的撰写上下功夫。要写好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紧密结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A. 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不罗嗦;须知看文章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B. 文献总结回顾。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极力避免;一旦审稿人指出这两个毛病,很可能意味着表明你做的不够深入或全面,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文献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切记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而是从别人文献中发现的另一篇文献的数据);数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特差!此外,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原文照抄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C. 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Introduction的高潮,因而要慎之又慎。阐述局限性时,需要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研究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是中文文章易犯的毛病),SCI论文写作万万不可如此,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紧紧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需要注意文章的摊子不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篇好文章;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中文文章的特点是创新性要多要大,而英文文章的特点恰恰相反,深入系统的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算相当不错。

D. 总结性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Introduction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至此,Introduction的写作算是大功告成。但是写完之后,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仔细修改,琢磨每一个句子是否表达得恰当准确,这对Introduction的修改完善至关重要。

2. Methods:

Methods部分描述论文实验过程,这一过程的写作相对较为简单,但是需注意的问题不少,重要的在于完整和科学。完整就是实验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一些重要内容。Methods部分可按实验对象、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方法等来组织行文。只要能在以下4个方面做到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相信写好Methods不是主要问题。

A. 实验对象一般是人、动物或一些组织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明确;此外要注意国外刊物大多对牵扯到人或动物的实验都有一些特定要求,有些是不允许在人或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操作,这需要认真阅读投稿刊物中关于实验的详细规定;如果违反这一规定,可能会不接受评审或发表。

B. 实验设备,要对仪器型号、生产厂家、实验过程中的用途等作详细说明;实验设备之间的连接要科学正确,不要给人混乱或操作错误的感觉。设备使用时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或缺,尤其是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特定影响的操作更要详细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在Discussion中能够进行对应的分析。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前要校正(calibration),有的要求每阶段实验之后都要重新校正,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详细说明你的操作步骤或校正过程,便于评审人分析你的结果。

C. 实验材料,不同学科有不同要求。总体上来说要注意说明材料选择的必要性,也就是对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说明。如果这点描述不清,可能会导致整个实验过程不成立。

D. 实验过程,就是清楚描述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一般要附以实验流程图进行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很多,有文字式的,有文字和示意图结合的,不同实验有不同做法。一般来说,可能后者多一些(实验性学科尤其如此),因为这样能使评审人对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如果示意图画得漂亮,还可以增加一些印象分。描述时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对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关联要描述清楚,不要造成实验过程混乱不堪的印象,因为评审人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描述得来的。

3. Results:

有人把Results和Discussion放在一起写,但是大多数论文都是分开的。这两种做法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如果你的结果在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更加合适,并【sci论文要求】

不适合单独拿出来分析(或者是那样做很困难,导致Discussion成为鸡肋时),合在一起是合适的;反之就应该分开写。

A. Results的要求是翔实准确。准确是结果必须是真实的,不能伪造和篡改。翔实是提供最全面的分析结果,把一切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都提供给读者,不要故意隐瞒或遗漏某些重要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果不够翔实并不导致论文直接被拒,但结果的真实性被怀疑文章就肯定被拒。

B. 结果提供一般是表和图。不同杂志对图表要求不完全一致,应根据杂志要求分别对待。表格能清晰展示论文获得的第一手结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时进行引用和对比。图示能将数据的变化趋势灵活的表现出来,更直接和富于感染力。图表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结果展现更丰富。目前,大家越来越喜欢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但杂志却要尽量限制图的个数;因为会增加排版的困难,版面费和出版社的支出也就会增加。因此,建议大家在提供图时,尽量用最少的图提供最多的信息,最多不超过8个。图片太多显得罗索和累赘,主编不会欣赏;必要时可用表格替代一些图。图片格式要求每个杂志不同,用tif格式较多,不推荐用bmp(jpg更不能用)。有人说用矢量图清楚些,其实和tif没什么区别,只要足够清晰就行。黑白图片可免费,彩色图片绝对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C. Results和Discussion分开写时,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涉及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陈述结果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重叠,显得累赘,从而对Discussion不利。结果的描述也要注意层次安排,要按照条理性要求分别描述,显得逻辑性较强。不要乱七八糟,降低论文的可读性。

D. Results中大多要提供统计结果。方差分析的结果形式要根据刊物的格式给出,有的要求对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详细的给出,有的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p=0.02或者p<0.03等形式给出,自由度的表达也有特殊要求。这些细节问题虽然关系不大,但是注意格式统一,不要乱七八糟各自为战。统计分析结果过多时,可用表格给出,具体可参照SPSS软件分析之后的结果。如果论文结果部分通篇都是统计分析的数据,会显得凌乱不堪,表格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4. Discussion:

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是最难写的两部分。Discussion之所以难写,是因为这里面最能够显示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就是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广度指是否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解释实验结果。要写好Discussion,大概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步骤:

A. 选择要深入讨论的问题。Results中有的结果是重要的,有的则可一笔带过。选择合适的结果在Discussion部分进行深入讨论,是写好该部分首先要面临

的问题。一般来说,可根据如下原则来判断:如果你的结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没有得到的,那这个结果就是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和前人的研究一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就应该一笔带过而无需深入讨论。Discussion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并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区别、区别就是创新。

B. 对选中的问题按一定层次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说理要有根据、问题要讲清楚、讲透彻。选择的问题有时不只一个(多数情况是2个以上),因此要按一定层次描述清楚。一般来说,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开头和末尾。放在中间能将评审人的情绪带至高潮,前面是铺垫,后面是总结。这样的顺序似乎更合适。问题无论大小,是否重要,都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讨论:(1)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2)其次要系统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有多种(从实验设计角度,从理论原理角度,从分析方法角度,或借鉴别人分析方法等等)。重要的是将这个问题深入阐述清楚,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要做到这点的确很困难,因为评审人总会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只可能尽量做到这一点罢了)。

C. Discussion部分还要注意保持和Results的一致性!就是结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千万不要出现按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这种情形,那证明你的讨论思路是彻底的失败或你的实验压根儿就是失败的。所以Discussion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尤为重要。由于中英文表达的不同,在投稿之前要尽量避免出现表达上的误解,如果论文因此被拒是很冤枉的。

5. Acknowledge & References:

Acknowledge主要分为两个:第一是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中国一般都是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大多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写基金时一般要标注清楚基金号码(Grant Number),只有这样才算是该项基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算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须知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是在没有资金资助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这一点非常必要。第二是对参与人员(没有列在作者中的研究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如果通过一审和最终接受发表,还要添上对editor和anonymous reviewers的感谢,这是基本礼貌。

References重要在于格式。不同杂志对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不一样,具体下来有所区别的可以分为:作者的写法,有的是简写在前,有的简写在后,有的简写有点,有的简写没有点;文章的名字,有的要加上引号,有的没有引号;期刊的写法,有的要简写,有的要全称,有的要斜体,有的则不需要;年和期卷号的顺序,有的是年在前,有的是年在后;期刊论文、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四种

引用的格式各不相同;文献的排列顺序,有的是按照字母的顺序,有的则是按照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看来很是琐碎,但是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排列的乱七八糟,那就会使得评审人对你论文的印象很差,认为你没有认知组织和撰写论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事情虽小,影响却大,还是要认真组织为好。

此外,论文在撰写时要自始至终都用英语写,千万不要先写中文再译成英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中不中,英不英,而且极大浪费精力。宁可一开始写得语法差一些,慢慢修改都比这种写法好。如果有同专业英语比较好的人帮助的话,这样写还会更省事。写作时行文时态要注意,中文没有时态问题,英文有,而且要求还相当严格。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去时态,在Introduction文献回顾,Methods整个部分,Results结果总结,Discussion中的大部分,都用过去时态陈述。其他情况下可以用一般时态来描述。时态之间的界限是比较严格的,最好是仔细的通读国外的论文,好好分析一下,或者让有经验的人帮你把把关,这样比较好一些。

sci论文要求 第五篇_SCI技术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SCI技术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文稿采用word录入排版,A4版面,页边距设置约25mm,竖向通栏排列, 1 题名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排列。文头顶格空一行。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2 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小五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作者单位:小五号楷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或文末,简讯等短文的作者可标注于文末。英文摘要中的中国人名和地名应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有关规定;人名姓前名后分写,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如“太原理工大学××学院”),同时,在篇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姓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城市名称及邮编。

例:

韩英铎1, 王仲鸿1, 林孔兴2, 相永康2, 黄其励3, 蒋建民3

(1.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北京100084; 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7; 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6)

3 摘 要

“摘要”二字用五号黑体;内容五号楷体,以200字为宜。

论文都应有摘要(3 000字以下的文章可以略去)。摘要的写作应符合 GB6447—86 的规定。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中文摘要的篇幅:报道性的300字左右,指示性的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2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4 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二字用五号黑体;内容五号楷体,以3~5个词为宜,中间用分号区分。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叙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5 中图分类号(作者一般不填)

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建议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每篇论文标注分类号。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1位。

6 引言(是什么问题)

引言:5号黑体。引言内容:5号宋体通排。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写,也可以写为“0”,不写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

构成与写作要求

引言和正文标题:5号黑体。标题层次不宜超过5级(一级1、二级1.1、三级1.1.1、四级7 论文的正文部分(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1.1.1.1、五级1)„„)。各层次的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不需要多级标题的可以用“1)”、“2)”„„序号缩二排列。

正文内容:5号宋体通排,文中所用计量单位采用法定单位,并用英文书写,如km,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图表:文中图、表要随文出现,先见文字后见图表,要标明图表序号和图表题目。图表序号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表序号和图表题目之间空一字。图序及图题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表序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图中文字与符号采用印刷体,表格建议用三线格,表内数据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图题表题均采用小五号宋体加黑,图表中文字采用小五号宋体。注解采用小五号楷体。

论文的正文部分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GB7713--87的规定

格式编写。正文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

美国学者A.D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

7.1 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其他列项用1),2),3),…,或a.,b.,c.,…。

7.2 图

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元的画法要符合国家标准。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应保证缩尺后文字的大小为6号至新5号之间。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且须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的题名和所在页码。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1个图,图序可定名为“图1”)和简明的图题。图序和图题间空1个字距,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7.3 表

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应精心设计。项目栏中各栏标注应齐全。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表一般随文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若卧排,应顶左底右。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放在表的上方。

7.4 数学式和反应式

文章中重要的或后文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占一行,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数学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再重复这一符号;反应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紧靠其中符号→,=,+,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再重复这一符号。式中的反应条件应用比正文小1号的字符标注于反应关系符号的上下方。化学实验式、分子式、离子式、电子式、反应式、结构式和数学式等的写作,应遵守有关规定;结构式中键的符号与数学符号应严格区别,如单键“—”与减号“-”,双键“==”与等号“=”等不应混淆。

7.5 量和单位

应严格执行 GB 3100~3102-93 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

角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等等。

7.6 数字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请参照GB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日期和时刻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2001年2月8日为:2001-02-18或20010218;时刻的写法,如15时9分38秒写成15:09:38 .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 20~30%.偏差范围:(25±1)℃不能写成25±1℃,(85±2)%不能成85±2%.

7.7 外文字母的书写【sci论文要求】

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角的表示。特别是手稿中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如:a,α;B,β;C,c;K,k,κ;O,o,0;P,p;r,γ;S,s;U,u;V,v,υ;w,ω;X,x,χ;Y,y;Z,z,2等,外文字母的上下角一定要跟正文有所区别。

8 结果分析(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9结论 (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结论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解决的问题。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 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讨论的内容包括:

本文的创新处 (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与有关文献比较 (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

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

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

10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四个字五号黑体,左顶格排列,内容为小五号宋体,各篇文献序号用方括号,参考文献中作者超过3人时,列前3人加等字,名字中间用“,”隔开,每条文献的结尾用“.”号。

a.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外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

b.专著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c.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C].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d.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e.专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 专利文专利号,发布日期。

f.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g.报告

标引项顺序号 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五、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四个字五号黑体,左顶格排列,内容为五号楷体。

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 职称, 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 “作者简介:”或 “[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 ),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博士 ,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SCI论文写作体会【sci论文要求】

1) 实验一定要自己做,这样才有第一手体验。并且要尽快得到并分析实验结果。

2) 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你的一切资源,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情况下多做几个实验,特别是对比实验。

3) 论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没有大的创新,就做一些小的创新。

4) 尽量拜一个有SCI发表经验的人帮你修改论文。

5) 应该在完成一半实验的时候开始写论文,不能在做完实验之后才想起论文。因为科学实验虽然有一个从假想到实验设计到具体实验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往往是在一边实验一边修改中度过的,因此很容易在做完实验之后发现自己原来什么也没有做! (因为结果与开始的设计通常有很大距离),而论文除了有科学创新的要求外,其实还有一个“角度”的问题,也即从实验到论文的“创新性”其实是需要作者进行 “提练”的,及早写论文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及时调整实验,确定实验的创新点(能够发表的理由),然后进一步确实还有多少实验数据要获取。总之,及早写作可以使目标明确N倍,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6) 缩小揭示面,要小题大作,确定创新点后要深挖,不要全面开花。

7) 如果觉得写论文太苦,就约束自己:每天写半页,或者做一两个图,坚持下去,总会完成的!

sci论文要求 第六篇_SCI论文写作顺序要求

SCI论文写作顺序要求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达晋医学编译

在当今学术界,撰写并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作为学术界的最高层,SCI论文要求严格,发表不成功也成为很多人 的烦恼,那么学术论文的写作有没有有规律可循呢?答案是肯定的,SCI论文也有它的写作框架顺序的,今天达晋医学编译小编就为大家分享SCI论文写作顺序要求。

题目:一篇好文章二十多字左右的文题是非常重要的。文题需与内容紧密相关,不需设副题,不能加报道用语,也不可用“!”“?”。

署名:署名要求真实,这样才可以体现责任,通常包括真名与工作单位。第一作者必然是文章的全程负责人,而这之后的署名需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序。其中行政领导人不署名,对SCI论文写作过程有贡献的人员也可以在致谢里体现。

引言:引言要做到引人入胜,行文简练,好的文章通常都有一个发展历程与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突出文章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及文献。

材料和方法:

了解所投期刊杂志对此方面的格式要求

1.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

2.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

3.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力求真实可信,不能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但如出现误操作或设.备故障这样所得的数据可以不用。实验结果的行文应简练合 理,剔除不适用的数据也可以留做它用。应注意尽量使用专业术语。用表优于图,但要适当注意篇幅,图表各项不能重复。如有偶然现象也需交代清楚。

讨论:讨论在SCI论文写作中的地位也比较高,但难度也很大。应从全局下手,找到主要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对实验结果 应作出分析与推理,不要重复的叙述实验结果。着重对

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另需注意文章的讨 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

结语或结论:文章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列出确凿的结论。文章的行文应简洁,可逐条写出。 参考义献:这是文章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文章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文章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35309/

推荐访问:sci论文投稿格式要求 sci论文格式要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