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散文随笔 > 桂花雨薛法根教学设计

桂花雨薛法根教学设计

时间:2016-08-01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散文随笔】

桂花雨薛法根教学设计(一):附:薛法根《桂花雨》课堂实录1

《桂花雨》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 薛法根

【版本一】

《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选段

(一)

一、引入:

这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散文。读这篇散文,就像翻阅我们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限的情思。【板书:情】

请你静静地读,在那些特别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做个记号。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作者写桂花雨时的那种情思吗?

生交流,师【板书:香、乐、甜„„】

作者写摇桂花,集中写了三个自然段。请你用心读一读,怎么写出香?怎么写出乐?怎么写出甜的?

生默读课文。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你对这三个字的感受。

二、桂花“香”、“乐”、“甜”:

(一)第2自然段

1、生朗读。

2、“不说香飘十里”,有没有“香飘十里”?(没有,但是非常的香。)

3、哪一个字说它真的“香”?(“浸”)追问:我们写“香”一般用“飘”的,怎么用这个“浸”字啊?【板书:浸】

4、解析“浸”字:这个“浸”字是什么旁?淹没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吗?摸得着吗?桂花的香期=气看得见吗?摸得着吗?那现在用了一个“浸”呢?

5、小结:一个“浸”字,使得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了。所以这个“浸”用得恰当,用得传神。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柔一些。

6、抽生朗读。

(二)第4自然段

1、除了这个“浸”字传神,还有表现香的吗?

2、生朗读第4自然段。这里的“沉浸”也是说很香很香。【板书:沉浸】

3、这里的“沉浸”和前面的“浸”含义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里是说用桂花做了很多可以吃的东西。吃了,喝了,香味却永远留在心里了。全村的人都相互送桂花做的食品,今天这家做了送那家,明天那家做了送这家。弥漫在村子里的,有那桂花的香味,还有那浓浓的乡情啊!谁来读好这一小节?

(三)其他:

1、还有描写香的吗?

(1)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甜。

(2)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

(3)小结:想像一下当时摇落桂花是,那纷纷扬扬的情景,大声喊道„„

这个“香”字中还包含——快乐、甜蜜。

花香之中,蕴含着摇花的快乐,心里的甜蜜。香→乐→甜,再读这段话。

(4)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感受,都融在了一首小诗中。读——

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

三、

师:桂花香,摇花乐,入梦甜。我们从“香”字中读出了“乐”,读出了“甜”,那是留存在作者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情思!你还能从这个“香”字中读出萦绕在作者心头的别样的情思吗?用心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里的“外地”是指杭州。【板书:杭州】

作者出生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十二岁那年举家搬迁到杭州,再没回去过。杭州的满觉陇,漫山遍野都是桂花,真的是香飘十里!满觉陇的桂花和龙井的茶是最香的。那么真的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

小结:对啊!母亲比的不是桂花的香味是浓还是淡,比的是感情的深还是浅!一深一浅,一浓一淡。谁来把这种浓浓的乡情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里仅仅是母亲思乡情深吗?

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自从1949年33岁时离开家乡到了台湾,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也再也看不到她的父亲和母亲,再也看不到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小诗了(生齐声念诗)„„你能看到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吗?(悲伤、忧愁、流泪、思念„„)

思念是什么滋味?你们离开过家乡吗?有感受吗?这就是花香之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板书:乡愁】

老师深情地范读最后两小节。

(三)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师:(插话)有三个字要强调!

生:最喜欢。

生:(继续读)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苯苯拙拙的。

师:(插话)那种树更好看?

生:梅花树。

生:(继续读)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

师:(插话)“满树茂密的叶子”好看吗?

生:好看!

师:“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好看吗?

生:不好看,太单调了。

生:没有花,只有叶子就不好看了。

生:(继续读)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

师:(插话)桂花好看吗?

生:不好看,太细了,找都找不到。

师:树、叶、花,都不好看!不好看干嘛还要写呢?

生:为了突出花的香气。

生:为了衬托花的香气迷人。

生:为了写花香作埋伏。(众笑)

师:这叫“伏笔”。

生:(继续读)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生:桂花非常香,虽然和繁花相比它不好看,但是它的香气味太迷人了。 生: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说的非常好,给他掌声。(众鼓掌)作者爱桂花,【板书:爱】爱的正是桂花的香!因为爱得真切,爱得深沉,爱得魂牵梦萦,所以,在台湾,一闻到桂花飘香,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想起了童年时那阵阵的——【桂花雨薛法根教学设计】

生:桂花雨。

师:桂花雨,桂花真是——(指板书)

生:香的雨!

师:给人带来——

生:乐!

师:给人带来——

生:甜!

师:给人带来淡淡的——

【桂花雨薛法根教学设计】

生:乡愁!

师:所以,【板书:桂花还是家乡的香】请你仿照着写几句话,也能表达对家乡的一种感情。

生:(纷纷动笔)

一路花香

——我教学生读《桂花雨》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白话文。借用一下“二八法则”,学生用心多读几遍,一篇课文中大约80%的内容都能读得懂,只有不足20%的内容需要教师教。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会阅读,就一篇具体的课文而言,我坚持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教;教了学生还不懂的,暂时也不教。如此,真正需要教的内容就很精要,目标就很集中,就能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思考、体验、品味„„面面俱到,就课文内容讲课文内容,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必然钝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弱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深度体验。

教学《桂花雨》,就是要教会学生怎么读散文。“怎么读”说到底就是“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到些什么”。阅读散文关键是能从“文”中读出“情”来,从缤纷的桂花雨中读出那淡淡的乡愁来。而四年级的学生一般关注的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对其中蕴含的、弥散的怀乡思亲,缺少自觉的情感体验;课文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删改,“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个散文的文眼被无意中删去了;母亲、父亲用桂花供佛的情景也没有了;杭州满觉陇的描述也省略了„„加之学生少有离乡别亲的思绪与情感积累,一时很难从5个自然段中真切而自然地体悟到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如此,《桂花雨》的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从浓浓的桂花香中,体悟到淡淡的乡愁。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值

得学生去静静地阅读、细细地体悟呢?我紧扣一个“香”字,在学生易错、易漏、易浅、易碎的地方,加以必要的点拨和引导:

在误读的地方纠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似简单,却易误读。学生往往以为作者喜欢桂花,就是喜欢笨拙的树、茂密的叶、细小的花以及迷人的香气,而不知道作者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桂花唯一值得我喜欢的是迷人的花香。我在学生朗读时及时地作了三次插问:树好看吗?叶好看吗?花好看吗?以问促读,拨开迷雾见晴天,学生读得心里就透亮了。

在漏读的地方提示:课文多处写到了花香,学生也一读就懂,很容易“滑”过去,看不到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一个“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通感之美;一个“沉浸”,将桂花的香味与心中的甜美、浓郁的乡情写得鲜明生动。散文语言的魅力就在于那些很寻常的字眼上,让学生在这些容易疏漏的地方驻足欣赏、品味一番,渐渐地就能磨砺出学生敏锐的语感来。而散文的阅读与鉴赏,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功夫。

在浅读的地方深化:“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对这句话,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对“外地的桂花”如何之香?家乡的金桂为何最香?母亲何以说出这样的话?作者何以还能记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曾会想到的,也就不会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也就难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了。于是,我补充了“外地”、补充了作者的“经历”、补充了写作的特定“时空”,学生就能从这个句子里读到平时读不到的韵味。散文阅读就是要在看似读懂了的地方读出深层的意蕴来!

在碎读的地方粘连: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写的始终是“桂花”,而“香”则是串起这些内容的一条红线,再多的内容就不散了;香→乐→甜→愁,从“香”中透露出的情思,最终都凝聚到一个“乡愁”上:再也闻不到故乡的桂花香,愁;再也尝不到故乡的摇花乐,愁;再也吃不到故乡的桂花糕,愁;再也看不到故乡的桂花雨,愁„„这样粘连,情就浓了,“神”就有了。阅读散文,就是要将那些看似毫无联系的、零散的“碎片”,黏合成一个具体、鲜明的形象,捕捉到一种弥散、隐秘的情感。这样的阅读,才切合散文阅读的特质。

阅读《桂花雨》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阅读这样一类散文的过程,读什么是“散”的,而怎么读却是“不散”的。散文的阅读教学,也要“形散而神不散”,才能一路花香!

【版本二】

时间:2009-12-28

地点:宁波市江东第二实验小学“教育名家进学校”活动

活动主题:以学代教,精讲多练

课前几分钟,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练习题(看拼音写词语):

gao( )饼 you( )其 新xian( )

xie( )落 fen( )咐 挑jian( )

师生互动:知道我叫什么吗?

一、课前检查:

1.师交代要求:打开笔记本,拿好笔,检查预习你们预习得怎样。根据拼音把词语写上。

一行写三个,写好了马上举手,字要写好,写端正。

巡视时补充:不能偷看同学的,可以看书本。某某同学第一个举手,俩个写得最快的同学了不起。指名黑板写字。这位同学很好,写完了一直在检查。

2.一齐校对。

正音:“吩咐”。我和你谁吩咐谁?为什么?(生:相当于命令)家里谁吩咐谁?你能吩咐谁?(生:宠物)长辈对晚辈、领导对下属可以用“吩咐”。【桂花雨薛法根教学设计】

正形:“谢落”。上台更正,读一读。

正形:“挑拣”。更正。哪个字跟边部分一样?“练习”的“练”,“炼火”的“炼”。 我从地上“捡”起一块鹅卵石,应该哪个“捡”?生板书“捡“。这个“捡”什么意思?“拣”则是挑选的意思。

3.一起读词语。

师小结:这位同学(指上黑板的同学)老师没有教,通过自己预习学好了,要表扬,全对的举手。另一个同学没对,也表扬,因为他很可爱。在学习中犯错误时可爱的。以后预习要仔细。

4.全体再读词语,学生边读教师边逐一擦去黑板上词语。

二、介绍作者。

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老家浙江永嘉。49年去台湾后,一直没回故乡。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桂花雨。

师:静静的读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儿时阵阵的桂花雨有怎样的感受?老师要看看谁读得认真。(师巡回检查)

读完了把自然段标一下。要养成举手习惯,读完了,写完了都要举手。

反馈:桂花雨给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怎么说。

生:香——

师:表示气味。

生:美——

生:乐——

生:多——

师:就是很美。

生:甜——

师:是滋味,当然还有另外意思,等会再说。

生:奇——

生:急——

师:读完课文,要有自己感受,很重要。读这样的散文,定要从“情”字去感受,课文2、3、4三个自然段是怎么写出“香“的?

四、感受桂花“香”。

1. 师交代要求:圈圈画画,哪个句子,哪个词最能体现桂花雨的香。

巡视补充:不要满足于一句,再用心找找。读书要静静地读。

2. 交流具体句子。

师:读读你找出来的句子,说说你的想法。

“沉浸”句。

师:这个句子很重要。桂花是八月开的,村子怎么能一年都浸在桂花香里呢?

生 :用桂花做糕点,乡亲买卖糕点,村子里有糕点香味。

师:那里不做买卖,而是自己吃,还分给村里乡邻吃,所以整个村子很香。对这个句子的理解还有补充吗?

桂花雨薛法根教学设计(二):人教版桂花雨教学设计(共9篇)

篇一: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课《桂花雨》教学设计

《7、桂花雨》教学设计(黑体二号)

【学 科】(黑体三号)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仿宋gb2312小三)

【授课教师】铁岭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郭立辉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2 个生字。正确认读?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黑体三号)(正文都是仿宋gb2312小三)

1.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往事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一同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琦君(1918~2006)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 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 26 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 30 余种,主要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桂花:也称木樨,木樨科。常绿乔木,高达 15 m,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那?桂花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

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第二至六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257468/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