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十八大的精神

十八大的精神

时间:2018-01-13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十八大的精神 第一篇_十八大精神本质内涵

十八大精神本质内涵

党的十八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更是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不断推动发展,可谓“十八大精神”之精髓。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正是着眼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切实改善民生,体现“十八大精神”之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自始至终重视民生建设,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切实推进民生建设,胡锦涛还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点要求”,凸显了浓浓的民生情怀。

着力加强党建,堪为“十八大精神”之内涵。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正是有鉴于此,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大力发展文化,尽显“十八大精神”之要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说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言,“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我深信,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十八大精神”在共产党员中掀起的“十八大效应”,必将化成推动民族复兴的巨大动力,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将不畏困难,勇于开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十八大的精神 第二篇_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

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

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知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主题,简明儿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和确定这样的主题,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进程上既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个主题,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十八大与十七大提出的报告不同在于,十八大提出了新观点、新定义、新亮点。 十八大报告新在:

1、 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3、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4、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5、 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6、 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7、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况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社会而

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 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我们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千年梦想日渐成真。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加关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绘就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以更

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制度保障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十八大报告把“建设”改为“建成”。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字之变,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代表们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的是‘强盛中国’;也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的是‘幸福中国’,目标更加科学,内涵更加丰富。”

“这传递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加注重百姓生活的改善。”江西抚州市委书记龚建华代表说。

十八大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一个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建国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认为,“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

十八大代表、国情专家胡鞍钢说,这一过程体现了党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 “大跃进”式的大起大落,始终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

“十八大的新部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十八大代表、经济学家蔡昉认为,新目标的设定将会倒逼中国攻坚克难,更坚定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而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进入“倒计时”。让我们团结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十八大精神最新解读[EB/OL],百度文库 2012-11-22 [2012-12-15] )

[2]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2-12-03 [2012-12-15] )

[3] (十八大报告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符合发展实际 [EB/OL],人民日报. 2012-11-10

[2012-12-15] )

[4] (迈向中华民族复兴——从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EB/OL],新华社.2012-11-11

[2012-12-15]. )

十八大的精神 第三篇_什么是党的十八大精神?

什么是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大大精神核心内容是什么?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主题,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

【十八大的精神】

来源:新华网

把握四个重点,领会十八大精神实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全党上下的一个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八精神主要体现在十八大报告之中,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主要就是要学习贯彻好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回顾成就、总结经验的报告,是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报告,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报告,是制定蓝图、引领未来的报告,是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报告,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部署全面、催人奋进,报告凝聚了全党的智慧,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一篇蕴涵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如何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

一、紧扣一个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报告首先就鲜明回答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面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全党和全国种族人民91年来创造、奋斗、积累的最根本的经验成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旗帜和道路非常重要,旗帜是灵魂、是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我们深深知道: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们三十多年来只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这面旗帜,即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健全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务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突出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细细品读十八大报告,无论是过去五至十年取得的成就经验,还是部署今后战略任务和措施,都突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可以说,以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穿透在整个报告之中。 科学发展观提出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推进国家实力前所未有的增强,促进社会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科学发展观真是“国家发展的航标灯,小康社会的指明灯,生态环境的节能灯,人民幸福的聚光灯”。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十年成就,最重要靠的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把握一个目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目标更坚定,措施更加得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目标,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再过八年,我们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十八大报告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为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党先后三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跟踪设计,这在我党的执政历史上是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国家去设定20年的目标,并始终如一地遵循。报告中既有经济指标,也有政治、社会、文化等指标;既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又反映党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特别是从“人均G D P”到“人均收入”的改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四、抓住一个关键: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回顾91年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根本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重点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基本经验的升华。

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做到党建理念科学化、制度科学化、管理科学化、方法科学化。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两大原则: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创建三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增强四种意识: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增强使命意识;加强五大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的精神 第四篇_十八大精神要点

一、胡锦涛十八大报告12大部分

【十八大的精神】

第一部分 五年成绩和十年总结

【十八大的精神】

第二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部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五部分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六部分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七部分 加强社会建设

第八部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部分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十部分 推进祖国统一

第十一部分 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第十二部分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

(一)“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 “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二)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三)八项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两个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五)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八大的精神】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到2020年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十八大的精神】

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全面深化五大体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现,明确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用一个形象的概括,就叫做“高举旗帜走转改”,“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六)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三型”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服务也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部分的论述和部署中,处处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方位为人民服务,加强各方面、各领域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各方面人群的服务功能、服务效能。

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必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

十八大的精神 第五篇_谈谈你对十八大精神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随着十八大的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上了新的征途,向中国人民描绘出了在新的国情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集中了全党智慧、凝聚了各方共识、反映了人民心声,这次大会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战略使命。当然在十八大后,全党全国人民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把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化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做出不懈努力。

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名大学生,国家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学习之门,我们更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好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这是我们学习的前提: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科学内涵。从2003年科学发展观主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经2007年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到党的十八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和政治地位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已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是把“中国意义”进一步提升到“世界意义”的新高度,开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视野,是中国和平发展由大国走向强国应遵循的科学发展理论。

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和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作了深刻阐述。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真正做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三、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十六、十七大“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的“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也说明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不仅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发展方向,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必将会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当然,要想全面的认识党的十八大精神,也要深刻领会大会的主题,这是全面准确把握十八大精神的关键。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对于我们党带领人民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主题来展开的,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1)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深刻认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是我们实现奋斗目标的坚定决心。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对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3)牢牢把握主题,既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学习贯彻成效的重要标志。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军心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我更能从这次的会议中体会到,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党的决断明确而清晰:不躺在成绩的功绩上,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回应时代发展和人民期待。

十八大报告以创新勇气和政治智慧,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的思考和判断,在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程中,显示出继往开来的新气象。

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党的十八大已为中国未来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再次凝聚起力量。我们应该自觉地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创新理论,执著实践。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观,我们就一定能在机遇与挑战之中奋然前行,把更辉煌的历史写在未来。

十八大的精神 第六篇_十八大精神学习要点

十八大精神学习要点

11月8日上午9时,党的十八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要点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一个主题,一个总结,一面旗帜,一个目标,九项任务。

一、一个主题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专家点评:这个主题很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一个提升。原来的提法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主题,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和确定这样的主题,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个主题,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二、一个总结

胡锦涛对过去的五年作了简要的小结,他指出,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胡锦涛在总结十六大来十年奋斗历程时,重点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强调和论述。他指出,这十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家点评:本次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深刻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原来提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一面旗帜

胡锦涛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共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专家点评:“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时,胡锦涛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是在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同时,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四、一个目标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体涵盖五个方面: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专家点评:从十七大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现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却显示了志在必得的信心。“五位一体”在目标的五个方面再次得到了体现。报告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五、九项任务

1.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胡锦涛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专家点评:发展依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说,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专家点评:这是第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单列出来,作为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阐述,足见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视。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胡锦涛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

十八大的精神 第七篇_十八大会议主要精神

十八大会议主要精神

十八大时间::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共7天.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发表演讲:

十八大审议并通过的文件主要有: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大会的主要精神。十八大报告是大会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十八大报告的主要内容

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围绕这一主题,报告共分十二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报告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1.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报告指出,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总结十年工作时,报告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09919/

推荐访问: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 十八大会议精神要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