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安徽党代会

安徽党代会

时间:2018-01-30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安徽党代会 第一篇_安徽党代会

专家学者解读张宝顺在党代会上作的报告

2011-10-27 来源:新安晚报

“三个强省”描绘发展宏图

——专家学者解读张宝顺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

昨天上午,中共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安徽大剧院开幕,张宝顺同志代表第八届省委向大会作报告。从这份报告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了更好地领会报告精神,邀请专家学者对报告进行解读。

“六条新路”落实全面转型

报告摘要

关键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六条新路”。

解读 孔令刚(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秘书长)

孔令刚分析说,安徽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但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安徽更是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肩负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才能在跨越崛起中又好又快。“六条新路”,是对安徽未来五年发展路径更加系统而又全面的诠释。

他解释说,“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是在充分考量安徽省情特点的基础上,对以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作为根本路径的进一步阐释。“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这条新路子”是立足农业大省,跳出农村、农业,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的架构、产业的分布、功能的配套,从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入手,未来五年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将迈出更实质性步伐。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部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这条新路子,是树立兴皖必先富民的理念,更加突出富民优先的导向。今后,我们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迅速做大蛋糕;又要切实分好蛋糕,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个强省”描绘发展宏图

报告摘要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

解读 张道刚(《决策》杂志副总编)

“这份报告从思路、目标、路径为安徽整个‘十二五’的发展做了规划布局。”张道刚认为,“三个强省”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安徽的发展宏图,即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安徽。经济、文化、生态三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其实就是又好又快,但这种提法更具体形象,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方向。

张道刚注意到,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我省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高地”的具象目标。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加工基地,是建立在我省的现有产业基础上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基地,则是未来安徽全面转型的突破口。因为在这个产业上,安徽与发达地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

张道刚认为,当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仅仅依靠我们自身已经很难突破,这时候需要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当下安徽的开放,可能比沿海地区的任务更重,更为紧迫。“我们和发达地区有差距,缩小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因此报告提出了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报告摘要

加速崛起进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切实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解读 宋宏(安徽日报理论部主任、高级编辑)

宋宏认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一个有新意的提法,之前“大”往往成为考量成绩的标准,但今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可能被放在第一位,“强”就变得十分关键。宋宏表示,安徽经济总量不小,但人均水平相对不高,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结构不合理。当前,优化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无疑是一条

适合安徽省情的发展思路。

思路确定了,如何做强呢?

“报告很明确了: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具体的发展路径就离不开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宋宏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应该是全方位的。当然,要让思路真正落实到位,相关的配套政策必须出台。比如说,在政府年度考核计划中,把质量和效益作为量化指标列进去,要把质量效益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而不再是以GDP论英雄。“按照这种思路发展,安徽将迎来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时期。”

报告摘要

研究制定区域人口转移就业和落户政策,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力争到2015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

加大政府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控力度,着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解读 王开玉(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学家)

王开玉表示,当今社会进入了“民生时代”。“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15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这些都是安徽在民生时代的具体目标。

“民生时代,政府的功能要转换,要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王开玉认为,报告提出研究制定区域人口转移就业和落户政策,主要因为我省是个农业大省,进城务工者是农村中等收入者主体,随着土地流转和乡村工业化,必须要在他们进城就业上进行服务,解决他们户口、教育、社保等各种问题。

民生时代百姓腰包要更鼓,也更注重公平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分重要。王开玉认为,应当加大政府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控力度,增大城乡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两个同步”。

打造“徽”字号文化品牌

报告摘要

要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做大做强一批“徽”字号文化航母,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解读 钱念孙(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钱念孙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做大做强一批‘徽’字号文化航母”让他印象尤其深刻,“还提出重视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考虑得很全面。”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的文化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涌现出不少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一些文化企业做强主业、做大辅业,初步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格局。报告的提法对这些文化企业进一步发展很有针对性。

怎样理解“徽”字号?

钱念孙说,“徽”字号就是指安徽特色、安徽品牌,安徽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打造“徽”字号。“本土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了,形成品牌,自然也就是响亮的‘徽’字号。此外,利用安徽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安徽特色题材生产优秀文化产品,这也是打造‘徽’字号。而工艺制品,如徽州三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打造‘徽’字号上也大有可为。”

注重选拔一心为民的干部

报告摘要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和人才队伍。树立靠实干说话、凭实绩用人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务实创新的干部,注重选拔一心为民、乐于奉献的干部,注重选拔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干部,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

解读 周业柱(安徽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

周业柱表示,报告中关于干部选拔的内容十分贴合安徽实际。“我们需要把密切联系群众、扎根基层、做出真实业绩的干部提拔上来。”周业柱认为,人民需要信得过、靠得住的干部,这样的干部才能代表自己的心声。

“大力提拔女性干部也是重要方面,这样有利于改变干部队伍的性别、思维结构。”周业柱告诉记者,女性干部具有柔性、细腻和亲和力强等优势,让女性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可以改善工作作风,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而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周业柱认为,也需要相关制度、法规的健全,“要多采取激励机制,调动专业技术等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报告摘要

加快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环节,要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下大力气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安徽党代会】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解读 程必定(省政府参事、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

“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是对我省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是科学合理的。现在省际的发展差距突出表现在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程必定认为,要推动城市化科学健康发展,就要提升城市功能,由规模扩张向功能建设的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功能提升了,社会现代化程度将大幅度提高;要推进进城农村人口向市民化转型,解决进城农村人口养老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消除进城农村人口与原居民的心理距离。

程必定表示,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与传统的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不同,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指人口转移+结构转移的二元城市化道路,“落脚点是凸显小城镇的发展,注重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品质,减少大城市的压力”。

全面加强农村制度改革

报告摘要

农村改革已进入城乡联动新阶段,要以激活生产要素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制度改革,力争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解读 谢培秀(省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副所长、研究员)

农业生产要素指的是什么,该如何激活?谢培秀认为,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可以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村金融、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措施,来引导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

“对政府来说,可以通过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来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比如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家庭工业、休闲农业等‘亲农产业’。还可以通过机制创新、项目切入等措施来调动各方积极性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达到改善农村环境的作用”。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

报告摘要

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观光度假地。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加快兴区富民。

解读 李东和(安徽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

安徽党代会 第二篇_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1、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

2、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主题主线是什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

3、省委书记张宝顺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总结五年来解决安徽问题的一把“总钥匙”是什么?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安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4、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双轮驱动”指的是什么? 工业化、城镇化

5、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打造“三个强省”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

6、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今后五年全省工作指导思想中坚持

【安徽党代会】

“四个发展”的具体内容什么?

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7、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今后五年全省工作全面推进“五项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8、省委书记张宝顺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推动安徽发展的“六条新路”是什么?【安徽党代会】

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9、省委书记张宝顺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认真贯彻“三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三化同步”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而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求和历史任务。

安徽党代会 第三篇_安徽2011年党代会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繁荣 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

张宝顺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0月26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建党90周年,我省“十二五”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战略决策,先后就推进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皖北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十二五”规划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部署,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国家促进

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跃上崭新平台。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达到12359亿元;财政收入增长2.1倍,达到2064亿元。投资支撑力明显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治淮骨干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发展条件大幅改善。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3.8%,财政收入增长3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工业主导地位和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均居中部首位,三次产业结构由18.1∶42∶39.9调整为14∶52.1∶33.9。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2%。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实现。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合芜蚌自主创新

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进展顺利,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皖北发展势头强劲,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特别是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平稳顺利实施,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战略布局、打造核心增长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新的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提升。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合肥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东向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珠三角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与港澳台地区经贸交流日益密切,中博会、徽商大会、经贸文化宝岛行等活动成功举办,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四是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88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达到5285元,年均增长14.9%,增速居全国第一。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发展民生事业,创造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243亿元,普惠全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实

现省级统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援藏、援疆工作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舆论环境持续优化。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和文化品牌。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基地迅速壮大,新型文化业态加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安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六是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职业教育大省建设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圆满完成。城镇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推开,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

平安安徽建设有序开展,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信访秩序不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

七是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经济社会领域立法,创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增进监督工作实效,人大工作呈现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政治协商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省进程加快,“五五”普法全面完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持续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日益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八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蓬勃发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

安徽党代会 第四篇_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关于八届省委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关于八届省委

报告的决议

2011-10-31

(2011年10月30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批准张宝顺同志代表八届省委所作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的主题,认真总结过去,科学谋划未来,对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指导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大会对八届省委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大会认为,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战略决策,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战略机遇,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胜利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这五年,是安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报告总结的经验,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会指出,今后五年既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大会强调,建设美好安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

效益,全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推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奋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大会强调,建设美好安徽,关键在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政治生态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大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使党的各级组织和整个党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大会强调,建设美好安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增强宗旨意识、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坚定信念不动摇,牢记使命不懈怠,与时俱进不僵化,永葆本色不腐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聚精会神搞建设,奋发有为促崛起,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

大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

安徽党代会 第五篇_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题库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试题

选择题(20题)

1、过去五年是我省大建设、大发展的五年,我省投资规模迅速扩大,(D)承载力明显增强。

A、交通运输、B、高速公路、C、公路、D、基础

2、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B)是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A、劳务输出 B、扩大就业C、发展现代服务业 D、城镇化

3、(D)年我省启动实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

A、2004 B 、2006 C、 2002 D、 2008

4、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提高人口素质,首先依靠的是教育,关键是要做好(B)

A、人才培养工作 B 、人才工作

C、人力资源工作 D、干部队伍建设

5、从产业结构看,我省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A )地位日益凸显。

A、工业主导 B、农业基础 C、三产支撑 D、服务业优先

6、从人民生活看,我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人民(B)指数稳步提升。

A、快乐 B、幸福 C、物价 D、生活

7、省九次党代会报告,包括(D)个部分。

A、七 B、八 C、十 D、九

8、从动力活力看,过去五年我省招商引资与(A)齐头并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大为增强。

A、全民创业 B、中外合作 C、外商独资 D、中外合资

9、省九次党代会于(D)年10月在合肥召开。

A、2010 B、2012 C、2009 D、2011

10、2010年我省GDP超过(D)亿元。

A、9000 B、7000 C、 8000 D、 10000

11、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打造“三个强省”:即努力打造加快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和宜居宜业的(B)强省。

A、旅游 B、生态 C、政治生态 D、社会建设

12、从区域发展看,我省(B)带动力不断增强,多点支撑的增长格局逐步形成。

A、区域特大型城市 B、中心城市

C、核心城市 D、特大城市

13、我省(C)年提出“861”行动计划。

A、2008 B、2006 C、 2004 D、 2005

14、从综合实力看,我省生产总值已突破(C )亿元大关,跨上了崭新发展平台。

A、 亿 B、千 C、万 D、十万

15、(D)年8月,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

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A、 2008 B、 2011 C、2009 D、2010

16、( A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发展的“拐点”,当年经济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改变了以往“下得快、上得慢”的被动局面,此后全省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增长时期。

A、 2004 B、 2005 C、2008 D、2010

17、去五年,我省在发展导向上,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不懈实施行( A )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A、 工业强省 B、 文化强省 C、政治强省 D、旅游强省

18、长江经济带包括多少省市( C)。

A、5,2 B、 5,3 C、6,2 D、6,3

19)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

A、环境建设 B、数字城市 C、服务能力 D、管理能力

20、我省“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 B、翻一番 C、翻三番 D、不变

简单题(10个)

1、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国际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

2、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框架结构是什么?

答:过去五年工作总结、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和、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党的建设。

3、加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对策是什么?

答: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生态保护。

4、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美好安徽”,重点在哪方面建设美好安徽?

答:社会和谐、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生态良好。

5、皖南和大别山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完全可以成为全国极具吸引力的( )地区和( )地区?

答:宜居、宜游。

6、我省“861”行动计划中,其中的“8和6”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8即打造八大产业基地,6即建设六大基础工程。

7、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来皖视察时提出:“努力在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实现发展目标。”具体实现哪些发展目标?

答: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环境良好。

8、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兴皖富民、加快崛起的主线”。

9、我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十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打造“三个强省”。

10、我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指出了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

展的“六条新路”。具体指哪六条新路?

答: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安徽党代会 第六篇_张宝顺同志在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安徽而奋斗

——张宝顺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张宝顺同志在向省第九次党代会作报告时指出,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跃上崭新平台。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投资支撑力明显提升,发展条件大幅改善。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工业主导地位和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实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进展顺利,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皖北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平稳顺利实施,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战略布局、打造核心增长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新的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提升。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完善。东向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四是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创造性实施民生工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援藏、援疆工作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舆论环境持续优化。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基地迅速壮大,新型文化业态加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安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六是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城镇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推开。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平安安徽建设有序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是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省进程加快,“五五”普法全面完成。 八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隆重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着力优化政治生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张宝顺同志在向省第九次党代会作报告时指出,未来五年,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安徽党代会】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安徽。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关键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六条新路”,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

——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

——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 全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张宝顺同志在向省第九次党代会作报告时指出,加速崛起进程,必须切实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扩大有效需求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把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二)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是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是兴皖富民的重要基础,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环节。

(三)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贯彻“三化同步”战略部署,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全面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开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15082/

推荐访问:安徽省党代会陈树隆 安徽省党代会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