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宋词赏析 >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时间:2018-11-18   来源:宋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宋词赏析】

第一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拼音及翻译整理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shēnɡshēnɡmàn

〃声声慢寻寻觅觅

qīnɡzhào xúnxúnmìmì 李 清 照

qīqīxúnxúnmì

mì lěnɡlěnɡqīnɡqīnɡ cǎncǎnqīqī 寻 寻 觅 觅 , 冷 冷 清 清 , 凄 凄 惨 惨 戚 戚 。

zhànuǎnhuánhánshíhóu zuìnánjiānɡxī

乍 暖 还 寒 时 侯 , 最 难 将 息 。

sānbēiliǎnɡzhǎndànjiǔ zěndítā wǎnláifēnɡjí

三 杯 两 盏 淡 酒 , 怎 敌 他 、 晚 来 风 急 。

yànɡuòyě zhèngshānɡxīn quèshìjiùshíxiānɡshí

雁 过 也 , 正 伤 心 , 却 是 旧 时 相 识 。

mǎndìhuánɡhuāduījī qiáocuìsǔn rújīnyǒushuíkānzhāi

满 地 黄 花 堆 积 , 憔 悴 损 、 如 今 有 谁 堪 摘 。

shǒuzhechuānɡér dúzìzěnshēnɡdéhēi

守 着 窗 儿 , 独 自 怎 生 得 黑 ?

wútónɡɡènɡjiānxìyǔ dàohuánɡhūn diǎndiǎndīdī

梧 桐 更 兼 细 雨 , 到 黄 昏 、 点 点 滴 滴 。

zhěcìdì zěnyíɡèchóuzìliǎode

这 次 第 , 怎 一 个 愁 字 了 得 。

一、原文译文

二、词句解释

第二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英文版《声声慢》许渊冲译

声声慢 Tune:"Slow, Slow Tune"

[许渊冲 译]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凄凄惨惨戚戚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Hardly warmed up

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而今有谁堪摘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Sitting alonw at the window, how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ace of darkness which won't thicken?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On parasol-trees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第三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

作品原文

声声慢

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⑸?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守著窗儿独自⑻,怎生得黑⑼?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

词句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养息适应。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摘:可摘。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3-6]

白话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文学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

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

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如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第四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李清照《声声慢》七种英译本比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形象 解读《嘉莉妹妹》中几位男性对嘉莉妹妹的人生影响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 从跨文化角度试评央视国际版的语言现象 从电影《喜宴》看中美婚姻观差异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展会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和策略分析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 王熙凤与斯嘉丽的对比研究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对比研究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 论《老人与海》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论《兔子归来》中黑人民权意识的觉醒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典故的翻译 广播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 英文科技产品说明书的语言特点与翻译 《请买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性别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奴隶制下的压迫与爱——浅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 从中国传统民居乔家大院和西方哥特式教堂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高校课桌文化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压力 接受美学视角下美剧《吸血鬼日记》的字幕翻译—以疑问句为例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悲剧形象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浅析当今网络英语交流中的缩略语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 浅析《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剧命运 浅析菲利普从妥协走向庸常的原因—反刍毛姆《人性的枷锁》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蔑视女性的词汇表达法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 浅析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 解析名词化与商务语篇的汉英翻译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 《大地》中的儒家思想 李尔王和格勒旺布王比较研究 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 汉英叠词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 《红字》中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 中美居民不同储蓄态度对比分析

87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88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特许经营模式下受许人获得的优势--以全聚德为例 89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90 Influence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on Ezra Pound

91 An Interpretation of Rebecca’s dual Personality

92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

93 论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

94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95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

96 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写作艺术

97 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

98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分析

99 汽车广告功能分析

100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

101 从功能派目的论角度看商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

102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103 《警察与赞美诗》和《重新做人》中主人公的不同命运

104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105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106 浅析中国政治文献中排比句的翻译策略

107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

108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

109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110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改善方法

111 浅析《红字》中的女性意识

112 评《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非洲观

113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114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115 电影《刮痧》所体现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116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117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幽默语言的翻译

118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解构分析

119 美国牛仔和牛仔文化

120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121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语的修辞

122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123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124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125 中式菜名的英译

126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可行的方法

127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128 论价值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29 从《教长的黑面纱》看霍桑的象征主义

130 透过霍尔顿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代际关系

131 中美企业广告文化对比研究

132 鼓励性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33 浅析英语电影中的字幕翻译

134 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The Great Gatsby

135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136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137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138 中美地下电影之比较研究

139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40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4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开题报告+论)

142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演讲的影响

143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

144 《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和野性

145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146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147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148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149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150 中英文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151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152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53 An analysis of the "never lost" qualities on Hemingway and his Sun Also Rises

154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155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156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

157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158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159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60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161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

162 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汉译策略

163 万圣节与时尚设计

164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165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商务合同文体分析及翻译

166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

167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

168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E.B.White’s Charlotte’s Web

169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

170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171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72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丛林文化—以亨利•劳森《赶牲畜人的妻子》为例

173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企业如何通过市场定位打开销售渠道

174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tyle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175 The Basketball Cultures of China and America

176 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言语幽默解析

177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178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

179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180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81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182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183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184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185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

186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

187 xx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调查 188 对爱伦坡侦探小说犯罪心理的分析

189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190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

191 论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性

19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193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 194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

195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型分析

196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97 Psychological Analyses of Sethe in Beloved

198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99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200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

第五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与全词欣赏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翻译与全词欣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②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③乍暖还(xuan旋)寒:指秋天的天气。乍暖乍寒,忽冷忽热。 ④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

⑤怎敌地:对付,抵挡。

⑥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

⑦损:表示程度极高。

⑧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⑨堪摘:可,可摘

⑩次第:光景、情境。

⑾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翻译: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

时节,最难调养休息。喝三杯二杯淡酒,怎能抵得住晚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憔悴,如今还有谁采摘?冷清清守着窗儿,独自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能用一“愁”字了结!

【评点】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创作的作品再不复当年的清新可人,风格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抒写了词人在漂流境遇中无限伤感、落寞的情怀。 上片以景写情,境界凄凉。起首开篇起句便不寻常,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中评道:“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这七组叠词中,不见一个“愁”字,却让人读来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之感,余味无穷。“寻寻觅觅”,词人好像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她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凄苦的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乍暖”二句,

写天气冷暖不定,让人难以调养。这是从外部的天气以及身体的感觉来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三杯”两句紧接上文,写词人以酒驱寒,但这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淡”,怎能抵挡得了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更别提为她排遣心中烦忧了。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因词人心中忧愁太深,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以致酒力难压愁情,因而会觉得酒淡无味。“雁过也”三句,写天上飞过的大雁惹起了词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词人颠沛流离之苦,借雁得抒。就在词人举杯独伤之际,忽抬头看见天上有一行南来秋雁,细目一望,这不正是往昔在北方替自己和夫君传书寄情的翩翩飞鸿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词人与夫君却早已阴阳相隔,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句写得有形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怨、凄苦的氛围,让人心痛,心酸,心碎! 下片承接上片,由秋日高空的远景描写转入对自家庭院的近景描绘,将词人的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以雁过长天的仰视镜头收尾,下片则以黄花满地的俯视镜头开篇,过渡巧妙、自然。“憔悴”二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这是词人从花的凋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的衰老。词人本是爱花之人,看着满地菊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从前丈夫为她撷取暗香的那些甜蜜往事。只可惜故物虽依然,人面已全非,她怎能不心生酸楚,黯然泪下?此刻,就算她惜花将谢,也怎能有那摘花、赏花的雅兴?人不摘花,花当自萎,院中的那些菊花,就只能在萧瑟的秋风中日渐憔悴,殒化成泥了。这花儿的结局如此悲凉,

第六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声声慢林语堂翻译【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李清照原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语堂译作】

Slow slow tune (Li Qingzhao )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How can thin wine and bread

Serve as protection

Against the piercing wind of sunset! Wild geese pass over head

That they are familiar

Lets it more lamentable yet!

The ground is strewn with staid

And withered petals

For whom now should they be vase set? By the window shut,

Guarding it along,

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so black! And on the colanut

To hear the drizzle drown

At dust: Pit-a-pat, pit-a-pat! Is this a mood and moment

Only to be called “sad”?

第七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长夜如磐,风雨如晦,把酒问天,相知有谁?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只好「独抱浓愁无好梦」,只好「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名门望族里,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驾驭诗词格律她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品评史实人物,她又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在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且看这首《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为词的艺术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这也令后世一切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质量爱情的男女感到一丝悲凉。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为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仅仅去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历史,还有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 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与权臣蔡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相,不久因病去世。死后三日,又被蔡京唆使私党弹劾几遭灭门之祸。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返回山东青州故居隐居。此后十余年里,李清照协助赵明诚搜集金石,鉴赏书画,整理校勘书史,撰写珍本秘集,在中国金石鉴赏史上留下了一笔浓重的色彩。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苑,掠走了徽、钦二帝,北宋随之灭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二年后,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夫婿的撒手人寰,使李清照的情感一下子被困在干涸的爱之河床上。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居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这个张汝舟,却是个衣冠君子,为觊觎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终于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哪里受得这种窝囊气,便决定与她分手。可是,在封建社会,女人要提出离婚是何等艰难之事!无奈之际,李清照走上一条鱼死网破的道路,告发张汝舟在科举考试中作弊过关的欺君之罪。宁可冒坐牢之苦,也要坚决解除这痛苦失败的婚姻。这次婚姻的失败在李清照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疤痕!她心中的爱火永远的熄灭了,留下的只是万丈的雨恨云愁! 上苍有意要磨练这位孤独无伴的绝世才女!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先是让赵明诚离她而去,再派一个张汝舟试其心志。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波谷浪尖! 在流亡途中,她曾被人诬陷「颁金」,即通敌的嫌疑;接之而来的是丈夫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也大部丢失,她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凄凉不堪。一连串的沧桑变故,使李清照的性格逐渐由开朗变得忧郁,在《永遇乐》中,她以凄凉的笔调感慨了自己今昔不同的心况境遇: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

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时代的沧桑,命运的变迁,性格的舛变,使她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愁苦悲凉。往日曾写到的「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种活泼消失了,「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那种逸兴消失了,而今的情怀就像是在《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读着这首小词,我们仿佛像坐在剧场里,抬眼望去,远处是一幅暮春的景色:红日高悬,东风骀荡,园林内的花枝上残红已谢,一片片绿叶正缀满树梢。再看近处,则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兼做书斋的闺房,案头堆着史书,妆台放着镜奁,一只宝鸭香炉,袅袅不绝地吐着沉香的氤氲。少顷,一位衣着淡雅的孀妇飘然轻移莲步,抬眼望了望窗外,转而踱进妆台,似想对镜梳妆,却又慵怠无力。终展开花笺,抒写了这首回肠荡气的心灵绝唱。 久经飘零,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地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铭刻下抹不去的伤痕。「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这使我们想起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她这时是《诗经》的《离黍》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 浙江金华有南北朝时因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清照曾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单看这首词的气势,哪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呀。倒像是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呀!这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可是,这还不是李清照最伤最痛、最孤最独的。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身边没有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孤清的寂寞小院,身边没有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她时常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读懂她的心。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忺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面,着重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成就。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

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中特

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另外,还以双声迭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迭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无遗。 纵览该词可知,通篇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愁绪。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还有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然后进行细细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山东济南市趵突泉公园里,建有李清照纪念堂,郭沫若题有一副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再次纵览李清照那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一生吧,她的成名,是历史的造就,是上天的磨练,是炼狱的铸就!国愁,家愁,情愁,她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终造就了她——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499160/

推荐访问: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图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