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音乐知识 >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时间:2018-11-08   来源:音乐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音乐知识】

第一篇: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浅析校园音乐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校园音乐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校园音乐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课外音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一种校园文化。本文简要分析了校园音乐文化对学校形象的塑造、学生性格的养成、道德品位的提升的重要意义,论述了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了培育校园音乐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校园音乐文化;素质教育;作用

校园音乐文化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修养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并通过校园音乐文化提升学校形象,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素质教育与校园音乐文化

实施素质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音乐文化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具有本校特点的精神环境和音乐文化氛围。如合唱团、乐队等社团活动。

国家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认识和思想。校园音乐文化恰恰是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途径。

二、校园音乐文化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渗透在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体现在他们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沃土。

1.音乐活动彰显校园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校园音乐文化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能施加良好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应重点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时代歌曲,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如《唱响中国》等三十六首歌曲,使学生深切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校园音乐文化的良性导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组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并进行讨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正确引导。如让学生拿流行歌曲与艺术歌曲进行比较,让学生听到流淌在我们血脉源头的民族乐声。坚持良好的音乐文化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有分辨美丑良莠的鉴赏能力。

3.励志音乐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在青年学生中大力推广励志乐曲、歌曲所形成的校园音乐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产生一

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激励学生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特别是一些流行的励志歌曲,如《我真的不错》、《蜗牛》、《隐形的翅膀》等,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会有很大的冲击,给他们精神上莫大的鼓舞。

4.校园音乐文化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多是以集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如大合唱,集体舞等形式。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学生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把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加强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5.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园音乐文化的举办,也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并相互促进的过程,它的指向性是很明确的,就是以愉悦学生的感觉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例如由学生亲自动手去组织一台文艺节目,促使他们自己克服遇到的困难。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三、培育校园音乐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校园音乐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素质的效果。如何培育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1.充分利用学校音乐资源,努力创建校园音乐环境。广泛开展学校节等多元音乐文化活动;开设音乐多元活动课,排演音乐剧、组织合唱队、乐队等;利用校广播播放各种音乐;通过汇报表演等各种教学艺术实践活动,总结经验,让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个人修养。

2.充分利用音乐的渗透功能,综合各学科进行音乐熏陶。音乐教学的语言包括艺术领域之间的综合,将音乐欣赏与姐妹艺术中相关的内容、手段进行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可直接使用音乐,调节情绪,激发想象,开发记忆潜能。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播放一些古筝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想象课文中所描写的美景。

3.积极关注音乐流行动向,选择并整合社会音乐资源。面对多姿多彩,多元化的社会音乐文化,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构建起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校内外互动,使学生经受各种锻炼,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选择、抵制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4.大力扶持学生艺术社团,发挥其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带头作用。艺术社团是学生文艺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社团的建立,坚持高质量的教学和管理,优化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意识,让那些高品位、优秀的音乐精品来熏陶和感染艺术团的学生。

综上所述,校园音乐文化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强化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满足了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校园音乐文化对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二篇: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沈阳理工大学文化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

沈阳理工大学文化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

前言

就如每个学校的校训不同一样,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独特性,区别了自己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学生。和企业文化不同使产品风格不一样类似,大学文化的独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沈阳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弘志励学,德才并蓄”,核心文化理念是“兵工精神”。在学校读书三年了,个人觉得学校的文化建设还做得很不够,校园凝聚力不强。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学校声誉。为此,我结合CI战略这门课,以企业文化培养模式为借鉴,对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

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了解一个大学主要是从其毕业生着眼的。而一个在大学里生活过4年的学生,他的身上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了这个大学的一些习性,品质和风格。简单的说,就是这个大学的文化气息。

我觉得,大学生文化的本质一种做人做事的价值体系和风格。具体的说包括规范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从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来说,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二 大学文化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北大毕业等于零》。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如今网络时代,各个大学的授课内容都可以轻轻松松的在网上找到,北大学生和其他普通院校学生完全可能使用的同一样的教材,教授的同样的知识,甚至课后题都完全一样。这么说,北大是贬值了。

那么,我们想一想,难道哈佛耶鲁的法学院的法学教材我们只能在哈佛耶鲁才能看到么?他们的课程已经在网上可以下载,还有必要千里迢迢去哈佛听课么?

答案是肯定的。北大毕业等不等于零不好说,但是在北大读书和在网上听北大的课肯定不能等同,原因就在于在北大,你能亲身体会感受北大的文化。换言之,大学教授的不是知识,是文化。

大学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是潜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所谓润物细无声。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透着一份踏实与努力,正是因为在这个顶尖工科院校的严谨求实的风气的熏陶下,4年的时光,洗尽了身上的浮躁虚华。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人才观念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他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1、对学生价值观导向作用

沈阳理工大学以前是一所兵工院校,其价值导向是从军报国。即使现在改制成综合性大学,军工影子在逐渐淡化,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兵工精神的价值导向:宿舍楼上的“携笔从戎,报效祖国”八个大字。

2、利于形成团队凝聚力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很多活动都是以班级或团队的名义开展,因此,在这些活动中,需要班级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共同配合,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与协作精神,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使交往能力的培养。

3、激励学生进取和敢为人先

校园是一个集体,各种活动和竞赛可以很好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总是有很强的激励作用,用人单位往往喜欢找985高校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这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进取心和领导力。而这些个人品质往往和学校文化良好的激励性分不开。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4、促使学生形成健全和谐的人格

学生人格培养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不断出现大学生心理障碍事件,一些大学在不断探索如何通过良性循环的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多和社会交流,关心公益,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优秀的有爱心的公民是大学的责任。

三 沈阳理工大学校园文化浅析

由于我们学校地处郊区,感觉比较偏僻,学生里整体感受还是很冷清。学生的文化活动不是很丰富,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集体文化特征不明显。

但是,从学校历史发展看,沈阳理工的校园文化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并有自己很鲜明的特点。

1 工科院校的求实精神

沈阳理工以前是以兵工技术为主的工科学校,具有一般工科院校所共有的求实求精精神,社会的其学生的整理评价是踏实勤劳。

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扩大,专业增多,已经不单纯是工科院校了。经济科目、文科甚至艺术类专业出现,学校的工科氛围在淡化,文化氛围逐渐改变和转型。

2 兵工精神

兵工精神在很多地方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从可以看到的层面说:图书馆前面有大炮,无不提醒着学生我们学校对于国防工业做出的贡献;学生入学会参观学校图书馆一楼的兵器博物馆,充分说明学校并没有因为多元化而放弃兵工精神,反而在想办法使兵工精神服务于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

3 以寝室文化为中心的学生生活文化建业

每一年都有寝室文化节,这成了一些同学的“大事”,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比较,即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也改善了同学的居住环境,对于学校文化也是一个良好的提升。

四 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建议

和一些优秀的大学相比,沈阳理工大学还有很多值得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学校文化根本上决定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对于毕业生找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鉴于上述第三点的一些事实,我觉得学校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能力。

1 把校训落到实处

“弘志励学、德才并蓄”这八字如果真正做到了,是很不容易的。大学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就是学风建设。没有良好的学风,何谈学生能力的提升?所以学风建设是基础,这对于任何一个大学都适用。

2 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辽宁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和沈阳理工差不多,但是辽大有学生社团80多个,沈阳理工注册的学校社团仅仅30多个,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一个优秀的大学总有很多优秀的社团,这些社团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领导力最好的地方,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学校整体知名度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3 大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强化班级意识

大学生普遍反映,班级的概念和弱化。大家在一个班,却仅仅一起上课而已,课外基本就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了。事实上,一个有优秀班级传统和班级文化的集体可以很好的提升集体内每一个成员的归属感,责任心和创造力。

4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

这一点看似不是文化建设,其实却很重要。沈阳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是,学生普遍对于食宿环境不满意。吃住都没有解决好,何来文化建设呢?如果有良好的食宿环境,可以极大地提升同学们对于学校的好感和热爱,自觉参与学校活动,不知不觉中帮助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

结语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

校园文化对于其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沈阳理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优秀的先例和经验,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文化建设跟上了,将极大地促进学校的整理发展,提升学校社会声誉。

第三篇: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论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韩志玢 汪倩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发展稳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教育功能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通过学生会及其它的校园学生组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初步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生;主体

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在校园中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学校成立之日起,校园文化也就随之产生而来。它反映着是一个学院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校风校训,校园文明状况。校园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道德风尚等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深刻的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引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开创新局面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予管理和服务作用的过程中,大学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从而保持了学生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对于深化学校改革,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我管理

心理研究表明:进入青春期的青年学生正处于精神上的断乳期,他们从心理上要求摆脱成年人对其的束缚,他们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自我意识强烈,创建独特的个人空间。这就提醒我们:在对他们进行管理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是管理者,学校的管理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监督和控制型的管理。学校的管理机构越复杂,老师的监督控制的事项越多,校规章制度越完善,社会却尴尬的发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届比一届低的叹息。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学校管理部门及老师应该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及观念。构建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院的管理工作中来,把管理工作当做学生自我学习和教育的第二课堂。要适当的授予职权,帮助他们树立权威,鼓励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在开展和创新这些活动中做出决策,从而激发他们的能力。要教授学生以身作则,在管理中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不要推诿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即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也使学生养成了成熟稳重,处事从容,机动灵活和公平正义的好品质。

现代的教育体制认为,要使得整体力量得以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确实而有效地途径就是实行全员管理。班干部组织和学生会组织都是由广大同学民主选举产生,代表广大同学利益的学生组织,它们是联系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纽带,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组织者,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载体。内蒙古科技大学在这一方面,积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学生会及学校各社团的管理工作中来。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及其他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督导其他同学的日常行为,维护组织的纪律秩序,让学生实现自己管理自己。遇有自我管理组织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辅导员老师及校管理部

门咨询意见。科大提倡班学生干部的一届任期为一年,每届任期不超过两年。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学生都能走到干部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升华。此外,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组织学生作为评委进入到青年教师课堂竞技中来,为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中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种人人参与,个谋其就得自我管理机制,更好的促使学生实现了自主意识,自主管理。造就了一大批勤奋学习、甘于奉献的学生干部,他们经过锻炼,具备了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骨干分子。因而也就实现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我教育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对有害思想侵蚀的抵抗力。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塑造人才、优化教育、凝聚激励、批判传承等功能,对学生的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问题活动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如科大学生会为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所开办的形式各异的知识讲座。还定期举办科技文化月、读书文化月,社团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为浓郁校园文学氛围,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锻炼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现场反应能力而举行的知识竞赛、辩论赛以及演讲比赛等多项活动。此外,科大学生们还通过学生会以及其他社团所举办的体育、文艺、卫生、外联、科技活动等方面入手,从而实现了多方面知识的自我教育。如,体育部借奥运时尚之旋风,推出了足球赛、篮球赛等强其体魄和增加体育知识的比赛。特别是在世界杯赛事期间,引领大家文明看赛事,恰当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生活部则成立自管协会,检查学生的内务卫生,维护宿舍的纪律,宣传预防疾病和美化环境的知识。实践部则利用节假日组织一系列的进社区、进养老院、进孤儿院当义工的社会活动,增加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和保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艺部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节日晚会、迎新晚会、以及精彩纷呈的模特大赛,礼仪大赛,多姿多彩的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为营造团结、活泼、生动的校园气氛添加活力。它们改善了学生的审美力和追求品质生活的态度,将艺术植根于学生的心田。科技社团还组织本校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内知名的科技比赛活动。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使学生在创新精神的引导下培养了创新思维方式。礼仪教育是受科大学生追捧的重要活动,它针对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礼仪意识。通过专题讲座,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礼仪讨论,增强他们的礼仪认同感,为他们积极学习礼仪知识,有效践行礼仪要求创设有力的内在动力机制。最终促使学生实现自律。

一切的这些活动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目的就是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好学、扬长避短、各的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寓教其中。学生在这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从而实现了自我完善。他们不断地有选择地学习和吸收校园文化的精华,同时对校园文化进行着传承和创新,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人格体系,逐渐具备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又将学校的文化传播和灌输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一良性循环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校园文化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过程。

三,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我服务

毛泽东同志曾为雷锋同志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生生不息的影响着几代人。服务他人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的重要观念。为培养广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体现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增强广大学生服务意识,所以学生开展自我服务活动更显得极为迫切。

自我服务首先体现在服务好自己。要保持好个人仪容整洁,宿舍和教室环境干净温馨,

多饮食健康的水果蔬菜,预防疾病,保持精神的充沛、心情的愉快和身体的健康。只有这样才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认认真真的投入学习。为防止大学生思想建设中“大道理难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情况,科大学生会还在全校发起“学生自我服务日”主题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学生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学生可以在岗位的时候实现自身教育并教育其他同学。此外,科大还积极提倡学生服务他人和社会。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如“绿色家园工程”、“走进西部阳光行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全名大健身等青年志愿队七支。环保是一场绿色革命,是一种自然回归,是一种生活时尚。让学生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组成环保小队,利用业余时间擦洗校园街道,清扫卫生死角,做好保护花草的宣传。学生讨论拟定节水护草的标语,贴到学校的水龙头旁、草丛上,回收废纸废电池,拒绝一次性餐具,拒绝使用塑料袋,学生的纪律观念和环保意识增强了,也将自我生活的环境得到了美化,升华绿色情感。大批的学生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立足校内,深入社会城乡,持之以恒的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美化环境的活动、义务执勤、义务家教、打扫卫生、扶贫助困、捐款捐物等各种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了在校学生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学生会实践部多年来不论寒暑一直坚持为师生义务送报,的到全校师生的赞誉。在暑期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校学生深入周边多个乡镇,不仅给农民朋友带去了科普知识,亲身示范,讲解国家的政策法规,而且义务维修家电用品,帮忙做农活。他们的行为广受社会的好评,广泛的接触和了解社会,也加宽了自身社会化的进程,树立了劳动就是美和劳动光荣的观念。校园的各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为大家提供了在为他人奉献中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变、差异性大、校园活动作为一种有益的平台,它能够扩展学生的心灵体验,丰富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在开展各项校园活动中,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是以自愿为原则,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一员,符合了青年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劳动中得到了大量宝贵的直接经验,不断地成长为勇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奉献的品德。部分学生通过参与勤工俭学和志愿者活动,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以减轻自身的生活压力,从而形成了自立、自理、自强品格和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它也是实现大学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应,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是社会了解大学的一个窗口。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他能振奋学生的精神,调节激发学生的行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更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自主创新的空间。学校应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通过组织多种社团和文化艺术俱乐部的形式,使学生受到“文化浸透”。要坚持“知识与文化并重”的教育理念,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应当形成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校园生活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平台,充分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新性,团队精神。文明健康,形式各异的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陶冶个人情操、增强学生乐观面对生活和顽强对抗挫折的信心。目前,应当充分认识学生在校园文化的重要主体作用,要实现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学生求知、求是、求乐中奋发向上,得到思想的升华。学生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氛围之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实现自我完善。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校园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1]赵晓曼。冠以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J] ,2006,

(16):133

[2]刘晓青。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后勤研究[J],2006第2期

[3]郑培亮,杨毅,斯日古楞 大学生主体以教育的时间和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报),2005第4期

[4]柏林 积极开展“三自”活动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1999

[5]王拓 论学生会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当代教育科学[J],2008第11期

[6]吴海麟 谷敏 浅议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理论探析 [J]

作者简介:

韩志玢 内蒙古包头市 内蒙古科技大学 08 研二1班 邮编014010 15947628107 hanzhibin2008@126.com

汪倩 内蒙古包头市 内蒙古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行政办公楼 208 邮编 014010 15947628107 hanzhibin2008@126.com

第四篇: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长期规划

亚科瑞克乡中心小学2013——2016年校园文化建设

规划和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我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特制定亚科瑞克乡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总的指导思想

亚科瑞克乡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的行动指南,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三维”办学理念,强化“三风”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

文明创建设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物质文化。

三、遵循的主要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求真务实,实干兴邦”重要思想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实践性原则: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身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

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四.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一)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1. 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教学楼

(1)教学楼二楼厅门雨篷设“教学楼”字

(2)楼口旋转痰盂

(3)教学楼二、三层走道墙设中外名人画像

(4)楼前绿化园内设臵小学生喜欢的动物模型

(5)两侧草坪种植杨柳及各种花草【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6)底层设黑板报栏、班级德育考核公告栏和通知宣传栏

(7)中心通道设巨幅文化长廊

(8)各栋楼间走道护栏外侧设教育类标语

(9)各层设名人像及语录框

(10)草坪内设名人塑像,并放臵艺术石头

(11)增设植物艺术小品多个

实验电教楼

(1)门厅设楼层指南牌

(2)走廊设科技名人像及语录

中心通道

(1)升旗台前后正对大校门和教学楼门厅【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2)中心通道两侧各设文化墙

大校门和侧校门

(1)进门通道两侧增臵各类宣传栏

(2)进门右侧设“校园分布图”竖牌、左侧设立宣传办学理念的宣传牌

(3)制作不锈钢楼名牌

其它

(1)教学楼南外侧人行道旁栽种玫瑰等观赏性花草

(2)水泥球场转角处栽杨柳树

(3)为校园内主、支干道命名,如食宿路、教德路等

(4)校园主干道灯柱上设名人名言牌

(5)食堂~人行道梯道设靠椅

(6)女生公寓前种植杨柳树

(7)植物园及二、三幢教学办公的休闲地设靠椅

(8)绿化地带设臵不锈钢标语牌,提示师生爱护环境

(9)在恰当地方种玫瑰园、桃李园、樱花园、珍稀植物园,在大校门和中心通道分别建立草坪等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1)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各班要利用班团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会、团委要发挥职能,以广

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2)学校办好《亚科瑞克乡校园》报刊,全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广大师生的精神素养。

(3)学校每年要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元旦文娱晚会,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4)学校每年要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篮球运动会和足球运动会,倡导学生参加,培养广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建设良好的校风。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制定校训、校服、校歌、校徽等形式,弘扬校风,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班级文化建设

1、构建规范、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就是教室环境、布臵等,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是一种显性的文化。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明亮、美观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五篇: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2006——2010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2006——2010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规划设想

基本思路: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它应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通过提炼和升华,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校人文精神,以此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的意识,促进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成为培育现代人才所具有的独特财富和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前段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丰富和拓展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设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物质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将纳入每年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中,予以高度的重视并积极落实。在校园环境、办学特色、师生形象等方面,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是教育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一代新人。要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二是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规划要体现精品意识,使校园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相辅相成,又各有特征,以发挥综合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

三是个性化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特色。

四是“三贴近”原则。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身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品德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提高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开放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学校文化建设要体现开放性和包容性,允许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风格并存,激励不同的思想碰撞,促进生成新的文化。

六是创新性原则。

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主动变革,积极迎接挑战。促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进行互动,在互动中重建,不断生成、发展学校文化。

四.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1、在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校园景点的建设,在楼道、大厅等位置悬挂大型喷绘画和体现古诗文特色的宣传内容。在校园内,培植了草坪和花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在今后五年内,要精心维护和管理,不断补充和完善,在校园绿化地带形成不同的文化小品,植物均以中英文标牌,使其发挥最大的育人效果。

2、不断投入资金,一是完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实验室、图书室、微机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让实验室、图书室、微机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校园文化粮食的重要场所。二是筹措资金,完成教学主体楼两侧的“二期工程”,提供充足的办公用房。三是改进校园文化宣传工具。购买摄像机等视频处理工具,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剪辑与报送。

3、建设好和利用好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不断更新宣传栏、板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4、坚持办好《心彩桥》校报,适时创办校园文学刊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5、搞好教室文化。教室内物品设置和摆放,要讲求实用性、装饰性。从反映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设置展示学生作品和教育成果的特色园地和专栏。坚持办好班级“图书角”。

(二)努力培育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设想如下:

1、校园精神要通过校微、校歌、校报校刊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在今后四年内,要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和引导学生对校徽、校树、校花等物质载体意义的理解和教育。坚持传唱校歌,不断提高校报和校刊的质量。给全体师生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

2、建立学校荣誉室,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3、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第六篇: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校园美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校园美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本文阐述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措施与体会,努力倡导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必要性 措施 体会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倡导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活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功能上看,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美化;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精神面貌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校育人的诸要素中,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蓬勃兴起,文化生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内容上宣扬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形式上具有强烈的商业色彩,格调上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校园文化。再者,审视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工作,“重主轻副”,形成学生知识结构上偏狭缺陷,特别是人文知识的缺陷。“重专轻通”,学生缺乏对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重分轻能”,许多教师把教材内容支解为应付考试的习题,当取完这些“精华”后,体现人文素质内容就当作“糟粕”而弃之一旁,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重智轻德”,严重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种种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围绕正确的育人目标,使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协调的发展,必能优化学生的人文素质,造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独创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需要

行为规范教育就是定下规矩,用严格的管理让学生照着去做。严格的校纪确实可以保障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仅仅是“违者罚款”式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所体现的效果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把行为规范的各种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去看、去想、去感受、去培养自己的素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所产生的浸润作用,所达到的效果是苍白道德说教、单纯的知识灌输所无法比拟的。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需要

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如何,人是关键的因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对教师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物质环境条件的好与坏是可以克服的,但精神环境的落后却使人的心理有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从而影响教师师德和教学的水准。校园文化倡导宽松、和谐、亲切、民主、信任的人际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能无形地勉励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有利于制约、规范教师,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从事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全面的能力素质;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和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并且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需要

校园文化虽然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封闭在校园院墙里的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系统,相对于社会文化来说,它是亚文化。一方面,社会文化会通过各种渠道对

校园文化施加各种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具有正统和正规的特点,比起其他领域的文化,它更具超前性,先进性,它可以通过培养人才,输送毕业生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导向和辐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开展的好与坏,也往往会对社会大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完善的校园设施将对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支撑,是育人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达到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校风建设,实现管理育人【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凝聚力,也是学生素质潜移默化的培育培养。】

校园文化既表现为物质的,更是制度的、精神的。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任务和要求所确立的规章制度,所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体现。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因此,我们重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以此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实现活动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长,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几年来,我们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特色,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形成了“一个主体”、“三条主线”、“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活动模式。

“一个主体”。即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主体意识的确立,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些年来,根据学生特点,我校先后组织了十多个兴趣活动小组,学生参与活动人数多。同时,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相应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条主线”。一是以重大节日和社会形势为主线,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例如,我们组织“弘扬民族文化,立志报效祖国”读书活动、“扬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道德实践活动等全校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收到很好的教育效应。二是以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为主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我们确立以小发明、小创造、网页、Flash动画制作、手工艺品及科技小论文为主的校园科技节;以文艺演出、书法、绘画、电脑小报制作为主的校园艺术节;还有以校运动会为主的校园体育节。我们还组织了学校车模、船模活动队、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文学社等学生活动队,开展经常活动。三是以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为主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为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的学生,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我们大力构建活动课程,先后成立了生物、英语口语、

美术、摄影、动手做、舞蹈、计算机、球类、棋类、写作、书法、奥数、环保等十几个兴趣特长小组和学科竞赛小组,利用课外活动和双休日的时间,定人、定时开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体会

1、锻塑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内核,是校园的灵魂。它涵括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师生精神风貌、集体舆论、心理环境等因素,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是内在的、信念化的、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是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和共同奉行的价值准则,是学校办学特色“文化品质”的最集中体现,具有凝聚力和鞭策力。锻塑校园精神,凸现时代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关键。

培育校园精神的初始阶段,需要一个有组织的教育、提倡、感染的过程,校园精神是一种观念,只有通过塑造代表校园精神的个人或典型事件,才能使全体队员体会到校园精神之所在。

2、形成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

校园文化建设切忌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创新的本义就是产生独特的事物,形成独特的模式。形成特色才能充分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合格+特长”正是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文化,全面发展学生的特长。

①开展丰富多彩的航天艺术园活动。兴趣小组和双休乐园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窗口。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把兴趣活动层次化。力求低年级康乐型、中年级求知型、高年级创造型。学校成立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有国画、素描班、硬笔书法班、电脑网页制作班等。兴趣小组活动做到“六定”:定辅导教师、定活动地点、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定参加人数、定成果展览。

②“古诗吟唱”已成为我校亮点。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珍贵的精神营养品。苏轼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古诗词精品对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语言等,都很有好处。它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举行了各种活动,征集全校师生的“金点子”,在学校橱窗内贴出古诗的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写出作者。每节课前全班学生进行古诗吟唱,并且举行“六一”大型古诗吟诵比赛。

3、校园的自我管理是校园文化创新的动力

学生是学校最活跃的群体,学生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主导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对象。现在的小学生生活条件好了,可往往娇生惯养,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娇气、懒惰,事事靠大人照顾。为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治”的良好素质,我们给学生创造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精神,实行自治。不断完善学生岗位实践活动,丰富礼仪示范岗、午餐管理岗、两操检查岗、卫生保洁岗、行为监督岗的教育内容,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每天都有值日同学活跃在多个岗位上,抓学习、纪律、卫生的评比,一丝不苟,并在升旗仪式上宣布评比结果。许多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参与策划、组织、主持。校园的自主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强精神和自我约束力,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源泉

我校从四种关系的建设入手,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校园人际环境,即领导与教师民主、协作关系,教师与教师团结互助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平等、民主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竞争、合作的关系,校领导还要求本校教职工以真诚坦白、互助互利的原则处理好与家长、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教育的合力。和谐的心理环境的创建,使学生精神面貌的各项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班级文化的创新是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渠道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陶冶、塑造学生高

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校风建设的促进力量。我校四(4)班有个“月考核”制度。班里每人每月都得进行考核,回家作业按时交有加分,上课表现好有加分,连续得五个五角星有加分„„分数可累积,同时由自己和小组长计分,月末核对。考核优秀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于双休日外出郊游,与同学一起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本学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已郊游过两次,一次到花港观鱼,一次到曲院风荷烧烤。这就是孩子们的“月奖”,对于这份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得来的“月奖”,孩子们倍加珍惜。班主任董老师说,有了“月考核”制度,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通过外出郊游这种形式更融洽了同学间的感情。

6、传媒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创新的保障

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校园文化置身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唯有从外界文化中不断吸取养分,才能发展自身。现代化的传媒环境能迅速有效地沟通校园与社会,成为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窗口,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今年四月,我校两千多名师生在浙江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这次英烈墓前的党课、团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496154/

推荐访问:一个没有凝聚力的 一个团队的凝聚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