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中药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射干的功效和作用_射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射干的功效和作用_射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时间:2019-05-13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篇一:射干功效

  射干,性苦寒,归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利咽祛痰,射干可以祛痰,专门治疗咳喘痰多,且射干孕妇慎用或是忌用,现代研究表明,射干有抗病毒的作用。 射干为清热解毒中药,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等症。本品无毒,因数大寒药物所以药典主张孕妇慎用或是忌用,不过在有火邪内盛的时候,如不将病邪驱除对胎儿孕妇都是有不良影响的,所以当用的时候还是必须要用的,只是服用时间不要过长,病情明显减轻就可以减量或停药了。

  篇二: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射干的功效: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射干有解毒利咽、清热化痰、散热消结的功效。射干别名: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等,射干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别名: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扁竹、地扁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山蒲扇、剪刀草、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入肺经、肝经。

  功效:降火,解毒,散血,消痰。

  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入散剂或鲜用捣汁。外用:研末吹喉或调敷。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1、射干配麻黄,一寒一热,一宣一降,痰浊可去,肺气开宣,消痰平喘效捷,用于痰饮在肺,肺失宣降而咳逆上气证。

  2、射干配黄芩,宣肺泻肺,通利咽喉,治肺痈,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3、射干配桔梗,清利咽喉,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咽喉肿痛,效果甚佳。

  射干的作用:

  射干别名:乌扇、乌蒲、夜干、乌翣、乌吹、草姜,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苦,寒,有毒,入肺、肝经。射干为清热解毒中药,射干具有解毒利咽,清热化痰,散热消结的作用。射干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1、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2、射干治喉痹:射干,细锉。每服五饯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蜜少许,旋旋服。(《圣济总录》射干汤)

  3、射干治腮腺炎:射干鲜根三至五钱。酌加水煎,饭后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4、射干治瘰疬结核,因热气结聚者:射干、连翘、夏枯草各等分。为丸。每服二钱,饭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5、射干治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6、射干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

  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7、射干治水蛊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阴疝肿刺: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补缺肘后方》)

  8、射干治乳痈初肿:扁竹根(如僵蚕者)同萱草根为末。蜜调服。极有效。(《永类钤方》)

  9、射干治喉痹:射干,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烂取汁吞下,动大腑即解。或用酽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医方大成论》)

  10、射干治伤寒热病,喉中闭塞不通:生乌扇一斤(切),猪脂一斤。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千金方》)

  11、射干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12、射干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射干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射干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射干用药禁忌:

  无实火及脾虚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服射干。

  篇三:射干的作用功效

  【异名】乌扇、乌蒲(《本经》),黄远(《吴普本草》),夜干(《本草经集注》),乌要、乌吹、草姜(《别录》),鬼扇(《补缺肘后方》),风翼(《本草拾遗》),仙人掌、紫金牛(《土宿本草》),野萱花、扁竹(《纲目》),地萹竹(《镇江府志》),较剪草、黄花扁蓄(《生草药性备要》),开喉箭、黄知母(《分类草药性》),较剪兰、剪刀梏(《广州植物志》),冷水丹、冷水花(《南京民间药草》),扁竹兰(《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金蝴蝶、金绞剪(《浙江中药手册》),紫良姜、铁扁担(《江苏植药志》),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山蒲扇(《东北药植志》),剪刀草(《中药志》),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植物形态】射干

  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根茎鲜黄色,须根多数。茎直立。叶2列,扁平,嵌叠状广剑形,长25~60厘米,宽2~4厘米,绿色,常带白粉,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叶脉平行。总状花序顶生,二叉分歧;花梗基部具膜质苞片,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厘米左右;花直径3~5厘米,花被6,2轮,内轮3片较小,花被片椭圆形,长2~2.5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圆,基部狭,橘黄色而具有暗红色斑点;雄蕊3,短于花被,花药外向;子房下位,3室。花柱棒状,柱头浅3裂。蒴果椭圆形,长2.5~3.5厘米,具3棱,成熟时3瓣裂。种子黑色,近球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或为栽培。分布全国各省。

  【采集】春、秋采挖,除去泥土,剪去茎苗及细根,晒至半干,燎净毛须,再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气微,味苦。以肥壮、肉色黄、无毛须者为佳。

  主产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地亦产。

  在广东、广西少数地区所用的射干系干燥的全草。

  【化学成分】根茎含射干定、鸢尾甙、鸢尾黄酮甙、鸢尾黄酮。花、叶含芒果甙。

  【药理作用】①抗微生物作用

  1:10射干煎剂或浸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1:20的浓度在体外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也有抑制或延缓(即组织培养之细胞受病毒侵害后出现病变较对照组晚)作用。

  ②消炎作用

  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而且不为半胱氨酸所阻断,它还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性的浮肿而不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

  ③其他作用

  射干的醇或水提取物口服或注射,能促进家兔唾液分泌,注射较口服的作用更快而强,鸢尾黄酮甙即有此作用。此外,它还有雌激素样作用。对小鼠的X射线伤害无保护作用,也不延长圜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其急性毒性很小。其醇提取物对家兔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

  【炮制】拣去杂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筛去须、屑。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入肺、肝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降火,解毒,散血,消痰。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②《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③陶弘景:"疗毒肿。"

  ④《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⑥《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⑦《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⑧《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⑨《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

  ⑩《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⑾《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入散剂或鲜用捣汁。外用:研末吹喉或调敷。

  【宜忌】无实火及脾虚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服。

  ①《别录》:"久服令人虚。"

  ②《纲目》:"多服泻人。"

  ③《本草经疏》:"凡脾胃薄弱,脏寒,气血虚人,病无实热者禁用。"

  【选方】①治喉痹:㈠射干,细锉。每服五饯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蜜少许,旋旋服。(《圣济总录》射干汤)

  ㈡射干,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烂取汁吞下,动大腑即解。或用酽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医方大成论》)

  ②治伤寒热病,喉中闭塞不通:生乌扇一斤(切),猪脂一斤。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千金方》)

  ③治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④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⑤治腮腺炎:射干鲜根三至五钱。酌加水煎,饭后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瘰疬结核,因热气结聚者:射干、连翘、夏枯草各等分。为丸。每服二钱,饭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⑦治乳痈初肿:扁竹根(如僵蚕者)同萱草根为末。蜜调服。极有效。(《永类钤方》)

  ⑧治水蛊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阴疝肿刺: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补缺肘后方》)

  ⑨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⑩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⑾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临床应用】治疗水田皮炎

  取射干1.5斤,加水26斤,煎煮1小时后过滤,加食盐4两,用于涂洗患部。用前保持药液温度在30~40℃左右。观察253例,均有显著疗效,轻者涂洗一次,痒感即消失;重者翌日再洗1次,丘疹即逐渐缩小,潮红消退。

  【名家论述】①《本草衍义补遗》:"射干,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便毒,此足厥阴湿气,因疲劳而发,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食前服,利三、两行效。又治喉痛,切一片,噙之效。"

  ②《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癥瘕自除矣。"

  ③《本草经疏》:"射干,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别录》、甄权、《日华子》、寇宗奭、洁古(诸家所)主,皆此意也。丹溪主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悉取其泄热散结之力耳。""射干虽能降手少阳,厥阴相火,泄热散结消肿痛,然无益阴之性,故《别录》。"

  篇四:中药的作用及功效

  中药的作用及功效 清热解毒的安神药是:朱砂

  1.咸味作用: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2羌活主治:祛风湿、散风寒、止痛

  3.葛根升麻共有的功效是: 发表、升阳

  4.夏枯草清肝火又能——明目

  5龙胆草功效是:清热燥湿

  6.射干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又祛痰、散结

  7.具有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的药物——蚤休的功效是: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毒蛇咬伤、跌打肿痛、肝热生风、惊风、高热神昏》

  8.五加皮的功效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五加皮 (风湿痹证兼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善补肝肾,为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又利水消肿。

  9. 具有驱风通络,凉血消肿的药物是:络石藤 祛风通络 又凉血消肿

  10.砂仁配木香是:化湿行气、调中止痛

  11.萆薢的功效是:湿热淋痛, 又活血通经 ,瘀血经闭

  12.茵陈的功效是:清热利湿退黄,善清利疏理,为治湿热黄疸的要药。兼治湿疹、湿疮。

  13.莱菔子的功效是:消食化积 善消食除胀,食积胀满,又降气化痰 痰壅咳喘

  14.6.6肝病患者忌服----贯众?雷丸?南瓜子?使君子?苦楝皮? 是苦楝皮苦寒有毒,能伤胃损肝

  15.虎杖的功效是:血滞经闭、疮痈肿毒、胸痹腹痛又活血定痛、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泻下通便、利胆退黄,为烫伤、毒蛇咬伤要药。

  16.五灵脂的功效是:活血化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外伤出血、溃疡不敛)。

  17.降气化痰,疏散风热的药物是:前胡, 咳嗽痰多无论外感、内伤、寒热,{性微寒,又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及痰热咳嗽)

  18.全蝎研末内服的用量全蝎、蜈蚣:研磨吞服 每次 0.6—1g

  19.石菖蒲的功效是:开窍祛痰、宁心安神, 开窍祛痰力强,用于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又化湿和胃(湿浊中阻、噤口痢

  20.补气健脾炒用,燥湿利水生用的药物是: 白术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21.沙苑子的功效 是: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 ----兼补肾阴,为平补阴阳之品。又补脾止泻。

  22.墨旱莲的功效是:肝肾阴虚头晕目眩、须发早白){ 长于清热、凉血、止血。(阴虚发热、血热出血)

  23.蟾酥的功效是:善解毒止痛(咽喉肿痛)又开窍醒神(夏月痧胀腹痛吐泻) 性温,有毒,消肿止痛

  24.腻膈碍胃的药物,伤津伐胃的药物是:甘味药

  25.使药、臣药的含义是:使药是1,引经药2,调和药.1,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2 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摇物.

  26.蒿本、防风、蔓荆子的功效是:. 蒿本、风寒、风湿痹痛、头风头痛)主散太阳经风寒湿而归肝经(善治厥阴头痛,寒凝肝脉之脘腹痛)防风、祛风解表 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药, (风寒、风热、风湿)又胜湿止痛、止痉 (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破伤风、小儿惊风)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27、垂盆草、蒲公英、鸦胆子、大青叶功效

  垂盆草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蒲公英 消痈散结(善治乳痈、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又利湿通淋(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鸦胆子 (热毒血痢) 又燥湿、杀虫、截疟、蚀疣

  大青叶 凉血而消斑 (温毒发斑、口舌生疮)

  28、茜草科,消肿散结的药物是: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消痈 (治疗消化道肿瘤)

  29、大戟科,泻水逐饮得药物是:甘遂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药力最强(兼治风痰癫痫) 京大戟 ,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 泻下逐饮强于红大戟(兼治瘰疬痰核)

  30、表证夹湿是:香薷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为“夏月麻黄”(治疗夏月感冒、阴暑证、署湿证)

  31、肝肾亏虚胎动不安的药物是: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温补力强,为肝肾亏虚腰痛、足膝无力之要药。

  32、木通、萹蓄的功效是:

  木通 : 利水通淋又清心利尿 (口舌生疮)兼通经下乳, 关木通 : 长于清心火 (用量)川木通 :长于利水湿

  萹蓄 : 利水通淋 { 又杀虫止痒 (湿疹、阴痒)

  33、干姜、附子、吴茱萸、肉桂、小茴香的功效

  干姜:回阳、散寒止痛 辛热入脾胃心肺 (亡阳证、脾胃虚寒 无毒力弱,回阳救逆须配附子,长于温脾阳(脾阳不足脘腹冷痛吐泻)寒湿痹痛) 又温肺化饮(寒饮咳喘)

  附子:回阳、散寒止痛 { 又善补火助阳(命门火衰之证及阳虚水肿、外感、自汗、胸痹)辛热有毒入心肾脾 有毒力强,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入肝脾胃 {疏肝下气 治呕吐(胃寒、肝火犯胃呕吐)燥湿止泻 脾胃虚寒泄泻、脾肾阳虚五更泄、寒湿泄泻

  肉桂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肾阳虚衰、脾肾阳虚;脾胃虚寒、寒湿痹痛、阳虚胸痹){善温经通脉(寒凝经闭、痛经、寒疝、阴疽)

  小茴香:温中散寒止痛 { 又理气和胃 (寒疝腹痛、睾丸坠痛、胃寒呕吐)

  34、乌药、化橘红、川楝子的功效

  乌药 : 又温肾散寒,为治寒疝腹痛的要药及肾阳不足的尿频、遗尿。

  化桔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食积、咳嗽) { 兼消食

  川楝子 :又杀虫疗癣。治肝气郁滞之胁痛、腹痛、疝气痛,和虫积腹痛、头癣。

  35、艾叶、槐花、白茅根的功效

  艾叶是 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 多炒炭用,生用散寒止痛 (脘腹冷痛)

  槐花 苦寒入肝大肠 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尤其便血、痔血)又清肝泻火、通便。(热结及肝热目赤)

  白茅根是: 清热生津 、止呕、利尿 {偏入血分,凉血止血

  36、三棱、鸡血藤的功效

  三棱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血瘀气滞之癥瘕、经闭痛经、 性平、偏于破血,血瘀疼痛效佳。产后瘀阻、跌打损伤、食积胀痛)

  鸡血藤 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血滞经闭、痛经、手足麻木、风湿痹痛、外伤跌打)

  37、杏仁、百部、苏子、葶苈子的功效

  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善于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风寒、风热、肺热、肺燥、肺寒咳嗽均可用)。

  百部 : 润肺止咳,用于多种咳喘(外感、内伤、寒热、虚实、新久)尤肺痨咳、百日咳。又灭虱杀虫。

  苏子 :(咳喘证、肠燥便秘){ 善于降气消痰 (痰壅气逆、上盛下虚之咳喘)。

  葶苈子:(咳喘喘满、水肿) {大寒,清泻肺热以平喘,作用强。用于痰浊阻肺喘息不得卧之喘满,及胸水腹水。

  38、磁石、朱砂、琥珀、代赭石、龙骨的功效

  磁石重镇安神 辛咸寒入肝心肾(相须,心悸失眠无毒,长于平肝潜阳,宜于阴虚阳亢之失眠,也用于肝阳眩晕。

  朱砂重镇安神甘寒入心 有毒,长于清心泻火,宜于心火上扰之失眠。

  琥珀镇心安神 均入丸散 (心悸失眠/惊风癫痫 )无毒性平,治心神不安无论寒热,又活血散瘀 利尿通淋(血滞经闭、癥瘕、小便不利)

  代赭石 降气止呕 (气逆呕恶、喘息){ 长于平肝潜阳(肝阳眩晕),又凉血止血 (吐衄崩漏)。

  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长于镇惊安神用于心神不宁兼肝阳上亢者,又治惊痫、癫狂。

  39、人参、龙眼肉的功效

  人参 补气生津 甘微苦微温入

  脾肺 大补元气,为气虚欲脱第一要药。又安神增智(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龙眼肉 补心脾、益气血 。

  40、仙茅、杜仲、益智仁、骨碎补的功效

  仙茅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杜仲又降压) {温补力强,为肝肾亏虚腰痛、足膝无力之要药。

  益智仁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肾虚阳痿、不孕、遗精、遗尿、尿频;脾肾两虚泄泻) {温脾散寒为主,又开胃摄唾(口多涎唾)

  骨碎补补肾 、活血、 止血、 续伤 (肾虚腰痛脚软、跌打损伤、金疮肿痛) { 功专补肾。(肾虚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41、麦冬、枸杞、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的功效

  麦冬 :养阴清肺、 润肠通便 { 微寒,滋阴清热润燥力弱,又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胃阴虚口渴、 心阴虚、心火旺之心烦失眠)

  枸杞子 滋补肝肾、明目 { 兼润肺(虚劳咳嗽)

  巴戟天 补肾助阳、 祛风除湿 (肾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兼阳虚者) { 力缓 肉苁蓉 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 润肠力强

  补骨脂: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补肾阳为主,又纳气平喘 (肾虚作喘)

  42、莲子、椿皮、赤石脂、桑螵蛸的功效

  莲子 甘涩平入脾肾 补脾止泻 、益肾固精 补脾力强,又养心安神 (心肾不交之虚烦不眠) 椿皮 涩肠止泻 苦寒,用于滑脱偏热者。又清热燥湿(湿热痢疾)止血、止带、杀虫

  赤石脂 涩肠止泻 甘温,用于滑脱偏寒者。又收湿敛疮生肌(湿疮流水、溃疡不敛)止血、止带

  桑螵蛸 固精、缩尿、止带 又补肾助阳(阳痿不育)

  43、药性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44、影响中药有毒无毒的因素是 广义的毒的含义: ①“毒”为药物的总称

  ②“毒”指药物的偏性 (即治疗疾病又毒害人体)

  ③“毒”指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狭义的毒)

  1. 确立依据: ①含不含有毒成分 ②整体是否有毒 ③用量是否适当

  45、痰火互结结胸证,黄连配————

  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肺 内服 燥湿化痰、外用散结消肿 燥湿化痰为湿痰寒痰证的要药。又降逆止呕,为呕吐 痰饮、胃寒、胃热、胃虚、妊娠呕吐

  瓜蒌 甘寒入肺胃大肠 清润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为治疗痰热及胸痹的要药。 (热痰、燥痰咳嗽、胸痹结胸、乳肺肠痈,肠燥便秘)

  46、大黄功效

  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 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攻下力强(多种积滞证及急腹证)又利湿退黄(湿热黄疸、淋症、 湿热痢疾凉血止血(高热神昏、血热吐衄)活血化瘀(瘀血诸证)

  47、枳实药理作用 本品有调节肠胃蠕动,抗胃溃疡,抗炎,利胆,镇静,镇痛,抗过敏,升高血压,强心,增加心脑肾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利尿及兴奋子宫等作用

  48、蒲黄的功效

  蒲黄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内外伤各种出血及瘀血证){治瘀血出血无论寒热,又利尿 (血淋涩痛)。

  49、郁金性能特点

  郁金本品辛寒清散,苦寒泄降,入血走气,“为活血行气凉血的要药。能活血止痛止血,凉血清心又疏肝解郁、

  治血瘀气滞热证为宜 活血破瘀、利胆退黄 (肝郁气滞、高热神昏、血热出血、湿热黄疸)

  50、枇杷叶的功效

  枇杷叶 清热化痰止咳 ,兼能润肺治燥咳,又和胃降逆 (胃热呕吐)

  51、牡蛎的功效

  牡蛎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心悸失眠,肝阳眩晕及遗精、遗尿 长于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兼心神不宁者,又软坚散结(痰核、瘰疬) 带下、崩漏、自汗、盗汗等滑脱证)煅后制酸止痛(胃酸呕吐疼痛)

  52、菟丝子的功效

  菟丝子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 兼补肾阴,为平补阴阳之品。又补脾止泻。

  53、收涩药 凡是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收敛固涩,治疗滑脱之证

  酸涩 入 肺、脾、肾、大肠

  固表止汗 (自汗、盗汗)

  敛肺止咳 (久咳、虚喘)

  涩肠止泻 (久泻、久痢)

  固精缩尿止带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兼收敛止血 (崩漏)

  注意:为治标之品,多配伍 补虚药

  篇五:射干

  为鸢尾科植物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L.)DC. 的根茎。味苦,性寒,有毒。入肺、肝经。功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主治:喉痹咽痛、咳逆

  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内服:煎汤,6~10g;入散剂或鲜用捣汁。外用:研末吹喉或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茎含射干定(Belamcandin)、鸢尾甙(Iridin)、鸢尾黄酮甙(Tectoridin)、鸢尾黄酮(Tectorigenin)。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在试管内,射干煎剂或浸剂(1:10)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体外,1:20 的浓度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

  病毒(腺3病毒、ECHO11),也有抑制或延缓其发病的作用。

  2. 抗炎作用 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且不为半胱胺酸所阻断。对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性浮肿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抑

  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也有抑制作用。射干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能显著抑制组胺所致小鼠皮肤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

  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并抑制巴豆油所致之小鼠耳部水肿;给大鼠灌服,对透明质酸酶、甲醛等所致大鼠脚爪水肿及大鼠棉球性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抑制作

  用;尚能显著对抗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的炎性渗出和炎性增生。

  3. 其他作用 射干的醇或水提取物口服或注射,能促进家兔唾液分泌,注射较口服的作用更快更强。还有雌激素样作用。对小鼠的X射线伤害无保护

  作用,也不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对于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能抑制大鼠体温的升高。

  动物实验表明:射干75%醇提取物5g/kg和15g/kg,能抑制小鼠吲哚美辛加乙醇性胃溃疡的形成,对盐酸性及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有抑制趋向。对正常小鼠胃肠

  运动无影响,但能显著对抗番泻叶引起的大肠性腹泻和蓖麻油引起的小肠性腹泻,但该作用不是通过抑制肠运动而产生的。对麻醉大鼠有明显利胆及抗实验

  性血栓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射干根茎磨粉,水提取浓缩成浸膏,加淀粉压片,每片含浸膏 0.25g,日服2次,每次3~6片。治疗128例,其中治愈20例,显著好

  转31例,好转59例,无效13例,恶化5例。〔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技术资料部分) 1971:128〕

  2. 治疗水田皮炎 射干750g,加水13kg,煎煮1小时后过滤,加食盐120g,用于涂洗患部。用前保持药液温度在30~40℃左右。观察253例,均有显著

  疗效,轻者涂洗1次;重者翌日再洗1次,即可痊愈。〔广东医学 1964;(5):18〕

  3. 治疗乳糜尿 射干15g,水煎后加白糖适量,分3次服,日1剂。或制成水丸,4g/次,3次/日,饭后服。均以10天为1疗程。病程较长者可酌加川芎

  9g,赤芍12g;患乳糜血尿者加生地、仙鹤草各15g。治疗104例,痊愈94例,无效10例。痊愈病例中有9例在临床治愈后1~6个月内复发,继用上药1疗程症

  状消失,未再复发。104例病人中在服药后曾有5例出现轻度腹泻。〔中医杂志 1981;(5):44〕

  4. 治疗慢性鼻窦炎 射干30~40g,山豆根 15g,柴胡6g,辛夷、栀子、薄荷各10g,细辛3g,甘草5g。治疗50例,结果治愈32例,好转16例,无效2

  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6;5(2):36〕

  5. 治疗咽喉炎 射干150g,猪油300g,文火煎射干至焦黄,去药渣,冷却成膏。每日1匙,日4~5次含服,连用1个月,效果良好。〔四川中医

  1986;4(12):23〕

  方剂选用:

  1. 治疗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2. 治疗瘰疬结核,因热气结聚者:射干、连翘、夏枯草各等份。为丸。每服二钱,饭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3. 治疗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

  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配伍效用:

  射干配伍瓜蒌、贝母 三者皆有清热化痰之功,相伍为用,效力更强,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嗽吐黄痰之症。

  射干配伍麻黄、细辛 射干降逆祛痰、泄热破结,功擅降气;麻黄、细辛宣肺平喘、温肺散寒化饮,长于宣肺。三药配伍,有发散风寒、降气化痰、温

  肺化饮、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袭肺、痰涎壅盛、气道不畅之咳喘气逆、喉中痰鸣

  如水鸡声者以及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偏于寒者。

  射干配伍山豆根 射干泄火解毒、降气祛痰散结;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二者苦寒,均治疗咽喉疼痛,相伍为用,其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散

  血消肿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痰热郁结于咽喉之咽喉肿痛、喉中痰鸣有声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无实火及脾虚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射干急性毒性很小。其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的半数致死量为66.78g/kg;对家兔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

  射干副作用较小,临床曾有服用本品致泻的报道,但尚无中毒的报道。

  【医家论药】

  “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本草纲目》)

  “射干,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射

  干虽能降手少阳、厥阴相火,泄热散结消肿痛,然无益阴之性,故《别录》云久服令人虚。”(《本草经疏》)

  “射干,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便毒,此足厥阴湿气,因疲劳而发,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食前服,利三、两行效。又治喉

  痛,切一片,噙之效。”(《本草衍义补遗》)

  “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本经》)

  “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经闭,治疰气,消淤血。”(《药性论》)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592105/

推荐访问:中药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