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时间:2018-01-08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第一篇_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计划

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划

(草稿7)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精神,有效开展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促进小学、初中科学教育衔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注重公平、全员参与。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覆盖到所有类型的初中学校和每一名初中学生。

(二)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市级统筹下进行,市、区县、学校分级负责。

(三)形式开放、突出实践。将初中科学类学科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坚持学生“真正参与、实际获得”,切实保障活动的实效性。

(四)各方参与、通力合作。动员社会参与支持,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为广大学生服务。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市教委主管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市教委

基础教育二处牵头的工作小组,协调落实相关工作。

(二)成立由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牵头,高校、教科研机构专家,一线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制定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标准和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活动项目经专家组审定后方能向学生开放。

四、重点工作

(一)活动安排

1.调整初中课程安排。落实“将科学类学科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保障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每两周安排一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教科院课程中心)

2.开设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学校利用专门课时,在小学初中科学教学衔接、有效参与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高科学素养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校)

3.组织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或课余时间等,从《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中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在学校、家庭或社会资源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学生)

(二)资源建设

1.制定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标准。从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实践性的角度制定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标准,每一项活动应包括内容简介、学习指导、学习任务单、网络资源等部分。(专家组)

2.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高中重点开放式实验室、

翱翔计划、雏鹰计划和社会大课堂等方面资源,开发约30项科学实践活动,供学生在资源单位完成学习任务。(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

3.整合学校内现有实验室、专业教室资源开发约40项科学实践活动供学生在校内完成学习任务。(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4.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常见现象开发约30项科学实践活动供学生在家庭中完成学习任务。(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5.鼓励社会机构开发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学习任务单。活动方案经专家组审定后,纳入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划。市区教委按学生参与人数购买服务。(基础教育二处)

6.编制《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2014-2015学年版)》。《手册》收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目录、科学实践活动内容简介、学习指导、学习任务单,以及链接云平台资源的二维码等。(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三)评价反馈

1.制定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专家组)

2.开发在线任务提交和成绩记录系统。依托CMIS系统,提供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线记录和评价服务,学生在学校或家庭通过ID号登录后可提交任务单。依据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采用系统自动评价和教师手

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其中,系统自动评价占成绩比例的70%,学校教师评价占成绩比例的30%。学生参加活动情况可进行积分,并在北京数字学校兑换经典科普、文学作品等奖励。(北京数字学校)

3.学生每学年完成10项科学实践活动(约每四周一项),每项活动满分1分,每学年满分十分,初一、初二两学年满分二十分。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计入中考作为基础成绩。(基础教育二处)

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工作要求

1.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要具有一定的水平,符合市教委规定的质量标准。

2.市、区县教委要加强和规范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管理,保证参加活动师生的安全。

3.学校要通过小组讨论、答辩等形式考查学生完成科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性。

(二)保障措施

1.市、区县教委要积极整合区域内社会资源为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保障。

2.市级将为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专项经费,各区县应结合实际提供配套经费。

3.市区教研部门组织专家面向中小学教师和资源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学校上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指导资源单位开设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附件:1.2014-2015年主要工作时间表

2.专家组名单

3.资源单位名单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第二篇_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是本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主要以此为载体,使学生能够融入社会,感触生活,通过参与、体验与感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对德智体本身来说是课堂教育的延续.。

1、有助于提高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学生个人主动参与及体验为主,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这个课堂里自由驰骋,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课本知识,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的有力条件,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必要的社会实践来获取学分,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2、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有助于学生接触群众,了解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很自然地要走出校门,要离开书本,走入社会,通过融入社会、贴近自然、感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现象,发展批评思考能力,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并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探寻解决的办法,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等等过程,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求真精神和务实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珍爱美好生活的优良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尽早地融入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为以后的社会生活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书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练习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种双向了解的过程中,学习社会知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为以后的融入社会生活做一个铺垫和准备.

二、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组织在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措施.学校在活动内容的把握上应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实际,积极探寻有助于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锻炼学生能力的内容,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校内服务为主的岗位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应该从与学生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校内生活开始.学校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从事一些校内岗位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校园迎宾活动、校园卫生值日的检查、纪律的维护、家长会时的一些服务导引工作、大型活动时的秩序维护等等;也可帮助老师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如帮助图书馆进行图书的整理、登记工作,帮助实验老师进行实验仪器的整理,帮助微机老师进行电脑系统维护等;还可从事一些校园的公益劳动,如进行公益卫生打扫、到食堂帮橱......劳动成果,尊重老师的工作.

以调查研究为主的社会实践。这类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使学生对他们生活的校园有一个了解,了解部分老师的工作,从而使他们珍惜活动与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针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资料查询、专家走访、实地考察,提出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目前的现状、解决的办法等,进而形成自己的考察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选题、调查的过程到形成报告,都需要认真地思索,移动手机充值卡,不但要开始脑筋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且充分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观察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在这类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认真地指导,切实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经过学生的努力便于解决而又存在一定难度的论题.如调查水污染、学生心理状况、课间教室关

灯与资源节约等.

以社区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和亲身经历各种社会生活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与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针对自己生活的社区,学生通过垃圾分类、清除非法广告、帮助孤残老人和儿童、慰问军属烈属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公益宣传为主的社会活动学生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进行公益宣传,提高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增强公众的科学意识,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如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节约水资源的宣传、法律知识宣传、禁烟宣传等等,这类宣传比较容易进行,只要结合着某一节日(如世界水日)进行就行,但要注意在宣传时不但要面向公众,还要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宣传的过程中也提高学生自己的意识与水平.

以参观为主的实践活动\x0d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参观活动,这些参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所在地的现代化企业,一类是本地的一些人文自然景观.通过参观现代企业,使学生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体验现代高科技.通过参观本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如历史博物馆、科技馆、地质博物馆、一些遗址等,使同学们了解本地的自然人文情况,增强学生对区域性文化的了解.

总之,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心有效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存在一

些困难,如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问题、教师的跟进问题、甚至活动的一些经费问题等等.但在活动过程中,只要用心发掘资源,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与方法,也一定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第三篇_实践活动的选题

实践活动选题【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苏延清【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关键词 :综合实践 选题 原则

内容摘要 :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本文笔者就如何引导学生选题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做法。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地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强调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材的过分依赖、过多的接受式学习、脱离生活实际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整个活动的方向,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下面是笔者在近几年辅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引导选题的一点体会,愿与大家交流,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方向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归纳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向进行题材的选择和加工:人(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

二.综合实践活动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具体选择活动课题时,可以依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一﹚源于生活的原则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仅有的几本教科书里面,这势必将导致学生真实世界的消失、生活世界的偏歪、自由活动的萎缩,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角色的缺席!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快,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比如,有的学生发现同学普遍喜欢吃零食,他们就想知道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喜欢吃零食?吃零食有什么坏处?他们便以“零食的诱惑”为题展开研究。有的小组研究的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研究了“水污染的原因”。这都是学生善于留心社会生活而提出的研究课题。家庭生活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以作为学生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有的学生选择了“父母为什么吵架”这一课题,他们想研究父母吵架的原因,怎样才能制止父母吵架,怎样使家庭成为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等。这些题目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对此有着深刻的体验,都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展开研究。同时,对这些课题的关注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原则

 活动主题的设计应与儿童生理、心理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 性,使学生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选择的课题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课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综合实践活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003年,笔者组织七年级(3)班学生参观了“青少年犯罪展览”活动后,发现学生有许多想法,于是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想,怎样做才能避免自己和他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于是确定了“珍爱生命,预防犯罪”的主题活动。很好地切中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饶有兴致地开展实验探究学习,使每位同学都在具体的工作中发挥了自己的特长。2006年11月22日,总投资66、72亿元,建设工期为6年,陇中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引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时间,在陇中大地上掀起了以引洮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喜庆活动,学生们身临其境、感慨万千。笔者指导的八年级(4)班,经过大家充分的酝酿,学生以“梦圆洮河”来确定活动主题,努力挖掘有关洮河的历史、水文特征及引洮工程设计、投资和受益地区等信息。活动结束后,举行了“来自引洮工程的报告”为主题的成果展示交流会。在交流会上,除了同学们精心绘制的洮河水系图和各种摄影作品外,还有以引洮工程为主题的相声表演、话剧、民歌等文艺作品和故事、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引洮工程对陇中干旱地区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原则

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 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了每一所学校与其它学校在办学思想和风格上是不一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每个地区、每所学校应该有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选出反映学校特色的课题,走出各自具有鲜明特色的路子来。这就要求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如本校、本地有那些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我校位于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的安定区。定西市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所辖安定区被有关组织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大部分学生对马铃薯的种植、销售情况比较熟悉。在本学期学校综合实践课动员会上确定活动主题时,有许多学生建议围绕“马铃薯”选题。经过大家充分酝酿,我们逐步确定了“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调查研究”的专题性研究课题,努力挖掘课程资源,实现乡土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四) 主题的可操作性原则

有的学生在选题时,所选的题目过于笼统,将与题目有关的方面都拉到课题中,而很难深入地做下去。所以所选主题一定要小,只有做到切入口小,才能研究深入,做到“小题大做”。比如,有的学生对服饰感兴趣,他们最初选的题目就是《服饰的研究》,但当他们真正做起来时,却不知从何入手。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把题目范围缩小为《休闲服的流行》,就做得很有成果。

此外,在选题时还要考虑到课题的现实教育意义。如有的学生想研究“歌星、影星的新闻与诽闻”,这尽管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但却没有多大价值,甚至还会对他们产生不良影

响。这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去选择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积极健康的课题来研究。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一)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设计主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们要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 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打通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就是综合性,我们除了可以将规定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调查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四大方面进行整合加工外,更多的课题资源恐怕还要来自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大综合”的概念呼之欲出。例如,我们与数学学科开展了“数学与身份证号码编排的研究”,与历史和社会学科开展了“中国菜文化的起源与分类之研究”,与地理学科开展了“安定区乡土地理的调查研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充分体现跨学科大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性课程并驾齐驱的大好局面,使素质教育的贯彻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为这些内容的整合与操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的有效工具。

(二)依托社区资源,设计与社区生活和文化相关联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其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使学生将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在不断理解、关注社区过程中健康成长,并促使学校与社区形成良性互动,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精神。挖掘社区课程资源,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如社区的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人员构成、基础设施、文化生活等。与此同时,要鼓励学生真正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我们学校位于定西市区,学生亲自目睹到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周围环境的变化,我们及时地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变迁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讨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社区的环境问题,讨论农田减少的利与弊,设计定西城市交通发展的最佳方案,以及旧城改造中的去留问题等等。

(三)提供课题让学生参考 ,将选题权逐渐交给学生

为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自主确定活动主题,但同时,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经验不足,考虑问题欠全面。为丰富活动主题,作为活动指导着的教师,有时还可提供一些选题范围或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 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起步阶段,尤为必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主题时,必须放眼学生的未来,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不能永远生活在老师指定的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把主题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是明智之举,负责之举!但这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听之任之。我们尝试着在七年级开办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超市”,由老师研究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在年纪稍微大些的八年级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决定活动的课题;到了九年级则以学生自行选题为主,教师仅作参谋作用。采用这种方案逐渐将选择活动课题的

权利移交给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们能选出有较高水平的课题来,这样以来,不但增加了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第四篇_关于“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和活动项目资格入围”项目审查结果的公告

关于“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和活动项目资格入围”

项目审查结果的公告

项目名称: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和活动项目资格入围 项目编号:HCZB-2016-ZB433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包括资源单位入围及活动项目入围) 招标采购用途:政府购买服务用于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简要技术要求:包括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和活动项目资格入围两部分

招标公告日期:2016年8月10日 定标日期:2016年9月13日

入围活动项目数:2000个,请投标申请人查阅后附“附表一”。 备选入围活动项目数:100个,请投标申请人查阅后附“附表二”。 未有活动项目入围的投标申请人:请投标申请人查阅后附“附表三”。 合同履行期:2016年9月13日-2016年10月13日 评标委员会成员:

姚 伟,蒋秀仪,陶 毅,李仲男,秦晓文; 许 维,刘红燕,王 斌,吕明奎,鲍建中; 吴爱中,吴金凤,冯百强,孙洪林,黄冬芳; 张丽君,黄 洁,柳立红,尚馨友,刘 颖; 王 平,金晓冬,郑素兰,毛 萍,李 霞。 招标人全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招标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09号 招标人联系人:赵老师

招标人联系方式:bjkfsjzb@126.com

招标代理机构全称:北京华采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6号楼1518室 招标代理机构联系人:张老师,蒋老师

招标代理机构联系方式:010-63509799-861 招标代理机构邮箱:hczb05@163.com

北京华采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2016年9月13日

附表一 资源单位入围活动项目名单(各投标申请人请核对各自申请人编码,查询入围项目数,并可于2016年9月18日至2016年9月20日,每天上午9:00-11:50,下午13:30-16:00之间(节假日除外),持投标保证金收据到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6号楼交纳中标服务费并领取入围通知书,时间安排与保证金回执“注意事项”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第五篇_2015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第1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它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小驵由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团委人员和年级主任组成。

一、研究性学习

1、课程设置

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获得研究性学习的15个学分,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每个学期至少1个课题,必须在学校(高一安排的课时内完成)。

2、组织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研究

3、时间安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上半学期每周安排一课时,下半学期集中安排四天,期末一天进行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一学期共54课时。

4、课题研究: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个人发展等方面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组成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从以下几个环节,即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搜集材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等环节进行研究。每一步实验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

5、学分认定:由教科室主任初步认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定。学分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研究过程纪录完整,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有自评、组评、师评的三级合格评议,课时保证54课时。

对高一学生,学校要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

二、社区服务

1、课程设置:高中三年,共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就可以认定获得2学分。

2、组织形式: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以服务小组为活动单位。

3、时间安排:利用课余或高一、高二期间的假期时间分散进行。

4、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学生自行组织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将《社区服务记录卡》交社区记录,《社区服务记录卡》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自己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及联系方式。

5、学分认定:由教科室主任初步认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取得2个学分的条件为:三年内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社区服务记录卡》记录完整。

三、社会实践

1、课程设置:每年一周,三年共3周,每学期考核一次,每周2个学分(

2、组织形式:军训、学工学农、校内公益劳动、参观与郊游以班为单位,由学校统一组织;德育基地活动,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及小组形式进行。

3、时间安排:每学年总数不少于一周,三年不少于三周。一学年一统计。

4、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5、学分认定:由教科室主任初步认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第2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

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

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lǐ gāng、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第3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它取走了罩在学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远。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新型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课程的深化、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也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

第4篇:综合实践教师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感恩”是我们生活中常提到的一个词,也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一个事情,可是,当今社会,不管是孩子、是家长还是其他的社会人士,又有几个是真正知道去感恩父母、感谢

朋友、感谢身边所有所有的人的呢?因此本次在五年级将开展一次有关“感恩”的综合实践课程;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学会感恩”

二、活动目标:

(一)、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5年9月~12月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阅读有关感谢老师、感恩祖国和问候亲朋孝敬父母”的文章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商讨如何对9~12月份的活动进行汇报及活动的展示方式;。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体会教师的辛苦,体会亲朋的关爱。操作感恩礼物。

第四阶段:总结本学期的综合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祖国,回报父母,回报老师以及回报亲朋好友等等的爱。

(二)、活动操作流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一(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来自各方的爱;并开始制作礼物;

第三阶段:总结以上所有活动情况,并对活动进行汇报结题;

1、邀请部分学生亲朋好友参与班体活动。

2、汇报课题;

3、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六、活动延伸

1、发动五年级学生在全校进行一次或多次“学会感恩”宣传活动,让其他同学也能从现在开始,学会感恩自己身边的所有的人。

开放性实践活动网址 第六篇_2015综合实践活动

第1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课程实施方面有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要求实际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立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吸取我国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原有“活动课程”的新发展,有其全新的课程价值:从课程目标上看,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课程形态上看,“活动课程”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课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课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课程形态,从本质上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从课程内容上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的综合;从活动方式上看,它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多元学习方式。所有这些,与原有活动课程所强调的“班团队活动”“科技问题活动”“体育锻炼活动”“校传统活动”等相比,更重于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构建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任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特征。

基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核心,我们致力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这一课题作为总课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下的一个子课题开展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中的任何一种主题,都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等。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地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积极开发、精心策划和认真落实专题研究活动,建构探究性学习方式;

2、通过各种社会考察和班团队活动,建构体验性学习方式;

3、丰富校园文化,提供多样平台,建构实践性学习和设计性学习方式;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5、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指导,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各种学习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更全面推进学生的发展。

五、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2015年12月——2015年2月:

1)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2)确定课题组成员。

2。研究阶段

2015年2月——2015年7月:

1)根据研究目标制定具体的研究步骤,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全面研究和实验。

2)研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小结、收集与整理资料。

3.总结阶段

2015年7月——2015年12月

1)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课题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做好课题的结题评估验收工作。

六、研究的主要措施:

1.组织建设。为使课程开设有序、高效,小学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研究”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戴伍军

领导小组成员:张招萍、杨艳辉、邹玲静、张好、兰立波、黄琴芳、徐信、张重重、雷英、王建湘。

课题小组成员为各学科所有教师。

领导小组的职能主要有:(1)统一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子课题的实验方案;(2)协调校内、家庭、社会的关系,开发社区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组建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及校外活动的协作单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3)带领并指导各学科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4)收集、整理、保管所有与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料。

2.组织管理。学期开学之初,实验领导小组对综合实践活动认真地进行统筹规划(

3、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第一,派出教师参加各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交流活动,学校再组织教师把参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经验、体会,进行交流、反馈。第二,提供多种教师参与研究的形式。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带动教学研究,在研究中组织教师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案例,提高自身认识,传播先进做法和经验。第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带动形成能够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深认识的教师群体。

4、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为了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更有系统性、层次性、丰富性,更便于研究如何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并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把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部分:自主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这三个部分又是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的。

(1).自主探究活动

自主探究活动是在第一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自主开展的主题活动。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将主题探究划分为四个系列:传统与文化、社会与环境、科技与创造、艺术

与生活。这样使研究内容有系统性,使研究难度有层次性,使研究形式有丰富性。我校各个学科都有相当一批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都很优秀的教师,依据这一教师资源的优势,我们鼓励各科教师积极引领学生开发探究主题,如“追踪当今科技热点”、“湖湘文化名人”、“十大国内国际新闻”、“湖南娱乐节目对我们的影响”等。

(2).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由“城乡手拉手”、“社区服务”、“爱心工程”等组成。

结构图(略)

(3).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主要是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导领域,将学校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班团队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408560/

推荐访问: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开放性实践活动平台

热门文章