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时间:2019-02-27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哲学的故事》是美国哲学家威·杜兰特的成名作,在其问世后几十间,畅销不衰,被译成法、德、日、汉等多种文字。下面是烟花美文网www.39394.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哲学的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每个人都需要一本哲学启蒙书,因为哲学是教会你爱智慧。

  然而,谈论哲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批判哲学,更是需要智慧。哲学号称各学科之王,统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讨论的不仅仅是“你是谁?你从何处来?你到何处去?”等笑话式的初浅知识,更要谈论人活着的意义、世界的本质、人如何认识世界、世界如何作用人等等深沉的话题。无论是哪方面的内容,相关著作都是汗牛充栋,哲学思想、流派是异彩纷呈。就以本体论为例,就有机械唯物论、神创论、怀疑论、唯心论、机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等等,而认识论更加多姿多彩,尤其是发展到现代,不仅是感觉论、经验论的对抗,先验综合论和辩证法的调和,晚近更发展出逻辑实证主义、实验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等认识方法。唯其谈论的都是与人的本质及人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因此哲学与人密切相关,哲学只不过是在人天然朴素的世界观之上,用某一套理论加以系统化之,让人的认识更加有条理。如此而已。

  从这个角度而言,讲哲学的故事,就必须把哲学的趣味讲出来。在作者看来,哲学关心人生,因此,哲学也充满人性的温情,不仅因为哲学家也是活生生的有各种性格和情感的社会人,更因每一种哲学理论,都是根植于解决人生的痛苦、增益人生的幸福之上的。以此观之,我们看到的作者笔下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尔、培根、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斯宾塞、尼采、詹姆斯、罗素、杜威等等哲学家生活故事、思想观点以及历史评判,便少了一些晦涩难懂的于此,而多了许多激情澎湃的浪漫色彩。甚至说,作者的笔调是轻松睿智的,全书既充满了每个哲学家思想中最经典的光辉语句,同时也不乏作者自身精彩的解读和评价。这与其说是一部哲学入门导论,不如说是一部哲学思想史批判,作者甚至还把西方哲学发展的主流归为三类,让人一目了然地对各种哲学思想潮流有了清晰的认识。

  作者开篇就有一篇气势磅礴的故事导论,谈到了哲学对人生的助益,谈到了哲学涵盖的分支,谈到了哲学对秩序追求的终极目标。一直以来,我都对哲学包括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等内容深感不解,经作者精辟入里的阐释,解开了心中的认识谜团。认识论是解决人认识世界的秩序安排问题,本体论是解决世界起源的秩序安排问题,逻辑学是揭示世界发展规律秩序的问题,伦理学是解决人类社会道德秩序安排的问题,美学是解决人类个体追求幸福秩序的问题,政治学是构建人类集体生存秩序的问题。显然,作者通过哲学对秩序的思考与安排这个支点,串起了哲学庞大的学科体系,让哲学变得简洁易懂。作者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大家身上花费的笔墨非常之多,目的在于理清哲学的起源,回到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上:认识人自己;认识存在的世界。作者也不厌其烦地引经据典来分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庞杂的哲学思想体系,显然也是在于向读者梳理出认识论、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源流,为随后哲学史发展奠定基础。

  随后,作者对几位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起到重大转折的人物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西方哲学唯理论、经验论、经院哲学三条发展主线进行了充分说明。比如,作者对康德的介绍就足见其身后的哲学家素养,对康德生平、时代语境、思想来源、哲学体系等等进行了追踪梳理和条分缕析,全面呈现这个从古代哲学转入现代哲学的关键人物的心灵世界、哲学成就、历史地位。依作者,康德正好出生在法国唯物主义思潮滥觞、革命运动高歌猛进的年代,而此时德国却处在追求现代思想变革的前夜,康德既敞开思想的殿堂迎接法国新思想的进入,同时也把眼光放在德国的当前,以务实的态度否定通过革命运动掀起德国哲学的巨浪,而选择了通过构建融合唯心论、唯物论的新的哲学体系来猛烈批判、扬弃腐朽的神学中心主义哲学主流,将哲学思潮扭向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全新观察视野。这样看来,康德哲学来源既有来自休谟、卢梭的启迪(这种卢梭客厅摆放唯一的装饰品系卢梭的画像可以看出),又有德国专注于思维科学研究的民族气息,康德在建构哲学体系中,心中不免立着一个要去批判的敌人,然而,其苦心经营建造起来的哲学思想大厦却是另外一个人心中的假想敌。哲学就是这样循环反复发展,形成一个关于探讨智慧的开放的体系。通过作者对其哲学思想的阐述和批判,完整展示了思维科学的精细之美,感受到了智慧的无限魅力。

  哲学不仅关注物质世界,也关注思维世界,更关注二者之间怎样连接起来,这个连接就是人的问题。围绕着三个问题而搭建起来的哲学大厦,其思潮、其理论是如此庞杂繁复,哲学甚至有陷入探讨思维科学的各种艰深技艺当中不可自拔,使得哲学成为一门高高在上的理论科学而染上了贵族气,失去了希腊哲学产生之初通过人的理性思辨认识世界本质、从而改造世界的本义。这种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哲学家与一般人的距离。作者也时常以诙谐的笔调调侃,哲学家要么是孤独者,要么是疯子,鲜有正常人。因为他们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知识探索的驱动、受到了构建庞大思想体系压力的煎熬,这种为智慧而献身的精神,往往让他们与其所生存的时代充满了距离感,生前基本上都穷困潦倒,死后方才爆得大名。哲学本是指导人如何生存、如何与世界和解的思维科学,然而哲学家精致思想与困顿生存之间的矛盾,却让平常人天然地保持一份隔膜,以为哲学的高深与哲学家的疯癫是一种常态。殊不知,哲学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爱恨情仇,也有各自可爱的一面。这一点,作者在对尼采的介绍上,体现的尤其明显,让别人以为是“疯子”的尼采恢复了一个追求尊严、美、幸福的浪漫青年形象,以及他思想的无穷魅力。

  本书对哲学史的批判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思潮为终点,不免让人有缺少现代哲学批判的遗憾。然而,作者无数次指出,西方哲学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永远没有发展的终点,尤其是哲学发展到现代,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人们对物质的探索发展到无以复加的深入,人们对思维的探索进入到了意识、心理的医学层次,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哲学的思想潮流更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起。当然,每个人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哲学思想,不可能践行每种哲学思想的主张。然而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学,这种哲学就是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人虽然不是很赞同美国哲学家詹姆斯把人分为“柔性”气质的人和“刚性”气质的人的观点,但倒是认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气质,这种气质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对着哲学思想的吸收,形成其独特的哲学观。因此,普及哲学教育,对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以及适应世界去生存,其实非常有必要。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男人在清醒时讨论的是女人和运动,而喝醉后男人之间话题就是人生和宇宙了。这便是我染上哲学的原因。

  哲学是什么?高中教材有两个非常著名的例子,一个是黑格尔的猫头鹰,一个是马克思的高卢雄鸡。黑格尔认为哲学好比密涅瓦的猫头鹰,它要到黄昏才起飞,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翱翔的痕迹。在他看来,哲学即反思,对发生在过去的一切进行反思,以及“对反思的反思”。马克思认为哲学是鸣叫的高卢雄鸡,预告着黎明的到来。哲学即先知,指导世人面向未来。哲学在此被蒙上了神秘色彩,显得如此高不可攀。然而在我的大学时期,寝室的老大杨告诉我:哲学便是爱智慧。尼采的哲学也是他的自言自语,你只需要将你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此一来,我似乎懂了如何去面对哲学了。猫头鹰是黑格尔的哲学,高卢雄鸡是马克思的哲学,超人意志是尼采的哲学。正是因为各人思想之间的不统一,不协调并得到了充分尊重,哲学才绽放出了缤纷的美丽。这便是我在哲学路上一去不复返,一路走到黑的原因。

  哲学有哪些方面呢?从前哲学便是智慧,然而现在却不能这样认为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破除了迷信和宗教,它逐渐取代了“知识”这一概念。以前我们认为人类具有灵魂,然而解剖学告诉我们身体里面是器官,而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组织又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各类元素构成,请问灵魂在哪里?从前我们认为月亮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产物,然而当人类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登陆月球之后,才发现月球只是个毫无生机的荒原,太阳也只是一个不断核聚变的炽热星球,请问上帝在哪里?哲学也不仅仅是其它学科的指导思想,那只是哲学中的方法论而已。具体来说,哲学包含了一下五门学科: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而我们通常只注意了伦理学(人类社会与人)和政治学(社会组织形式),忽略了哲学里最高王冠——“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哲学有什么作用?不要试图给哲学涂抹华而不实的词汇,哲学最主要的作用,或许也是哲学的最终归宿,是使人愉悦。而这个愉悦是柏拉图口中“那珍贵的喜悦”,那是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黄金年代,审慎追寻难以捉摸的真理远比追求肉欲低俗的生活方式荣耀得多。勃朗宁说,“生命有其意义,对它的探求是我精神所寄。”我十分惊叹,羡慕,感伤,古希腊的哲人们会闲来无事的去思考看不见摸不着的意义,他们这一生追求的不是活的更好,而是活的更明白。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此等问题成为了西方人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哈佛校训“认识你自己”,你真的认识你自己了吗?还有什么比认识了自己更加快乐的事情吗?

  这本书很难啃。断断续续,前后延续了大半年,我才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因此未能完全领会其中真意,只是被其宏大的思想体系所折服,被其全新的精神世界所倾倒,导致我现在语无伦次,只能说出个大概感受,对其中深意不敢有半点谈论。等到看了第二遍,第三遍及以后,再来仔细地转述其中内容,到时就会有读后感的二三四了。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在三联生活书店买了英国的布莱恩.麦基先生著的《哲学的故事》。近几日一直在读。介绍西方哲学非常好的一本书。图文并茂,印刷精美。

  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前期的米利都派开始,到苏格拉底时期,到基督教的圣奥古斯丁,再到近代科学的代表牛顿,培根,再到经验主义的洛克,休谟,再到德国哲学的康德,尼采,最后到20世纪的哲学。。。

  我的感想如下:

  第一、开始介绍一个人,我感觉很牛,理论正确的不得了。比如苏格拉底,被Delphi的神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再后来出来的人更牛,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理论更加有道理,更智慧,佩服地不得了。没想到后来出来的人还更牛。。。。真是牛人辈出。为什么我就一定想不到呢?这可能就是智者和庸者的区别吧。

  第二,自己多年受的教育,只是受过一种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真是可悲(当然,辩证唯物主义到底怎么回事,我也没搞倒)。我一提起“形而上学”,“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黑格尔,尼采,叔本华,弗罗依德,就觉得这些理论和哲人都有问题,都是唯心的,都是不对的。 其实,这些理论和人都是很有道理人,只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再看和研究世界。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哲学理论中的一种而已,不是全部;是不是最正确的,这需要实践的检验。

  第三,以前读得书太少了。这更可悲。混混噩噩地活着,争名夺利,为外物所固。内心世界空无,浮躁。

  真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看些书,想一想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82073/

推荐访问:读后感 哲学 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