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

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

时间:2017-08-24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一):管理评审全套报告

2014年管理评审资料目录

1. 关于召开资质认定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通知

2.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3. 管理评审签到表

4.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报告

5. 质量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就管理和监督情况的报告

6. 近期内部审核报告

7. 监督评审报告

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报告

9.抱怨处理情况总结

10.质量控制报告

11.对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等其他相关因素的评审报告

12.关于资质认定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13.会议记录

14.管理评审报告

关于召开资质认定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会议的通知

根据资质认定体系运行的需要,为了验证资质认定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资质认定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经研究决定,拟于2014年7月20日进行资质认定管理体系2014年管理评审。现将本次管理评审计划予以通告,望各相关部门按要求提前做好准备。提交各项工作报告。

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签名

2014年7月10日

编号:ZJ14-01

编制: 日期:2014.7.10 批准: 日期:

编号: ZJ14-02

编号: ZJ14-02

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一):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XX水泥有限公司

2010年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报告

2011年 月

一.审会召开日期:2011年 月 日 二.评审会议地点: 三.评审会议主持人: 四.参加会议人员:

管理者代表: 副总经理: 厂工会主席: 及其他相关人员: 五.评审目的:

全面评审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六.评审依据:

GB/T19001-2000标准、我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七.评审内容

1.体系的适宜性: 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

组织机构和手册及程序文件的适宜性 2.质量体系的充分性 能否充分满足顾客需求 资源提供的充分性 3.体系的有效性: 各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产品的符合性

各职能部门主要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八.评审综述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1、方针和总体目标的适宜性

体系运行过程中,品质部按照标准和手册中“内部沟通”要素的要求与体系各部门保持沟通和联系,向各相关部门了解对方针和目标的意见,各部门均认为现行方针和目标能够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提供了指定和评审目标的框架。现行方针目标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文字通俗易懂,适应性良好。

2、组织机构和手册及程序文件的适宜性

2010年7月因XX与XX集团合作成功,新公司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级管理层、部门职责范围的调整导致职责和权限发生变化。从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内容上看,职责发生了冲突,针对这些情况,本着体系组织机构设置精干高效,并满足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需要。公司将于2011年二、三季度着手A0版体系文件的修改,并组织召开体系修改专题讨论会。修订后的A1版体系文件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二)、体系的充分性

1、充分满足了顾客及相关方要求

体系运行以来,经营部认真开展相关活动,进行了顾客满意度调查、热诚向顾客提供良好的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认真进行与顾客

的日常沟通和联系,妥善解决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全年顾客满意度达到了 %。

2、资源情况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各级领导能够及时为体系的运行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确保了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保证了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体系的有效性 1.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2010年公司质量目标全部实现。 2.过程质量完成情况

从以上数据看,虽然2010年公司质量目标全部得以实现,但应看到我们的过程质量指标比起2009年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如果持续的下滑将给产品质量带来威胁,所以品质部在2011年中应把提升过程质量指标的完成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2010年度培训计划 项,实际实施培训 项,其中技能提升培训 项,取证培训 项。公司技能提升培训项目 项中内部培训 项,外部培训 项。累计培训人数为: 人。累计培训人次为: 人次。公司取证培训项目 项,取证培训累计培训人数为: 人。累计培

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一):2014管理评审报告1

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报告

( 2013 年 12 月 ~ 2014 年 11 月)

编制:

审核:

批准:

( 2014 年 12 月 10 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公司于2014年2月20日启动TS体系项目,开始导入和推行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根据自身实际营运情况,公司确定了质量方针、公司目标及经营理念等。各部门文件编写人员在辅导咨询师及公司的大力协助下编

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等体系文件,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公司总经理于2014年12月10日9:00~17:00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管理评审会议,公司各部门主管及体系内审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上有关部门主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业绩、近一年部门质量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质量成本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汇报。公司领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发言并提出要求。最后总经理对TS体系运行以来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行进行了评审,同时要求各部门对存在问题进行严格有效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及TS管理体系认证顺利通过。

第二部分 管理评审综述

一、 评审目的:

本次是公司第一次管理评审,评审会议主要针对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评价质量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必要性,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得到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

二、 评审内容:

1、上次管理评审结果报告(因本公司第一次认证审核,上年度管理评审报告不适用)。 2、公司质量方针、公司级目标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评审;

3、内/外部内部质量审核,包括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的结果,评审/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持续性、适宜性。(因本公司是第一次认证审核,上次外部质量体系审核内容不适用)。

4、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评价公司质量水平、价格水平、服务水平、 顾客满意程度水平。

5、过程业绩和产品符合性以及各部门承担的质量目标和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主要产品的进货、制造、交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了解公司绩效目标完成和产品要求的符合性情况,评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6、不良成本分析情况,评价公司不良成本构成、控制的状况、改进的途径以及经营计划完成的程度;

7、不合格品或顾客提出的不符合项,评价应用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或顾客要求的8D方法实施、跟踪、验证的有效性情况;

8、TS体系认证产品(防盗器系列、中控锁系列)APQP、PPAP报告及项目策划进度情况,评价公司新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的能力等的考虑或计划是否得当;

9、实际的和潜在的售后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分析,评价其预防和纠正的可能性以及措施的有效性;

10、任何可能影响质量体系变更,或者有利于质量体系改进的建议; 11、总经理认为必须评价研究的事项。 三、 管理评审依据

1、ISO/TS16949:2009标准;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3、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类标准; 4、客户要求

四、 评审时间及参加人员:

1、管理评审时间:2014年12月10日9:00至17:00 2、参加人员:评审过程

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并宣布管理评审开始;

2、管理者代表汇报内部质量审核:包括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的结果,及审核后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及其验证情况。

3、各部门主管分别做各部门过程绩效及产品要求符合性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对体系运行和产品要求符合性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4、总经理对评审内容作总结。

第三部分 质量方针、公司级目标达成报告 (管代)

一、 公司质量方针评价

1、公司质量方针是:专业负责、不断创新、品质卓越、客户满意

专业负责——根据客户要求,严格按工艺、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强化内部各人员专业素

质,打造一支专业执着、 精益求精的高效团队。

不断创新——迎接变化,勇于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灵魂。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

力度,不断更新观念,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品质卓越——提高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高质

量服务和产品赢得客户满意,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客户满意——顾客百分百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尊重客户才能得到服务的机会。提高

我们整体素质、装备水平,努力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达

到客户满意100分。【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

2、公司质量目标

产品交付PPM≤1000; 产品交付及时率100%; 产品交付超额运费0; 客户满意度100分。

二、公司级目标达成统计

从图表1可看出:最近12个月防盗器系列、中控锁系列以及对应的配件等产品,2月份产生客户投诉PPM=309.8;7月份因说明书放错,产生客户投诉PPM=85.7。但未超过预期目标值1000。

图表2中显示,最近一年产品交付都达到客户要求的日期,未出现因产品交付不及时受到客户投诉、退货等异常情况。

体系的内部评审报告与管理评审报告时间怎么写?,大致间隔多久?(一):年度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2009年度)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009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一、评审目的、范围

1、目的:分析2009年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明确2010年度工作目标,提出改进措施、建议,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和满足客户要求。

2、评审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

二、评审类型和方式:

1、评审类型:年度常规评审。

2、评审方式:会议评审。

三、评审时间、地点

2009年度评审时间安排在2009年12月29日,地点:本中心三楼会议室。

四、会议组织:

组织者及主持人:中心主任xxx 记录:xxx 参加人员:中心领导、质量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参加。

五、评审输入材料

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分析报告

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情况的报告

3、质量监督情况和开展新业务情况的分析报告

4、仪器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

5、人员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和效果分析报告

6、人力资源充分性和需求性的分析报告

7、客户反馈意见和投诉处理的分析报告

8、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分析

9、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变化分析

10、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11、内部审核报告

12、监督评审评审组意见

13、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评审意见和结论:

1、本中心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制的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了检测实验室通用要求的所有内容。从运行以来,特别是通过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管理体系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质量手册》规定的本中心的质量方针、目标符合准则要求和本中心实际情况,通过努力正在逐步实现。

3、本中心的检测能力(164项参数或指标)是真实的。与之相关联的机构和岗位设置是合理的,机构及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切实可行;与之相关联的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资源配置是充分的、合理的;与之相关联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是符合要求的;各个要素、各个程序和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循环是封闭的。

4、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管理及监督人员开展了有效的工作,监

督管理工作有明显成效。 2009年共进行了1次内审,内审覆盖了本中心所有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共发现7个不符合项,这些问题均已得到了纠正;计量认证监督评审中发现的9个不符合项都得到了有效的整改,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良好,整改报告已发送。全年没有预防措施,预防能力有待加强。

5、参加的 9 个项目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工作、留样再测和内部质量控制考核样品,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平行样、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6 、本中心 2010 年度工作类型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工作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为客户的服务,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委托监测企业也将增加;随着人民群众防病意识的提高以及疾病风险隐患的凸现,应急监测的工作量将会增加。

7、客户反馈的意见,如对检测数据提出异议以及尽可能缩短检测服务周期等,均按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贯彻实施;2009年未接到客户投诉。

8、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正常,但信息网络还需进一步通畅,职工自觉学习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培训的方式要不断改进。

9、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较多,需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员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69116/

推荐访问:三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