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时间:2018-12-03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第一篇: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若干——换个角度看问题

上帝的拯救——换位思考

下了一場非常大的雨,洪水開始淹沒城市,一個神父在教堂裡祈禱,

眼看洪水已經淹到他的身體了,突然一個救生員駕著小艇跟神父說:

神父……快!快上來!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

神父說:「不!我要守著我的殿堂!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過了不久,洪水已經淹過神父頭了,神父只好勉強站在桌子上。

這時又一個警察開著小艇跟神父說:

「神父!快!快上來!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神父說:「不!我要守著我的殿堂!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又過了一會兒,洪水已經把教堂淹沒了,神父只好抓著教堂頂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昇機緩緩飛過來,丟下繩梯之後,

飛行員大叫:「神父!快!快上來!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

神父還是意志很堅定的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最後,神父就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後,見了上帝就很生氣的問:

「你是怎麼搞的呀?這樣你的子民還會相信你嗎?」上帝說:「你到底想怎麼樣嘛?

我已經派了兩艘小艇和一架直昇機去救你了, 難道你要航空母艦才坐呀?」

文中神父堅信上帝會拯救他 期待神蹟 後來我們知道上帝是要救他的 只是所用的方式不一樣

是不是我們常常用自己的價值觀硬套在別人身上

我們希望對方這麼做 我們要求對方那麼做

或者應該說 我們以為對方應該怎麼做

卻沒體會到 對方其實都在做了 對方都有在付出

只是 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也因為彼此的行為模式不同

造成雙方的誤解

有一對要租房子的夫妻,倆人拖著疲累的身軀挨家挨戶的找房子看,但總沒有幾個中意的。 驴子和井

一头驴子掉进枯井之中。主人请来一群朋友帮忙,想要救出驴子。但是,井太深,加之井壁狭窄,大家想尽办法都无济于事。

主人想到驴子跟随自己十多年,没少吃苦,现在就要这样在活活饿死在井中,很不忍心。最后他决定填井。既然救不了驴,就让它死得快一点,少受一点痛苦。

当人们铲起一锨锨沙土丢进井中后,奇迹却发生了。人们发现丢进去的沙土成了驴子的垫脚石,驴子随着沙土的增多,正慢慢向井口上升。

理发-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 000美元。”

“没问题。”发型师说。然后他很快将自己和对方剃了个光头。

在思维过程中,需要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人的认识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往往出其不意。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表现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这个小幽默中的发型师面对秃头的顾客提出的苛刻要求,他不是按照常规在顾客身上做文章,而是从自己身上做文章,赢了顾客。

人和拼图-换个角度看问题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 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

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疯子和呆子-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第二篇: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七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哲理故事

七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哲理故事

有效沟通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我们个人在社会生活经常需要遇到的基本问题。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一件易事。以下一些简洁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可能比我和其他沟通专家所著的专业文章对你更直接,更具有震憾作用和启发意义。

1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管理者平时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2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1. 听话不要听一半。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3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4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请来珠宝

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5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6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象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只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侵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他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他看到了是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喝了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问到:“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倒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7 有一个人因为生意失败,逼不得已变卖了新购的住宅,而且连他心爱的小跑车也脱了手,改以电单车代步。有一日,他和太太一起,相约了几对私交甚笃的夫妻出外游玩,其中一位朋友的新婚妻子因为不知详情,见到他们夫妇共乘一辆电单车来到约定地点,便冲口而出地问:「为甚么你们骑电单车来?」众人一时错愕,场面变得很尴尬,但这位妻子不急不缓地回应答:「我们骑电单车,因为我想抱着他。

-------------------------------------

办公室里如何掌握说话技巧及

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交往离不开语言,但是你会不会说话呢?俗话说“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大不一样。在办公室说话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板赏识那些有自己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你经常只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了。有自己的头脑,不管你在公司的职位如何,你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

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要让人觉得有亲切感,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有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呢?的确,有些人的口才很好,如果你要发挥自己的辩才的话,可以用在与客户的谈判上。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觉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不要在办公室里当众炫耀自己。

如果自己的专业技术很过硬,如果你是办公室里的红人,如果老板非常赏识你,这些就能够成为你炫耀的资本了吗?再有能耐,在职场生涯中也应该小心谨慎,强中自有强中手,倘若哪天来了个更加能干的员工,那你一定马上成为别人的笑料。倘若哪天老板额外给了你一笔奖金,你就更不能在办公室里炫耀了,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一边也在嫉恨你呢!

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喜欢向别人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能够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你们之间很快变得友善、亲切起来,但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只有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

所以,当你的生活出现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变之类,最好还是不要在办公室里随便找人倾诉;当你的工作出现危机,如工作上不顺利,对老板、同事有意见有看法,你更不应该在办公室里向人袒露胸襟,任何一个成熟的白领都不会这样“直率”的。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有了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在工作的场所里议论,不妨找几个知心朋友下班以后再找个地方好好聊。

说话要分场合、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语言这些都属于语言的艺术,当然,拥有一份自信更为重要,懂得语言的艺术,

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加自信。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你的职场生涯会更成功!

;-------------------------------------

职场人际关系十个准则

现代人都很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处理的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际关系如何,取决于个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具体来讲,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以下处理法则:

一、换位思考

善解人意人们观察问题时都习惯性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愿望、情绪,一厢情愿地想当然,因此,常常很难了解他人,很难和别人沟通。现实生活中,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各讲各的、各忙各的,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大到两个集团、两个民族之间也是如此。事实上,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就会发现,冲突的双方几乎完全不理解对方,完全是不互相体谅对方。想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人际关系,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从自我出发的单向观察与思维,而要从对方的角度观察对方,替对方着想,也即由彼观彼。在此基础上,善解他人之意。如此处理人际关系,就有了更多的合理方法。不能由彼观彼、善解人意,就没有别开生面的新人际关系。

二、平等待人

不强求别人这个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这是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古往今来都适用的平等精神。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如果不懂这一点,那就会有那么多的一厢情愿,就会有那么多的无理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语讲得很有道理。无论是对同事、部下、朋友、合作伙伴、恋人,都该遵循。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我们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规则。

三、学会分享

推及于人当你把快乐和别人分享时,你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你把你的点子和别人分享是,就会有更多思想的火花。同样,对于渴望也可以共同来满足。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当你渴望安全感时,就要理解他人对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帮助他人实现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关切和爱,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人理解、关切和爱。给予他人理解与关切,会在高水平上调整融洽彼此的关系,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好状态既来自于对方的回报,也是自己“给予”的结果。善待别人,同时就善待了自己。每个人不妨将最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态度一条条写下来,扪心自问,而后便会想到别人同样有这些希望。在这些条款上对他人慷慨大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正确态度。

四、欣赏他人

鼓励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欣赏与鼓励,得到欣赏与鼓励能给人以生活与奋斗的强大动力。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的欣赏会使我们积极兴奋地上进发展,老师的欣赏会使学生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进入社会后,领导和同事的欣赏是一个人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善于欣赏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如果得到的欣赏太稀缺,天才也会枯萎。我们同样也需要欣赏与鼓励,那么为何不先给予他人欣赏与鼓励呢?

五、乐于付出

付出才有回报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你的所得总是与你的付出成正比的。人们并不愿意给不相干的人提供免费午餐,然而,事情反过来轮到自己时,他就不明白道理了。别人有成就了,就想也分享一点。别人有钱了,也想沾一点光。别人有名声有地位,似乎都应该瓜分一点。孰不知无功受禄、不劳而获古往今来都令人厌恶。如果心中生出求取免费午餐的念头,常令人生萎缩、心灵低劣,长期这样是不会有出息的。有的人即使没有索取免费午餐的行为,但同样的心理活动连绵不断。整天嫉妒别人,心理总是摆不平,这样使他备受折磨。放下索取免费午餐之心,就多了清静和坦然,也多了自信与奋进之心。学着慷慨的对别人付出,在你困难的时候,会有许多真诚的回报的【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六、待人以诚

守信为本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首要原则。诚信待人在别人那里造成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塑造自己的美德与品牌。质朴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诚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在诚信待人的状态中,我们找到安详和思维的流淌通畅。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理直气壮,正气凛然,心胸开阔,心无挂碍。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诚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着智慧,有着状态,有着条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七、宽容待人

和气生财古人讲就和气生财。不仅在商业中,在方方面面,和气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两个商家卖同样的东西,一家拉长着脸,不给人好脸色,一家满脸和气,显然后者的生意做得好得多。这样看来,买一份货,外搭一份和气,要远比买一份货,还得搭一张长脸合算得多。可见,和气也是有含金量的,是有增值的,和气也是商品。和气待人,宽容待人,同样是一种境界。当我们和气宽仁地对待所有人时,就相当完整地和气宽容地对待整个世界了,我们的身心也就愉悦了,心胸也就开阔了。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气、不宽容,那不要紧,不需要强扭硬拽,从现在开始改变,你会在每一次对别人的和气宽容中体会心态的放松和开阔。于是,一个良性循环就渐渐改变了你,也就改善了你原本的生活。

八、持之以恒

长期培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讨好一切人,应酬好一切关系。这是拙劣低下的表现、是一种虚假。这可能奏效一时,但难以维持长久,真正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是一种应付和差事。按照正确的原则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我们自然的流露,是我们长

第三篇: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换位思考(修改稿)

换位思考,是教师的自我救赎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会上,年轻的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去参加

Party,热闹的场面,丰富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送的礼物……妈妈兴高彩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她以为女儿会很开心,但女儿几次想哭,开始还忍着,多次之后,女儿终于坐到地上大哭,鞋子也甩掉了。

妈妈气愤地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责备之后,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在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妈妈惊呆了:她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妈妈终于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因为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

我们一起再来看另一个故事:《电梯里的镜子》

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中透气感……。”

在一再启发而仍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嘉宾们都显得有点尴尬,其中一位抢怨说:“我们怎么能想到这一点呢?”

是呀,我们考虑问题时常会海阔天空,但不幸的是,无论思路如何开阔,我们往往还是从自己的再度出发的。

上面两个生活的小故事,蕴藏着我们对告对特事物、看待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并不简单的道理: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今天,在这里,请让我以换位思考,是教师的自我救赎为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我们和问题哀怨。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然后才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他,引导他,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有时候我们看似在“为学生着想,实际上往往是以我们在人的目光去看待问题,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要求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当事情的后果不如我们所想象或期待的那样美好时,我们就会觉得委屈,觉得真是“好人没好报”觉得抱怨。

但是,静心细想抱怨能解决问题?答案十分肯定:不能!而且,它非但不能解决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反而还破坏我们心情,影响我们职业的幸福指数。长此以往,我们似乎变成了祥林嫂,逢人便絮叨那些学生。相由心生,于是我们也辛苦的“自我修炼”了一张教师的脸:写满了憔悴、哀怨和书呆气。

曾看到这样一个报道:在一位林老师的英语课上,有一位学生拿着一道物理题与另一位学生讨论,林老师走过去,二话不说就拿走物理试题纸。这位同学随即取出物理书看,林老师又过去拿走他的物理书,并瞪了他一眼,此时,学生又“作对般地拿出数学书”,于是林老师严厉地对该学生说:“如果你再这样,以后英语课我就不管你了!”

“随便”那位学生回敬道。

事后,林老师觉得好生气,好委屈啊。这一幕,我们似曾相似,这位学生在英语课上和同学讨论物理试题是不对,但是林老师拿走试题纸是“为学生着想,希望他能认真地上英语课”,但这样看似关心学生学习的处理方式在学生看来无异于不给他面子,击碎了他的自尊心。这样的“为学生着想”学生自然不会领情。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作茧自缚”,我们完全可以有一张灿烂的笑脸。也许改变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立场看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做到。如果林老师当时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我相信这道题一定很有打挑战性,你很想尽快地把它弄懂,但是这样会影响英语课学习,下课了再和同学讨论怎么样?”相信这样一来,学生会马上收起物理试卷,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这节英语课上学习。

因此,对于学生,老师如能换位思考,师生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解: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摩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我们用换位思考的大度和睿智,拯救了我们职业的幸福感,也体现了我们。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我们用换位思考的大度和睿智拯救了我们的职业幸福感,也润物细无声地感化着学生,疏导着学生。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学生都在蜜罐中长大,自我为中心,性格霸道,容易冲动,只会的别人的毛病,自己的缺点很难看到,但是我认为,事实并非安全如此,我们应该看到,新世纪的学生时代感越来越强了,

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自主性也很强,如果我们还恪守师道尊严,我们和学生就不会和谐。

敬业教师的哀怨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的老师,也许你常抱怨学生上课听讲不认

真,也许你常抱怨学生成绩不尽人意,也许你常抱怨学生不听话?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对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站在学生的立场,一方面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大度和睿智,另一方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精神。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知己”与“知彼”相比较,“知彼”就更为重要。而对生死相敌的对手,这一条则更为重要。伟大的斗士都是不会随便轻视他的对手的。要做到“知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

全球知名企业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人们交往之间,总有分歧。松下幸之助总希望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会谈的效率,但却一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意见、说不到一块儿而浪费掉大量时间。他知道,对方也是善良的生意人,彼此并不想坑害对方。在23岁那年,有人给他讲了一则寓言故事——囚徒的权利:

某个嗜烟如命的犯人得罪上帝而被囚禁,为了惩罚它,上帝特意派了一个也爱抽烟的士兵看管他,因为上帝知道士兵不会把烟分给囚

徒。这天,卫兵正美滋滋地抽烟,烟瘾难耐的囚徒开口向士兵要一支烟,士兵傲慢的回绝了他,囚徒开始愤怒厉声说:“在三十秒内给我一支烟,否则我就撞墙,把自己弄得血肉模糊,我发誓说是你干的。上帝决不相信我的,但他为此会主持听证大会,每一次你的出席,你必须向到场的陪证明你的无辜,你还必须填写一式三份报告……”结果,还没等囚徒把话说完卫士把便烟给了他囚徒。

从这则寓言里,松下幸之助先生获得了一条让其终身受益的人生智慧: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的确,当你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你就会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进入你的视线中。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后来松下幸之助先生把这条经验交给每位员工。松下幸之助先生曾坦言,成功与人生哲理的关系很大。

是的,松下电器公司能在一个小学没读完的农村少年手上,迅速成长为世界着名的大公司,就与这条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过我们:“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曾是个学生。”“教育,就是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做到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要当会从学生的视角上看问题,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我相信只要用自己的真心、爱心与耐心去触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把自己当成学生,去尊重每一个学生

第四篇: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

周末的我闲来无事,翻了翻意林杂志,《《为儿子打掉古董》》这篇小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小小的故事中,去有着一个个大道理。 故事内容讲的是,儿子为了拿出掉在价值三万元古董瓶中的五毛钱而紧握拳头卡在瓶口的手,叫来作者帮忙。 母亲(作者)为了让儿子学会舍得,亲手打碎了古董瓶,。因为她认为让儿子学会舍得,在儿子以后的人生中不会因为不舍的而受挫,受阻。这个价值早已超过古董瓶的价值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是呀,舍得二字虽说易写,但却难懂,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呀。可这仅仅从字面上就能懂得的道理,我们又有多少人懂得啊!当我们紧握手中那小小的不舍得时,在无形中我们又失去了多少?

人们手中往往紧握不放的都是那些权力,利益,学识,面子------这些认为重要的,抓住不放的,恰恰是隐藏在我们背后的危险利器。

有些人因为这些,他们放弃了许多,在不知不觉中那些东西却成为他们终身的束缚,主导他们的生活,如同枷锁一样,被紧紧捆住,成为他们所拥有的东西的奴隶。就因为他们将手中的东西抓的太紧,最后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当一个人拥有了,他们就会害怕失去,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些东西就再也不会有了,所以他们感到恐惧。

这一个三万元与五角钱的小故事看似可笑,可是他总会出现在人们身边。 在生活中,每个小小事,小小的细节中,有些事容易解决,而有些却令人为难。是呀,人最软弱的地方是不舍得呀!可是,你为什么不换位思考一下呢?为了这一丁点的为难让你失去时间,失去快乐,失去自在,换来的也只有不尽的烦恼与纠结。若你适当的放下,舍弃一些,是不是你会觉得轻松许多,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你不可能全部拥有,稍微一放你的生活会更美好!

“舍不得一段不再精彩时光 ,舍不得一份虚荣,舍不得那多姿的一切。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再好的东西也有失去的一天,该放弃的决不挽留---------

第五篇: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

坐飞机的一个现象

观察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茶叶的小故事

张三一直喜欢喝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每次张三去买茶叶,老板都送他半两好茶。张三将好茶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泡壶好茶,竟喝上瘾。喝完免费的好茶,张三便不愿喝20块的了。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在茶叶上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夺取先机【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虽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不许偷酒

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贴了偷酒者重罚。第四

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第五天他哭了。桶满了……

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这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就是卖“贪”和“怕”

1、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怕产品不安全、怕没档次、怕没面子、怕没别人好,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

2、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他们贪便宜、贪赠品、贪打折、贪比别人划算、贪省到了钱,请抓住这个这两大心理推销!

这换位思考

一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5000元贷款,借期两周,银行贷款须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元,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仅15元。银行职员发现富豪帐上有几百万,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这成功只有两点

一是做事成功,二是做人成功。

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

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要做事,先做人。

丘吉尔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万事只怕有心人。

这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社会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机会。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冰激凌哲学

卖冰激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销售中的“战斗机”搜索微信号“salexue”关注我们。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享受生活美好。想在顺境中事业能蒸蒸日上,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锤炼,这就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激淋哲学”。 名牌效应

成本大概400——600元的爱马仕,卖价6万!富豪们依然趋之若鹜。这,就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一个0。

什么叫奢侈品?成本价后面加两个0的,就叫奢侈品。

成本价后面随便想加几个0就加几个0的是什么?那,就叫文物!

第六篇: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儿童的哲学:文本解读的换位思考

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顾祝群

作为阅读主体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展开积极、多维的对话,最终实现对文本的有效体验,实现文本育人的终极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自身的解读结果影响学生的解读,使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服务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可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智慧之路》一书中指出:“孩子们常具有某些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反而失去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是进入了一个由习俗、偏见、虚伪以及全盘接受所构成的牢笼,在这里面,我们失去了童年的坦率和公正。”在哲学家看来,童年真实的感受对儿童来说是弥足珍贵。因此,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要进行换位思考,摒弃成人的模式,走向儿童的精神生活,洞悉儿童的精神世界,从儿童的哲学角度进行解读。这才是真正呵护儿童,守住童心的良方。

【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什么是儿童的哲学?

刘晓东先生指出:“儿童初临人世,精神世界还没有或者很少有先入之见,周围的一切,甚至他本身都是那样的陌生、新奇、不可思议,这很容易使他对这一切产生惊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我走?’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它们就是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哲学是活的知识,而死记硬背的那些外部灌输的知识则是死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头脑思考批判过滤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可见,儿童的哲学表现为没有先入之见的至真,主客混沌的圆融,他们认识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有自己的深度。只有从儿童的哲学角度来解读文本,才是真正关心儿童的精神生活。

一、用儿童的真实解读文本

儿童的生活是朴素而简单的,他们看上去稚气的问题往往会带给成人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因此,许多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儿童却用他们的眼睛看到了。在《皇帝的新衣》一文中,当大人们因为不愿意被别人看做是笨蛋而违心地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时,只有那个孩子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面对这样一个赤裸裸的事实,大人们却为了保全自己的体面而失去说真话的勇气。所以,如果从儿童的真实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很多权威教参以及教师都解读到:此文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乐于与儿童相处的童心。之所以有这样的解读,是因为我们成人和文中的父亲一样,我们脑海中的爱因斯坦是一个笼罩着科学光环的大科学家,想到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相对论的提出者;同时又不知不觉地给科学家贴上了“潜心研究”“伟大”这样的标签。

而文中的小女孩眼中的科学圣人是怎样的?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

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生活中真实的爱因斯坦。而文本也表现的是爱因斯坦在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他不修边幅、为人谦虚宽容、平易近人、诚实幽默、热情友好、童心未泯„„透过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我们看到的爱因斯坦变得那么可亲可敬,他可以成为文中小女孩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每一个读到这个故事的孩子的朋友。

用儿童的真实来解读文本,我们就不会拔高人物形象,还一个个人物以真实的生命特质,不

管他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普通的劳动者。

二、用儿童的圆融解读文本

儿童是怎样认识周围这个世界呢?儿童的哲学告诉我们:儿童在活动中,有着浓厚的生命色彩,他们认为作为联结于他自身的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和意识的,从而表现出“泛灵化”的趋向。作家赵丽宏深知儿童的哲学特点,他用儿童的方式描绘出了儿童的真实世界。在他的作品《望月》中有这样的对话: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该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引导学生体会小外甥乐于探究的特点。也许就因为文中有 “你说,月亮像什么”这样的文字。殊不知,在儿童的眼里,世界是圆融完整的主体、本体的统一体。在他们的世界里,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再到水里游的,一花一草、万事万物都有着生命和情感。

“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 “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

“为什么雨点往下掉,不往上掉呢?” “因为往下掉有地面接着,地面是它们的妈妈。” “月亮为什么有时胖,有时瘦呢?” “它有时听妈妈的话,好好吃饭;有时淘气,不好好吃饭。”

因此,当这一段段带着儿童哲学气息的文字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智性,体会其中的美感,想象美丽的苍穹,并进行这样感性的表达。这才是符合儿童哲学的解读,切不可进行肢解,使美丽的文字都失去了生命,变成了刻板、无味的方块。

三、用儿童的深刻解读文本

儿童的哲学同样深刻。美国当代哲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哲学教授雷斯·皮·马修斯将儿童的思想与著名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照,发现:儿童的观点并非全是浅薄无知的黄口之言,儿童的头脑中甚至常常会思考那些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所困惑的问题。

儿童有多深刻,文本就有多深刻。《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管好,慢慢地吃;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因为课文中的动物都是学生喜欢的形象,所以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故事中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孰是孰非?你最喜欢谁的做法?教师们这样解读:不能学习小猪的贪吃,要学习小猴的勤劳;孩子们喜欢谁的做法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理。真正让儿童参与这一讨论,他们会走得多远?我们来看一下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特级教师刘军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

师:小猪、小牛、小猴都收到了一袋麦子,可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你喜欢谁的做法呢?

生1:我觉得小猴的方法好。你看,他把麦子都种下了地,收获了更多的麦子,这样他就有吃不完的麦子。

生2:我也觉得小猴的方法好。小猪把麦子做成了白面馒头和烙饼,没几天就吃完了。小牛呢,也吃得只剩半袋子。只有小猴,麦囤里堆得满满的,一袋麦子变成了很多麦子。

生3:我和前两位同学的想法一样。大家可以看图上的土地爷爷,他也十分喜爱小猴,不然他怎么会摸着小猴的头呢?还有,书上写土地爷爷拜访三个小动物时,他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是忍不住哈哈大笑;看了小牛的半袋麦子是点点头;可看了小猴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这说明土地爷爷在夸小猴做得对,所以我喜欢小猴的做法。

师:你能通过看图并结合课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值得大家学习。

生:我喜欢小猪。(其他同学表示很不理解,一片嘘声)

师: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生:我是觉得快要过年了,小猪做些好吃的没什么不好;再说,我们过年也都吃好东西,像小牛和小猴那样,他们过年就没东西吃了。

师:你有你的想法,也挺有道理的。没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生1:我觉得小牛的做法好。因为小牛做事很有计划,他得到一袋麦子后没有马上吃,而是先吃家里的杂粮,还把麦子常搬到外面去晒。

生2:小牛还挺节俭,一年后还有半袋麦子,所以我觉得他比小猪好。他也不像小猴那样一年都没吃上好东西。可我想,要是他把剩下的半袋麦子像小猴一样种下地,就更好了。 生3:我想问问认为小猪和小牛做法好的同学,如果不像小猴那样播种又怎么会有收获呢?小猴让一袋麦子变成了许许多多的麦子,他每年都这样种,就会有一辈子也吃不完的麦子,还能够与别人分享。像小猪、小牛那样只能有一时的幸福和快乐。

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真让老师高兴,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来三个小家伙的做法都各有利弊。那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或者说换了你会怎样做?

生4:听了前几位同学的意见和想法,我觉得小猪、小牛、小猴应该相互学习。小猪应该学小牛和小猴做事节俭、有计划,不能把好东西一下就吃完。小牛要学小猴,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要是把吃剩下的半袋麦子种下地,他也会有很多的收获。而小猴,把所有的麦子种下地,他会一年吃不上一口好东西,也就会苦一年,他也可以种一点,留一点吃。

师:大家在讨论中尽管想法不一样,但都能说出由来;同时,还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找到了更科学、更合理的做法。我想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要追求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每件事,这样我们一定会有沉甸甸的收获。

这一教学片段,处处透着儿童的哲学思想。孩子在讨论中不仅表达了对三个小动物做法的不同看法,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深刻道理。刘老师的教学正是了解儿童、相信儿童,让儿童自然认识到文章的这一价值取向。作为教者,只有这样,在关心儿童知识获得的同时,去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从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从儿童哲学的角度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维护儿童的天性,帮助他们过一个更符合他们特点的童年。

第七篇: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

沟通+信任+慎重+换位+快乐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最后,两败俱伤。

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观点:相互沟通是维系团队的一个关键要素。有什么话不要憋在肚子里,多多与人交流,也让家人多了解自己,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误会和矛盾。

二、信任

【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两只鸟在一起生活,雄鸟采集了满满一巢果仁让雌鸟保存,由于天气干燥,果仁脱水变小,一巢果仁看上去只剩下原来的一半。

雄鸟以为是雌鸟偷吃了,就把它啄死了,过了几天,下了几场雨后,空气湿润了,果仁又涨成满满的一巢。这时雄鸟十分后悔地说:“是我错怪了雌鸟!”

※观点:团队同事之间要相互信任,很多团队就毁于怀疑和猜忌。所以,团队成员要保持信任,不要让猜疑毁掉团队。

三、慎重

两只乌鸦在树上对骂起来,它们越骂越凶,越吵越激动,最后一只乌鸦随手捡起一样东西向另一只乌鸦打去。

那东西击中另一只乌鸦后碎裂开来,这时丢东西的乌鸦才发现,自己打出去的东西原来是自己一只尚未孵化好的蛋。

【换位思考的哲理故事】

※观点: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尤其是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智,不可冲动,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团队。

四、换位

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观点:有时候,已之所欲,也勿施于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他人。

五、快乐

小猪开始学做蛋糕,但它做出的蛋糕总是不好吃。它问公鸡师傅,公鸡想想,问它做蛋糕的原料是什么。小猪说,为了怕浪费,它做蛋糕用的全是一些快要坏了的鸡蛋, 公鸡对小猪说:“记住,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

※观点:是的,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同样地,只有用快乐的心情才能构建起一个团队。上班之前,请把在外面的烦恼通通抛掉,带一张笑脸进来。如果所有的团队成员都能这样做,那么这个团队一定会最幸福!

【团队管理】

1.『有一种培养叫放手』

——世上最困难的就是把一件你很拿手的工作交给别人,再眼睁睁看着他把事情搞砸,而你却还能心平气和不发一言,那是培养人。

——世界上最容易的就是把一件你很拿手的工作交给别人,再手把手地教他把事情做对,不给他犯错机会,那不是培养人,而是锻炼你自己。

2.管理层共勉10点:

①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

②当日事当日毕;

③用最少话把事说清;

④承受高压,自我燃烧;

⑤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⑥习惯用数据说话;

⑦要有多个信息源,事实清晰后再判断决策;

⑧随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事不对人;

⑨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犯同样错误;

⑩职场如战场,上级是司令。

3.有一些管理者看不起下属,总埋怨下属能力不足。常常说:我也想培养下属,但是我手下的人不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坚信:你身边的人最优秀。』如果你期待自己的下属是什么样子,就要把他当成你期待的样子对待。循着你的这种暗示,他就会向你期待的方向发展,往往最终很多人会变成你所期望的样子。

人生感悟

1.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日子。

2.当你打算放弃梦想时,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

3.你遇到过很多聪明人,你的大学同学,你的同事,你的朋友,有几个比你傻?很多年以后,你会看到成功的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决定成功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努力和坚持,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成熟的接人待物等等。有一种人注定没戏:不努力和怨天尤人。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512033/

推荐访问:换位思考的哲理 换位思考的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