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人文百科 > 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时间:2018-12-02   来源:人文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人文百科】

第一篇: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总报告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

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

摘要:课题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入手,重抓精神文化建设,强化“立德树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预设目标全部实现。建立起了以德育文化为龙头,以校本课程为主线,以家校合作为平台,以社团活动为主渠道,以节日、主题等活动为基础,以环境文化和校外德育为补充的大德育教育格局,校园环境大为改善,育人功能充分释放,做到了“三声(读书声、歌声、呐喊声)满校园、三能(学能、体能、技能)促成长”。教研文化深入开展,“生本教育”取得重大进展,人文、生态、活力魅力逐步显现。承办了全市特色现场会;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全国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全国家长学校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会网站、河北教育等多家媒体刊载了我校文化建设经验。

一、课题研究综述

十年学校靠团队,百年学校靠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是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地教育机构、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探讨、研究、实践,在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了一些较好的办学经验

和办学模式。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发展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建设进度缓慢,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结合实际不紧密、有效创新不够等问题和不足。另外,学生中独生子女居逐年增多,学生自私自利严重,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目前,张北中小学的留守儿童或母亲一人照料的学生现有1200余人,比例达40以上,有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已达到近70%,怎么教育好这些学生,这是教育面临的中大考验,如何避免“5+2”=0教育怪像,校园文化建设首当其冲。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长期处在优良校园文化中的师生,会形成正确和高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另外,从我校实际看,我校于2009年由原东关街小学和东大街小学合并而成,学校是新的,教师既有原来两校的老师,也有新加入的教师,急需融合。原东关街小学是城镇小学,学生主要是打工子女和东关村的,而原东大街小学办学很好,学生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心区,多为上班族和干部家庭,行为习惯等急需互融。虽然我们有了大楼,但还缺少大师,还未形成和谐大气的校园文化。特别是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班由原来的32个增至了现在的48个,在校学生从原来的2300多人增至了现在的2900多人,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师水平层次不齐,学校承载力日益加大,急需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1、优化校园静态环境。通过建立文化走廊、班级文化墙,美化、绿化校园等方式,打造节点,构建一个高品味的、富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优雅的校园环境,努力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2、丰富师生活动文化。认真结合每一个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校级、班级活动,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精心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陶冶学生的性情,锻铸学生的品格。

3、建立自己的特色文化。建立家长学校,加强家校、校校合作,赢得家长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依据地域和校情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节日,推进特色办学,形成自己的品牌。

4、提升师生精神境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管理,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德育建设,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大力表扬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个人,树立学习榜样,形成爱生敬业、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校园精神。

5、强化校园教研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岗位大练兵,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形成浓郁的校园教研文化。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努力构建一个高品味、富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优雅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利用文化走

廊、班级文化墙、小广播、橱窗、板报、展板等多重阵地,大力开展绿化、美化等,让校园成为“花园”,实现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让校园迸发出强大的育人功能。

2、丰富艺体活动,创造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①开展好安全法制教育,构建“领导带班—教师护导—安全小卫士—班级管理志愿者”四级安全管理网络,成立家长“护卫队”,建立平安卡,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平安绿洲。②坚持做到“天天有歌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每天增加一节活动类课程,用于安排读书活动、班级活动和张北历史文化、安全教育等校本活动。启动“国学经典进课堂”,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③精心开辟第二课堂,推进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④利用“闲暇教育”、节日、主题等活动,实现“三声(读书声、歌声、呐喊声)满校园、三能(学能、体能、技能)促成长”,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强化特色文化创建,打造特色品牌,为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打下良好基础。①成立“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②加强外出学习交流,与市内名校结对子,建立手拉手关系,增进交流、合作。③打造特色社团,做大做强艺体教育,争取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省、市、县级各种大赛,逐渐形成特色文化强项。④建立学校自己的节日文化,例如:读书节、班主任节等。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紧密的结合,促进各门学

科教学功能释放。①加大对教师现代化技能的掌握,争取人人都会做课件,人人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都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育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②加强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品质,使课堂更加高效。③结合我县历史文化和学校实际,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系列,形成特色。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将运用于课题论证、设计、实施及结题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视吸收先进地区、学校最新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较好的操作方法及办学模式。

2、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校园文化建设资源,以及影响校园文化深层次发展的诸多因素,为课题研究提供对策。

3、行动研究法。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机制,组织全体师生、家长参与共建,并及时分析比较,去粗取精,为学校特色发展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探索有效路径。

4、观察记录法。在课题研究期间,经常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并定期做好记录,了解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不同时期,学生道德行为的具体情况,指导下阶段工作。

5、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及时总结,将

第二篇: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生态型学校的构建与实践20120202

生态型学校的构建与实践

--专访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校长林黎华

本刊记者 邱才训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基础教育学校办学共同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几代领导和全校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广州市第97中学从一所极普通的学校发展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的知名度较高的省一级学校,受到了众多目光的关注。为探寻97中学建设生态型学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成效,本刊记者专访了现任校长林黎华。

广州师训:为使学校办出质量和特色,97中多年来一直站在理性的高度做了许多实践探索。“生态型学校的构建与实践”是97中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富有成效的研究。什么是生态型学校?请您做一概述。

林黎华:我们实践的主要依据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 的“教育生态学”, 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教育生态学给予我们的启示简而言之是不能孤立、近视地看待教育的问题,而要用以系统的、关联的、发展的视角审视问题,因此要善于发现学校系统中的各项因子的关联作用,这种关联作用会相应辐射到学校系统的任何工作中。

生态型学校是以教育生态学为基础,将学校看作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通过全面整合校园内外资源,增进学校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学校与外部之间的协调,维护系统中诸要素的良性互动,使各方面工作之间联系紧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并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形成学校教育的整体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生态型学校的构建包括学校环境生态、学校德育生态、学校课程生态、学校课堂生态四个维度。其中环境生态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与动力点,德育生态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与制高点,课程生态是学校发展的抓手与活力点,课堂生态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与竞争点。这四个维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生态型学校具有整体性、生命性、开放性和共生性的特点。通过生态型学校的构建,促进了“善教乐学”的良性互动循环,实现师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师生共赢,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理想学园和幸福校园。

广州师训:怎样理解生态型学校的整体性、生命性、开放性和共生性特点?

林黎华:“生命性”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富有个性的能主动适应社会的人才。生态型学校就是要尊重师生生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来教书育人,以实现办学目标。“整体性”是指生态型学校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具有的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整合在一起,在统筹协调中不断寻求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最佳组合,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生态系统的总体效能和社会效能。“开放性”是指学校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学校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教育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比如面向学生,我们应打破“花盆效应”,创造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学生搭建起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坚持实施多元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使学生从校园内、书本中跳出来,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共生性”强调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还要促进教育者自己的成长,这是生态型学校存在的根本。

广州师训:环境建设是所有学校办学必须考虑的问题。97 中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待环境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共进的学校环境生态,给人以耳目一新。请您介绍一下你们对环境生态的理解和实践。

林黎华:学校环境是一个以校园内环境为中轴,结合校园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以蕴养校园文化为目的的复合教育生态系统。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营造学校生态环境,不仅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凝心聚力促发展,为创建“生态型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并为其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心理情趣、人生态度等文化传统,它具有先进性、稳定性、独特性、内隐性和弥散性的特点。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创建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研究学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教学理念是“善教乐学,全面发展”、德育理念是“崇德健行,厚德笃学”、办学目标是“构建生态型学校,培养阳光青少年”。我们还提炼出了既体现办学的理念、目标,又融合时代创新的元素的“97阳光文化价值体系”: 红--奉献--行动力;橙--学习--学习力;黄--制度--执行力;绿--康健--生命力;青--创新--竞争力;蓝--共享--凝聚力;紫--开放--影响力。通过价值体系的提炼,使之成为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共同信奉的价值,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支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管理行动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支富有团队精神和工作活力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朝气蓬勃的学生团队。使每位员工既发挥个人独创性又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每位学生既有个人展现的舞台又有集体主义的精神。全体师生既有个人的成功感,又有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于是,校的发展有了共同愿景和活力源泉。

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它表达着学校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它每时每刻影响着师生员工的心情,更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平衡、价值观念、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趁校新校区装修旧校区改造之机,用“精品”意识来指导和强化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一所能体现97阳光文化价值体系的生态型学校,使学校物质环境具有自己的特色,富于象征意义,反映学校文化内涵,充满生机与活力,给全体师生以启迪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全体师生产生愉快、舒适、享受、力量的感受,继而产生继续在其中活动的愿望,从而形成“善教乐学”的良性互动。

学校管理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规范管理的基础,优良的文化行为需要辅之以规范化的常规管理。我校是一所多校区达几千人的学校,必须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加以约束和规范。它既包括上级教育部门颁布的教育法规、条例、规定等,也包括学校自行制定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与学校实际,且行之有效、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既是对师生的约束也是对他们的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才是公平公正的基础。尤其是在学校规模扩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时,更要通过系统的制度拟定和健康的运行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得每一位师生的发展能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受到关注和提升,才能使他们在学校更高水平的发展中真正获得更高境界的生命质量。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主体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观念文化的外化,是学校内部长期形成的既可以让师生亲身体验到并对师生行为产生影响的文化氛围。它包括校风会

风、教风学风、举止仪态、文体活动等。因而学校必须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信念,并将这种信念转化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付诸于实际行动。

广州师训: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学校德育“假、大、空”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克服。97中以“促进成功”为切入点,努力营造学校良好的德育生态,彰显了办学特色,探索了一条德育改革的新路,给人以全新的启迪。请谈谈你们的主要做法。

林黎华:我校是广州市德育示范校和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践行我校“崇德健行,厚德笃学” 的德育理念,我们努力营造促进成功的德育生态,从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社区教育四个方面系统开展德育工作,其核心目标是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尊重和促进师生个性发展,培养阳光教师和阳光青少年。

我校倡导构建促进成功的德育生态,是把每一个师生都当作无可替代的存在,尊重师生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因此我们注意拓展德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德育工作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必须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激发个体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具有人类普遍价值取向、能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我们以学校学年度常规的“学军学农、敬师活动、运动会、科艺节、成人宣誓活动、劳动节、青年节、环保节”等各种节日和活动为“砧木”嫁接符合时代精神的德育内容,对师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寓教于乐,促进师生积淀素养形成持久的心灵力量。

信念必须转化行为,落实到行动上,才是德育工作的实效。如今在校的年轻教师不少已是“80后”,学生均是“90后”,他们都出自于“6+1”家庭,是备受宠爱的一代。他们是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多元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带来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我们敞开心扉,接纳“80、90后”新生代的思维模式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对教师我们以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为目的,开展“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的评选,借助于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阳光教师之星”的评选,引导教师有爱心会合作、善教学会科研、乐反思会进取、健身心会才艺。对学生我们推行服务学习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五自”管理即“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五心”教育即“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关心献他人、信心留自己”,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并通过每学期的 “阳光学生之星”评选,培养学生知礼仪有孝心、乐学习有创新、善合作有爱心、多才艺有活力。我们把德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师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人生,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教风、学风。【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统整德育、教学等资源,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辅导”寓于课程生态与课堂生态中,营造“促进成功”的德育生态,形成我校特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将“心健”品牌做强做大,强化了我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辐射作用。我们的实践是:第一,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是成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和基础。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心育”师资培训班、 “心育”课题研究、

“心育”教研活动,提供“心育”书刊资料等途径来提高全体教师自身素质,使绝大部分教师能较好地运用对话、理解、共情、尊重等心理学知识来开展“心育”,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为学生提供身心健康服务,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我校借开展“生涯辅导”等课题研究的契机,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团体辅导训练营”,让更多的教师在体验中认识、了解团辅,在实践中掌握团辅的方法与技巧,并运用在日常的班级课堂管理及活动中,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增强班级凝聚力。第三,构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第一信息收集员,专职心理老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科任老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者。大家齐心协力,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疏通。第四,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防患为先,治病在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因此,我们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呈螺旋式上升的“心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懂得自我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矫治心理障碍,从而促进学生内在心理素质的系统优化,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促进其他素质的发展。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作为学生行为的特定背景,对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必须顺应这种变化,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德育一体化,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德育的交互性和生态性,实现和谐发展的生态德育的局面。

广州师训:课程是育人的蓝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既有“刚性”的设定;又有“柔性”的内容,课程实施者必须结合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在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新取向之间做出合理的取舍,使课程实施刚柔并济,实现育人的最佳效应。请您谈谈97中如何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实施活力。

林黎华:课程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我们必须使课程的实施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将生态学理念嫁接到课程开发和体系构建中,内容上不仅强调显性课程,更加关注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使课程成为师生对话的媒介,成为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载体。生态课程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融通,使课程实施回归生本,即回归学生生活和学生生命主体。因此我们把学校内外的一切活动都纳入课程,发挥它们对学生的素养、品质、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育人功效。我们将课程生态建设作为实现生态型学校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整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课程生态体系,它包括国家课程、地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新潮拓展课程。通过筑就适度开放的课程生态——“国家课程高效贯彻落实、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充分挖掘、新潮拓展课程积极探索”,使课程资源整合形成活力,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凝炼学校精神。

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并利用充足的课堂教学时间,依据课程标准,认真备教材,备学生,高效完成规定的国家课程,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发利用地方校本课程,拓展学科课程资源,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吃不饱”的学生能吃饱;如我校结合“培养阳光青少年”的办学目标,开发“阳光九七校本课程系列”,包括书香校园、心理

健康教育、社交礼仪教育、身体素质锻炼(大课间、自编操、冬季长跑)、蓝色海洋探究等;学校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充分挖掘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提供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学校紧跟时代节奏,积极探索新潮拓展性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尊重自主选择,开设“课程超市”,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筑就适度开放的课程生态,形成宽基础加活模块的刚柔并蓄的集群式课程体系,使学校课程具有丰富、生动、开放的特征;使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实施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使情意因素成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催化剂,由此实现教与学习的效率最大化。课程生态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终身发展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广州师训:课堂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是形成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古今中外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未停歇。97中以多维互动作为课堂生态建设的核心论题,正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尝试。

林黎华:我校的教学理念是“善教乐学 全面发展”。课堂本身是学校最主要的育人场所,在“减负”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课堂就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战场。课堂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与学生,其所有能量都是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因此在课堂生态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更为根本而重要的。围绕师生、生生关系,我们深入开展了“善教—互动—乐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着重探究“老师教得好,师生互动好,学生学得好,师生发展好”的课堂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从而促进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的建立。

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就是要坚持以教育生态学理念引领课堂,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既看做自然的人,又看做社会的人,要尊重生命,尊重师生发展中的心理需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相互交融、相互激发的教学活动过程,关注生成性、生命性、自然性与有效性,营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互动和谐的有利于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

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要求教师是教学设计者、实践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使教学设计与实施更为科学、合理,学生学习更为主动、积极,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实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通过“善教”把教学活动由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过程;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和开发学生个性和潜能,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辩证统一,使教学过程突显“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差异、体验成功”的特点,从而创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合作型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种自觉与主动的过程。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还学生以主体,培养学生学习主人公的意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师的“善教”为学生的“善学”。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加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时, 在自觉的探索研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在亲身的不断实践中获得真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为信念,再将信念转化为行为。

第三篇: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构建教育生态 彰显学校特色()

构建教育生态 彰显学校特色

——迎泽区王家峰小学

一、 生态生态教育与教育生态

什么叫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什么叫生态教育?它是一个人一生中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是全社会自觉形成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今天的终身教育观,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生态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涵盖各个教育层面,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其教育对象基础为中小学校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实验证明、媒介宣传、野外体验、典型示范、公众参与等;

什么是教育生态?它是指学校进行生态教育所形成的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之间和谐发展的氛围,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模式或特色。

二、 学校生态教育环境

王家峰小学位于东中环以西,南内环南王家峰小区内,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180名,教师22名,专科学历教师4名,本科学历教师18名,中级职称教师10名。区级以上优秀教师8人,市级骨干教师6名。

学校生源复杂,半数为外来务工子弟,家庭教育条件参差不齐,发展极不平衡。

【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学校地处城乡交错区,毗邻太原双塔烈士陵园,东临王家峰千亩梨园,乡村气息浓厚。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环境为学校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三、 学校生态教育的思考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充分释放师生的最大潜能,使他们能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所以,只有着眼于建设学校教育文化新生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环境间的和谐发展,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提升学校内涵质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依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教育资源优势,让学校教育与区域生态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这一富有地域特点的教育环境中统一而和谐共存,成为我校探索生态教育,构建教育生态的方向目标。

四、学校生态教育应运及实践

多年来,我校以“教室小天地,教育大舞台,乡村即教育”的办学思想,坚持“上善若水,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学校教育新生态,因地制宜创建富有农村特点的特色教育。

(一)挖掘教育资源 拓展文化空间

浓郁的乡村特色,为学校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内涵

向外延”的校园生态文化发展理念支持下,近年来,学校深入考察和挖掘当地教育资源,依托王家峰千亩梨园,相继开展了“春之韵”熏陶,“夏之绿”观察,“秋之果”体验,“冬之眠”管理等系列生态文化实践活动,开辟校外生态教育文化课程,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活。

1、“春之韵”梨园赏花踏青

在春天梨花盛开的季节,全校学生陆续走出校门,将课堂设在梨园,让学生在自然生态中熏陶。活动中,孩子们欢歌笑语,个个像快乐的小鸟,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和别样的心情。在洁白如雪的梨花海洋中,同学们吟诗咏唱、表演小品,体验古人创作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升了文化品味,陶冶了道德情操;通过梨园技术员和科学教师讲解,学生们了解梨树、苹果树、葡萄等植物的开花季节等科学常识,以及梨树、苹果树、葡萄等植物的品种分布等书本中未涉及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知识领域,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快乐感受。自主活动中,现场剪纸或用自带的相机留住色彩世界,拍下欢畅瞬间,这不仅让学生亲自触摸了家乡的一草一木,更激发了孩子们怡情悦美的情趣。真正让学生感受生态实践课堂的学习乐趣和回归童年本真的自由。

2、“夏之绿”观察记录 重点以科学渗透为目标,在夏季较长的一段时内,从果树开花,郁郁葱葱到结果,让学生亲自感受梨树、苹果树季节性变化特点。请梨园技术员现场讲解果树习性,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浇水等田间

管理,让科学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使学生在一种全新的自然课堂中,以科学的眼光,观察、探索研究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植物奥秘,把绘画、文字表述、摄影、标本制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机地融于科普之中,拓展了教材范围,凸显了实践课堂的作用。

3、“秋之果”体验研究 重点突出劳动实践,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采摘,简单搬运果实,感受学习生活的多样性,体验劳动者的艰辛与丰收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与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体验;通过品尝鲜美可口的酥梨、苹果以及葡萄,提高学生对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产生经济效益的认识;从科学角度进行秋梨药用价值、贮藏方法和果实构造方面的研究与记录,渗透了学科文化、培养了学生劳动技能,在德育养成教育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4、“冬之眠”管理综合 组织学生分批次结合学段特点,有选择的去梨园面对已经落叶的果林,请技术员现场讲解果树剪枝的原因、意义、方法和寄生虫清理,学习剪枝技术和葡萄越冬填埋方法。使学生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活动,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生态课程知识、技能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二)发挥社团功能 打造特色品牌

如果说教室是学生的第一文化课堂,那么社团活动就是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的第二生态文化教育课堂,他的显著作用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发挥特长爱好的空间,并且可以

顺理成章地调动校外一切扎根于农村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活动中掌握一技之长,打造品牌社团,形成学校特色。

在多样的学校社团活动中,一些卓有成效的品牌社团脱颖而出,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活动文化。(1)体育社团。从2009年开始,学校引进太极活动。由体育教师负责的太极社团经过几年发展,成为学校的一张传统体育特色名片。在学校大型活动中进行太极拳展示,引起全校师生共鸣,首先在全校师生中普及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十二五期间,太极活动有了长足的发展,相继训练了师生太极扇、太极剑,基本形成了太极系列发展模式。二十四式太极拳从课外训练进入两操,纳入学校常规体育锻炼,成为大课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太极扇和太极剑练习也在学生中蓬勃发展起来,2011年4月太原晚报进行了报道。2012年5月,学校组队参加迎泽区中小学学生武术操比赛,将少儿武术操与传统太极有机融合,荣获团体二等奖,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太极传统体育训练的积淀。2015年,学校引领当地民间传统体育“火流星”。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基本具备全校推广的条件。这项活动将成为学校继太极之后的一个延伸,为弘扬传统体育,构建学校特色板块奠定了基础。(2)剪纸社团。为深入挖掘扎根于农村的窗花剪纸传统艺术,并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剪纸社团活动旨在现代教育中渗透传统艺术,聘请家长辅导员与教师一道进行指导,以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粹,培养后备人才。取材于当地生活题材的剪纸作品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学生热爱家乡,对美的追求,生 活变迁和所获得的技艺。2014年6月,学校剪纸社团获迎泽区三星

第四篇: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

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

二、关键词:发展内涵 构建特色 文化育人 活力校园 三、结题报告摘要:河北张北县师范路小学地处国家级贫困县,于2009年由原东关街小学和东大街小学合并而成。为打造市级名校,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创建“人文、生态、活力”的现代化小学为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发展内涵,彰显特色,用独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引领了学校的全面发展,校园环境极大改善,人文气息日趋浓厚,家长学校、社团活动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教育功能得到充分释放,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市特色现场会、生本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多项大型活动,被授予“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全国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全国家长学校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中国教育学会网站等多家媒体刊载了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四、立项时间:2011年7月

五、课题负责人:陈秀芳 小高 师范路小学副校长 六、结题时间:2014年4月 七、报告执笔人:陈秀芳

八、课题组成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及品质的养成良好的环境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长期处在优良校园文化中的师生,会形成正确和高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新形势下办好学校的主流方向。在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中,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年轻一代更崇尚主体精神的塑造,并追求个性发展,再加上当前独生子女居多,学生自私自利严重,甚至受社会环境影响模仿某些不良言行。而校园文化却能发挥强大的教育功能,有助于良好习惯和品行的养成,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刻下深深的烙印,是成人、成才的基础环境。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校长足发展的实际需求。一是学校校园环境比较优美。学校春风习习,鲜花涌动,绿草如茵,垂柳依依,清新高雅,风格独特。教学楼、活动区、健身区的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二是需要融合优良办学传统。我校于2009年新建,是由原张北师范附属小学和东关街小学合并而成,两校办学历史都达50多年,校风淳正、教风严谨、学风勤奋。尤其是张北师范附小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在张北县享有盛誉、深入人心。两校

合并后,需要互补优劣,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更深层次发展。 三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学校办学质量较好,教学班由原来的32个增至了现在的48个,在校学生从原来的2300多人增至了现在的2900多人,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师水平层次不齐,教学设备缺乏,学校承载力日益加大,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为了让学校在扩模的同时实现提质增效,我们准备定义自己的文化,构建自己的课程,走自己的教育之路,全力打造市级名校,让学校获得更大成功。四是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新组建后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把“优化育人环境,创设优美、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作为当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工作目标,并确立了要建设“人文、生态、活力”的现代化校园,已开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为继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味,特提出本课题研究。

(四)我校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一是由于我校是新建校,而且前身(原张北师范附小)在县里就是一所好学校,比较出名,所以上级比较扶持,能争取部分资金,我们一定会用好这些资金,尽最大限度达到研究目的,同时也使我校努力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二是课题负责人是学校副校长,从一线教师出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有着丰富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骨干教师,能确保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三是学校教科研制度完善。建有完善的学习、工作和激励机制,能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

性,规范教师的科研行为。四是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年轻,无论从教学理念、现代技能掌握都有较好的优势,而且我校具有全县一流的音、体、美老师,这是办好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最有利的基础保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然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动力,办学成功的标志,在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了一些较好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可仍需要系统的深入发展。然而,对于像张北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发展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建设进度缓慢。【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从近几年国内其它学校对校园文化研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流于表面的主因,一是对校园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以为搞个艺术节、文化节便是具有校园文化了;二是由于急功近利,只顾轰动效应,是属于“政绩工程”。这是当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跟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利益至上、急躁的心理有密切联系)。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继承性,连贯性。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这需要一代代师生、一任任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一个学校的

第五篇: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03040422

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

课题名称 态、活力校园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学科分类

课题承担人

所在单位 教育科研一般课题 校园文化建设 陈秀芳 张家口市张北县师范路小学

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制

2014年4月

第六篇: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以人为本 均衡发展 建设生态化学校

编者按:

戚昆仑,本科,中教高级,中共党员。现任宁波市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担任宁波市政协委员。曾获宁波市优秀教师、宁波市名校长、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春蚕奖等荣誉称号。近十年来主持并参与全国及省市级多项课题研究,其中“审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数学教学建模与改革”“课堂教学创新”“网络学习平台构建与应用”以及“生态化学校建设”6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被评为浙江省或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大政方针。宁波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在方针指导下,积极思考自身发展出路,结合学校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化学校的办学思想。戚昆仑校长说:“如今,生态世界观正逐步形成,用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重新审视和建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便赋予了学校教育生态性特点。” 所谓生态化学校建设,正是以生态教育学为视角,从学校内部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建构生态型模式体系。

信息化整合 塑造智慧校园

教育生态化理念被广泛应用在学校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科技人才,实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力图塑造一所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实小基于三个立足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其一,以应用为主线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包括信息科技课程的开设和学科整合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二,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构建和应用网上学校;其三,建设信息发布快、管理模式新的智慧校园。戚校长说:“实小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是‘一时跟风’而是‘一路坚持’;不是‘搭花架子’而是‘实干创新’,要围绕三个立足点,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头戏,全面落实,扎实推进。”

2002年,实小初涉数字化校园的建设;2003年4月,成为宁波市教育局191东方教育网络学校的教育基地,作为“小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向社会开放,驶入教育信息化的快行道。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如果不注重规划、管理与应用,便会成为被现代化设备堆起的“花架子”。实小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将信息化元素应用在校园设施配备上,为学校师生塑造出一所“智慧校园”,让师生直观感受信息时代气息。2012年,学校兴建校园信息大厅,配建了电子橱窗、电子显示屏、触摸式计算机以及玻璃展示墙等设备,并运用这些媒体的展示功能,营造快乐的校园氛围,鼓励求知求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1.捕捉笑脸 营造快乐校园

通过高清摄像头、相机、手机等设备抓拍学生的笑脸,及时传输到信息大厅中的显示屏进行播放。用这样的方式,感染校园内的每一个人,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2.环境监测 引导探索研究

为鼓励学生研究身边的生态环境,信息大厅开辟了环境监测功能,在学校的操场、教室等场所安装噪音、二氧化碳、温度等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并把各种数据实时呈现在大屏中,提示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引导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生运用信息大厅中的设备查阅信息

个性化定制 创设“低碳课堂”

教育生态化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学校给予每位学生适合的教育才是至关重要的。实小在为学生构建课程体系时实行个性化定制模式,因材施教。在戚校长看来,每名学生在教育生态环境中,都有自己特长和优势,不应被忽视。只有科学地分析每名学生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潜在资质以及缺点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态位”的需求,拓展

和优化个人发展生态空间。

据此,实小基于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定位了“基础储备→生存指导→兴趣启蒙→特色培育→选择学习→自主发展”6个学生生态位发展课程的链接,形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与之相对应的菜单式课程体系。个性化的菜单式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为前提,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条件下,体现学生发展特色:既满足了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开发了学生拓展性学习;既考虑了学生当前的求知需要又顾及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既关注了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需要,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需要;使学生的优势得到培养和发挥,为未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奠定基础。 实小的生态化课堂教学追求“低碳低耗,高质高效”的目标。“低碳低耗”是指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精讲多练、自主学习。可通过“教学过程四式”实现,包括以下四方面。

(1)助教式课堂:不同学科教师进行课堂助教,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科互通、面批作业等,实现同伴互助。(2)整合式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生态教育与学科整合、综合实践与学科整合等,实现资源共享。(3)团队式课堂:同一年级组教师结成团队,对同年级的优秀学生进行辅导,实现“团队作战”。(4)小老师课堂:让学生当老师,上台讲课,实现自助式学习。 “高质高效”体现在高效率、高效益和高品质三个层面,效率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和态度;效益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对学生产生长久有效的影响;品质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愉悦感和归属感上。可通过“教学管理四化”实现,包括以下四方面。(1)教学常规监管化:做到教学常规“五认真”;做好期中质量分析,进行期末统一考试,实现规范化教学管理。(2)教研活动日常化:要求有教研计划,有学科导师引领,有主评、互评,期末有总结和评比,以教研统教学。(3)教学科研引领化:学习教育思想、申报教研课题、打造精品课、撰写教学论文,以科研领教学。(4)学科竞赛序列化:各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如“五校杯”竞赛等,以竞赛促教学。

菜单式的课程体系

良性循环 促进教师发展

实小在教师发展模式中建立了人才流、能量流、物资流等良好的循环机制,构建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师发展模式。生态化的教师发展模式应当注重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和个体的持续发展。戚校长强调,教师的幸福感很重要,如果教师没有幸福感,学生就不会幸福,学校也就难以发展,因此要给为学生未来辛勤付出的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这对他们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据此,学校制定了5项教师发展战略。

1.协同发展―让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中开展竞争

实小以协同发展理念助力教师发展,倡导和谐竞争。在实践操作中强调以下三点:一是提倡团队精神,要求成员之间精诚合作,对学校工作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地完成工作,如学校制定的三年发展规划,在教师充分讨论的情况下,达成共识,全体教师自觉行动;二是鼓励团队之间的竞争,如评文明办公室、先进教研组等;三是启用有大局意识观并善于帮助他人的教师。

2.多样发展―让教师在“名师导教”下发展自我

近年来,随着一些老教师的退休,实小补充进来了一批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虽具有发展空间大、创新性强的特点,但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相对较弱,实小希望通过名师指导的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曾聘请郑璧如、黄逸萍和彭娜琪3位全国特级教师定期到校讲座,进行专题指导,重点带徒。

3.自主发展―让教师在“读书行动”中重新认识教育

根据教师自己的意愿,实小建立了适应其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专业成长模式。教师是专业工作者,需要从不断阅读和思考中汲取知识,学习优秀教法、理论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根据调查,目前学校教师的读书现状不容乐观,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不到20%。针对这一

现象,学校引导教师进行理念和行为习惯的转变,通过“读书行动”培养教师自主发展模式,具体做法包括:读教育名著和原著、举行暑期读书会、进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4.个性发展―让教师在“?西讲坛”中展示风采

为鼓励教师个性发展,实小为全体教师搭建了“百家争鸣”的平台。2010年初,实小教师讲坛正式启动,取名为“?西讲坛”。“?西讲坛”采用内容不限、时间不定、讲者自荐、听者自邀等方式,让每位教师都有登足讲坛的机会。讲坛开设3年来,共推出讲座110多次,真正成为丰富教师生活,交流教师思想,展示教师才能的平台。

5.平衡发展―让教师在“活力行动”中提升品位

在教师发展模式中,学校鼓励教师随时随地保持高能量的状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定期举办“活力行动”,倡导教师在校园中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面对日常繁重的教育工作。

生态化建设 扮靓人文校园

在建设生态化校园的过程中,最直观的就是打造生态化的校园环境。实小将校园环境看做是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场”,由师生共同营造,无声地浸润和感染着学校中的每一个个体。戚校长说:“生态化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组织气氛、人际关系、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创设生态化校园环境,对于生态化学校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实小分别从清新的自然环境、安全的教育环境、“真”的文化环境出发,扮靓人文校园。

1.清新的自然环境

物质环境是校园生态环境的基础,清新优雅的校园环境是师生所必需并努力追求的。学校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种植了高质量的前广场草坪,既改善了校园空气质量,又美化环境,同时为学生集会、活动提供了宜人的场所。

2004年学校成为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学校”。2009年,实小通过向国家环保部申请创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七步法”积极寻找自己校园中可以改善的环境问题,并开展实践活动,努力使实小向环境友好型校园发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小的校园环境得到优化,师生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学校更在2011年10月被国家环保部正式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

2.安全的教育环境

近些年,校园惨剧屡屡发生,为学校敲醒警钟,校园安全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实小在校园安全环境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人防、技防和网络防护等多方面入手,守护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

学校组建了门卫保安队、学生值周队、教师值日队、家长义工护苗队和学生安全保护站,共同维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2007年,实小在校园内安装了42个红外线高清摄像头,自动报警系统与公安部门连接,摄像系统能覆盖校园各处,做到基本不留死角。2013年,学校计划在校园的主要活动场所安装传感预警干预系统,对学生的危险行为进行预报和提示,安排相关人员监视,并及时做出反应进行干预。

3.“真”的文化环境

学校的文化环境是一个积累、提炼和坚持的过程,师生会在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实小从本校校训“以诚为本,求知求真”中提炼出“真”文化,进行宣传,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内涵。“真”,即“本真”,返璞归真,寻根溯源。学校力图通过校园环境设计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实小校门最醒目的位置上树立着一块璞石,其上面题有一字―“真”,寓意做人要真诚实在,做事要符合规律,勉励全体师生呵护纯真的本性,追求万物的本真。

生态化理念早已突破了单纯的环境科学范畴,以文化形态渗透入我们的生活。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被这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宁波市实验小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精准地捕捉到了教育发展脉搏,在教育生态化方面积极探索,将一系列生态化概念科学地引入学校教育体系,致力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各地中小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典型案例,开阔眼界,拓宽办学思路,走出更多、更好的学校发展之路,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更加缤纷多彩。

第七篇:构建生态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国际生态学校实施情况报告

天人一体 和谐共生

——上海市延安中学

2010-2011学年度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2011年6月

一、上海市延安中学概况:

上海市延安中学创建于1946年10月, 1960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79年邓

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05年成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校园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08950/

推荐访问:学校办学情况报告 学校办学申请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