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散文随笔 >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时间:2018-10-29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散文随笔】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第一篇_《荷塘月色》学案(带答案)

一 《荷塘月色》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及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重点】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知人论世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诗集《雪潮》(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2.时代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3.字音字形(略)

蓊蓊( ) 踱步( ) 袅娜( )( ) 霎时( ) .....

弥望( ) 倩影( ) 琐屑( ) 脉脉( ) ....

( ) 参差 )( ) 敛裾( )( ) 梵婀玲( )( ) .....

袅娜( )颤动( )悄悄( )脉脉( )

娜颤悄脉娜拉( )颤栗( )悄然( )血脉( )

xiè( )气

ǎo( )娜点zhuì( )

一xiè( )千里āo( )雄ò( )学

二、整体感知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写出每部分内容大意。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情)点明主旨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情)尾声

2. 以作者游踪为明线,情感变化为暗线,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明线:家 里——煤屑路——荷塘月色——家 里(游踪)

暗线: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不宁静(情感变化)

三、合作探究

1. 本文的文眼句是哪一句?其作用是什么?

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理解。

作用:这句是本文的文眼,直接抒怀,“颇”字含有“非常”“很”之意,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以“颇不不宁静”的心境开篇,交代了独游荷塘的原因,奠定了全文抒情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示了下文出去的目的是寻求解脱

2. 朗读品评第三自然段:

“踱”指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悠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3. 朗读品评第四自然段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有什么好处?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层次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用了“ 泻 浮 洗 笼 ”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4. 朗读品评第五自然段

(1)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第五自然段中也有一处使用了此种修辞,找出并鉴赏: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者的名曲。

该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作者通过看到的光与影的美丽联系到了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将不均匀的月色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使其活灵活现。

(2)本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本段一次写了月光、青雾、叶花、轻云、灌木、杨柳,

作者写月色时用了泻、浮、洗等动词。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写出了月色下荷叶荷花的玲珑剔透、云的轻薄素雅恬静及美妙绝伦的杨柳的倩影。

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5. 朗读品评第六自然段:

(1)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

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 感,用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 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6.朗读品评第七自然段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

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戏”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为什么?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这说明即使在这样一个美如仙境的小天地里,仍无法摆脱那“颇不宁静”的心境。

7.朗读品评第八自然段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不多余。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

四、拓展延伸

(1)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很多,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作为抒情的对象?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

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2)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参考资料:《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钱理群《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自己写(略)

(3)关于本文的主题和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①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

② 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的愁苦的心情。

③ 有人认为本文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据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你认为是哪一种情况呢?

五、总结

本文的语言颇有造诣,请试着总结下本文的语言艺术。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两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

六、课后要求

熟读成诵,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七、资料附录

《采莲赋》译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第二篇_《荷塘月色》使用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1948年6月18日,他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6月19日平津各大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严正声明。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

三、朗读课文

1.听朗诵

2.初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

四、简介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

五、整体把握

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指导:《荷塘月色》的每个自然段有其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无论是紧扣文题的主体文字,还是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这10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一)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二)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7--9三

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第十段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现实)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虚幻)

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月下遐思”(情) (现实)

六、写作线索

《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清代学者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本文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

1)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 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散步【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师生共同明确。

明线 游踪: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暗线 情感: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

问题(3)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煤屑路 : 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 (苦闷)

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 (喜悦) (月下)荷塘 (喜悦)

(荷塘)月色 (喜悦)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苦闷)

(江南)采莲—热闹 风流 有趣,可惜无福消受 (向往、遗憾)

(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 (更加寂寞苦闷)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背景和写作线索做了一个交代,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具体的看看这一篇课文。

这一篇课文,朱自清先生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本文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第四、五、六段最能体现出这些美,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第四自然段。

一、解析第4自然段

(一)、请学生朗诵 (美文要品,品就要读。要读出荷塘的那种优雅、朦胧、幽静的美和作者复杂的心理,由前面的淡淡的忧伤转变为现在淡淡的喜悦)

(二)、通过整体感知,我们知道这一个自然写了荷塘,月下荷塘美景。那作者写了荷塘的哪一些美景?

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我们说美景还需要美句来表达,请找出这些你们认为美妙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用了哪一些修辞手法?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小组讨论一下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留时间给学生品味,其间教师简单提醒学生):这个部分作者主要用到修辞是比喻,在学习过程当中,大家可以用一些记号标出这些比喻句,并用重点符号标出他们的本体和喻体。体会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四)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精妙的语句,我先带大家赏析一下第一句话,后边的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体会。 荷叶:

1、(师)“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望是什么意思(春色弥望)?强调荷叶多,田田的叶子,田田,形容荷叶彼此相连,非常繁密,田田是一个叠词,所谓叠词就是指音韵相同的词语,音相同,韵也相同,链接运用,连续运用。(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是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他还可以起强调作用。叠词的运用是我们这一篇文章语言美的一个体现)田田和后面的一个叠词----层层共同写出了荷叶的密,而且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非常的繁密,田田一词不仅有一种和缓轻柔的音乐美,还能让人联想起“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的旖旎yǐ nǐ美景。

2、(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句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这里的婷婷就是这亭亭玉立,高崎修长的意思,这里的婷婷就是和前面的高相呼应的,写出了荷叶的高。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他的本体是叶子,喻体是裙。叶子高出水面,大大的叶子微微下垂,弧度非常的柔和,很自然的舒展着,就像舞女转动时候的那个裙摆,舞女的裙和叶子自然舒展的那种形态是相似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这一个比喻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丽,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的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妖美、绰(chuo)约风姿(写出了荷叶的美)。

这一部分作者写出了荷叶多、密、高、美这四个特点,运用了精当的叠词和比喻,表现了月下荷叶满目茂密的特点,还有他那种绰约的风姿。

荷花:

3、(师)“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照应前面的零星,用满池的荷叶来映衬零星的和荷花,只因为他的零落,所以叶多而花少,用点缀一词使得荷塘里的白花更加的醒目、显眼,这是从数量上来表现荷花醒目、显眼的特点。

4、(生)“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袅娜”写出了荷花的饱满盛开的样子,“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那能不能将他换成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比喻?为什么?

袅娜、羞涩,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正好回应上面的舞女,叶子像舞女的裙子,那花就更应该像舞女的容颜,同样的千姿百态,同样的楚楚动人。“袅娜”本来是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后来要来形容女子的体态轻柔、优美。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荷花饱满的、盛开时候的那种轻盈柔美。甚至于柔媚的风情。“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他写出了荷花的花骨朵儿的那种羞答答的不好意思,含苞待放时候的那种娇羞妩媚的神态。这两个词本来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神情的,现在用它来写荷花,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期间,写出了荷花的那种神韵、逼真。自然的引起人很多的联想。

5、(生)“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这里作者连用三个喻体修饰一个本体,在修辞上这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叫博喻。博喻是比喻中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在这句话中明珠、星星、美人是喻体,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多层次的描写本体荷花的特点,展现他的风貌,那么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第一,月下的荷花是白而光亮的,而且是零星的点缀着的,这显然和一粒粒的明珠就非常相似,这里是借用他的亮,在月色当中暗色调的背景下,白花好像明珠一般的靓丽柔和,而一粒粒,就写出了荷花的那种晶莹剔透,写出了他的色泽。第二,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就像碧天里的星星,月色朦胧,作者踱着步,荷塘里的荷花叶多花少,这就使花有了隐隐约约闪现的样子,时隐时现,闪动如星,光华明暗。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那么他的神态、色泽都和刚出浴的美人及其相似,质地光洁。这里把水面的荷花写得极为标致,光鲜、美好、妩媚。

在一个句子中作者抓住了月下荷花的少,体态的柔美,神态的娇羞,还有我们刚刚讲到的色泽晶莹,光华明暗,质地光洁这六个特点,运用了映衬、拟人、博喻等等的修辞手法,将淡月辉映下,荷花那艳媚多姿的神韵,可以说全写尽了。

荷香:

6、“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通感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也就是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移置到乙类感官上。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其实我们日常对话中也常常会用到通感,比如,你笑得好甜(视觉转为味觉),雨像跳动的音符(视觉转为听觉),他的声音很粗(听觉转为视觉)等等。这就是通感,我们要在写作中能够创造性的去使用。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个是清香,嗅觉,一个是歌声,听觉。他们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的相似之处就在于断断续续,若有如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更真切,更新奇,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了荷香的那种神奇清淡。烘托出几分月夜的幽雅和宁静来。此时,作者的心也应该是宁静的,不然他怎么会听到那轻淡飘渺的歌声?这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远的想象和联想空间。

荷波: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有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为什么是一道啊?荷叶那么多,密密的挨着,应该有很多道才对呀,这里作者其实是想说明什么?看前面,像闪电般、一丝的颤动,作者想表现的是这个风的速度很快,荷波传递的很快,所以是一道,而不是几道。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的挨着的那些荷叶,他们形成的波浪就是凝碧的,碧绿的,绿得不得了。作者非常善于捕捉刹(cha)那间的那种动感,“闪电”这个比喻,说明微风过后这种叶动花颤,再加上“霎时”一词,准确的传达出荷波传递快神速的这样一种细微的情状。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

荷叶是没有肩的,但作者却把荷叶写成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运用拟人手法,使荷叶有了人的特点,微风过处菏叶在风中错落起伏,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写出了荷花的颜色美;这样一来,有色有形,动静结合,写出了荷叶摇曳多姿的美好形象,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

8、“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流水是无声、含蓄的,而用“脉脉”好像饱含深情一样的,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小结

这一个自然段的描写有一个顺序,并且这顺序是不能调换的,为什么?我们来看,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所以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然后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接着写花这也显得理所当然,因为有花,所以微风过处有淡淡的幽香,因为有微风,所以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所以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了流水,所以叶子更间风姿。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上,所以可以很自然的引出下一自然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有关联的,非常富有层次感。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的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荷叶、荷花的情态,以及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清淡的月色的笼罩下形成的。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三、仿写

板书:

月荷叶:多 密 高 美

下荷花:醒目 柔美 娇羞

荷荷香:断断续续 若有如无

塘荷波:传递快 颜色美

菏韵:无声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第三篇_朱自清 荷塘月色 全文及赏析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 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2)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11)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12)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13),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14)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15)的季节。梁元帝(16)《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án)女,荡舟心许(17);鷁(yì)首(18)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19)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20)。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21)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1)闰儿:指作者的次子朱闰生

(2)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3)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4)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5)袅娜:柔美的样子。

(6)宛然:仿佛。

(7)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8)风致:美的姿态。

(9)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班驳”。

(10)倩影:美丽的影子。

(11)梵婀(ē)玲:英语“violin”的音译,即小提琴。

(12)一例:一概,一律。

(13)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14)艳歌: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歌曲。

(15)风流:这里的意思是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16)梁元帝:南朝梁代皇帝萧绎。

(17)妖童媛(yuán)女,荡舟心许: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妖,艳丽。媛女,美女。 许,默认。

(18)鹢(yì)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鹢,水鸟。

(19)櫂(zhào):通“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类似。

(20)敛裾:这里是提着衣襟的意思。裾,衣襟。

(21)《西洲曲》:南朝乐府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起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一部分(1至3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4至6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下最后的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第四篇_1《荷塘月色》课后作业

《荷塘月色》

一、填空题

朱自清,原名________,字佩弦,号秋实,他的长诗是________,诗集是________,第一本散文集是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如: 、 等。

二、选择题【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引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ã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493408/

推荐访问: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