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时间:2018-12-01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大竹县庙坝小学 陈娟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想别人没想到的》。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学过《画杨桃》,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的学习更能为本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主题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

弟的画为何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三个徒弟是怎样画骆驼的,理解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丰富认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3年级学生的现状,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故事激趣,谈话导入。通过脑筋急转弯和《深山藏古寺》引起学生思考,并且因此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照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并给足阅读时间引导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听录音,学习朗读。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一想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画出文中使你感悟最深的句子。

< 二>、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三个徒弟分别是怎么画的?用-------做上不同的记号。

(2)三个徒弟谁画的骆驼最多?为什么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

2、交流

(1)大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的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指名读(板书:密密麻麻、画满、很小很小的骆驼)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的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

出?(板书:许许多多骆驼头)

(3)小徒弟怎么画的?画了几只骆驼?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板书:只、几条线、两只)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而三徒弟画得少,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不满意,反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

3、理解画师的话,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读画师评价小徒弟的话,并通过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

4、从大徒弟与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大家一定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那么大徒弟与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恍然大悟) 理解“恍然大悟”

教师小结: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出的骆驼数都是能数清的。与他们相比,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用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究竟会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最好。

<四>、课外延伸,丰富认识

拓展引导。

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宋代的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的“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让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

A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

B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

C只有一位考生画了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显然是马儿踏花归来,马蹄上花香犹存,才招引来了蝴蝶。主考官见了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联系实际。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说给大家听听。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 许多小骆驼

二徒弟 许多骆驼头

小徒弟 两只在山谷中走 (以少代多)妙

5、布置作业。 针对三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一摘抄好词好句,复述课文内容。(必做)二试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多的花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二篇: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

设计理念

本课顺应中、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维和兴趣充分调动的基础上,进行课文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说教材

《想别人没想到的》一文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本课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针对课文的特点,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为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说教法

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却很有启发性。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让他们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体会到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议中、感悟句意,积累语言,训练语言,激活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说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在“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谈一谈“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在学习中不仅明白了课文所包含的真谛。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全新意识。

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激发兴趣设置悬疑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画师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那谁会画得最多呢?”导入新课,引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同样又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为学习故事做好铺垫。

(二)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从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当中,获得知识,得到快乐。

1、划一划

让学生在读文过程中边想小徒弟受画师称赞的原因,边划出三个徒弟的不同画法,同时在小组中交流,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与说中体会只有想别人没想到的才是创新,才能把事情干得更好。

2、品一品

(1)学生读了大徒弟的画法后,品一品“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从“细笔、密密麻麻、画满、很小”等词中,学生品出他画得最多,从“得意”中品出他的自以为是,当学生品出了个中滋味之后,自然也就能将句子读好。

(2)品味一些优美和用得好的词语。如形容山多的“连绵不断”和“连绵起伏”另外还有“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这些词都让学生去语境中品味。在学生理解了画师的话之后,我引导他们说出,啊,我们真是——(生接)恍然大悟呀!

3、说一说

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悟和内化语言文字的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也是检查学生是否学懂课文的一种手段。

(1)让学生在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徒弟受画师称赞的原因,只有当他真正读懂了课文,他才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

(2)在理解了画师的话之后,让学生站在两位徒弟的角度上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们”看到自己画的不足。

(3)说说你还有没有别的画法来画更多的骆驼。

(4)说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例。

(三)朗读课文拓展升华

1、小组中互相品读,展示自己的个性朗读。

2、班级中相互评价,提高彼此的朗读水平。

3、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说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事,都是对课文的一种拓展与升华。

说教后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课文当中,我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以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如:读大徒弟的画法时,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关键词语“细笔、密密麻麻、满、很小很小”等词,明白了大徒弟也努力想画出最多的骆驼,然而,不善于创新想别人没想到的,是很难获得最后的胜利的。

现在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有时,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在教师教学设计之内的好的思维的火花,就可以考验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及应变机智。而这堂课中,我却没有很好的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苗,让它遍地开花。当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徒弟的画面之后,他加上了自己的观点:“老师,我认为小徒弟的画画的骆驼还不够多,我还可以画得更多!”我有些激动,又有些懊恼。激动是因为他这么快就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懊恼则是这样一来,他就把我设计的下面的环节提前了。我不得不让他说完,“如果他在画面中那只骆驼的前面再画上一只骆驼的屁股或尾巴,就证明已经有许多骆驼走过去了,不就有更多的骆驼了吗?”“是啊,你想得真不错,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话音刚落,班上的孩子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孩子们创新的火花这时都被激活了,此刻我却没有让他们把这种情绪延续下去,而是为了教学任务打断他们将我的教学继续下去。那一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戛然而止。待到我完成任务在让他们想想有什么好的画法时,却再也找不到当时他们激动的情绪。本来一次很好的思维训练,却因为教师一方的意愿而被无情地扼杀。

新课程讲究学生的发展,发展就是硬道理。想到这,回想我当时的行为,当时孩子们失望的眼神,我是多么的残忍呀!其实,给孩子们自由飞翔的天空,一堂课有没有上完真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第三篇: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金镶完小——王南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想别人没想到的》。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学过《画杨桃》,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的学习更能为本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主题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何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三个徒弟是怎样画骆驼的,理解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丰富认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3年级学生的现状,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故事激趣,谈话导入。通过脑筋急转弯和《深山藏古寺》引起学生思考,并且因此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照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并给足阅读时间引导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听录音,学习朗读。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一想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画出文中使你感悟最深的句子。

< 二>、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三个徒弟分别是怎么画的?用-------做上不同的记号。

(2)三个徒弟谁画的骆驼最多?为什么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

2、交流

(1)大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的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指名读(板书:密密麻麻、画满、很小很小的骆驼)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的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板书:许许多多骆驼头)

(3)小徒弟怎么画的?画了几只骆驼?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板书:只、几条线、两只)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而三徒弟画得少,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不满意,反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

3、理解画师的话,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读画师评价小徒弟的话,并通过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

4、从大徒弟与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大家一定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那么大徒弟与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恍然大悟) 理解“恍然大悟”

教师小结: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出的骆驼数都是能数清的。与他们相比,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用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究竟会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最好。

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 许多小骆驼

二徒弟 许多骆驼头

小徒弟 两只在山谷中走 (以少代多)妙

第四篇: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根据这样的教材理解,我制定了我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而我的教学重点则是:通过师父(画师)的话,来体会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二、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故事导入、口头复述、图文对照、朗读训练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引出课题。

这里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感知课文,简单讲述。

1.让学生默读课文,再熟悉故事,并加深对生词的印象。

[这样的环节设计,是要让学生养成快速默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简单地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让学生能够锻炼口才,学会复述课文。]

(三)、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1.抓住三个徒弟画画结果的句子。

(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2.学生针对上面两句话,自由提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要自己去发现问题。]

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①了解大徒弟和二徒弟分别怎么画?

②知道小徒弟是怎么画的?

[这是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4.重点知道画师的话。

(四)、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1.讲述在生活中,我们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吗?有想别人没想到的吗?

2.师: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师讲述《深山藏古寺》故事,请学生选择。

(五)、总结道理:

师: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六)、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画满

二徒弟 许多

小徒弟 两只——以少代多(妙)!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一点不假,通过这次给学生上《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课文,更是深有体会。要想上上好课,需要多方面的准备(研读教材,备课,试教等),最重要的是平时应多充实自己,多读杂书,具有丰富的知识,多读教育类的书籍,可以让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运用自如,调动课堂气氛,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了自己的许多缺点,心里难免有些难受,却没有气馁,我想只要多努力,多行动,多反思就一定会有进步的。

第五篇: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小学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引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小学语文《想别人没想

到的》说课稿

基本理念:提倡个性化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阐述教学过程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画师收了三个徒弟,他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多,三个徒弟画了不同的画,只有小徒弟得到了师傅的称赞。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学生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分段、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了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故事导入、图文对照、朗读训练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这里通过让学生看故事作为这节课的导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概括课文主要意思。

[这样的环节设计,是要锻炼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概括文章的意思。]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谁画的骆驼多)

2.抓住三个徒弟画画结果的句子。

(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3.学生针对上面两句话,自由提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要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学习。]

4.根据问题研读课文,学生通过读课文、讨论等形式主动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①了解大徒弟和二徒弟分别怎么画?

②知道小徒弟是怎么画的?

[这是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4.重点知道画师的话,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生,体会画的巧妙。

(四)、拓展延伸。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1.《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

的?

2.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通过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的积极性。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考考你

1、导语:讲了这么多创新的故事,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大。

启发:课文中,小徒弟是用“以少代多”的方法赢得了称赞,现在我们要画大,我们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方法来表现。

2、每人在白纸上画,而后交流。【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3、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六)、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

画师

大徒弟二徒弟小徒弟许多小骆驼 许多骆驼头 两只在山谷中走以少代多(妙)

第六篇: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这节课刚好是我校开展的“老中青’新一轮优质课竞赛活动,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这样的教材理解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我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而我的教学重点则是:通过师父(画师)的话,来体会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二、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故事导入、口头复述、图文对照、朗读训练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引出课题。

这里我给学生讲述了一个有趣的《踏花归来马蹄香》作为这节课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有兴趣进入本课的学,。并且因此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二)、感知课文,简单讲述。

1.让学生默读课文,再熟悉故事,并加深对生词的印象。

[这样的环节设计,是要让学生养成快速默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朗读生词,出示提示要求学生并运用词语简单地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后进生,因为生词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认真就不难,所以我选择几位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也有一次表现的机会;而简单讲述故事,则是考虑到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能够锻炼口才,学会复述课文。]

(三)、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1.抓住三个徒弟画画结果的句子。

(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2.学生针对上面两句话,自由提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要自己去发现问题。]

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①了解大徒弟和二徒弟分别怎么画?

【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②知道小徒弟是怎么画的?

[这是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4.重点知道画师的话。

(四)、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1.讲述在生活中,我们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吗?有想别人没想到的吗?

2.师: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师讲述《深山藏古寺》故事,请学生再拓展讲述其他有关故事,把学生课堂课外所学知识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总结道理:

师: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六)、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密密麻麻

二徒弟 许多 小徒弟 两

只——以少代多(妙)!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一点不假,通过这次给学生上《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课文,更是深有体会。要想上上好课,需要多方面的准备(研读教材,备课,试教等),最重要的是平时应多充实自己,多读杂书,具有丰富的知识,多读教育类的书籍,可以让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运用自如,调动课堂气氛,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了自己的许多缺点,心里难免有些难受,却没有气馁,我想只要多努力,多行动,多反思就一定会有进步的。

第七篇: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材料及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根据这样的教材理解,我制定了我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而我的教学重点则是:通过师父(画师)的话,来体会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二、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故事导入、口头复述、图文对照、朗读训练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引出课题。

这里通过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故事《聪明的韩愈》作为这节课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有进一步回顾。并且因此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感知课文,简单讲述。

1.让学生默读课文,再熟悉故事,并加深对生词的印象。

[这样的环节设计,是要让学生养成快速默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朗读生词,并运用词语简单地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后进生,因为生词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认真就不难,所以我选择几位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也有一次表现的机会;而简单讲述故事,则是考虑到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能够锻炼口才,学会复述课文。]

(三)、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1.抓住三个徒弟画画结果的句子。

(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2.学生针对上面两句话,自由提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要自己去发现问题。]

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①了解大徒弟和二徒弟分别怎么画?

②知道小徒弟是怎么画的?

[这是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4.重点知道画师的话。

(四)、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1.讲述在生活中,我们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吗?有想别人没想到的吗?

2.师: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师讲述《蛙声十里出山泉》故事,请学生欣赏。

(五)、总结道理:【想别人没想到的评课】

师: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六)、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画满

二徒弟 许多

小徒弟 两只——以少代多(妙)!

《想别人没想到的》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师父(画师)的话,来体会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想:

一、情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谁能讲一讲大家都熟悉的《聪明的韩愈》的故事。

指名讲故事,要求讲得清楚、简洁。

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师: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个小故事。

二、感知课文,简单讲述。

1.师: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大概明白课文的故事了。接下来,请大家再快速地默读一下课文,把课文里面的一些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划出来。

(生默读)

2.师:好,现在请把课文合上。

出示生词:召 集 骆 驼 密密麻麻 得 意

禁不住 弯弯曲曲 连绵不断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恰 好 恍然大悟

(1)请小老师读词语。

(2)请学生运用词语简单地讲述故事,先自由练习2分钟,再起来发言。

三、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1.师:从刚才的故事中,我们知道画师要考徒弟画骆驼谁最多。徒弟们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师:读一读这句话,你还可以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生(预设):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2.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大徒弟画了什么?(板书:画满)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比大徒弟多?(板书:许多)

(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

[出示课文插图]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

(请学生来当师父,用“虽然„„但是„„”或“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

3.师:画师是怎么评价的?(出示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⑵理解“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迷迷糊糊);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读画师的话。(师生配合读,个别学生读,齐读)

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

4.师: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生:恍然大悟

师: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 (小徒弟画图“以少代多”)

5.完整地读课文。

四、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1.师:在生活中,我们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吗?有想别人没想到的吗?

生自由发挥。

2.师: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几篇。

课件出示《蛙声十里出山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请学生欣赏。

课件出示《最大的象》优秀学生画作,请学生欣赏。

五、总结道理:

师: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508229/

推荐访问: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 想别人没想到的pp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