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知识 > 法律考试判断题

法律考试判断题

时间:2018-06-27   来源:时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时尚知识】

法律考试判断题 第一篇_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二)(含答案)

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二)(含答案)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断题

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强*、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

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

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8.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

9.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

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13.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

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18.我国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订的。√

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

22.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适用我国刑法。╳

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权管辖。√

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适用中国刑法。╳

2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

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

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

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2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

31.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时间、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

3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3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4.犯罪主体只包括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

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

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

40.正当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

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8周岁。╳

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

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可能发生未遂。╳

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

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51.刑法的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5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身份规定。╳

55.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

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

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6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

62.附加刑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66.管制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

67.拘役的刑期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3年。╳

68.附加刑只能独立适用。╳

69.在我国刑罚是由政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

70.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71.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2.刑法的适用机关只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3.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如果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

院核准,执行死刑。√

74.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职务的权利。√

75.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6.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执行期间,享有部分政治权利。╳

77.一般缓刑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8.假释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9.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

80.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0年。╳

81.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3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

83.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84.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85.胁从犯是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86.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同工同酬。╳

87.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未发生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缓刑期满,刑罚视为执行完毕。╳

88.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89.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90.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考察。╳

91.在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他人谋利益。√

9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

93.在我国,经济犯罪中提起公诉的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94.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

95.贪污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96.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辩护。╳

97.传唤和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8.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

99.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100.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101.对一审判决不服,被告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依法提起上诉。╳

102.对一审判决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罚。╳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

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的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关押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

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法律考试判断题】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

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

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 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

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

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必然负刑事责任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

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3个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5.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法律考试判断题】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

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

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1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

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

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

A.直接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23.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 B.对原判刑罚改判 C.减轻原判刑罚 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聋人 B.哑巴 C.盲人 D.14-18岁的人

25.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ABC)。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27.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

A.物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D.犯罪的因果关系

2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32.犯罪的罪过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

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A)。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 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36.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B)。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37.犯罪集团必须在(B)以上。

A.10人 B.3人 C.15人 D.20人

38.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以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以后

39.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40.拘役的期限是(A)。

A.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

B. 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

41.管制的期限是(A)。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法律考试判断题 第二篇_普法考试判断题精华版

21.(判断题)被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在执行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下方可减刑,并且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以上。

B.错

正确答案:错

22.(判断题)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规定公司注册资本有最低限额的,减少后的注册资本应当不少于最低限额。

A.对

正确答案:对

23.(判断题)对在服刑期间利用个人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等不正当手段企图获得减刑、假释机会的,不应认定其“确有悔改表现”。

A.对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将“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或者“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认定为“立功表现”时,该技术革新或者其他贡献只须是该罪犯在服刑期间独立完成的即可,不需经省级主管部门确认。

B.错

正确答案:错

25.(判断题)确有阻止或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舍己救人、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

A.对

正确答案:对

26.(判断题)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应当经验资机构验资。

A.对

正确答案:对

27.(判断题)公司注册资本发生变化,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但无需修改公司章程。

B.错

正确答案:错

28.(判断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

A.对

正确答案:对

29.(判断题)《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

A.对

正确答案:对

30.(判断题)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收购其股东的股权的,应当依法申请增加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

B.错

正确答案:错

21.(判断题)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错

正确答案:错

22.(判断题)要积极探索建立对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的广告制度。行政法规、规章和作为行政管理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经讨论通过后,应当在政府公报和政府网站上公布,不应在普遍发行的报刊上公布,政府公报应当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

B.错

正确答案:错

23.(判断题)法律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应当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专家、部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方面的意见。论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A.对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法律草案表决稿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前,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情况,可以决定将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条款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单独表决。

A.对

正确答案:对

25.(判断题)行政机关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A.对

正确答案:对

26.(判断题)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A.对

正确答案:对

27.(判断题)专业性较强的法律草案,可以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起草工作,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

A.对

正确答案:对

28.(判断题)法律被废止的,除由其他法律规定废止该法律的以外,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A.对

正确答案:对

29.(判断题)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B.错

正确答案:错

30.(判断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请立项。

B.错

正确答案:错

21.(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任何行政案件,均不适用调解。

B.错

正确答案:错

22.(判断题)非法集资的“社会性”特征是指“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因此,如果单位虽以吸收资金为目的,但通过公开招聘,在聘用同时向应聘人员筹集资金的,由于所集资参与人已成为单位的特定员工,因此,不能认定为非法集资。

B.错

正确答案:错

23.(判断题)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A.对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七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

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B.错

正确答案:错

25.(判断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B.错

正确答案:错

26.(判断题)《湖南省民用运输机场管理条例》是国务院《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颁布之后全国第一部机场综合立法,也是我省民航自成立50年以来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地方性法规。

B.错

正确答案:错

27.(判断题)在国务院《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颁布以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对民用机场进行过定位。

A.对

正确答案:对

28.(判断题)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行政诉讼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B.错

正确答案:错

29.(判断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分主要在于:后者具有非法永久占有他人集资款的特定目的,而前者并不具备这个目的。

A.对

正确答案:对

30.(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

B.错

21.(判断题)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A.对

正确答案:对

23.(判断题)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A.对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B.错

正确答案:错

27.(判断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

B.错

正确答案:错

28.(判断题)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A.对

正确答案:对

21.(判断题)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A.对

正确答案:对

23.(判断题)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A.对

正确答案:对

22.(判断题)机场地区范围内的停车、广告、客运、零售、餐饮、通信和航空地面服务等经营性业务,机场管理机构不能转让经营权。

B.错

正确答案:错

23.(判断题)环境依据其形成的要素不同进行划分,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B.错

正确答案:错

24.(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任何行政案件,均不适用调解。

B.错

正确答案:错

30.(判断题)机场总体规划范围的项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需要都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B.错

正确答案:错

21.(判断题)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无须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B.错

正确答案:错

22.(判断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A.对

正确答案:对

23.(判断题)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A.对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少量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B.错

正确答案:错

26.(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对

正确答案:对

27.(判断题)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收购其股东的股权的,应当依法申请增加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

B.错

正确答案:错

30.(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A.对

正确答案:对

23.(判断题)集资诈骗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所吸收资金款的特定目的。

A.对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非法集资犯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主体,也可以是单位主体。

A.对

正确答案:对

25.(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任何行政案件,均不适用调解。

B.错

正确答案:错

28.(判断题)单位不能成立集资诈骗罪。

B.错

正确答案:错

21.(判断题)确有阻止或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舍己救人、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

A.对

正确答案:对

21.(判断题)房屋登记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2.(判断题)《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A.对

正确答案:对

23.(判断题)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

B.错

正确答案:错

25.(判断题)《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在总结自然灾害救助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规定自然灾害发生后,要为受灾人员提供生活救助。

A.对

正确答案:对

26.(判断题)《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社会救助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主体责任、制度安排、基本程序等。

A.对

正确答案:对

28.(判断题)不动产以不动产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登记,由于某些不动产跨行政区域界线,所以不动产单元并不具有唯一编码。

B.错

正确答案:错

29.(判断题)不动产登记机构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后,申请人不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A.对

正确答案:对

30.(判断题)不动产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协助解决权属争议后予以登记。

B.错

正确答案:错

法律考试判断题 第三篇_法律考试题

《法律基础》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法律制裁 答:法律制裁广义指依据法律对违法者采取的惩罚措施。一般有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狭义指刑事制裁与民事制裁。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必须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实行,具有国家强制性。

2.法律援助制度

答: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合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司法公正机制,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

3.无因管理

答: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损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仅为他人),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法律事实。

4.行政赔偿

答:行政赔偿指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因职务上的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时,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有十二项,分别是: 1、 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 2、继承权男女平等; 3、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4、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协商处理遗产; 5、养老育幼,照顾病残者; 6、限定继承; 7、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

8、执法监督继承; 9、遗嘱自由; 10、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11、遗产不轻易收归国有; 12、发挥遗产应有效应。

2.为什么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答: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与这种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

其三,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

3.简述犯罪未遂的法律特征。

答:犯罪未遂的法律特征有:(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二)犯罪未得逞;(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的,才能成立犯罪未遂。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s/457455/

推荐访问:法律知识判断题 关于法律的判断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