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

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

时间:2016-06-23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一):马克思读书报告《乌托邦》

读书报告

目:

名:

院:

业:

级:

号:

导教师: 职称:

200 年 月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题 姓 学 专 班学 指

《乌托邦》读书报告

摘要:《乌托邦》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之一,该著作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托马斯莫尔在该书中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真实地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广大劳动群众的痛苦生活,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恶,并且通过对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国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的理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卓越设想。

关键词:《乌托邦》;托马斯莫尔;读后感

《乌托邦》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之一,该著作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1516年,莫尔代表英王出使国外调解商务纠纷,并开始写作《乌托邦》,此次出行也为该书提供了素材。《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杰作,同年《乌托邦》出版,很快传遍全欧及全世界,在世界进步人士中誉得很高的声誉。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托马斯莫尔约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时,拉丁文是上流社会的主流文学,因此,托马斯莫尔自年幼时便开始学习拉丁文。十三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作少年侍卫。

1492年,莫尔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在这里他学习了希腊文,这使得他可以尽情地阅读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作品。其中,尤其是柏拉图的思想对莫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他还学习了不少人文主义学科,并与在此任教的著名人文主义者科利特、格罗辛、林纳克等人有很深的交往。这些人文主义者,以及后来莫尔所接触的欧洲大陆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都对莫尔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位坚定的人文主义者。

莫尔曾当过律师 、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1886年,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人,在在英国历史上最伟大100个名人中评选中名列第37位。

《乌托邦》一书原著是用拉丁文写的,1516年初版于比利时的卢文城,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全书通过作者和一个水手的对话的形式,详细描写了这个水手在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岛的见闻。“乌托邦”一词是拉丁文“Ubopia”的音译,源出希腊文,由两个希腊字拼成,“乌”(ou)的意思是没有,“托邦”(topos)意思是“地方”,“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乌有之邦),故而,后人称莫尔式的社会主义为“乌托邦社会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一词也逐渐成为“空想”的同义语。《乌托邦》中译本1956年由戴镏龄从英译本译出,三联书店出版,以后,1959年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多次重印,全书共163页。

托马斯莫尔在该书中结合当时英国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的社会现实,真实地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广大劳动群众的痛苦生活,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恶,并且通过对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国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的理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卓越设想。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是《乌托邦》以及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物质前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 ,而莫尔正是生活在这一历史巨变的过渡时期。《乌托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蓝图。【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

2本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全书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以锐利的眼光,透视了英国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君主国家的实质。

当时英国正在兴起“圈地运动”,莫尔对这种现象极为愤慨,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羊吃人”。莫尔在《乌托邦》中借一位外国旅游者希斯拉德之口说“你们的绵羊本来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了,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凶残,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都蹂躏完啦。” 莫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种种社会罪恶。他超越了一般人文主义者的理性、人道等抽象概念,深刻地指出:“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的担子。”莫尔认为,造成社会不公正的正是这罪恶的私有制,这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

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乌托邦岛国内,财产公有,消灭了私有制,所有东西都尽归公有。在分配问题上,莫尔提出“按需分配”的主张,尽管在以手工生产和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剩余产品不多,要实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不过,莫尔大胆地提出了这一原则,意义十分重大。

乌托邦实行民主制度,所有官员都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乌托邦全岛分54个城,每个城分4个区,各区每30户选举一名低级官员摄护格朗特。从每10名摄护格朗特中选一名高一级的官员特朗尼菩。全国的最高机构是元老院,并设民众大会。元老院推选一人任国王,国王是终身制,但如国王虐待人民,亦可撤换。国家政权偶尔组织人民反抗侵略,其余几乎全部职能在于组织社会生产和安排人民生活。官员除调解民事纠纷外,主要的任务也是以身作则参加劳动。莫尔实际上提出了国家消亡的思想,即随着阶级对立的消失,国家的职能逐渐缩小,随之变成一个生产合作组织。不过,莫尔没有提出实现国家消亡的途径。

乌托邦岛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家族生活制度依族长制。在乌托邦人看来,婚姻关系是神圣的、破坏婚姻关系的人将被罚做奴隶。乌托邦岛的经济生活也有很详尽的 2

介绍,其主要生产部门是手工业和农业、技术基础是手工劳动。每个“家庭”就是一个手工作坊。生产的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农业实行义务劳动,人们轮流下乡,从事二年的农业劳动。乌托邦岛因没有商品贸易,所以鄙视金饯。乌托邦岛也有对外贸易,但主要是为了得到岛上所缺的铁。

莫尔在《乌托邦》中还提到了男女平权的思想,主张妇女有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可以和男子一样参加社会劳动:因为实行公共食堂制,从而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乌托邦岛国内人们可以“奉行各种各样的宗教”。他们最古老的一条法律是:“任何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宗教受到责罚。”但岛内禁止无神论的存在。莫尔的宗教观近似于自然神论。他认为世界有其规律性,受自然规律支配,是由神主宰的。莫尔认为构成人的幸福的是快乐。快乐分为二类,一类是精神上的,二是身体上的。两种快乐之中,精神上的快乐最有价值,但莫尔并不拒绝合理的肉体上和感官上的享乐。他说:“不是一切快乐,只是正直高尚的快乐才能构成幸福,德行引导我们的本性朝向正直高尚的快乐、如同朝向最高的善一样。” 这种观点反映了刚刚形成不久的资产阶级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乌托邦中还保存有奴隶。奴隶的来源有二:一是战俘和在国外判了死刑的人,二是本国犯了罪的公民。奴隶从事又脏又累的“不愉快劳动”。奴隶的存在同公有、平等原则是相抵触的。

乌托邦的生活是莫尔设想的人类至善至美的生活。但乌托邦统一划齐的生活却是令人感到单调枯燥的。正如罗素指出的那样:“参差多样、对幸福来讲是命脉,在乌托邦中几乎丝毫见不到。” 当然,莫尔设想的“乌托邦”还有许多时代局限所造成的缺撼。

3 本书的价值意义以及局限性

3.1开空想社会主义先河

但是无论如何,托马斯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和他的《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为历史的进步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托马斯莫尔在书中历史性地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观点,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有福利。这句话虽有不足,但它给日后的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

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莫尔的空想不是白日做梦,而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过渡。我们都知道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很艰辛,但提出一项前无古人的理论同样不易,莫尔无疑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3.2《乌托邦》中的教育思想

莫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而且又是一位现实主义的教育家。《乌托邦》一书中有丰富的教育思想。莫尔在书中详尽地描写了乌托邦社会的教育制度。

【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

在这个理想的乌托邦岛国里,教育是受到极大重视的,同其社会制度一样,教育制度也是焕然一新。

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乌托邦人的生活包括两件大事,一是生产劳动,一是从事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所有儿童都要接受教育。男女两性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实行的是公共教育制度。莫尔几乎与路德同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岛国内负责儿童教育工作的是教士。岛上的54个城市中,每个城市有十三座教堂,每一教堂有一教士。教士除负责宗教事务外,还负责教化人民并充当儿童的教师。

在乌托邦的教育中,德育占最优先的地位。“在一切财富中,美德占首位,而学问居第二位。” 乌托邦人还重视美育的实施。在美育中,音乐占有特殊的地位。

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超出了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例如莫尔主张普及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用本族语教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男女教育平权等等。

3.3《乌托邦》的局限性

当然,《乌托邦》和空想社会主义一样有它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莫尔所处时代和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乌托邦”中的看似完美的和谐社会并不是那么的和谐。首先,“乌托邦”是莫尔基于社会黑暗面的空想,对于当时和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内是不切实际的,即使“乌托邦”建立起来,也不可能维持多长时间。

其次,即使生产力水平满足了要求,“乌托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莫尔是中世纪的英国人,他所构想的完美社会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基础上的,“乌托邦”中居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明显为西方的色彩。

另外,《乌托邦》中一些思想是片面的,存在着大量的宗教和禁欲主义的描写,以及书中宣扬的绝对平均主义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吸取和必须抛弃的。

4本人对本书的评价

这段时间一直在拜读托马斯•莫尔写的《乌托邦》一书。作为读者,我深深地感叹《乌托邦》的文学价值。但是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讲述的故事和其描绘出的那个超越当时社会现状的社会模式。作者超前的想象描述出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的,同时也真切地表露了当时人们对私有制及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公有制及美好社会主义生活的无限向往,本书以其独特的风格及其深刻的见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它的启发下,马克思等一批先进的社会主义者积极进取,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理论,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地朝着书中的美好社会接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个平等、自由的社会就会实现……

从文学性来说,《乌托邦》这本小说语言优美流畅,小说的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让人震撼。语言真实而有条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乌托邦》真实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世界,使我在读书的同时引起思考和想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从内容上说,《乌托邦》分两个部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蓝图。第一部分对 4

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二):马克思读书报告

读【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

《雇佣劳动与资本》读书报告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较早的一本政治经济学著作,是根据他1847年12月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所做的几次演讲而写的,后来以《新莱茵报》社论的形式首次发表。本来马克思计划写三部分,后因《新莱茵报》被迫停刊,这个计划未能实现,所以现在的内容主要是原来计划的第一部分。尽管如此,任然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奠定了经济学基础。

历史背景

马克思在1849年发表这部著作是为了适应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国家先后广泛发展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之一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家私人占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引发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给工人带来深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日尖锐,促使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如法国的里昂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的西里西亚工人起义。但由于当时资产阶级力量雄厚,加上对资产阶级认识不清晰,无产阶级运动均遭受重创。为了挽救无产阶级斗争,给无产阶级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科学的总结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性质和规律,以便把工人运动引向科学的社会主要道路,所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就变得十分必要。

正文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一些重要原理,揭露了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的本质。全书共分五章,在第一、二章中,马克思从工人切身的工资问题入手,分析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工资是

如何决定的,抓住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关键,层层分析,指明了雇佣工人受资产阶级剥削和奴役的地位。第三章是本书的中心,论述了资本的本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宣扬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利益一致”的谬论。第四、五两章,马克思论述了资本积累的一些基本原理,阐明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必然性,指出了无产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以下是我们对本书中一些经典理论的感悟和体会。

一、什么是工资?

在这一章里,马克思指出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的价格。资产阶级和他们的辩护士为了掩盖剥削公认的实质,宣扬“工资是工人在劳动产品中分得的一份,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占用产品,是劳资结合的结果”等言论,对此,马克思进行了严厉的批驳,指出“工资不是工人在他生产的产品中占有的一份”。事实上,工人得到工资经常是在他所生产的产品还没有出卖,甚至可能是他还没有生产出产品以前。可见资本家用来支付工资的这笔钱,并不是来之出售工人自己生产的产品,而是资本家过去剥削得来的货币资本。在出售产品时,无论赔钱还是赚钱,工人的工资都不会因此而少一点或者多一点。从产品的所有权来看,工人对她所生产的产品也毫不相干,所有权在资本家的手里。综上所述,,足以见得工资不是工人在他所生产的商品中占用的一份。

驳倒资产阶级的荒谬言论后,马克思着重分析了工资的本质。工人把劳动力买给资本家,然后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本质上等于拿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去同工人的劳动力相交换,不过,这种交换是借助货币来实现的。资本家付给工人货币工资,这些货币便代表了劳动了这种商品所能交换到的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也就是说,作为工资的这些货币表现了劳动力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也就称为商品的价格,所以工资只是劳动力价格的特种名称,即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的价格。

二、工资是怎样决定的?

因为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的价格,所以劳动力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工资也就和其他商品得价格一样受供求的影响。故在此先分析影响普通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进而了解工资的影响因素。

商品的价格和供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工资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也是如此。当市场上的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资本家利润就会降低,于是会少生产此类商品,商品变得供不应求,价格又会上涨,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于是又会加大生产,以此循环,商品的价格一直在某一水平上下波动,这一水平就是商品的价值。不管怎么波动,这种波动都是以价值为中心,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的价格也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价格由三个部分组成,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工人为养活其子女所化的费用,工人的技术训练费用。

三、资本的本质

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立场,尽可能的掩盖资本的实质,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他们宣扬积累起来的用以进行生产的劳动产品就是资本。但这种言论完全撇开了社会条件,只谈资本的物质外表,这就从根本上抹杀了资本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工具、原料等生产资料在很早以前就有,但它们以前并不是资本,或者说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和普通家庭家里的生产资料本质是不一样的,普通家庭的生产资料是为了生产东西,维持生活,而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是为了生产产品,追逐利润,所以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约束下,这些原料才是资本,即资本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本书的核心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论,他揭示了资本家如何巧妙地在看似公平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剥削工人阶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投入一万元进行生产,产品卖出了一万三千元,那么新增的三千元就是剩余价值。不过对于马克思阐述的剩余价值的来源理论,我们小组成员不敢苟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价值都是由工人阶级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也不例外,并不是钱有生钱的本领,也不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它只能由工人的劳动生产出来。对此,我们认为剩余价值并非单纯的由工人阶级创造出来的,其中资本家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工厂的管理,工人工作的安排,销售市场的划分等等,如果仅仅只有生产产品的工人阶级,产品如何卖出去,卖不出产品又何来的剩余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共同创造,他们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产品的所有权都在资产阶级手中,而本该作为产品的部分所有者的工人阶级却一无所有,因此,资本家就拥有购买工人劳动力并迫使他们为自己劳动的权利,从而压榨工人阶级。

四、利润越增加,工资越降低

理论上说,利润越增加,工人的工资就算不会水涨船高,也不至于降低的。其实这里说的是相对工资。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得到一定数量的货币叫做名义工资;用名义工资实际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数量叫做实际工资;同资本家利润相比较的工资就叫做相对工资。相对工资的高低本质上反应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差距大小。相对工资越低,则差距越小;相对工资越大,则差距越大。因此本质上,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也注定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246181/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