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描写黄河的作文

描写黄河的作文

时间:2018-12-0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第一篇:描写黄河的作文

有关黄河的作文资料

有关黄河的作文资料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

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

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使大片荒漠变为绿州,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 为了保证长安、洛阳、开封等京都的供应,黄河中下游的水运开发历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

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近代以李仪祉、张含英为代表的水利专家,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治理黄河的方略,但受社会经协件制约,始终难有建树。

纵观治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所谓治河实际上只局限于黄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动地防御洪灾。但是,悠久的治河历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献典籍,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见,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从194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治黄史册展开了新的篇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治黄事业。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并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以后又多次听取治黄工作汇报,对治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64年,他已经70多岁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周恩来总理更是直接领导治黄工作,从1949年前的反蒋治黄斗争到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和三门峡工程建设,以及1958年大洪水的抗洪斗争等等,所有治黄工作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周总理亲自主持作出的。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身,还向去医院看望他的中央领导询问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的情况,真是为治黄事业鞠躬尽瘁,操尽了心。

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多次亲临黄河视察,听取治黄工作汇报,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为搞好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950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流域性机构,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领导,统一领导和管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并直接管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河防建设和防汛工作,两省的黄河河务局和沿河地、市、县的河务部门,既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的直属单位,又是各个省、地、市、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这种条、块结合的独特体制,有利于组织沿河党、政、军、民团结治河,有效地加强了河防管理,对保障黄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治黄事业,开始就注意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黄河河情,注重应用科学技术,搞好全面规划,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治黄。早在50年代初期,黄委会和有关部门就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测工作和科学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1954年初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直接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及中国科学院负责人参加,组成黄河规划委员会,聘请苏联专家组,调集国内有关专家,集中力量,着手编制黄河治理开发规划。1954年10月底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审议通过,决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批准了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责成有关部门按时完成治理开发的第一期工程。 与历史上众多的治黄方略相比,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特点是:(1)这个规划的编制是政府行为,批准后的规划就是指导治黄建设的依据;(2)统筹考虑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3)突出综合利用的原则;(4)对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利用。规划明确指出:我们对于黄河所应采取的方针,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对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第一,在黄河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的拦河坝和水库,拦洪、拦沙、调节水量、发电、灌溉。第二,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既防治了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消除了下游水害的根源。规划对干流工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和上中下游的灌溉发展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修建三门峡大水库拦洪拦沙,尽快解除下游水患的安排。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以及治理开发技术措施的拟定,既汲取了前人的治黄经验,又采用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黄河规划,是治黄事业迈向新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对动员全国人民关心和支持治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治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治黄工作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化了对黄河河情的认识。在治黄进程中,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和建设安排作了一些重大的调整。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下达了《关于黄河治理开发现划修订任务书》,要求对黄河规划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进一步推进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此后,黄委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内各省区相继开展了各项规划研究工作,通过反复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于1996年初完成了《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并于1997年经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审查上报国务院。这个规划纲要,总结了人民治黄的实践经验,利用科学研究新成果,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开发黄河的方向和重大措施,以及2010年前的治黄建设安排,为治黄事业的发展绘制了一幅新的蓝图。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和支持治理黄河,重大治黄建设

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时付诸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治黄事业的发展。 以往的治河历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单纯防洪。新中国的治黄工作,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一开始就是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有计划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设。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参加治黄工作,依靠科举技术进步治理黄河,无论是关于黄河问题的勘测研究,还是治黄建设的规模,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能比拟的。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黄河上中下游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开发,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了三门峡等干支流防洪水库和北金堤、东平湖等平原蓄滞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开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黄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过去显著提高。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计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等基本农田7755万亩,造林11802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沟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一些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始有所改善,输入黄河的泥沙逐步减少。依靠这些工程措施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连续50年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发生洪水决溢的灾害,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黄河的水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10700万亩,流域内河谷川地基本实现水利化,黄河供水范围还扩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区。在黄河干流上于1957年开工兴建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此后,相继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等7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小浪底、万家寨水利枢纽和李家峡、大峡水电站。已建在建的干流工程,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时,约占黄河干流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9%。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凌、减少河道淤积、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治黄50年,除害兴利成效显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全国的大江大河中,黄河的治理任务最为繁重。黄河流域西北紧临干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也属干旱、半干旱区,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风沙区,西部是高寒地带,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据目前的调查研究资料,流域内风力侵蚀严重的土地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水力侵蚀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通称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多年平均来沙量达16亿吨,年最

第二篇:描写黄河的作文

有关黄河的作文

鉴于大家对作文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有关黄河的作文一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黄河的作文

我心中的黄河是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你,黄河。是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便遭受着严重破坏。你正在疯狂的叫,好似如钢似铁的一样,你像烧着漫天大火,在烧着。

所以,黄河啊!你要坚持住,千万不要放弃了,但你所流经的脚印,却都会有沧海桑田之感,你有时像个活泼的小孩在自由自在的穿梭在壶口瀑布之间。我黄河雄浑博大的身驱突然被痉挛收缩,黄河似地下奔突出来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黄河在历经九曲回肠的磨难后,带着生命的重负,跳荡中完成与病魔生命的格斗。

我心中的黄河一定要是十全十美的,在为着自己作斗争,我们的母亲河啊!你哺育了非常多的人,而你却像一位慈爱的老母亲,把很多人养育成人,而你却在岁月中渐渐地衰老了。 俗话说的好岁月不饶人。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也一天天长大,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的汹涌澎湃,让我为之振奋;她的温柔缠绵,让我难以忘却。

正如诗仙李白所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还。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又以雷霆万钧之速,奔腾过来,咆哮而去,万浪翻腾,一泻千里。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绎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

黄河文化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是所有的海外华侨为之骄傲。

风在轰,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雄伟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黄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象奔流不息的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黄河,一个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母亲河。我虽无缘领教它的峰回路转,它的豪迈气势,和它的一泻千里,但在我的心中却一直没有忘记勾勒它那经久不衰,伟大雄浑的形象

看啊!黄河波涛滚滚,浩浩荡荡,犹如一条巨龙横在中原大地上。黄河之水天上来,你们瞧,那黄色的水雾,此水真是只应天上有啊。再看看那茫茫水雾中辽阔的黄河又多么地像一卷巨幅画轴伸向远方、连接蓝天呢?浪花四溅,河水像沸腾了一般,无处不是泡沫和浪花。黄河的巨流从宽阔的河床缓缓地聚拢,骤然间水势迅猛,坠入一道狭窄的深不可测的石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河就这样一直不停地向各方奔涌着。它两岸的苍山夹峙,险峻陡峭,堤坡上青草覆盖,河堤两侧林带苍翠,多么另人神往啊

让我们再瞅瞅黄河的壶口周围,小溪淙淙潺潺地流淌着,流淌着而真正的壶口瀑布呢,如同仙人轻托着一壶黄水倾天而倒,那巨浪,摆动着、翻滚着,并猛烈地冲击着周围的石壁;如同利剑震动着黄色刀锋劈开河床,那巨浪,狂跳着、颠动着,并快速地掀起了遮目的黄尘。那拥有着泥土芳香的水雾,让人感觉似乎置身于梦幻的境界

听啊!黄河日夜不停的咆哮着。它的隆隆轰鸣震耳欲聋,气吞山河之势暴露无遗,犹如千万条巨龙缠绕厮咬,挟雷裹电,咆哮翻滚,齐刷刷地跌下万丈深渊有时又好比千万根桩在振击地面,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响。它气势如虹,声声都显示着自己气势磅礴

夜阑人静,再次勾勒曾经想象的黄河,追寻我们在它那诞生的民族精神。

第三篇:描写黄河的作文

关于黄河的作文600字

关于黄河的作文

黄河,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她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伟大的母亲,她哺育了我们,然而她,现在却有些衰竭,但有时她又有点生气……

她的生气,是那样吓人……

在库区碰见一般游轮,游轮拖挂着汽艇。导游小姐说,现在虽然是雨季,应该是往年的汛期,而现在上游来水量依然很少,由于库区蓄水太少,大型游轮无法到达著名的炳灵寺,只好坐汽艇,价格不菲,游人没有几人愿意乘坐。丰富的石窟艺术只能靠口头介绍。虽然,此时的刘家峡不再像二三月份那样,让人惊呼,但平静的水面下潜藏的忧虑,依然困扰着人们的心。近日,国家发出通知,黄河既要防汛,又要防断流。

黄河,这位历史上多次发怒的母亲,如今却屡屡为断流困扰。断流,这个可怕的字眼,她今却无法挥去,让我们的母亲和难以入海,终日不宁。

人们破坏环境是最恐怖的,乱砍乱伐,对黄河来说都是毁灭性的。黄河边以前郁郁葱葱,而现在却光秃秃一片。

我是十分了解黄河的。

我们每年回老家都要路过黄河大桥,前几年看黄河还是奔流滚滚的,而这几年,情况却完全改变了。

黄河中有的地方已经干枯,一点水都没有,一看就是断流了。看起来十分狼狈,刚开始爸爸妈妈跟我说那是黄河,我却一点都不相信,在我的印象中,黄河是那样雄伟! 我当年心中的黄河和现在比起,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十分希望黄河坚强点,重心振作起来,变得伟大而又坚强!

第四篇:描写黄河的作文

关于黄河的作文:黄河,我对你说

关于黄河的作文:黄河,我对你说 大庆庆风小学四(3)班韩双竹 黄河,多少次,我从上见到你,惊叹于你的宽博宏大,我竟无言。好似离家归来的游子,本来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一旦沐浴在母亲慈爱的目光中,反而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黄河,我是被你恢弘的气势所震撼,还是被你宽阔的胸怀所打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你在日夜不息地奔流,从远古到现在;从遥远的源头流经这座城市;你还会永不停息地奔流,奔向更宽广的大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看到沿途新景,看到更繁华的城市,看到挂在人们脸上的笑容,黄河,你也许奔流得更加舒畅。把昔日的一把辛酸泪,化作今日的激情,化作憧憬,化作新的歌谣,在新城区林立的楼群前,立起的一块块纪念碑,为人们讲述着古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在吟诵黄河,也有多少人在抱怨黄河一怒之下带来的灾难。赞美也好,咆哮也好,造福也罢,作孽也罢,黄河还是我们的母亲河。 激越奋进的黄河,我想对你说:在你的哺育下投入建设的人们,从你那里吸取了营养,获得了力量,也不乏激情和智慧,可我认为缺了点什么,以至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对了,缺的是你的魂魄,如果有一天,勤劳而聪明的人们有了你的大气,你的宽容,你的勇敢,你的坚毅,继承了你的优秀品格,并把这些优秀品格发扬光大,那么,一定会创造出新的奇迹。

第五篇:描写黄河的作文

描写黄河的古诗

描写黄河的古诗: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 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 一夜狂风到海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诗歌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黄河钩沉

从青藏高原 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土丘开始 拉长 泛黄之水 将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黄的呜咽

深埋 汇成一声呐喊拓展生命的异域 黄地毯 沿渤海湾 向龙宫延伸 会有一天 东海龙往 携娇美的龙女 踏地毯而来 月老下 和着雄浑的《船夫谣》 共饮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与黄皮肤黑头发的

攀亲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

描写黄河的歌曲

不朽的黄河

董文华

一条黄河水【描写黄河的作文】

滔滔向东流

一曲黄河谣年年唱不休

一位好姑娘

默默站摊头

一个好梢公

风里浪里走

啊 黄河

不朽的黄河

一脉中华的热血

一卷飘动的锦绣

啊 黄河 不朽的黄河 一部奔腾的历史 一个豪荡的追求 (间奏) 一条红腰带 缠绕春和秋 一把大长橹 摇动喜和忧 一壶烈性酒 壮魂又壮胆 一只水上箭从来不回头 啊 黄河 不朽的黄河 一脉中华的热血 一卷飘动的锦绣 啊 黄河 不朽的黄河 一部奔腾的历史 一个豪荡的追求 豪荡的追求

一、黄河船夫曲

(朗诵词)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描写黄河的作文】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

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歌词)

咳哟!划哟......

乌云啊,遮满天!

波涛啊,高如山!【描写黄河的作文】

冷风啊,扑上脸!

浪花啊,打进船!

咳哟!划哟......

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

当心啊,别偷懒!

拼命啊,莫胆寒!

咳!划哟!

咳!划哟!

咳!划哟!

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

咳!划哟!

咳!划哟!

咳!划哟!

咳!划哟!

咳哟!划哟......

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

咳哟!咳哟!

哈哈哈哈......

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登上了河岸,

【描写黄河的作文】

心啊安一安,

气啊喘一喘。

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咳!划哟......

二、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描写黄河的作文】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描写黄河的作文】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四、黄水谣

(朗诵词)

是的,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合唱)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五、河边对口曲

(朗诵词)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们难道永远逃亡?你听听吧,这是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

(对唱,合唱)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粱和小米。为什么,到此地,河边流浪受孤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08239/

推荐访问:描写黄河的作文结尾 描写黄河的作文5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